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素平
(山西三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长治 046000)
基于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洗,建筑企业要想站稳脚跟,保持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必须加大工程造价的控制力度,为工程经济效益和综合效能的提升提供必要的支持。在建筑工程建设与使用期间,通过科学开展全寿命周期、全过程以及全方位造价控制,可有效降低建筑工程中所投入的经济成本,实现对于其中各项施工建设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并且合理控制在其中所投入的各项建设资金,用于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井然有序地向前推进,并且达到高质量竣工的目标。
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型产业,在解决我国工作和就业问题以及为国家创造经济利益方面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发展,建筑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11 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突破10 万亿元大关,2017 年突破20 万亿元大关,且于2020 年达到了26万亿元,这一增长是十分迅猛的。近十年来,建筑业总产值逐年提升,但产值利润率始终徘徊在3.5%左右,低于同一时期工业产值利润率的50%。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在大规模的建设过程中,项目管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其施工工序复杂,施工作业时间持续较长,所以施工中各个阶段都面临许多造价控制点。而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传统管理模式粗放、造价控制重点不明确、费用超支等问题由此带来的项目利润率降低,不时会发生一些使得建筑公司经营成本高于经营收入的事情,所以在项目各项预期顺利实现的前提下,科学管控工程项目造价十分重要[1]。我国建筑业总产值如图1 所示。
图1 我国建筑业总产值(单位:亿元)
图2 为项目全寿命周期各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程度。根据工程项目各阶段造价控制的影响程度可知,项目初期投资决策阶段影响整个项目造价约占75%~95%;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整个项目造价约占10%~35%;施工阶段节约的投资约占整个项目造价5%~10%。因此,投资决策阶段及设计阶段是影响工程成本的最重要阶段,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阶段。
图2 项目全寿命周期各阶段对投资影响程度
传统的造价管理虽然贯穿于项目全阶段,但其主要在施工阶段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进度和成本的控制,实际上,施工阶段所控制的工程造价较小。而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理念是实现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是对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持续改进,它不仅能保证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同时能加大对项目前期策划投资阶段的造价管理深度,充分考虑了前期投资决策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阶段的因素。
2.2.1 全寿命周期控制原则
全寿命周期造价主要指的是从最开始工程建造成本到最终工程项目施工完成时整体所消耗的成本开支,其中主要包含了工程项目建设前期阶段、中期阶段及后期阶段等所有时间段内全部成本开支[2]。事实上,在整个工程造价管理环节中,不同项目施工任务所对应的施工阶段均不同,且因素不同对工程建设项目造价的影响情况也不一样,在工程项目施工中,这些因素还存在着不确定性。为保证全寿命周期内造价目标尽可能实现,要本着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的原则,严格遵循全寿命周期管控要点,为整个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合理管控提供有价值的意见指导。
2.2.2 全过程控制原则
目前,多数施工单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重点放在了施工前和施工后两个阶段。在工程项目建设环节中,即便将预算和结算两种造价控制手段充分利用并取得一定成果,依旧会有部分问题不可避免。若未能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势必会导致建设预期与实际造价控制效果之间存在明显差距。因此,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需对每个环节造价情况进行严格管理,并努力提高工程造价管控工作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在规定的标准范围内进行资金投入[3]。通过该方法,能够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实施有效控制,且将工程项目建设中相关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2.2.3 全方位控制原则
由于工程项目建设具有特殊性,因此实际项目建设过程中对财务、物力及人力成本消耗均比较高。尤其在工程造价方面,工程项目建设存在明显局限性,施工材料在整体造价中占据很大一部分比例,故施工单位必须将施工设备费用、人力资源费用及材料价格费用等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严格分析市场整体动态情况,建立健全反馈体系[4]。若经监督发现,实际控制效果与造价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则需同时启动预警和反馈机制,并采用相应措施,这样不但能有效保证项目建设合理性,而且有利于工程预算管控目标的实现。
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控制就是注重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在设计阶段优化设计方案基础上,在工程项目后续建设各个阶段采取合理方法控制工程造价,使工程造价在核定的造价限额范围内。为了有效控制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投资决策阶段之所以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阶段,是因为投资决策阶段需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各种社会效益以及财务评价,对各个阶段出现的各种造价费用尽可能地考虑充分,尤其是需要细致考虑工程后期运营维护阶段的造价费用。传统造价管理模式忽视了工程运营维护阶段的造价费用,但实际上该阶段的造价费用对于全寿命周期的造价控制有较大影响。而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模式下,投资决策阶段已充分考虑该因素。
另外,在投资决策阶段需要考虑方案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在该阶段把各种不确定性研究得越透彻,方案的不确定性因素就越小,前后期所对应的工程造价差别就越小。例如,在决策阶段就全面考虑地区发展和环境变化因素、项目所处的地质条件、社会环境条件等因素,对此需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案,从而为项目投资提供更合理的依据[5]。
设计阶段的设计费用占比虽不到工程总造价的1%,但设计所牵涉的工程造价却占工程总造价的75%以上。因此,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性仅次于投资决策阶段。如何选取在满足成本限额下的优秀设计方案至关重要。
3.2.1 采取设计招标竞争机制
在设计阶段应当采取设计招标方式,对设计方案进行比选。尤其是对于大中型设计项目,更应当采取竞争机制,基于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并在投资估算的前提下,对多个竞标设计方案进行择优选取。
3.2.2 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
为了设计出较优方案,需要结合先进技术,综合考虑工程建造难度、工期等因素,统筹大局,结合工程造价选取一个平衡点。
3.2.3 推广限额设计和标准化设计
严格按照限额指标进行设计,避免超过限额规定设计出现。因此,需要在不减少工程使用功能,不降低技术标准的前提下,满足限额指标,不断提高设计效益。
3.2.4 规范管理设计变更工作
不合理以及不及时的设计变更往往会导致成本增加,因此,设计变更应该做到有据可依,同时按相关程序输出设计变更,且及时整理归档。首先,严禁通过设计变更而擅自改变设计标准以及增加建设内容;其次,设计变更输出后,应及时核算设计变更的造价,对于费用偏高的设计变更,应当进行多方案比选[6]。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主要实施阶段在于招标阶段和施工阶段。
(1)施工阶段的施工单位招标,应该严格遵循规范操作流程,严格限制招标条件。因此,笔者建议采用集中招标方式,此招标方式不仅可以确保招标过程的透明度,同时可形成规范化的招标机制,有助于项目招标向良性竞争方向发展。
(2)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往往难度较大,主要在于工程变更、施工组织设计、索赔等形式较多,而且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各种不可预见因素。因此,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需要造价人员结合工程项目经验,运用科学方法对项目进行合理的成本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制订成本计划。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全过程监督控制,发现实际费用与成本预测存在偏差,应及时纠偏。施工阶段的工程变更和索赔费用不可忽视。因此,应该重视施工变更与索赔的管理。合同内应当明确详细列明工程变更程序和相关计量、计价和取费条款,减少双方经济纠纷。其次,为了减少索赔,应在施工前落实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同时还需及时做好施工进度的规划管理,避免延期索赔的情况出现[7]。
在竣工验收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应当编制或审核竣工决算。
(1)对结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应当认真审核。在完成竣工结算后,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编制竣工决算。
(2)在编制或审核竣工决算时,应该审核各明细台账是否准确,避免存在资金挤占或资金沉淀的情况;同时还应避免出现资金虚列或重复列支的情况。对于设备,要留意是否遵循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制度,有无在建安投资中重复计算。对于待摊投资费用,要留意它的设置科目内容是否合理恰当,补偿费用是否按照相关标准计算等[8]。
运营维护阶段是建设投资效益发挥与回收阶段,该阶段对工程造价也存在一定影响。如果设备或者建筑维护不当,不仅减短设备和建筑使用周期,而且还会增加运营维护成本。建议在该阶段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对项目运营状态采取实施跟踪,进行一体化管理,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建议运营单位应尽量利用项目的自身条件(如出租等其他方式)去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减少额外不必要的维护费用支出。
综上所述,严格开展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对降低工程项目建设成本、优化工程项目管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必须不断加强工程造价全过程管控力度,提高造价管理水平,优化造价管理机制,树立新的造价管理理念和思路,在设计、施工及竣工等环节将全过程造价管理理念渗透进来,切实提升造价管理的能力,方可推动我国工程项目建设事业的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