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琦 郑琪 赵建华
摘要:在乡村振兴发展背景下,渔村作为海洋特色文化景观空间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和发展潜力。以汕尾市沙角尾村为例,通过对渔村生产、生活、生态等文化景观特色的阐释,分析出文化景观发展面临渔业与其他产业融合不足、传统生活与文化空间活力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探索“渔业+”发展理念,促进渔业与旅游、节庆、科普、研学等多种产业形式的融合,提出创建特色海洋文旅牧场、营建渔村旅居与研学生活空间、打造生态观光科普基地3个方面的景观特色再生策略。
关键词:滨海渔村;渔业+;文化景观;再生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22)02-0029-05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fishing village has an important protection value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as a marine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landscape space. Taking Shajiaowei Village of Shanwei City as an example, this study interpre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al landscapes such as production, life and ecology in the village,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landscapes faces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integration of fishery and other industries, lack of vitality of traditional life and cultural space, and insuffici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pacity. Then the study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concept of "fishery+", promotes the integration of fishery and tourism, festivals, science popularization, research and other industrial forms, and proposes a landscape feature regeneration strategy in three aspects: creating a characteristic marine cultural tourism pasture, building a fishing village residence and research living space, and creating an ecological sightseeing science popularization base.
Key words: Coast fishing village; Fishery+; Cultural tourism landscape; Regeneration strategy
滨海渔村是体现人与海洋千百年和谐相处的活化石[1],承载着人类对海洋文明生产发展的智慧,具有深厚的发展潜力。潮汕平原处于粤东沿海地区,“负山带海,川原饶沃,亦东南之雄郡也”[2],先民通过修堤筑围,引淡洗咸,形成了众多以“耕三渔七”为特色的传统渔村聚落。受海洋环境和潮汕地域文化的影响,村落具有鲜明的潮汕海洋文化景观特色[3]。随着我国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渔村迎来了新的发展与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特色文化景观消失和趋同的严峻问题,亟需寻求文化景观保护与再生的路径。
“渔业+”的发展理念以渔业为核心,联动产业前中后环节,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以重塑渔村生产、生活、生态文化景观,激发渔村发展活力[4],将有助于解决传统渔村文化景观发展面临的问题。本研究以潮汕地区典型传统渔村—汕尾市捷胜镇沙角尾村为例,探索“渔业+”理念下渔村文化景观保护与再生发展的策略,以期为同类型的村落发展建设提供借鉴与启示。
1“渔业+”发展理念内涵及意义
“渔业+”发展理念即依據渔村特有的文化景观资源,以渔业发展为线索,深入分析渔村特有的文化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保护思考(图1),促进渔业与旅游、节庆、科普、研学等多种产业形式的结合和互动,以激活渔村产业发展动力和公共空间活力,推动渔村文化景观保护与再生发展。
依托渔村生产、生活、生态等方面的不同文化景观特色,利用“渔业+旅游+休闲”的方式,打造渔业多元生产文化景观,促进渔业与生产养殖、文化休闲、旅游等多种产业形式的融合,在深化渔业养殖效益的同时,实现沿海产业的集约化发展;利用“渔业+研学+节庆”的形式,打造潮汕特色生活文化景观,保护渔村传统空间肌理,进行建筑空间功能置换,开展研学、文化展览等多种活动,并结合节庆活动策划和文化展演,展现渔业民俗特色;通过“渔业+科普+观光”的形式,建构休闲生态文化景观,保护渔村海洋、农田、山地等生态资源,深化对渔村生态空间智慧的认知和利用,重塑村落生态景观特色与活力。
2沙角尾渔村文化景观特色
2.1沙角尾村概况
沙角尾村处汕尾市捷胜镇东部,依山临海,西边紧邻捷胜渔港,始建于明朝洪武时期,是历史文化悠久、自然景观优美的传统渔村。村域总面积约4 km2,对外交通便利(图2),户籍人口2 976人,海水养殖面积为16 hm2。根据考古资料[5],沙角尾村所在地是南中国史前沙坑文化①最早出现的地区之一,新石器时代晚期便有先民在此一带渔耕狩猎、聚居生息,故沙角尾村在整个沙坑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2.2文化景观类型
通过对现状调查研究发现,沙角尾村具备较好的文化景观资源特色,分为生产文化景观、生活文化景观以及生态文化景观3个类型(表1)。
2.2.1渔业生产文化景观
渔业生产文化景观是渔民生产劳作的累积,包含渔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劳作活动、生产空间、渔业文化技艺以及承载生产活动的工具和设施等[6]。沙角尾村现状生产以近海捕捞和养殖为主导,主要养殖海胆、龙虾、鲍鱼、白处虾、佛掌菜等海产品;渔民凌晨出海,傍晚停靠船只,形成出海、养殖、捕捞、晾晒等劳作景观。渔港码头是沙角尾村开展渔业生产的重要景观空间,主要供渔船停泊、上下装卸货物以及开展渔具修补等渔业活动。码头沿岸修筑防波堤以抵御海浪的冲击,避风港在台风天提供小船停靠的空间。
在劳作实践中,渔民逐步累积了编织渔网,制作浮标探测鱼的行踪,配置简易船头灯等“渔文化”智慧[7],形成渔业捕捞、养殖、晾晒加工等渔业生产方式,以及唱渔歌等独特的渔业生产文化景观特色。
2.2.2渔村生活文化景观
渔村生活文化景观是渔民日常生活活动形成的景观空间,包括渔民生活居住空间、公共活动空间以及民俗文化信仰空间等[6]。其中,民居建筑是最为直观的村落生活文化景观表现[8]。沙角尾村自明清时期初见墟村雏形,村落选址在海边高地及山脚下,以防止海水侵袭,同时便于农田生产和渔业捕捞。村落街巷布局以梳式为主,祠堂公厅为村中心。民居建筑多为灰瓦、白墙、坡屋顶、硬山顶的建筑结构,是典型潮汕民居风格(图3)。在沿海边有滨海广场等公共活动空间,用于开展民俗活动、交流集会等。
民俗文化活动构成渔村独特的动态文化景观。沙角尾村现存土地庙、阳帝庙、甘露寺、妈祖庙等古建筑,民俗信仰文化景观资源留存丰富。渔民出海前仍保留着向妈祖、船头公祭拜,祈福平安的文化习俗。每逢3月23日“妈祖诞”,村民会在妈祖庙前广场开展巡游、表演潮剧等文化活动(图4),制作特色传统节庆食品,例如甜粿、红印粿、水壳粿等,表达对妈祖的崇敬与信仰。此外,渔村祠堂也是重要公共空间,承载着祭祖以及唱戏、舞狮等文化活动,寄托着村民对家族团结平安的希冀。
2.2.3渔村生态文化景观
沙角尾村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具有“山海林田”的渔村生态景观格局(图5)。村落倚靠连绵的东埔山、烟墩山、黎厝山,山林有机结合村落,通过挡风聚水、减缓海洋风浪,实现生态防护功能。区域内重要的海洋生态资源由延绵的碧海银滩、龟龄岛、渔港共同构成,较为丰富。沙角尾村中部有水渠自北向南穿过,是淡水资源补给的重要灌溉用渠;西部农田环绕整个村落,形成良好的田园景观。
沙角尾村中部山地是史前沙坑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9],在20世纪30年代曾出土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斧、石奔等陶片石器,具有重要的考古发掘意义。山上还有明清时期的海防遗址—烟墩山哨所,现今仍保留着古驿道残段、古石桥、古碑等历史遗存。
3文化景观发展困境
3.1渔业与其他产业融合不足
沙角尾村的渔业虽然具备一定规模和基础,但在发展过程中仍以传统渔业捕捞和养殖为主,缺乏与文化、旅游体验的产业形式的融合,发展形式单一,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
3.2传统生活与文化空间活力缺乏
沙角尾旧村存在空心化现象,传统建筑空置率较高,传统居住空间活力不足;另一方面,村落传统的民俗文化资源保护形式单一,民俗活动展示空间不足,缺乏合理完善的保护利用思路与措施。
3.3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提升
沙角尾村沙坑文化遗址保护和利用不足,所在山地环境较为荒芜;滨海区域易受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沿海堤岸和沿岸养殖易遭到破坏,为渔村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了挑战。
4文化景观再生策略
凭借沙角尾村资源禀赋优势,融入“渔业+”的新发展理念,从生产、生活、生态3方面促进传统渔村文化景观再生与发展。在空间层面上,依托海岸线实现渔村东西联动发展,打造“三心一轴五区”空间格局(图6):“三心”包括渔村综合服务中心、牧场体验中心及渔文化中心;“一轴”是旅游联动发展轴;“五片区”即海洋牧场观光区、滨海生态休闲区、沙坑文化追溯区、传统民俗人文区、禅修文化静养区。
4.1创建特色海洋牧场生产景观
在传承传统渔业生产智慧的基础上,注入海洋文化基因和滨海旅游功能,创建“海洋牧场”①,进行渔港产业的生态化、集约化发展。通过“渔业+生产+旅游”的路径,打造产业融合发展的特色渔业产业链,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10],带动周边海洋文化资源集聚发展,促進渔村景观特色更新(图7)。
4.1.1系统化提升原有渔业空间
承袭传统渔业捕捞和加工制作的生产智慧,利用现有渔港码头、避风港、晒场以及养殖场等渔业资源,保留原有生产基址,扩大生产辅助空间,集中渔网晾晒、修补,和渔产品加工等生产活动。
组建牧场码头、网箱养殖等系统化的渔业设施和产业体制[11],集约化发展海洋牧场生产区。1)提升渔港功能空间,建立牧场码头,便利更多渔船停靠和装卸货物。2)完善海洋三级养殖品系结构,在原有养殖厂基础上扩大水产养殖规模与种类,依托于浅海、滩涂、围塘、港湾等场地,形成以鲍鱼、石斑鱼、对虾、牡蛎等为主导品系,海鲶、贻贝等为辅助品系,海胆等为特色品系的综合性养殖格局[12],并增加养殖网箱、浮漂、支架等养殖工具。同时在近海种植紫菜、佛祖菜等粤东沿海地区特色藻类固碳固氮,确保作为渔业生产基础的海洋生态资源的稳定和持续增长。3)设计垂钓平台和设施租赁空间,组织垂钓活动,带动渔业的系统化发展。
4.1.2渔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给渔村滨海空间注入旅游功能,使其集渔业生产养殖与滨海文化休闲旅游为一体。依托滨海文化休闲区设计滨海风情体验路线,扩大现有的滨海渔家乐的规模,沿海打造商业街,为游客提供海鲜、鱼干等特色农副产品及旅游产品。利用沙角尾村约4 km的海岸线和现状沙滩,建立海滨浴场,提供滨海休闲游憩空间,与渔港沙滩、烟墩窝哨点、甘露寺、龟龄岛等景点连线发展,推动海洋渔业文化特色的提质发展。
4.2营建渔村活力生活景观
在保护的基础上对渔村传统建筑进行功能活化,融入民宿、文化展馆等功能。同时,推动对渔村渔业生活文化习俗、海洋妈祖文化的传承和利用,通过“渔业+研学+节庆”的形式活化渔村生活文化空间。
4.2.1重塑特色生活景观空间
梳理现状建筑质量情况,修葺巷道坊门,还原旧坊门风貌,延续渔村传统村落肌理和街巷景观格局。针对村落中破损严重、空间闲置的区域,开展空间再造、资源转化,选取沙石、贝壳等渔文化符号与材料,延续传统渔村特色。此外,将闲置的民居建筑转换为特色民宿区、文化展馆,延续当地渔村生活记忆氛围,成为展示沙角尾村渔村风情的空间。
4.2.2策划渔俗多元文化体验
对渔业传统生活文化习俗进行多样化展示与传播:搜集生产作业的老旧渔具或与渔文化相关的物件,建立渔文化展馆、文化传习基地;组织研学和传统渔业生活体验活动,向游客普及渔船、渔网的生产经验,体验开船与捕鱼的乐趣;建立海鲜美食广场、风味小吃街,打造当地特色小吃品牌;建立渔俗传习基地,让游客学习编织渔网、制作石雕和木桩等技艺,传承滨海渔民生活智慧。
融合村内妈祖文化、宗教文化等多元文化,开展节庆活动策划,打造特色渔村民俗文化品牌。沿袭当地“妈祖诞”习俗,策划妈祖海神文化节活动,在妈祖庙前增设民俗文化广场,开展潮剧表演、渔歌演唱等的民俗特色活动。在捕鱼节期间开展渔村旅游文化节,策划捕鱼赛事和美食体验活动。在禅意文化修养区开展佛寺礼禅活动,结合周边捷胜古城及得道庵、云山观、甘露寺、白石庵、城隍庙等文化资源,打造宗教祈福特色空间。以特色节庆活动增加游客停留时间,从动态的民俗展演再现渔俗文化景观特色(图8)。
4.3塑造生态休闲景观空间
保护渔村“山海林田”自然生态环境格局,从“渔业+展示+科普+观光”等的多元产业链形式展示渔村生态智慧,发展生态休闲观光。
首先,对沙坑文化进行活化传承:复原及保护沙坑遗址、石碑文雕刻,在沙坑文化追溯区以博物馆、遗址公园等形式,进行沙坑文化的展示与传承;借助科技模拟新石器时代场景,联合周边沙坑北、南遗址、牛肚南遗址等,对遗址中发现的器皿、陶片、石器等构造物,及先民猎海等场景加以模拟展示;结合周边山地遗址、哨所、古驿道等资源,建立沙坑文化科普活动基地。
其次,充分利用渔村山海林田独特的生态景观,设计和建立滨海渔村观光休闲空间;同时,延长滨海驳岸的防波堤,巩固堤岸,提升抵御台风的能力;增加堤岸防护绿化与生态休闲空间,增设生态防护科普展示长廊,从科普、观光等多种方式展示渔村生态智慧。
5结语
在乡村振兴发展背景下,渔村作为海洋特色文化景观空间,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和发展潜力。本文以沙角尾村为例,以“渔业+”发展理念为指引,促进当地渔业与旅游、节庆、科普、研学等多种产业的融合发展,构建多元产业链,重塑渔村生产、生活、生态文化景观空间,激发渔村发展内生动力。
渔村未来的发展应结合“渔业+”的发展理念,加强渔村文化景观特色的挖掘、提炼及应用,在传承传统智慧的基础上,通过整体空间结构的优化及空间功能的耦合提升,营造传统渔村生产、生活、生态共融的文化景观,以促进传统渔村产业的升级优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文化振兴。
注:图片均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编制的《汕尾市捷胜镇沙角尾村宜居美丽乡村规划》。
参考文献:
[1]龙花楼,刘彦随,邹健. 中國东部沿海地区乡村发展类型及其乡村性评价[J]. 地理学报,2009,64(4):426-434.
[2]陈少英. 《读史方舆纪要》及其军事思想[J]. 军事历史,1990(4):38-40.
[3]潘聪林,赵文忠,潜莎娅. 滨海山地渔村聚落特征初探——以舟山为例[J]. 华中建筑,2015,33(3):191-194.
[4]陈增浩. 基于“三生”共融的浙东海岛渔村空间优化研究[D]. 苏州:苏州科技大学,2019.
[5]陈友义. 试论地理环境对潮汕传统文化精细特色的影响[J]. 汕头大学学报,2002(4):93-99.
[6]李加林,杨晓平. 中国海洋文化景观分类及其系统构成分析[J]. 浙江社会科学,2011(4):89-94,158.
[7]李贺楠,李燕,李政. 胶东沿海地区渔村村落与民居的保护及更新[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135-139.
[8]陆元鼎,马秀之,邓其生. 广东民居[J]. 建筑学报,1981(9):29-36,82-87.
[9]贺妍,黎兴强. 国内海洋渔村建设研究文献综述与展望[J]. 中国渔业经济,2016,34(3):104-112.
[10]阙华勇,陈勇,张秀梅,等. 现代海洋牧场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工程科学,2016,18(3):79-84.
[11]杨红生,章守宇,张秀梅,等. 中国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战略思考[J].水产学报,2019,43(4):1255-1262.
[12]梁振林,郭战胜,姜昭阳,等. “鱼类全生活史”型海洋牧场构建理念与技术[J]. 水产学报,2020,44(7):1211-1222.
作者简介:
李小琦/1997年生/女/ 湖南邵阳人/华南农业大学(广州 510642)/在读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郑琪/1997年生/女/广东清远人/华南农业大学(广州 510642)/在读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为城乡规划
(*通信作者)赵建华/1977年生/女/河南郑州人/博士/华南农业大学(广州 510642))/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乡村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更新/E-mail:3083993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