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若山 左薇
摘 要:“十三五”时期,我国积极推进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文化与旅游领域交流和合作,对促进“民心相通”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总结“十三五”时期我国“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发展工作的主要成绩,并指出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同时对“十四五”“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工作提出可行性建议,以助力新阶段文化和旅游工作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工作;“十三五”;“十四五”
中图分类号:G122;F592 文献标识码:A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即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时,提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建设路径。民心相通作为“五通”之一,一直被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十三五”时期,我国积极推进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举办“欢乐春节”“美丽中国”“天涯共此时”等系列主题活动,吸引海外民众广泛参与,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但这一时期,“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工作仍存在发展短板。为力破发展薄弱环节,“十四五”时期,需要强化区域间资源整合和交流合作,加强“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品牌形象建设,坚持文旅融合发展理念,科技赋能,增强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丰富文化和旅游产品,并借势国际平台,线下活动与新媒体平台齐发力,加强人才培养,打造高质量服务队伍[1]。
“十三五”时期,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政策沟通日益深入,工作机制不断健全,交流平台建设扎实推进,系列品牌活动持续开展。同时,我国各省(区、市)“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工作呈现出新趋势:深入挖掘丝绸之路文化,推动文化活化展示;文化和旅游项目科技赋能明显;打造各国青少年交流的研学产品。
(一)国际共识持续扩大,合作机制建设稳步推进
在国家领导人的积极推动下,“十三五”时期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共识持续扩大,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达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和旅游交流与合作,构建了点、线、面层层递进的空间格局。文化和旅游部指导陕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打造国际旅游枢纽(港),通过文化旅游、产业建设等协同合作,增强国际旅游竞争力。积极在海外设立中国文化中心和旅游办事处,截至2020年底,共推动在29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设立中国文化中心31个,在8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设立旅游办事处。推进剧院、博物馆、艺术节、图书馆、美术馆等5个领域成立国际性文化和旅游合作联盟,逐步形成常态化合作机制[2]。
(二)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品牌活动全面开展
“十三五”时期,文化和旅游部支持地方文化和旅游系统举办了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等共建“一带一路”主题节会,成为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互鉴、开放合作的桥梁纽带。指导完成巴黎、悉尼中国旅游体验中心建设,通过开展文化活动、推介活动,不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成功举办中俄、中韩、中印、中国-中东欧、中国-东盟等系列旅游年和文化年活动,成功打造“欢乐春节”“丝绸之路文化之旅”等国际文化和旅游品牌,品牌效益逐步凸显[3]。
(三)共话文化遗产保护,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十三五”时期,文化和旅游部指导推进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化遗产领域交流合作,与柬埔寨等国家签署文物安全及文化遗产领域双边协定和谅解备忘录,“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柬埔寨吴哥古迹、缅甸蒲甘佛塔等重大文化援助工程社会效益显著[4]。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举办“华夏瑰宝展”“海上丝绸之路主题文物展”等文化遗产展览,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民心相通。
(四)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十三五”时期,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在上海、北京、深圳相继建立,民营资本逐步成为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重要力量。结合国内“一带一路”重点地区文化和旅游发展现状,文化和旅游部推进“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和文化睦邻工程,鼓励和支持相关地区建设跨境旅游合作区,开展跨境合作[5]。根据“一带一路”重点地区需求,地方文化和旅游系统组织实施“一带一路”主题舞台艺术作品创作推广以及结对帮扶项目,共同打磨“一带一路”主题剧作。
(五)旅游往来稳步增长,夯实民心相通
“十三五”时期,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双向旅游交流密切,市场规模巨大。《旅游绿皮书:2019—2020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指出,到2020年,中国与参与国双向旅游人数将超过8 500万人次,俄罗斯、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是我国入境游的主要客源国[6]。我国出入境旅游带来的数千万人次交往、千亿美元产出和规模巨大的人文交流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实践中最为显著的成果。
“十三五”时期,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文化和旅游领域进行了深入、广泛、多元的交流与合作,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民众增进了解、深化友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仍存有发展短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一带一路”品牌形象辨识度不强
“十三五”时期,“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领域品牌建设全面展开。政府层面,成功打造了“丝绸之路文化之旅”“欢乐春节”“中华文化讲堂”等品牌[7];地方层面,相关省(区、市)不断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品牌,如“丝路津韵”“广东文化丝路行”等。但众多品牌往往是“单打独斗”,缺乏协同发展,导致“一带一路”整体形象品牌辨识度不强。
(二)产品同质化明显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化和经济水平差别较大,对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相对成熟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市场开拓不够;对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地区旅游市场合作有待加强,产品供给能力有待提升。虽然我国文化和旅游产品在不断丰富与完善,但面对入境游客的多元化需求,产品结构单一、同质化问题明显,产品设计缺乏文化内涵。
(三)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整合程度不高
我国“一带一路”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较为分散,管理部门缺乏科学管理,很多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利用。此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旅游景区或度假区缺乏对其文化资源的系统梳理,导致文化资源转化不畅,旅游产品设计缺乏鲜明的精神特质,未能实现文旅融合发展。
(四)外宣工作整体影响力不足
由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众多,文化存在一定差异,“一带一路”外宣工作存在客观的不利因素。当前,我国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外宣工作仍以政府部门主导,企业、高校、公民个人等参与度较低,各主体间的相互协调配合程度不够。外宣内容通常采用较为官方的、理性的视角与叙事,难以实现与国际受众的平等对话和深层次互动。此外,我国各省(区、市)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外宣手段相对单一,且仅局限于已建立联系的国家和地区,导致对境外主流社会整体影响力不足。
(五)国际专业人才匮乏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需要制定优秀的传播方案并加以实施,这就需要大量既懂国际传播,又懂跨文化交流的人才。在中华文化“走出去”过程中,由于国际化人才匮乏,对外传播内容受到制约、国家话语权薄弱等问题相继产生。目前,我国国际化人才缺口依然较大,针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在培养方式、培养水平上仍未形成科学、规范的体系[8]。
“十四五”时期,“一带一路”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文化和旅游领域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优势更加明显,资源更加丰富,但发展环境相对复杂。为破解发展难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品牌形象建设
标志如同人的外衣,是品牌发展至关重要的一步。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共同推动下,“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品牌越来越多,但尚未形成国际知名品牌。在国家层面,应对现有品牌项目进行梳理,压缩一般性交流活动的数量和规模,聚焦核心工作,通盘考虑现有“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品牌发展,推动更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成为文化和旅游友好交流与合作主体,提升品牌项目市场化运作水平,实现“一带一路”品牌项目从“走出去”到“走入人心”的转变。在市场供给层面,对品牌进行整体定位,增强“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品牌辨识度。
(二)科技赋能,增强产品与服务供给能力
强化创新意识,探索“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产品与服务供给新路径。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一带一路”主题节会为主要依托,增进国际合作共识,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提质增效。实施“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领域数字化战略,提升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水平,加快发展新型文化和旅游业态、场景和消费模式,壮大“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数字创意、网络视听、线上演播等新模式,推出沉浸式体验等应用产品,增强产品与服务供给能力。
(三)坚持文旅融合发展理念,丰富文化和旅游产品
尊重各个国家独有的特点和宗教信仰,因地制宜制订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方案。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发展理念,加快文旅融合发展,推动文化和旅游项目、文化遗产活态利用等工作创新发展,丰富“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产品。我国文化和旅游管理部门可牵头,联合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共同打造文化和旅游精品,实现区域之间互相补充与支持,如组织国际研学活动,加强青少年的交流互动,促进国家间的文化互通。
(四)借势国际平台,线下活动与新媒体平台齐发力
依托“一带一路”主题节会有的放矢地开展中华文化“走出去”等国际传播工作,优化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传播平台布局。推动各省(区、市)融媒体建设工作走深走实,利用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外网站、社交媒体平台,发挥技术赋能优势,加快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区块链等技术手段,突出以图文海报、音视频等轻量化、可视化产品(方式)传递鲜明观点,打造数字化传播矩阵。
(五)加强人才培养,打造高质量服务队伍
跨境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需要大量文化和旅游人才,他们需要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我国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应面向地方文化和旅游系统、文旅企业等,定期组织“一带一路”主题人才培训班,可聚焦品牌建设、宣传推广、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文物保护、艺术创作、文化和旅游产品开发等领域,以互学互鉴为人才培养目标,汲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同时,完善培训体系,搭建“一带一路”人才交流平台,建立国际化人才储备库。加大对高校旅游相关专业的投入力度,推进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教育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
[1] 吴若山.促进“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J].中外文化交流,2021(8):27-28.
[2] 黎紫涵,梁育民,梁宇红.“一带一路”沿线国际文化旅游合作现状研究[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1(1):44-46.
[3] 人民网.“一带一路”五年来 中外文化交流成果丰硕[EB/ OL].(2018-11-27)[2022-02-01].http://world.people.com.cn/ n1/2018/1127/c1002-30423785.html.
[4] 宋佳烜.文化和旅游助力“一帶一路”走深走实[N].中国文化报,2019-04-25(2).
[5] 中国政府网.架起交融互鉴的民心之桥:共建“一带一路”5年成果综述之五[EB/OL].(2018-08-25)[2022-02-01]. http://www.gov.cn/xinwen/2018-08/25/content_5316545. htm cid=303.
[6] 蔡娜.旅游绿皮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合作成效显著[N].中国经济导报,2019-01-11(6).
[7] 王红彦.把握“五个必须” 谋划“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N].中国旅游报,2020-11-03(3).
[8] 东野圣萍.“一带一路”沿线旅游合作发展与实施路径研究[J].北方经贸,2021(8):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