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由无锡市园林局夏泉生总工带队,赴江苏省苏北考察古建园林,经南通时专门到如皋去参观水绘园。那时候的水绘园风景区并无现在的规模,归属当时的人民公园,人民公园内有盆景园(古澹园)、动物园和儿童乐园,但设施简陋。现在的水绘园风景区占地面积约27 hm2,除了水绘园之外,还有水明楼古建筑群、古澹园(如派盆景园)、逸园、匿峰庐(中国如皋长寿博物馆)、动物园、游乐园及东边的水绘园商业街等。
水绘园位于江苏省如皋市城区东北隅的碧霞路,始建于明朝末年万历年间(1573—1620 年)。水绘园之所以享有盛名,从专业造园来讲,为名家戈裕良所造。戈裕良(1764—1830年)是江苏武进人(今常州市),年少时就帮人造园叠山,创有“钩带法”,其叠石假山有如真山,驰誉大江南北。从民间传说来讲,“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如皋人冒襄(1611—1693年),字辟疆,更是以与名妓董小宛的爱情故事而闻名,冒辟疆回如皋隐居不仕,曾偕董小宛栖隐于水绘园,人们以为此园为冒董二人幸福生活之处。
顾凯在《江南私家园林》一书中说道:水绘园原为冒辟疆的曾叔祖冒一贯于明朝万历、天启年间营建的别业,在清朝顺治十一年(1654年)才归入冒辟疆的父亲冒起宗名下,此后冒辟疆精心增饰,延聘名师对其进行改造和扩建,并以“水绘庵”称此园,以示隐逸。冒辟疆先后造有三园,即“朴巢”“水绘园”和“匿峰庐”,最著名的当属水绘园。冒辟疆为明末清初文学家,与桐城方以智、宜兴陈贞慧、商丘侯方域,并称“四公子”,也是明末复社的后起领袖,毛泽东评其为“明末四公子中最有民族气节者”。董小宛(1623—1651年)为苏州人,因家道中落,生活贫困,而沦落青楼,与柳如是、陈圆圆、李香君等同为“秦淮八艳”。1639年,董小宛结识冒辟疆后嫁其为妾,明亡后随冒家逃难,与冒在一起直至去世。顾凯认为在冒辟疆经营水绘园之前,董小宛已于1651年去世,“虽然水绘园与凄美动人的董小宛故事关系不大,但这无损于水绘园的价值,因为此园真正的历史意义在于对士大夫隐逸文化的承载以及清初遗民的精神寄托。”
水绘园当时吸引了许多名士前来相聚,如王士禛、陈维崧、戴本孝等,在园中吟诗咏文,《如皋县志》载“一时海内巨公之名之士,咸游觞咏啸其中”,清初文人刘体仁有“时士之渡江而北,渡河而南者,无不以如皋为归”之说。水绘园成为当时江南士子心目中的胜地,延续着明亡之后的江南园林风雅之盛。
水绘园在冒辟疆晚年时随着其家境陷入困顿开始败落。清朝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邑人汪之珩出资对水绘园作有修复,并在园南侧建“水明楼”。水绘园虽数易其主,逐渐荒芜,但后经冒氏族人集资赎回,作为家祠公业,终未受毁弃。1949年后,其园址仅有水明楼、雨香庵等建筑以及周围池塘水面。20世纪80年代初,水绘园进行全面整修,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路秉杰先生根据历代园记、园图,揣摩推敲,在现状基础上,复原景点,力图呈现清初盛时园貌。现水绘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初名士陈维崧在《水绘园记》中写道:“绘者,会也,南北东西皆水会,其中林峦葩卉,块扎掩映,若绘画然。”水绘园最大的特色在于水景,水景不像苏州园林如退思园那样向内环池布局,而是四面环水不设园墙,向外部水面开放。现园内筑有寒碧堂、壹默斋、因树楼、湘中阁、悬霤山房、镜阁、小三吾亭、烟波玉亭、枕烟亭、碧落庐、古城墙、妙隐香林、悬霤峰、涩浪坡、洗钵池、小三吾溪、鹤屿等景致。
当时考察从西门入园,现西门前广场还是作为停车场,入园门后有一内院,左拐跨霞山桥可到妙隐香林,不过桥则可穿过“静观”圆洞门沿溪渠东行,两岸柳桃相夹,溪渠端头有桥亭将寒碧堂与水明楼连接在一起。水明楼是一组临水建筑,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其名取自唐代大诗人杜甫“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之诗句。水明楼宽不过5 m,南北长却超过40 m,由南而北,依次构筑有前轩、中轩和楼阁,其间以九曲回廊相连,内庭小院植有蕉竹树木,小巧玲珑,布置井然有序。水明楼错落有致,造型似舟,如船舫停泊在水上。登楼临东窗,可借洗钵池景,碧水漾波,北可望水绘园寒碧堂与妙隐香林景观,东南隔池水可远眺逸园景色,东北面则有古澹园,景致层层相生,令人目不暇接。雨香庵在水明楼西边,与水明楼建筑群紧紧相连。雨香庵是如皋的名胜之一,“画梁水阁,临流俯仰”,庵前后三进,院内点石栽竹,布置清雅,院内有800多年的古桧一株,俗称“六朝松”。
洗钵池之名来自宋代大学者、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之弟曾肇,幼年随父居于如皋,在此习文洗钵,陈维崧《水绘园记》:“宋尊宿洗钵于此,因以为名”。洗钵池原为唐代在此中禅寺的放生池,一直是水绘园最重要水景,清初著名诗人施润章有“水绘庵前一池水,花发芙蕖香十里”之诗句,描述当年的池湖荷景。
寒碧堂是水绘园的主要厅堂,冒辟疆说“堂背林面池”,南面正对洗钵池主水面,“林”是指厅堂背后的白皮松林,因古松冠盖若浮云,虬干如披雪,立于树下,顿感寒意凛然,故取名“寒碧”。当年主人在此宴会宾客、听曲观戏。现寒碧堂是1987年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寒碧堂西面堆有小土坡,遍栽翠竹,取名“妙隐香林”,富有禅意。壹默斋在寒碧堂之西北,临水而建,建筑三开间,抬梁结构硬山墙面,两侧有连廊相接,北面有一月台伸出水面,在此可亲水观鱼垂钓。壹默斋之“壹”为专一,稳定之意,“默”有缄默、静观之味,反映了冒辟疆空有报国之心,最后只得归隐皋邑,寄情于山水之间。从壹默斋西行可至枕烟亭。
洗钵池北面在寒碧堂前呈溪水状分流,往西去霞山桥,往北一段称“小浯溪”,其名来源于湖南永州祁阳浯溪。冒辟疆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赴湖南衡阳探视父母,“省觐南岳”,深为湘中之景吸引,水绘园的许多景致点题都与此有关。小浯溪上的浯溪桥两端,东为旧古澹园,现为中国如派盆景园。古澹园始建于明末,原名壶领园,源自福建莆田壶领水行景观,清朝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敬仰冒辟疆“澹泊明志”之情操,将其更名为“古澹园”。园内珍藏有大量的精品盆景,其中有树龄1 000余年的古柏盆景,还有世界最大的五针松盆景等。而浯溪桥西端则是寒碧堂后院连廊入口。
寒碧堂北面临小浯溪处建有因树楼,造型颇有特点,厅堂入口朝南,前有檐廊,西面向外凸出做有单层的休息檐亭,楼高二层,东侧硬山而西侧为歇山顶,二楼三面开敞设窗,唯东面较为封闭仅开以方窗。沿小浯溪北上西折便是水域較为宽阔的碧宛湖,水中有小洲名鹤屿,上建有小三吾亭,亭外有古松一株,小三吾亭为三角形,水中立有数块步汀石可到达亭子,小三吾亭北近城墙,景致幽僻。想象当年冒辟疆与三两文友,泛舟登亭,吟诗作赋,好不潇洒。
与小三吾亭南北相对的是波烟玉亭,位于悬霤峰后山的峭壁下,亭名取自唐代诗人李贺“月漉漉,波烟玉”之句。冒辟疆曾忆述:“董小宛每诵此三字,则反复回环,日月之精神光景尽于斯矣。人以身入波烟世界之下,眼如横波,气如湘烟,体如白玉,人如月矣。”于是建亭以寄托怀念董小宛之情。
水绘园中最重要的景致营造是悬霤峰叠石,冒辟疆自记“垒石数千块为峰峦,拔地擎空,礧砢明瑟”,悬霤峰其名本是湖南衡岳七十二峰之一。“霤”为水流滴下之意,清代诗人方朝在《开先寺观瀑布》一诗中就有“层峦耸万叠,悬霤空中注”的描写。冒辟疆因爱其景,仿而堆之。悬霤山脚筑有悬霤山房,每逢落雨,便可闻及从悬霤山上泻下的瀑水之声。山中有洞可曲折而上,峰顶置有平台,可休憩、远眺,是园中重要的赏景点之一。山腰所建的湘中阁,四周回廊,阁高二层,采用十字交叉歇山卷棚屋顶。
悬霤峰的西面隔着碧宛湖是镜阁,镜阁立在水上,岸边有石板桥搭接,方形阁的中央墙体四面开有圆形门洞,周边环廊,设有美人靠,攒尖屋顶,造型秀美隽逸。镜阁后面堆有土石坡,称涩浪坡,宽广十余丈。
那次考察水绘园时间非常短,很多古建园林还在修葺之中,未能好好品赏。可惜未有机会再去欣赏水绘园,只能留待以后了。本文图片为2004年所摄,与现在的水绘园景观还是差别挺大。又到清明四月天,怀念已离去的古建园林挚友,致敬和追思为古建园林奋斗尽力的前辈。
(本文参考:顾凯《江南私家园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陆琦/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本刊园林(古建园林)赏析专栏长期撰稿人86AE504A-2E3C-4F7F-B2A8-F432FB2E81E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