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玉晓
(中共日照市委党校,山东 日照 276800)
职业价值观是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群体,在学习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于职业评价、职业选择、职业价值取向的总体看法,反映了其对职业的信念和态度,对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随着教育体制和就业机制的变革,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正确认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职业价值观,是当前需要深入研究的新课题。本文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R市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均值分析和方差检验,以准确把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发展变化趋势,并提出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职业价值观、促进其顺利就业的对策。
本文以R市大学城内3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方法确定调查样本,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9份,有效回收率为93%。采用的调查问卷依据文献[2]改编。问卷的价值观量表部分根据主成分分析法,将22条有关职业价值观的项目分解成声望地位因素、保障因素和发展因素3个维度。声望地位因素包括有出国机会、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晋升机会多、单位知名度高等;保障因素包括收入高、福利好、职业稳定、有可靠的劳保、医疗、退休金等;发展因素包括能提供进一步受教育的机会、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公平竞争、能够学以致用等。量表采用李克特式五级赋分,根据所列项目的重视程度“非常不重要”“比较不重要”“一般”“比较重要”“非常重要”分别赋1~5分,最后统计得出大学生职业选择取向情况。
调查样本中男性占比为42.6%,女性占比为57.4%,大多为大二、大三学生。生源地方面,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占比为67%,城市学生占比为33%。家庭经济情况方面,家庭情况“一般”者居多,“非常富裕”和“非常紧张”者较少,呈倒“U”形分布。政治面貌方面,多数为团员,占比为75.3%,党员占比为20.8%。专业分布方面,以文史类为主,占比约为70%。本次抽取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与预想的总体情况基本吻合。
本文采用描述分析、交互列联分析、方差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青年大学生的择业取向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数据分析中将可能影响职业价值观的性别、生源地、是否兼职等因素作为自变量,以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各维度的均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数值后标*)则证明两变量间存在强相关,即该因素与受访者行为存在强因果关联。
本文采用职业价值观的分维度累加平均分统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总体水平,问卷数据分析情况如表1所示。由表1数据可知,在3个影响职业取向的因素中,得分最高的是保障因素(M=3.88),其次是发展因素(M=3.84),最低的是声望地位因素(M=3.36),这表明被调查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最重视的是保障因素,其次是发展因素,最后是声望地位因素。
表1 职业价值观影响因素评分均值及排序
这一调查结果与以往相关学者的研究有所区别。文献[3]通过对892名北京青年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多数青年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较为注重职业发展因素,即该职业能不能施展自己的能力,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等。文献[4]在90年代的调查结果也显示,自我发展因素是影响职业选择的首要因素。这一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也随之不断变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学生是社会的稀缺人才,毕业后实行定向分配,有较为稳定、明确的与所学专业相匹配的职业发展方向。因此,当时青年大学生并没有把保障因素作为一项重要的影响择业方向的因素考虑,而是更加注重个人职业发展因素。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大量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就业压力增大。另外,大学生进行职业选择时摆脱了定向分配制度的束缚,不必囿于专业的限制,职业选择的主动性增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职业。因此,当代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大多保持务实态度,优先将保障因素放在首位。
职业价值观在性别变量上的差异如表2所示。由表2可见,男、女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在保障因素上有显著差异(p=0.02<0.05),女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比男大学生更看重保障因素。这说明,相比男大学生,女大学生在择业时更加看重职业稳定性、劳动保障、职业环境等方面。这一结果与以往学者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由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女性在选择职业时面临着来自家庭和工作岗位的多重压力,女大学生在找工作时更加注重职业的保障性和稳定性,倾向找到易于在家庭和工作间实现平衡的职业。
表2 职业价值观在性别变量上的差异
职业价值观在生源地变量上的差异如表3所示。由表3可见,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在声望地位因素上有较为显著的差异(p=0.003<0.05)。农村生源大学生在声望地位因素上的分值明显高于城市学生。农村学生在选择工作时,更注重该工作的声望和社会地位的影响,这与之前预估的情况有所出入。一般认为声望地位需求相较保障需求,是更高层次的择业影响因素,农村大学生受成长和教育环境的影响,会更多关注职业的保障因素。出现这一统计分析结果的原因可能在于农村大学生的家庭和自身具有较高的职业期望。
表3 职业价值观在生源地变量上的差异
另外,问卷数据还显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在“是否有兼职打工经历”变量上没有显著差异(p=0.18>0.05)。通过访谈调查了解到,大学生求学期间兼职打工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部分大学生是迫于生活需要,希望从兼职劳动中赚取、补贴学费和生活费,解决经济问题;另一部分大学生则是为了更广泛地接触社会,合理规划利用闲余时间而做兼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大学生有过兼职经历,因此是否兼职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职业价值观的影响不大。
职业价值观对初入职场的青年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要从影响职业价值观的因素入手,探索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合理职业价值观的途径。
职业价值观是社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许多元素,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是职业价值观培育的主要内容。价值观作为人们内化的行为方式,体现在生活的细枝末节中。因此,应通过灵活的形式和渠道培育职业价值观,将价值观的内容融合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让青年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感知、理解其要义。高校应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将职业价值观的核心内容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课余文化活动中,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此外,应加强网络秩序监管,遏制不良信息、谣言的传播。针对青年大学生择业时存在的问题,加强大学生择业、就业政策及法律法规的教育,引导大学生了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以及就业市场总体需求,促使其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和自身情况对择业方向进行规划、调整。同时,通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增强青年大学生职业法制意识,维护自身就业权益。
从用人单位、企业的角度来看,女性在生育保险、产假等方面有特殊要求,部分企业在招聘和录用人员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性别歧视现象。因此,就业市场中女性就业者竞争力相对较弱。这就需要从政策、制度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加强对女性就业者,特别是初次进入职场的女大学生的保障和支持力度。首先,要营造男女平等就业的社会氛围,改变对女性就业者的性别偏见和刻板印象。充分发挥工会、妇联等社会群团组织的力量维护女性就业权益,通过就业指导、心理疏导、技能培训、法律知识普及等方式帮助女大学生明确职场定位、拓展就业空间,实现顺利就业。其次,完善女性就业相关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生育保障范围。针对女性职工超过一定比例的企业单位,在税收、保险缴纳等方面予以适当政策优惠。最后,加强社区服务建设,减轻女性就业者的家庭照护压力。随着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和科技水平的进步,家庭分工模式也在转变。通过发展居家服务业,实现养老服务、托幼服务、餐饮保洁服务全覆盖,减轻女性的家务负担,以便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提高职场竞争力。
社会资本是个人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集合。个人资源包括个体的财富、声望以及知识技术水平等要素,个人资源的多寡优劣影响着其所能获取的社会资源量[5]。就业市场当中,社会资本量的多少决定着个人职场竞争力的强弱。农村大学生在先赋社会资本方面处于劣势地位,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个人资源作用,增强就业竞争力。首先,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推进乡村振兴,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增强农村大学生的职场自信心。针对乡村地区教育质量落后的问题,通过加大教育设施建设投入和优化师资力量,减免教育收费,增加助学金、奖学金的覆盖面,以提高农村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其次,高校要提高办学质量,增强毕业生市场竞争力。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积极引导农村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培养其多种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最后,针对求职和面试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与学生沟通,重点帮助农村大学生建立求职自信,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认清就业形势,确定符合自身情况的择业目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机制日益成熟,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也呈现出新的特点。政府、高校和社会力量必须根据新形势不断调整,形成合力,对择业期大学生进行合理教育、引导和关怀。特别是通过完善针对女大学生和农村大学生的各项就业保障措施,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