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隧道下穿既有高架桥桩基托换施工技术研究

2022-05-13 07:00李健华
建材与装饰 2022年14期
关键词:桩基测点基坑

李健华

(三维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0)

1 工程概况

花果园西站、花果园东站区间出花果园西站后穿越狮子岩山体,随后下穿学校、贵黄路边挡墙、贵黄路高架桥、贵黄路排水大沟、川黔铁路路基,侧穿贵广高铁桥桩后下穿遵义中路桩板墙抗滑桩及音乐厅,最后到达花果园东站。区间穿越地下障碍物较多,尤其是在YDK29+250—YDK29+305 段开挖断面范围内与贵黄路高架桥桩基冲突。综合考虑交通、造价、安全以及工期的影响,经多方案比选,对贵黄路高架桥15#和16#桥墩桩基采用被动托换。被托换的桩基6 根,分别为15#桥墩下的15-5#、15-6# 桩基及16# 桥墩下的16-1#、16-2#、16-4#及16-5#桩基,均为φ1.8m 钻孔。新建托换桩16 根,均为φ1.5m 人工挖孔桩,新建托换承台4个,新建承台及桩基均采用C35 现浇钢筋混凝土。

2 工程及水文地质

2.1 工程地质

<1-2>杂填土(Q4ml)填土分布于地表浅部,主要为建筑垃圾及人工回填碎块石等组成,碎块石主要为白云岩,其空隙由粘土填充,结构松散至稍密,均匀性差。

<4-1-3>可塑状红黏土(Q4el+dl)褐黄色、褐红色等,可塑状,局部夹硬塑状透镜层,局部与下伏基岩接触带附近多呈软塑状。局部分布,具有高孔隙比、高液限、高含水量、高饱和性,遇水软化、失水强烈收缩、裂隙发育、易剥落的工程性质,局部具弱膨胀性。

<20-2-2>强风化石灰岩(P1m)青灰色,灰褐色,中厚层状,隐晶结构,溶蚀裂隙及风化裂隙很发育,完整性差,钻孔岩芯多呈碎块状,岩芯采取率低。

<20-2-3>灰岩(P1m)青灰色,灰黑色,中层状构造,隐晶质结构,节理裂隙较发育,岩石较完整,岩芯呈柱状、短柱状,少许饼状,节长5~35cm,局部溶蚀严重区域,岩石多呈碎块状。矿物成分主要由方解石、生物碎屑等组成,完整性指数一般为0.51~0.54。岩体较破碎,岩石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岩芯采取率约80%,RQD值约38%。本次实施的19 个补勘钻孔中均有揭露。

2.2 水文地质条件

地表水拟建隧道区间距离花果园湿地公园和小车河水域大于1000m,区间范围内没有穿越较大河流,地下水类型有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沿线山岭上的基岩裂隙水,水量不大,且随季节性变化很大。根据地勘资料显示,沿线地下水对Ⅰ、Ⅱ类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物有硫酸盐、镁离子和总矿化度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筋有氯盐微腐蚀性。区段地下水位较高,雨季地下水位会向上延伸至地表,故土的腐蚀性按地下水腐蚀性考虑。

3 桩基托换施工方案

桩基托换施工方案共分为5 个施工阶段。

3.1 施工准备阶段

(1)交通导改,围蔽施工现场。

(2)施工过程中的人工挖孔桩、围护、冠梁。

(3)施工托换桩。

3.2 旧承台开挖阶段

(1)在进行旧承台开挖的过程中,基坑开挖的时候可以挖至基底位置,与此同时,应为托换桩顶钢筋进行预留处理,可以在施工的过程中作为基坑底部的混凝土的垫层。

(2)将被托换桩及承台的接触面凿毛,在被托换桩及承台上植筋,或凿钢筋承台既有竖向钢筋,连接钢筋采取采取焊接方式连接[1]。

3.3 浇筑新承台

(1)为了确保托换承台钢筋和被托换承台以及被托换桩、新建托换桩之间链接的牢固性,可以运用绑扎的方式来绑扎托换承台钢筋。

(2)应架设一个托换承台的模板,在进行浇筑托换承台的混凝土。

(3)时刻观察托换承台的变化,当达到标准的强度后就可以进行拆模。采取绳锯切割方式切除冲突既有桥桩,完成受力体系转换。浇筑新承台如图1 所示

图1 浇筑新承台

3.4 基坑回填

在以上程序安全完成后,可以将基坑进行回填,高度限制在于原地面的标高一样,以此来回复原来的路面[2]。基坑回填如图2 所示。

图2 基坑回填

3.5 凿除旧桩

施工暗挖隧道,在遇到被托换桩基时破除。凿除旧桩如图3 所示。

图3 凿除旧桩

从施工角度而言,桩基托换项目设计总体上是可行的,施工顺序较为合理。

4 计算成果

在桩基托换方案中,由于上部分的桥梁结构是在正常的运行的,所以只需要对下部分的桥梁结构进行计算,计算的内容主要是对关键施工位置的工况受力情况,分析完后进行专业的安全性的评估检查。由此可见,计算结果进行评估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当前在施工工况需要评估的内容有一下3 种;①对旧承台开挖阶段的评估;②新承台正常使用阶段的评估;③新旧承台交界面的受力状况及相应的植筋方案,或者是焊接的评估。

C3D8R 单元是三维八节点缩减积分单元,它能够反应三维实体的各项力学和变形行为,多用于土,混凝土,金属等实体的有限元线性和非线性计算。在本项目中,使用C3D8R 单元来对墩柱、承台、桩基进行实体模拟。计算结果显示,1#~4#承台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整体应力水平较小,基本都在1.8MPa 以下。有些区域存在着局部应力,对最大组合主拉应力超过1.8MPa 的局部区域分别提取x 和y 方向的拉应力,两个方向的拉应力均较小(均<1.8MPa)。另外新旧承台交界面处的应力水平较小(均<1.5MPa),且无应力集中现象[3]。

5 工程难点应对措施

为了让区间盾构的设备更好的通过规定的范围,使用桩梁主动托换的方案来减小隧道施工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将千斤顶放置在托换梁和新桩之间,在进行托换之前可先加载千斤顶,以此来消除因为托换体系长期变形产生的时间效应。与此同时,当上部分结构荷载进行转换的过程中,通过主动加载的方法进行实现新旧受力的替换过程,可使用顶升动态调控托换结构和上部分结构的变形,有效的抵消新桩部分的沉降量,从而实现新旧力替换。在进行托换和托换桩基替换的过程中,将每一根原桩的基础上使用两根新桩和托换梁进行托换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应的桩帽。在桩顶的位置运用插筋的方式来连接承台和托换装。在进行换桩的过程中,应加强在施工的监管力度,若放松监管就会出现桩位偏差、缩径、斜孔等问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质量验收,确保各项指标都符合验收的标准。在灌桩作业时,应严格检查商品质量,在进行灌注工作时,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避免出现堵管等事故现象的发生。采用自动化检测来防止变形的情况发生,对检测数据进行搜集和整理。

6 监测情况分析

6.1 监测测点布置

监测测点布置有以下7 个项目。

(1)围护桩顶水平、竖向位移项目。监测点可以布置在沿基坑周边设置,基坑短边重点设置1 个测点,长边设置2 个测点,测点间距为10m。

(2)周边地表沉降项目。监测点沿基坑周边布设,基坑短边重点设置一个监测断面,每个监测断面布置3个测点,基坑长边设置两个监测断面,每个监测断面设置3~4 个测点,监测断面的间距控制在10m。

(3)周边构筑物沉降、倾斜项目。基坑周边的桥墩上布设监测点,每个桥柱设置一个沉降观测和倾斜测点,总共设置12 个测点。

(4)支撑周力。在每层支撑轴上君设置支撑轴力测点,测点布置在内支撑的1/3 处。

(5)坑底隆起。布设在基坑底部,每个基坑布设一个测点。

(6)地下水位。布设在基坑周边,每个基坑布设一个测点,测点距基坑边距离2m 左右。

(7)地下管线,基坑周边燃气管、给水管、污染管安装15m 间距布设,共安装10 个。

6.2 针对托换新桩进行监测

在对托换新桩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应先在新桩帽顶处安装电子位移计,将电子位移计的精度设置为0.01mm,以此计算新桩沉将量。

6.3 托换梁监测

对托换梁进行检测时,首先要准确找到托换梁检测的位置,并在截面的位置粘贴应变片。在托换梁的位置安装倾角仪,可以实时监控到各个位置,保障在顶升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偏斜。将位移计安装在托换梁两端位置和中间的位置,可以全方位的监测托换梁挠度及变形情况。

6.4 截桩监测

在对截桩进行检测时,应先在根据周边的建筑物和托换桩的位置布置监测点,并且观察水位的情况。因为桩基托换新桩和托换梁的影响,会对桥桩基造成一定的影响,不仅如此,还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影响,所以,在对施工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及时根据施工情况调整施工的参数[4]。

6.5 施工过程中出现形变、沉降监测

在对基坑围护及开挖施工阶段进行监测的过程中。要全面的考虑施工位置的地质条件、支护方法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来确定基坑检测的位置,在施工的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时空项目,比如对现场的巡视工作、周边建筑物、地下水位、桥面沉降等项目。

7 结语

从计算结果来看,承台、桩基和新旧承台界面区的总体应力水平均较低,根据规范进行的桩基承台验算结果显示安全度较高,执行过程中作出5 点加强和优化。

(1)关于植筋的问题,为尽量减少对既有承台混凝土结构整体性影响,取消植筋措施。采取凿除既有承台表层混凝土,增设连接钢筋与既有承台钢筋焊接。

(2)关于破除既有冲突桩基的时机选择,原设计采取洞内直接破除方式,为减少震动对桥梁受力的影响,采取绳锯静态切割方式先行实现受力转换,确保了桥梁运行安全。

(3)为增加新旧承台混凝土的连接,在既有旧桥台四周增设构造钢筋笼。

(4)对承台底部纵横向受力主筋进行适当加强处理,增设分布筋。竖向设置I18 型钢劲性骨架,增加钢筋的整体稳定性。

(5)新建承台内增设降温冷却管,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

猜你喜欢
桩基测点基坑
桩筏基础在处理桩基质量问题中的应用
桥梁桩基处理泥浆固化技术应用
采用桩基托换进行既有铁路桥加固分析
基于MEEMD与相关分析的行星齿轮箱测点优化*
微型钢管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全套管全回转咬合桩在基坑支护中的技术应用
基坑开挖及加固方法研究
建筑桩基检测及质量控制
基于CATIA的汽车测点批量开发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小波包位移能量曲率差的隧道衬砌损伤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