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

2022-05-13 07:00杨恽爽
建材与装饰 2022年14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要素景观

杨恽爽

(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重庆 400044)

0 引言

“景观生态”最早在20 世纪40 年代由Troll 提出,该理念最开始时用于对自然地理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分析当中。1980 年之后,该领域开始将土地镶嵌体作为专门独立的研究对象,并在研究中总结归纳出属于该领域的通用性规律,自此,景观生态学区别于地理学和系统生态学等科学门类,自成一派,成为需要进行独立研究的一门交叉性学科。该学科主要研究水平过程中与景观结构二者间的相互关系。

随着国家城镇化的推进与发展,居民居住建筑已成为城市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且占比最大的项目工程,据相关数据统计,各个地区平均每年新增住宅在整个城市的房屋增量中占超70%的比例,用于城市住在建设方面的投资超过了城市建设总投资的30%。为了进一步保障广大人民的住房安全与红线,住房改革预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国家政策关注的重点,其中在现阶段,住宅仍是房地产投资建设的主要方面。在住宅市场日趋完善的大背景下,消费者的需求更加具体,对于住宅的要求也更高,众多住宅建筑开发商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开始多方求变,不单单关注住房建设的质量,更将优美宜人的周边环境作为住宅销售的一大亮点,因此居住区关于周边景观的建设与完善方兴未艾。

1 城市区居住景观的功能及形态构成要素

城市居住区关于景观设计的目的通常要求其具备基本的居住功能、合理的空间功能、生态环境功能、美化美学功能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服务功能,形态构成要素则涵盖了主体建筑、地面、周边水体、花草植被以及小品等,关于景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通常放在结构在建筑物功能方面,注重景观设计在生态方面的功能、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等方面,因此,要想使得设计的景观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且表现出景观应具备的功能,涉及的各个要素要提前规划安排,使其协调一致。具备各种景观元素的居住区如图1 所示。

图1 具备各种景观元素的居住区

2 城市居住区景观的生态特征

2.1 人类活动需求为导向,突出人类活动影响的主导性

城市居住区通常是该城市中休息时间段人群最为集中的地方,因此,在进行城市居住区得设计过程中,要以人为主体,综合考虑建设功能多样的复合建筑体。对于城市居住区景观想要达到的效果及景观的具体内容,应由居住区的人们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确定,或者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择具有符合自己需求景观的城市居住区。在一个居住区内,建筑体和地面是整个居住区内占比较大的景观,水体、植物等要素主要起到辅助装饰居住区的作用。另一方面,居住区内生态景观的功能在一定程度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能够对景观设计进行相关的调整甚至是重新构建,人类活动的这一特点能够在特定情况下帮助改善受损的生态系统功能,因此对于居住区内景观的构建也具有积极的正面影响[1]。

2.2 景观设计的单一性与封闭性

与商业建筑体及旅游建筑体不同,城市居住区的主体设计通常较为单一,构成要素也比较统一,受建筑面积及城市规划规范等的约束,形态表现单一,尤其是绿地板块,由于建筑区域和道路规划的特殊性,绿地绿化等方面的设计通常会有支离破碎的特点,因此,城市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在绿化方面的生态功能表现较弱,封闭性强

2.3 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和不稳定性

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居住区景观系统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不稳定性。系统中的主体建筑属于高能耗实体,物质流入和流出量都很大,而绿地和水体在生物结构和多样性方面都存在不足,缺少自我修复的能力,难以形成完善的生态系统,居住区的生态系统必须通过外界大量的物质和能量补充才能维持相对平衡。

3 针对城市居住区的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3.1 将居住区景观设计划入城市的整体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居住区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这一特点能够促使城市形成均匀的景观网络。在对景观进行设计规划的过程中,将周边自然环境拥有的河流、道路等依势而建,形成协调一致、生态自然、浑然天成的自然景观网络。

城市居住区对于自然环境来说是人为参与的镶嵌体,参照景观设计时用到的生态学原理,板块的形状大小、分布构型等因素均能影响生态空间布置的有关参数。在一定范围内,最佳景观的设计通常会有一个细粒区域的粗粒景观。因此,对于居住区的景观设计要进行合理规划,合理布置绿地的形状、建筑物的位置、数量以及大小,避免景观多样性的减少。一个系统的居住区景观如图2 所示。

图2 一个系统的居住区景观

3.2 针对居住区的生态景观设计

居住区生态景观的设计不单单有人工要素,同时还有一定比例的自然要素,如自然存在的山脉、草地、河湖等不可改变的要素,同时还有可改变的溪流、树林等的生长与消亡。面对这些自然要素,相关工作人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最大化的利用这些自带的自然要素,降低建设成本的同时使得自然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合理利用,让二者融为有机的整体。对于可变的自然因素也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取舍,在进行设计分区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四季、光影、气候变化等对居住区进行设计改造,规避不利影响,发挥环境优势,合理配置现有的自然资源,如合理考量植株的选择,背阳区尽可能选择耐阴植物,噪音区选择高大的乔木等进行种植,从而实现夏季遮阳等目的。居住区景观如图3、图4 所示。

图3 居住区景观

图4 居住区景观

3.3 居住区景观形态构成要素设计

任何景观区的设计其边缘地带对该地域的生态流都会有重要作用。边缘地带能够对生态流进行渗透。在居住区景观边缘地带通常是由建筑和绿地构成,因此边缘地带带有实体性,起到了阻隔生态流的作用。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通常会将建筑边缘进行调整从而增加和过渡建筑和绿地区域,实现二者的自然衔接,增强二者间的相互融合。

城市居住区的生态功能大多是由植物承担的,作为发挥生态功能的景观构成要素,景观设计规划过程中应当结合当地和居住区域的自然条件,选择适合该地区的植物类型。尽可能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乔木、灌木和草丛三种类型的植被复合结构,尽可能选择本土的植被类型,适当引入一些外地植被类型,丰富植株多样性,搭配合理给人以美感,增强植被在生态领域的作用,并赋予其美化周边环境的功能。

水体自然环境不但能够丰富空间设计元素,同时还能够美化环境,增加视觉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调节区域内的气候条件。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多侧重于水体的视觉方面的效果,不重视其生态功能,也很少将水体纳入城市景观设计的范围内,这便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水环境的污染。居住区水体景观打造如图5 所示。

图5 居住区水体景观打造

居住区的景观还包括地面这一要素,大多数居住区的道路铺设采用硬质板块的形式,若该要素设计的面积过大,会直接影响其他要素的设计和面积。此外地面面积过多也不利于绿地要素生态功能的发挥,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道路和铺地的硬质化,如可将人行通道、停车区域设计成可透水的铺建形式,减少硬质板块带来的热反射效应,进而改善居住区的气候条件。

构筑物和小品可在景观中不仅能够发挥实用的功能,还能够在居住区内有着很好的点缀作用,若经过合理的设计与规划,能够成为具有特色的文化景观。极具层次感的居住区景观如图6 所示。

图6 极具层次感的居住区景观

4 结语

城市居住区的空间结构发展越来越趋向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方向,作为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开始注重人工设计与自然环境的自然衔接。因此,在进行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建造过程中,不仅要综合考虑景观存在的功能,更要综合考量环境的生态与文化影响,这一过程可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单单涉及时空要素,更需要在建设过程中的不断反馈调节,对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生态研究,对社会各方来说都要尽可能进行多方协调、共同努力,体现设计的以人为本和尊重自然的理念。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要素景观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景观别墅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火山塑造景观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沙子的景观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也谈做人的要素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