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远清
摘要:众所周知,任何乐器在演奏时对于力度的控制都是至关重要的。运弓时对于力度的整体把握是在二胡演奏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首先,力度指演奏或乐谱中的音响强度,又指力量的强度。从二胡演奏的角度来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力度”有着两个层面的解释,即“操作层面”与“音乐层面”。力度在“音乐层面”指演奏时通过力度对比所奏出的不同音色,从而达到风格各异的音响效果和听觉感受。现主要对于力度在“操作层面”的运用作出以下分析。二胡移植作品《流浪者之歌》和乐曲《楚颂》是二胡曲中较为著名的曲目,两首乐曲风格不同,选取其分别进行分析研究,对其演奏时的弓法处理及力度控制作出归纳。
关键词:力度;控制;运弓;音色;情感
一、以二胡移植作品《流浪者之歌》为例
(一)、从力度标记和弓弦乐器运弓方向来看:
1、f(强奏),表示奏出的音色要宏亮、饱满。演奏时需加大运弓时作用于琴弦上的壓力与拉力,此处的压力与拉力由身体产生,右手臂、手掌及手指来承担并协调力量。通过右手拇指与食指持弓处的接触点来施加。压力指弓施加在内外弦上的力,强奏时弓毛紧贴琴弦;拉力即右手及手指对弓的控制所产生的力,演奏内、外弦时,手指与手腕相互配合,并与压力协调统一。
2、p(弱奏),即减少弓对弦的压力,由右臂调节、控制右手持弓处所注入弓的力量,尽量弱化演奏时的换弓痕迹。奏出弱但不虚的音响效果。在力度的操作上,同样需要注意灵活操作,而非直接减少右手的发力去持弓,仅依靠减弱右手发力和惯性去运弓,这样的弱音是虚弱无力的。
(二)、以《流浪者之歌》为例:
1-12小节为引子,旋律刚劲悲恸,气势宏大。带来吉普赛民族饱受苦难与压迫的听觉感受,进入二胡主旋律,演奏re、so、la、si音时,右手的运弓需平稳,右大臂发力,同时右手手腕震动并快速出弓,弓毛紧贴内弦,爆发出强音头;la音需将音量做强起渐弱的处理,为其后的强音si做准备。伴随节奏的变快,运弓的速度也随之加快。为表现出音符的轻快跳跃之感,音色轻而不虚右臂与右手应呈自然放松的状态。最后的拨弦前的高音和中音re处带强音头,音色饱满、干脆,运弓扎实且力度渐强,与结束时的拨弦re相呼应,铿锵有力。74-165小节为快板,情绪热烈,充满动感活力,此处的快板需在出弓加大力度,手腕带有起伏感,带有节奏重音,快板的每个音都需要清晰的颗粒性,音质坚实干脆,将乐曲情绪推向高潮。
二、以双胡琴演奏《楚颂》为例
(一)、从弓速的调节和弓段运用上来看:
1、弓速指运弓的速度,演奏时右手与右臂持弓运动的轻重缓急决定着弓速的快慢:当右臂运弓速度越快,发力越大,音量越大;相反,右臂运弓速度变慢,发力变小,音量变弱。小臂也是调节弓速与音量转换的其中一项因素,在演奏过程中,小臂就如同是将输出力量(大臂)和输出音量点(手腕及手指)相协调统一的过渡机制。
2、弓段指在演奏时对弓子运用的分配,会对奏出的音色产生影响。可将弓子分为弓根、前半弓、中弓、后半弓和弓尖五部分,各个弓段都有其相对应的特性。弓根处的音色富有力量,在奏音头或者强音时,多从弓根处开始运弓,配合快速出弓,奏出的音有力并有颗粒感;前半弓音量相对较大,发音饱满,音质厚实;中弓处发音均匀,音色清亮;后半弓多用于演奏节奏快速,常表达出具有跳跃感,密集灵活的音响;弓尖处常用于演奏轻盈且弱的音色。然而演奏时的情感表达与听觉感受是较为主观的,有时力量与音量会形成对比,音量地大小不可完全代表表达的情感,即弱也可代表强。
(二)、以《楚颂》为例:
全曲由“英雄主题”与“爱情主题”相交织。在作品第21小节处,在演奏装饰音re和骨干音mi时,re处使用强音头,从弓根出弓,右手持弓用力按压内弦并迅速出弓然后迅速撤出力量接其后的mi,二者相结合使re音的爆发力瞬间达到峰值,然后撤回re所有发力使其与骨干音mi衔接,mi的音量较re要非常弱,几乎听不到mi的开头,而后配合快速滚压揉弦逐渐变强,这时的mi音音量几乎为零,但从听觉感受上仍有着re音延留的低沉浑厚、强而不躁的效果,以力量和音量的对比营造紧张、沉重的氛围。第33—34小节是英雄主题的结束句,在演奏第33小节的三连音时,弓毛紧贴琴弦,右手出弓迅速并加大力度,第34小节的re音要做一个由强音头出弓紧接着撤回所有力量,依靠惯性推弓,接着音量再逐渐变强到最强至收工的长音处理,音量的不断转变带动着音质和听觉感受上的变化,贯穿着气宇轩昂、感情澎湃之势。结束句可谓万分悲壮,从强弱音的过渡与对比的处理中感受到豪迈的情怀在时转变迁中默然消逝,仿佛一声沉重的哀叹与无奈。第41小节起进入爱情主题,整个爱情主题与英雄主题形成鲜明对比,曲调明丽轻柔,充满张力,仿佛向听众侃侃而谈着虞姬和项羽间的爱情故事,运弓时力度不可过大使旋律笨重呆滞,也不可太过轻淡,使音质飘虚无力。演奏时多使用前后半弓与中弓并将弓毛在琴弦上擦过,且需注意减少摩擦力及换弓痕迹,配合左手揉弦,使听众的内心融化于爱情主题当中。196~246小节为华彩乐段,为非常集中地十六分音符,也是难度相对最大的部分,左手需要完成不同变化音及频繁换把,右手快弓的同时要保持每个音的颗粒性,通常在后半弓处演奏难度最大的快板,右手手腕快速转动,使换弓更为快速轻便,音质圆润清晰。华彩段结束后是爱情主题的再现,这时再现不同于爱情主题初次的舒缓柔美,需全弓演奏,每弓奏出的音扎实厚重,更富张力。
结论:在二胡的练习与演奏中,右臂、右手腕,右手甚至每根手指都是相互配合,贯通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右大臂如同发动机,产生力量;右小臂调节控制大臂产生的力量,且与手腕配合调整出弓;手腕将力量更加精细化并传输至握弓的手指、手掌,更为准确地演奏出丰富灵活的音响效果及引人入胜的情感表达。每首乐曲所表达出的各种情绪,是否扣人心弦,都与演奏者演奏时对于不同力度与运弓时的控制协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参考文献
[1]徐琳 . 二胡移植作品《流浪者之歌》演奏技法分析
[2]魏巍 .《二胡右手运弓原理与情感运用》
[3]王琨 .《二胡演奏音色变化研究》
[4]孙逸雯 .《中国弓弦乐的弓之法-二胡演奏运弓之训练》
[5]仁增旺姆 . 《谈二胡运弓中的几种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