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透视学在如今绘画创作中已经是必要法门,中国与西方其实早已在透视方面进行了长期实践,西方正式应用“透视法”、“解剖学”是在文艺复兴佛罗伦萨画派;中国在“魏晋南北朝”开始就使用“散点透视”,南朝宗炳提出山水远近比例,宋代郭熙提出“三远法”,这都是理论可见的,但是在创作方面,唐代莫高窟石窟塑像已经将人物骨骼肌肉完美地表现出来,壁画中建筑也运用了一定程度上有着“焦点透视”的影子,多种透视结合,唐代石窟艺术是理性美与感性美的结合。
关键词:莫高窟;壁画;透视
一 中西方绘画透视学的发展
1、西方绘画透视学的发展
从原始艺术开始,就可将中西方艺术分别出来,法国拉斯科洞窟岩画多以渲染技法表现,而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已经决定了中国绘画往线性构成中不断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画派从中世纪的平面装饰风走了出来,更加注重严谨与科学,乔托、马萨乔算是最早将科学透视法广泛运用到绘画上的画家,不仅在形体远近上运用科学透视,而且将人体解剖运用到艺术领域,“成角透视”、“隐没透视”等使得画面更加立体化;19世纪印象主义吸收巴比松画派及库尔贝写实主义影响,又在光学理论的启发下,注重画面的光学之美,每次西方绘画的崛起更像是“科学艺术”的发达。
2、中国绘画透视学的发展
中国早期艺术是从线性与装饰性开始的。新石器时代彩陶、秦汉画像石、画像砖、汉代帛画也都以简单平面为主,未有明显“透视”;中国人最早对于美的追求应该是“神”,有神则美,有神则灵,东晋顾恺之的“通神”观开辟了中国画论新领域,南齐谢赫提出的“六法”之一“经营位置”也就是如今的构图、章法布局,既然是构图、布局,这一定程度也包含了透视中的比例关系;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也主要是长卷式构图、散点透视,这也是中国艺术独有的透视形式;唐代人物画将长卷式散点透视已经运用到炉火纯青,多用横长式画面描绘宫廷场景或是神话故事,山水方面还处于“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的情形”;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将长卷式创新式发展,以“蒙太奇”式手法表现了韩熙载夜宴之场景。北宋郭熙所提“三远法”是研究山水画透视原则和空间处理的重要法则,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不仅是风俗画的杰出代表,更是将散点透视运用到绝美的境地。20世纪以来,一批留学艺术家,正式引入解剖法、透视法,使得中国画像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
二 莫高窟唐代壁画中的建筑透视
1唐代石窟壁画中建筑的画面表现
印度与犍陀罗艺术早期是“以塔代佛”,逐渐以绘画、塑像的形式来表示佛像,不论在壁画还是雕塑,始终强调主体性;而自从传入中国,古代艺术家一直将中国式元素应用到画面表现,不论是魏晋时期的“秀骨清象”、唐代时期“雍容华贵”,还是建筑中的“亭台楼阁”、“宫阙形式”,无不体现了当时艺术家的中国化创造。
唐代丝路繁荣,敦煌成为丝路要地,艺术发达,莫高窟开凿达到鼎盛。石窟形制方面覆斗顶式最为流行,中心柱窟也有发展,唐王朝推崇佛教,涅槃窟与大象窟等新式窟形出现;彩塑方面群塑流行,传神达意,大佛造像也极具唐代风韵。在壁画方面题材主要有故事画、供养人画像与经变画等;唐代经变画作为壁画的主要内容,往往在一个气势恢宏的建筑里构图与表现,也就是以佛国净土世界为中心的经变画,中唐172窟北壁、盛唐217窟观无量寿经变画、148窟东壁北侧药师经变、弥勒经变尤其突出。
2、莫高窟唐代壁画中建筑的透视
《历代名画记》这样评价董伯仁与展子虔:“董则台阁为胜,展则车马为胜”,可见当时描绘就有在建筑画领域有所成就的画家,由于董伯仁时仍殿内大将军,并在长安、洛阳等地绘制了大量寺观壁画,这一定程度影响了当时石窟壁画的发展。最初石窟壁画造像都是以主体为主,或是只表现主体,后来为了宣扬需要,不断去加故事情节,相关山水楼阁等背景开始应用到画面当中,发展成中国式的石窟壁画形式。
莫高窟217窟北壁全壁面绘制出《观无量寿经变》,上为宫阙楼阁,主要表现西方净土世界,中为说法图,下部则表现了净水、乐舞飞天,这幅经变画如今来看,更像是“鸟瞰图”,其画面之宏大以及天宫亭台楼阁、中间说法像以及乐舞飞天之角度,都令人叹服。艺术家无意间以“焦点透视”将天宫楼阁的“近大远小”表现出来,对于观者为仰视,说明建筑之大;从近处亭台楼阁眺望远处,“近低远高”说明观者之俯视角度,如此角度意味着观者能够看到画面全貌,整体偏“鸟瞰式”;再看主尊说法,在比例上来说体量庞大,但从视角上来说,更像与人同大,以同幅画面的建筑衬托极乐世界之庞大,但是对于观者又是平視主尊,似凡人却高于凡人。
中唐172窟“环抱式”建筑突出中间说法像,整个构图为“鱼骨式”构图,建筑也正是大唐宫殿式形式,这也反映了都城艺术对于敦煌本土的影响,唐代木结构宫殿已近达到及高水准;盛唐148窟东壁南北两侧的《观无量寿经变》与《东方药师经变》建筑也极其壮美。
故事画中“石佛浮江故事”画更像是一个现实中的场面,建兴元年时吴淞江口,两石像浮于海面,多人设法,风浪大作,佛教居士朱应与东林寺僧人及教徒来到江边,设斋向石像稽首唱赞歌,江面风平浪静,两石佛踏水而至,当时虽无特别的画论说明远近关系的理论,但此时的艺术家已经将画面中人物“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空间关系表现得极其明确了。
三 莫高窟唐代壁画中建筑透视的美学特征
莫高窟壁画唐代壁画,在雕塑、壁画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极高成就,在西方透视学还没兴起前,中国古人艺术家在7世纪时就将“透视法”表现了出来,就从217窟北壁经变图建筑来看,中央殿堂的仰视角度以及“近大远小”,俯视角度下远近楼阁的“近低远高”,这种透视关系,准确地表现了净土世界的庞大,这是具有真正透视的“科学性”;画面中建筑与主体没有统一使用“焦点透视”,而是将主尊及中央人物采用平视的角度,可能也是艺术家有意为之,以建筑与造像的比例显示主尊之庞大,但又以平视使得人们更能感受到心灵慰藉,这又是其画面的和谐性,这也是其亭台楼阁透视的“美学性”;不失理性而又高于理性,这也正是当时艺术家所追求的,更是中国画所需要的,如今在艺术创作中,应该也要在注重科学理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和谐美与整体观感。
参考文献
[1]赵声良.敦煌石窟艺术总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3.
[2]王伯敏.中国美术通史[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3]林硕.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构图研究[J].山东大学,2012.
作者简介:郭兆龙(1995-)男,民族:汉族,籍贯:甘肃兰州,学历:硕士,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