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施宇
摘要:西方打艺术发展史从古希腊古罗马开始发展,作为古罗马时期最伟大的建筑设计之一,这个由最喜欢设计建筑的古罗马皇帝哈德良(Hadrian)(117-138在位)在一个庙宇旧址上建立的,成就了古罗马时期,乃至整个西方建筑史上经典的穹顶式建筑,他的结构美学价值值得探讨。本文通过分析和讨论万神庙的空间几何,空间体验和机构美学的设计手法和意义,希望了解其隐藏的空间含义,并对现代建筑设计提供相应设计借鉴。
关键词:古罗马 建筑结构 万神庙 空间美学
一、古罗马万神庙的背景
由于拱技术的实现,古罗马建筑高大坚固。通过这种石头与石头之间的挤压合作,古罗马时期跨度最大的建筑-罗马万神庙 (Pantheon, 118年~128年) 得以实现。万神庙一直以来被用作礼拜堂,所以没有沦为废墟而被很好的保留下来[1]。通过对古罗马圆形几何,结构美学和室内空间室外化的体验的分析,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角度来了解古罗马人建筑的智慧。
二、古罗马圆形几何的意义
万神庙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集中式的穹顶空间(图1)。伴随着古罗马帝国政权的背景,圆形穹顶的集中式形制出现,而除此之外还有古罗马人对宇宙几何的解释。万神庙不是第一个古罗马时期的穹顶式空间,奥古斯都时期的某浴室综合体被称为Mercury神庙(图2)的一部分和60年左右建成的尼禄金宫(图3)都出现了集中式的穹顶[2]。但比穹顶集中式含义更多的是万神庙内大厅近乎标准的几何语言。西方的艺术美学探索从自然得到灵感,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在美丽的音乐中,从琴弦和音律的变化中感受到比例的奥秘,在美丽的花朵和剖切的海螺剖面中得到了经典的黄金比例,自此古希腊的建筑,雕塑,柱式都使用比例来创造最美的构筑。古罗马继承了古希腊的精髓,并在其之上有了自己的空间阐释。宗教建筑万神庙的剖面中宽度和高度都是39.9m形成一个完美的圆形(图4), 一个完美的球形隐匿在建筑中,而平面中也可以从铺地和内部边界的围合识别出方形和八边形(图5)。古罗马人认为几何是宇宙最基础的语言,而作为众神的居所的万神庙自然要用象征环宇的几何。圆形的形态强调了空间有中心性,也使得古罗马众神能够公平的被安排在四周,彰显着各自的神性,纯粹性。而顶部的洞口将外部的天光引入,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大殿内缓缓移动,仿佛人和宇宙通过洞口彼此连接。而这种几何的神性意义在20世纪最杰出的建筑师之一路易斯.康的作品中不断重复出现,比如埃克塞特图书馆,也是路易斯.康的第一个图书馆设计,完整的方和圆形的使用,使得图书馆有如神境。
图书馆外表方正,内部是一个贯穿顶层的巨大方形中庭空间,通过顶部侧天窗引入光线,中庭的四个巨型圆洞将四面的书架和阅读区暴漏出来(图6),人觉得无比渺小,而书本成为了如众神一般的存在,正如路易斯·康设计该图书馆时说的,阅读是神圣的,他希望来这里阅读的人感受到这份神圣,如同书本是一个个神明般的存在。神圣,纯粹和理性在他的极致对称和几何中达到顶点。
中国传统建筑设计虽然刚好反规矩的几何而追求自然的随意,但却有中心论的思想,很多建筑尤其是住宅空间采用了圆的形态,典型的如福建客家土楼。圆形的建筑规制体现了保护和维持“宗族”的凝聚力,封闭的居住建筑增强了客家人的团结性[3]。 圆形的几何象征了一个宗族,强调了以“家”为中心的东方哲思。作为影响西方建筑的几何,却是公平,秩序,宇宙的化身。
三、万神庙混泥土的结构美学
古罗马万神庙的建造技术是一个顶点,最笨重的天然混凝土完成了巨大的穹顶空间和恢弘的氛围令人惊艳,穹顶和底部桶形支撑结构的精彩就在于它利用结构达到了功能和美学的双重效果。首先穹顶部分,古罗马人没有注重建筑的外观意义,重心主要是创造室内的宏伟,神圣性。所以从外观上球形形态不明显,反而看出一圈一圈水平结构(图7)。古罗马人建造穹顶时首先让壁厚从底到顶逐渐变小,并分六层六层在混泥土中参入不同密度的材料(图8),在顶端采用最轻的火山浮石,在底部使用厚重的花岗巖[4]。除此之外,穹顶上还有5圈,140个,逐渐向上规律变小的方形凹槽结构(图9),看似装饰的构造却从美学和结构上带来意想不到效果:首先美学上,切割的小方块消解了巨大穹顶面带来的压抑感,而逐渐向上规律的变化,在天光随时光移动的光斑中更给人以典雅、精致的美。结构上,消解的140个方块并没有破坏穹顶的刚性,凹槽间组合成的竖向和水平相交织的实体,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自承重三维体系,成为一个自承重体系,同时还减轻了屋顶重量,对于结构来说是非常聪明的手法。文艺复兴的报春花佛罗伦萨大教堂穹顶几百年的烂尾楼顶,就是布鲁乃列斯基通过抄绘学习万神庙的穹顶的实现得到灵感完成的。
承接穹顶重量的万神庙圆形桶体结构也用了相同的结构智慧。为了支撑这39.9米直径穹顶侧推力的6.1m厚的墙体上挖了为设置神位的祭坛的7个洞穴和一个入口,以及靠外边界的八个孔穴(图10),却并没有破坏混泥土的刚性,而原理是如同瓦楞纸材料的承重,竖条向垂直利于地面,刚性最强,而挖去了不需要的部分。这种结构和功能,美学的完美结合值得当代设计师体味和学习。
四、室内室外化的空间体验
万神庙很特别的一点是在巨大穹顶上有一个8.9m直径,无遮挡的圆形洞口,称为天眼(图11),其改变了空间的感受。室外的光线和空气的流动通过这个洞口进入室内,因为没有遮挡,所以雨雪也可以落在室内场地上,以及身处在一个39.9m直径的巨大空间内,给人一个如同身处室外错觉。而圆形四周,继承了古希腊的柱式和设计逻辑,排列着在建筑外立面上给人强烈映像的八组柯林斯柱式,并铺设着室外常用的大理石铺面。更加给人以如同室外的空间想象。当体验者刚从室外穿过一个矩形柱廊,以为要进入另一个室内空间时,却对突如其来的巨大圆形空间惊讶,犹如再次进入“室外空间”。这种室内室空间转变的空间设计,给体验者带来惊喜,也丰富了空间的感受。
日本青年设计师石上纯也的神奈川大学多功能广场就是一个将广场的室外空间室内化的案例。神奈川工科大学的一块空地计划做一个供师生,社会人士使用的广场。长110米,宽70米的空地上被覆盖了相同大小的10毫米铁板屋顶(图12),只是在铁板上开了很多大小不一的方形窗洞,让雨水,光线可以飘入场地。石上纯也多概念是想在场地上创造一个风景,他认为风景是有空间的,有做法的。我们生活的天空下,云层和大地间构建了一个水平状态的风景,所以广场上的屋顶的加入,和地面构成一个水平向的空间,人们放眼望去目光所及都是风景。如同万神庙一样的壮观,只是更多的窗洞,一天阳光的变化,在地上形成移动的光;,阴天又是另一番情景,雨雪天气,又可以看见门洞框出的一个个雨雪柱。屋顶的加入并没有限制人们对自然的探索,反而让人们更加关注“室外”的光线,雨水,空气。而因为四季变换温度的不同导致屋顶金属板热胀冷缩,广场的空间时高时低,又是另有一番空间体验。室内又是室外,这种模糊的空间带来了丰富而独特的感受,也意外的使人们和外界的自然元素变的更加敏感。
结束语
两千年前古罗马的万神庙集结了古罗马人建造的智慧和对宇宙的认识。古罗马人不仅有建造巨型建筑的智慧,用供结构发展到穹顶空间的建造,实现空间语言和宇宙语言的对话,同时带来更多丰富的空间和功能感受。希望通过对万神庙的笔者的浅显分析,能为现代的建筑空间设计带来一定思考。
参考文献
[1][英]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广西美术出版社:广西,2008-04:119-121.
[2]钱锋.古罗马万神庙:形式、建造技术与空间意象探究[J].建筑师,2011(06):52-56.
[3]赵燚博,张悦.中西古建筑空间中心论的比较研究[J].大众文艺,2018(06):114-115.
[4]混乱博物馆.罗马人造的又大又圆[EB/OL].http://t.cn/AiRzNPZ1,2019-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