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华
(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要求,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2018 年11 月,习总书记视察广州时要求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在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化国际营商环境方面出新出彩。
2019 年6 月,《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8—2035)草案》出台,提出了“美丽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的城市发展愿景,强调了要以“云山珠水、吉祥花城”为城市生态环境的营建目标。
2020 年8 月,广州市委相关领导在视察老城区更新改造项目时提出,要结合老旧社区改造,优化居民住宅小区绿化植物搭配,打造疏朗通透的社区绿化景观,减少蚊虫鼠害,提高小区公共卫生水平。
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到广州市层面对于国家政策的积极落实,展示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城市绿地是城市中保持着的自然景观,或自然景观得到恢复的地域,是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现,是城市中最能体现生态性的生态空间,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上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维持城市生态平衡或提供游憩活动的场所、营造城市景观风貌和城市景观文化的作用。在结构上表现自然的、半自然的或人工设计的城市生态用地[1]。
社区绿地是指位于居住社区周边的公共开敞绿地空间,可包括开放式社区范围内的口袋公园、宅旁绿地、道路附属绿地以及立体绿化空间,同时,包括封闭式居住小区中心花园活动空间及其他各类绿地。社区绿地具有高度共享、社区社交、健身休闲、科普教育、文化宣传、景观展示等特性。
社区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和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绿地是城市居民就近游憩、邻里社交、躲避城市喧嚣的绿洲,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空间的发展趋势已逐步由增量发展转向存量更新。在广州近几年的城市建设及城市更新过程中,社区绿地建设服务水平未能充分满足居民需求的问题日益凸显。
根据对广州社区绿地的调研结果,广州社区绿地现状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3 个方面。
(1)绿地供给不均衡。广州的绿地建设重点以城市公园建设为主导,发展成效显著,但城市公园的发展难以充分满足城市居民就近游憩、休闲娱乐的需求。广州市社区绿地量整体上较丰富,但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等城区由于人口密度及用地构成等原因,导致社区绿地供给不均衡,社区空间中的绿地不足。
(2)服务质量欠佳。社区绿地服务社区范围内的各类人群,其中以老人、儿童为主要的服务群体,在广州已建成的社区绿地中,存在人本化设施投放不足、空间布局不合理、功能设计弹性不足、植物选用不合理、维护管养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服务水平较低。
(3)文化特色挖掘不足。社区是体现城市宜居、城市温度的载体空间,在社区绿地景观及文化氛围营造方面,岭南文化、社区文化体现的不足,降低了城市居民归属感,缺乏社区绿地的空间特色,导致部分社区绿地景观营造趋同化。
社区绿地的建设应以提高城市治理水平以及社区居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价值导向,构建具有特色化、品质化、人本化、活力化的空间。重点关注以下4 方面。
社区绿地是老年人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绿地类别之一,它为老年人提供了必要的社交活动、抗体活动等空间服务,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2]。社区绿地设计宜以认为本,结合宜居城市建设的发展需求,鼓励公众参与,从规划布局、功能设置、对社区绿地提出科学合理的改造提升建议,以促进老幼喜爱、邻里和谐、居民自建、高度共享、普惠市民,增强社区交流为目标。
社区是城市生活的核心,是城市居民情感寄托及归属感承载的重要载体,广州社区绿地建设宜传承传统岭南文化,结合传统岭南乡土植物运用、场景化营造、历史文化展示,实现人本化、特色化的精准设计,凝固乡愁,留住城市记忆。
社区绿地空间的基础设施完备程度和硬化铺装面积等内部影响因素会显著影响其使用效率[3],社区绿地应以推动城市健康发展为目标,结合人群生活休闲、体育锻炼为需求,合理设置设置硬质铺装、体育健身设施、娱乐活动设施,提高社区绿地服务水平,以社区健康为锚点推动城市健康发展,倡导社区健康生活。强化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意识,推动保障社区居民心理、身体健康发展。
在符合规范的条件下,注重智慧商业设施及服务设施的植入,激活社区绿地业态,实现生活、消费、休闲、服务等多元功能的叠加,让社区绿地承担便捷服务的功能,发挥经济效益。
提高社区绿地服务水平,可以从选址、植物绿化、文化特色等方面提出总体要求。
选址应承接上位规划,符合上位规划相关指标要求,结合居住社区分布及公园绿地分布的均衡性合理规划布置社区绿地,活化社区闲置空间,实现社区绿地的精准供给;结合社区老人、儿童的生活通勤动线,布局交通便捷、通达便利的社区口袋公园及其他活动广场空间,关注各类人群的活动休闲以及通行需求;应满足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及应急避难的有关要求;口袋公园、宅旁绿地、中心花园、儿童活动等空间的选址规划,则应合理考虑建筑围合空间的光照条件,选址于向阳区域,提高实用需求。
应体现岭南乡土特色,优先选择观赏性强的乡土植物,本土植物种类和数量的选用比例不应低于70%;宜多选用保健类、芳香类植物,不应选择有毒有刺、散发异味、容易引起过敏、入侵性强的植物;结合广州实际气候特征,从体感舒适度、环境微气候改造方面入手选择植物;宜选用经济实用树种,避免选择过于名贵的品种以及造型乔木,避免奢侈浪费;选择抗风性强的树种,避免选择易断枝的树种,降低安全隐患;在条件适合的绿地种植可食用植物、岭南佳果等,使居民可以通过绿地获得耕作的机会,更可以获得果实等产物,使绿地馈赠具体化。
应充分挖掘岭南地区、广州地区的区域文化及社区历史文化,增设与生活社区、历史文化相契合的景观元素;对城市家具、亭廊、景墙等建筑小品,形式上充分融入社区历史文化元素,增强社区绿地的凝聚力。传承花城文化,推进社区花景营造、香花植物应用,营造“花满社区”的场景;积极推广岭南佳果等果树在社区中的应用,建设可食用绿化景观,复刻岭南传统村落房前屋后栽植果树种植景观;鼓励岭南乡土阔叶植物、棕榈科植物等植物的广泛运用,结合岭南文化建筑(图1),打造具有岭南植物风貌特色的社区绿地。
图1 突出岭南景观元素的广州越华路社区公园
开放式社区范围内的绿地是社区居民就近游憩、社区健康休闲、邻里交流的重要场所。建设应充分结合社区及居民构成特性,建设品质化、特色化、具有城市文化价值的公共绿地。
在空间方面,宜综合考虑周边建筑的围蔽性及采光需求,合理组织绿化空间及平台活动空间,为市民提供充足的硬质活动空间。出入口设施应靠近建筑出入口及主要道路,采用开敞式的边界处理手法,做到疏朗通透,与周边建筑及道路景观相互渗透。功能方面以健身休闲、儿童休闲为主导。根据场地规模,及社区居民年龄结构,精准布置林荫广场、健身步道、健身设施、儿童沙池、滑梯等无动力游乐设施,提高绿地使用率。
封闭式居住小区的中心花园和活动空间是居住小区绿化景观焦点,为小区内的居民提供休闲娱乐、邻里交流、健身活动等功能。
总体布局应与居住区布局相契合,兼顾立体景观空间塑造及高层住户的俯瞰效果;中心花园设计应与居住小区整体设计主题相契合,可结合主题雕塑、特色主景树、特色建筑廊架打造居住区景观焦点;合理布置休憩设施,结合空间尺度与花园边缘设施休闲座凳,促进居民休闲交流;绿化配置宜疏朗通透,简洁大气,做到疏密有致,适当结合地形空间塑造标志性的绿化焦点景观。乔木的配置不应影响景观视线或邻近居住建筑的采光、通风及日照。
路侧式绿地指开放式社区内的道路附属绿地或封闭式居住区内部的小区道路绿地两侧的绿化空间,绿化设计应兼顾遮荫和景观功能,绿化建设及改造以提高行人舒适度、保证两侧建筑的采光功能为主,结合海绵城市设计要求,根据道路的宽度、道路附属绿地的宽度进行绿化设计及建设。
新建的社区道路绿带应依据道路的宽度及建筑间距布置绿化位,确定绿化形式。应注意两侧的乔木及灌木栽植不得影响车辆通行的要求;绿带较宽阔的应合理组织沿线开合有序乔木群落,保证乔木的遮荫功能;道路空间有限的可选用“乔木+树池篦子/哑铃砖”形式,便于养护管理。
宅旁绿地是指在社区居民建筑周边或居住小区范围内紧贴建筑的绿地,各社区及居住小区的宅旁绿地宽窄不一,呈连续带状或片状设置于建筑周边。
宅旁绿地应具有安全隔离、私密隔离、景观美化的作用;需要与建筑保持一定距离,避免植物影响室内采光;宜在较宽的宅旁绿地内部预留日常养护通道,便于清理垃圾;根据宅旁绿地的宽度和条件的不同,在保证室内采光及日照的前提下,选择适宜的种植方式。
老旧社区的绿地,应清除过密的灌木层,清除杂乱的地被,适当抽疏乔木,在满足改造前的绿化覆盖率的前提下,整理出疏朗通透的景观;乔木应采用分枝点高、叶型疏朗的乔木,避免影响底层住户建筑采光;如无窗户的墙面,可结合需要种植竹子、攀爬藤本进行美化。
建筑立面的绿化也是社区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屋顶花园、窗台、阳台绿化能为空间增添绿色,推动三维空间的绿化美化,实现绿色社区建设,美化社区立面空间。
鼓励居民在窗台、阳台增加绿化,可采用外挂种植的方式对阳台、窗台进行绿化;植物选择宜选择藤本开花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避免种植枝叶繁茂的大型木本植物,可以使用飘香藤、铁线莲、球兰、茑萝、蓝雪花等品种。
在满足建筑荷载、建筑屋面防水等条件下,可激活屋顶空间及露台空间活力,栽植瓜果蔬菜或进行简单绿化,美化建筑屋面或露台空间,提高社区环境生态效益。种植品种可选择佛甲草、落地生根等多肉植物,薄荷、藿香等香草植物及各类瓜果蔬菜。
社区的花景应充分发掘围墙、道路、口袋公园、中心花园等社区花景实施空间,根据空间规模建设实用性强、景观性强的社区花景。结合社区建筑围墙、居住小区围墙采用立体绿化形式,布置花景绿墙,打造生态化的花景围墙,美化社区立面空间色彩;结合亭廊、花架等景观建筑配置造型独特的岭南观花主题树;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边角空间,栽植攀援观花植物或观花独赏树,打造具有标志性特色的社区铭牌式花景。
本文通过对广州市社区绿地的进行研究,以问题为导向探索广州市社区绿地的设计建设思路,提出从使用人群、分布空间和景观要素等方面进行设计研究,通过多途径提升广州城市社区绿地品质。本文旨在对广州城市社区绿地的设计、建设进行研究思路探讨,为社区绿地的研究、广州城市绿地的研究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