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背景下如何优化高校舞蹈教育

2022-05-16 23:41刘琪
民族文汇 2022年17期
关键词:舞蹈教育高校教育教育改革

刘琪

摘 要:舞蹈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跟紧教育改革的步伐,高校舞蹈教育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动用多种现代化手段,鼓励实践和创新,切实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水平,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表达交流的能力和素养。当前,高校舞蹈教育面临着教学方法机械僵化、教师缺乏正确引导、学生创新缺乏思路等困境。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主张更新教育理念,动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注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将教育与生活相融合。

关键词:教育改革;高校教育;舞蹈教育

舞蹈教育在高校艺术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校教育应该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两手抓,有效开展教育活动。当前,部分高校教师教学方式陈旧,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甚至过于注重理论的学习和模仿,而没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导致学生专业能力没有提升。针对这些现象,高校和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手段,全面地开展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加深对舞蹈的热爱,并且提升能力和修养。

1、更新舞蹈教育理念和手段

传统舞蹈教学模式机械僵化,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再让学生观察、模仿、练习,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教师会逐一细致地指导动作,但是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教师只能照顾到部分学生,再让其他学生相互指正。这种方式不仅费时低效,而且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长久下去,学生养成了模仿的习惯,缺乏创新性的思考,甚至弱化了自身的观察力和创新能力。另外,这种方式还会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教师应该更新舞蹈教育理念,主动更新教学方式和手段,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提升。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让学生参与其中,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氛围,以此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并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把握。

例如:教师在采取情境教学的时候,应该注重舞蹈动作或舞蹈作品本身的内涵和情感,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两者的契合点,连接知识内涵和学生情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只是单一地学习肢体动作,而是逐步学习把握动作的精确性和作品的深度。教师可以创设场景,让学生代入角色,体会舞蹈的氛围和情感,让学生自主思考和感受,并且鼓励学生交流分享,活跃课堂气氛,带动学生探索和学习的积极性。

2、鼓励学生接触和共享舞蹈资源

当今,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技术迅猛发展,也渗透进高校教学生活当中。舞蹈教师也应活用这一资源,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增添活力和可能。[1]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利用网络检索搜集相关的舞蹈作品,让学生鉴赏评价,学习借鉴,以此丰富学生的艺术视野,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暂停、回放、循环等功能,针对舞蹈动作的细节进行深入讲解,确保学生能够顺利掌握。[2]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通过录像等方式记录下来,并上传到视频网站等媒体上,让业内外的受众进行评价,吸取教训,放大长处,逐步打磨自己的作品,提升能力和素养。针对超出教学范围之外的内容,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课外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相互交流。

例如:课堂的教学内容往往是基础性的,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调整教学的内容范围。教师应该积极拓展自身的艺术学习视野,并向学生介绍课外的学习内容,提升学生的鉴赏修养和专业能力。像是民族舞、拉丁舞等舞种,难度较大,很难在课堂上进行专门讲授,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经典或新潮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自主探索,并打破师生交流探索的界限,实现师生交流的良性循环。教师尤其要注意一些课堂表现不太积极的学生,鼓励他们利用网上资源,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方向。

3、推进舞蹈教育生活化

由于传统舞蹈教育的弊病,学生往往将舞蹈教育理解为机械性的重复,在学习过程中,也缺乏创新创造和个性发挥。实际上,舞蹈与其他门类的艺术和学科相通,源泉也在于生活。教师应该注重生活在教育教学方面的重要意义。在学生埋头练习,却不得其解的时候,教师应该鼓励其将眼光放到生活中去,结合自身和他人的成长经历和情感体验,深入把握舞蹈动作和舞蹈作品的含义。 教师也应该注重生活实践,鼓励学生参加艺术节、舞蹈比赛等活动,积累经验。

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解理论知识,应该注重学生在生活中的实践经历。教师讲解理论知识,组织学生练习过后,可以让学生围绕课堂内容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将课堂内容与个人生活联系在一起,或深化对舞蹈表现的认识,或创新性地思考,开发新意。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艺术节、歌舞剧的表演,让学生在竞争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

4、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以往,高校舞蹈教学同质化现象严重,现今,在教育改革的趋势下,高校教师应该注重教学理念和手段的个性化改革。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认真准确地了解每个学生的能力水平,再为学生划分层次,让学生同层次或跨层次进行活动和练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其解决专业问题,并且获得巩固提升。教师还应该注重教学方式的多元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除了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师还可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像“斗舞”就是很好的互动交流形式,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相互切磋,补足短处,发挥长处。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即兴舞蹈比赛,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现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主题,让学生一对一组隊进行比赛。在比赛的刺激下,学生的表现欲望高涨,舞蹈更加专注投入,且往往有创新性的发挥。没有参赛的学生在围观的时候,也常常被激起表现欲望,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氛围浓厚。教师还可以让其他年级或层次的学生加入进来,丰富比赛的内容和形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注重高校舞蹈教育的实践性和创新性,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教师应当改变传统教育机械僵化的教学模式,利用情境教学、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教师还应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参与校园活动、社会比赛,利用网络平台,锻炼专业能力,积累舞台经验。

参考文献:

[1]姚红岩.高校舞蹈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艺术评鉴,2021(13):153-155

[2]刘德欢,肖灿.基于多媒体的高校舞蹈教育改革初探--评《舞蹈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I0013

猜你喜欢
舞蹈教育高校教育教育改革
如何有效地开展幼儿园舞蹈活动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