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秀筛
“问题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当人们在认识活动中遇到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困惑的状态。“数学问题意识”是建立在“问题意识”上的,专指在解决数学问题中产生的冲突,需要借助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思想方法来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关于“问题解决”这样要求:“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在学生观察、收集数学信息,获取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隐含信息的过程。分析和解决问题则表现为运用已有知识、原理、技能、方法,梳理已知量之间的逻辑关系,获得新的数学信息的过程。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通过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强弱得以体现。
小学阶段是学生问题意识的启蒙阶段,良好的数学问题意识能为学生后继的数学学习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那么该如何通过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促進其数学问题意识的增强呢?
一、改变教学方式是关键
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常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习惯于被动地学习,成为思维上的懒惰者。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妨碍了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增强。《标准》提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提倡探究式学习。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已经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的开展更有利于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发展情感,增强探索能力,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2)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传统的教学以老师教学生学为主,而实践证明,“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标准》也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的确,教学应该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观察、操作,在活动中积极思考,畅谈收获、体验、感悟,发表不同观点,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多的是获得知识的过程,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改善课堂师生关系。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再是教育教学的权威,“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者。尊重学生提出的点滴想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是教学有效展开,学生得以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二、提供学生提问题的机会是根本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在学生数学意识的发展过程中,数学问题的提出需要学生具备综合分析的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还要具有提出问题的意识和勇气,提出问题的过程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根本着力点。
(1)创设问题情境,给予提问题的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给学生营造提问题的氛围。在学生初步学习提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提供较丰富的情境和条件,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条件与条件之间的关系,引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尝试提出数学问题。
(2)激发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学生学习新知识,理解新问题,总会不断产生认知冲突。认知冲突的产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师巧妙地创设认知冲突利用认知冲突,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有利于学生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3)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引导学生提问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学习新知的基础,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采用不同手段,从不同角度鼓励和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学生提出问题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如低年级对于相同的数学信息,既可以提出加法问题,也可以提出减法问题;高年级可以提出类比问题,分析性问题等。
“数学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心脏,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学生是否具有数学问题意识是评判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尺度。发现和提出问题是由已知到未知,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变未知为已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都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与综合能力,较高的形象与抽象能力,同时也伴随着学生积极的思维参与,这些对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