西藏鸟类分布新纪录
——宝兴鹛雀

2022-05-16 08:45:14杨永炳,普布,刘善思
野生动物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宝兴新纪录灌丛

2019年12月27日,在西藏察隅县进行鸟类调查时,于察瓦龙乡昌西村附近(28°22′26.31″ N,98°26′23.63″ E;海拔2 392 m)观察到4只棕褐色雀形目(Passeriforms)鸟类,查阅《中国鸟类野外手册》[1]及《中国鸟类图鉴》[2]确定为宝兴鹛雀(Moupiniapoecilotis)(图1)。查阅相关文献[3-6]及中国观鸟记录中心数据库(http://www.birdreport.cn/),尚无宝兴鹛雀在西藏分布的报道,确定该种为西藏鸟类分布新纪录。

图1 宝兴鹛雀Fig.1 Rufous-tailed babbler (Moupinia poecilotis)

宝兴鹛雀为雀形目莺鹛科(Sylviidae)鸟类,体长13~15 cm。雌雄羽色相似,头顶和上体呈橄榄褐色,眉纹灰白色,两翅表面棕栗色,下体从喉部至腹部由白色逐渐过渡为棕黄色,两胁及臀黄褐色,脚浅褐色,尾羽棕褐色。宝兴鹛雀为单型种,无亚种分化,文献记载国内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及四川西南部[7-8],为中国鸟类特有种[9],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国家“三有名录”鸟类。

据国内文献记载[11],宝兴鹛雀主要栖息于1 500~3 800 m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及高山灌丛、草甸等不同生境;性活泼,成对或成小群活动,常在林下灌丛带活动。本次记录到的宝兴鹛雀位于海拔约2 400 m的察瓦龙乡北部,周边地势起伏较大,生境类型以落叶阔叶灌木林为主。4只宝兴鹛雀在落叶阔叶灌木林附近的开阔地面觅食,见人靠近,便飞入灌丛深处。自2019年12月记录后,2020年4月19日在邻近区域记录到宝兴鹛雀3次,共计5只(表1)。

表1 宝兴鹛雀记录地信息

察瓦隆乡位于西藏东南横断山区,这里地形复杂,海拔高低落差悬殊,生物多样性丰富,植被带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差异,分布区域可能存在物种的季节性垂直迁徙。发现宝兴鹛雀时,同地活动的还有白眉朱雀(Carpodacusdubius)、北红尾鸲(Phoenicurusauroreus)及橙翅噪鹛(Trochalopteronelliotii)等。推测宝兴鹛雀已扩散至西藏境内,在本地的分布是否为迷鸟还需持续监测。察瓦龙乡临近西藏、云南两省交界地带,接近该种以往报道的原始分布区,或许该种分布区已扩散到西藏,或由本区进一步北扩,有待继续深入研究。

致谢:在鸟类识别和鉴定过程中得到刘小虎老师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猜你喜欢
宝兴新纪录灌丛
灌丛化对高寒草甸土壤水力性质的影响
Fast-switching SOI-LIGBT with compound dielectric buried layer and assistant-depletion trench
吉兰泰盐湖绿洲柽柳灌丛生长与沙堆形态特征的关系
农大农企联手创山西小麦最高单产新纪录
今日农业(2021年12期)2021-10-14 07:31:16
Novel Si/SiC heterojunction lateral double-diffused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 with p-type buried layer breaking silicon limit∗
Novel fast-switching LIGBT with P-buried layer and partial SOI∗
荒漠化草原锦鸡儿属灌丛扩增对牧草产量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草业科学(2019年5期)2019-06-04 09:36:24
Resurrection of the Genus Leptomantis,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Genus to the Family Rhacophoridae (Amphibia: Anura)
孪生素数新纪录
内蒙古高原荒漠区垫状锦鸡儿灌丛的微气候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