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时护理模式对锁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5-13 14:27:06陈婷婷吴秀芬来贺欢
健康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锁骨肩关节康复

陈婷婷,陈 静,吴秀芬,来贺欢

(丽水市中心医院 创伤外科,浙江 丽水 323000)

锁骨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类型,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5%~8%,多由于直接或间接暴力冲击所致,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锁骨部位局部肿胀、皮下淤血,伴压痛或畸形,易发于儿童与青壮年,骨折与移位情况较为明显。锁骨骨折临床常通过手术治疗,尽量使骨折达到解剖复位或基本解剖复位,然而术后常出现切口感染、创伤性关节炎、畸形愈合等一系列并发症,同时患者术后需面对病情转归与功能康复问题。常规护理干预多为集中康复,缺乏因人因时施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时护理是指护理干预过程中依据患者自身节律变化规律,在适宜的时间实施全面、有效、科学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而促进康复。本研究将因时护理模式应用到锁骨骨折的术后护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于丽水市中心医院就诊的锁骨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和因时护理模式(观察组)。对照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22~70岁,平均(51.63±5.08)岁;骨折部位左侧23例,右侧22例;外侧段29例,中段16例;骨折形态学分类为粉碎性10例,横形21例,斜形14例;致伤原因为车祸伤18例,重物砸伤14例,坠落伤13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22~69岁,平均(51.95±5.01)岁;骨折部位左侧22例,右侧23例;外侧段30例,中段15例;粉碎性骨折10例,横形骨折23例,斜形骨折12例;车祸伤19例,重物砸伤13例,坠落伤13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实用骨科学(3版)》中对于锁骨骨折的临床诊断标准,并经CT影像学检查确诊;②年龄≥18岁;③于本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④患者具备正常交流及沟通能力;⑤能够进行术后康复活动。排除标准:①合并颅脑外伤与其他重要脏器功能损害;②合并由于创伤导致的中枢神经功能或意识障碍;③合并严重器官功能器质性病变;④合并心脑血管疾病;⑤合并精神障碍;⑥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⑦合并神经根血管损伤;⑧临床资料不全。

1.3 因时护理模式

1.3.1 组建因时护理模式干预团队 小组成员包括主管护师与心理咨询师各1名、护理人员8名。主管护师负责指导护理干预实施,评估护理干预落实情况,管理和协调护理人员工作;心理咨询师负责患者心理辅导;责任护士负责干预措施的具体实施。

1.3.2 制定护理计划表 依照患者自身情况与个人意愿制定护理计划表。参考人体高效精神活动时间的3个时段9:00—11:00,16:00—17:00,19:00—20:00,同时基于患者的个人需求,对干预内容进行合理安排,避免患者出现厌烦或疲倦。

1.3.3 因时干预措施实施 (1)麻醉恢复后,适当床下活动。因为有颈腕的悬吊固定,仅进行简单握拳、屈肘练习,将重点放在腕部及肘部锻炼,例如腕关节背伸、掌屈,肘关节屈伸等,促进血液流通,提高患侧肢体肌肉力量。(2)术后第1周。此阶段处于手术急性期,在尽可能帮助患者稳定情绪、缓解疼痛的同时进行功能锻炼:关注局部肿胀状态,鼓励患者说出内心对疼痛的感受与想法,通过热敷、深呼吸、听音乐转移注意力等来帮助缓解疼痛;术后1~3 d严格制动肩关节,但要注意腕关节与肘关节运动仍需继续进行,促进血液循环;术后4 d,伤口开始出现新的肉芽组织,可进行肩关节持续被动运动,在吊带保护患侧前肢的作用下,指导患者进行患肢钟摆运动,弯腰后患者自然下垂和左右摆动,10 min/次,3次/d,可由家属进行协助,以患者主观感受为主,循序渐进,逐渐增大角度。(3)术后第2~5周,康复训练。采用行为与认知疗法,合理进行活动量安排,为患者提供正确的康复知识,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来减轻患者康复过程中的痛苦,鼓励患者配合康复训练:术后2周指导患者进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肌肉的长收缩练习,术后3~5周,指导患者进行肘关节活动及肩关节被动功能训练,加强肩关节被动活动。同时配合以适度的爬墙与环形运动,以促进肩关节活动趋向于正常化,20 min/次,3次/d。(4)术后第6~8周,坚持康复。患者生活能力完全恢复通常需要较长时间,康复期间可能由于功能恢复效果不明显,患者再度出现失望情绪,此阶段可通过美好事物与美好经历想象等方式鼓励患者重塑信心。康复训练:促进受累关节活动程度提升,加快肢体功能恢复,帮助患者活动关节,进行负重练习,肩关节力量练习包括外旋肌力训练、外展肌力训练、后伸肌力训练、内收肌力训练、前屈肌力训练,使用滑轮练习,初始重量为5~10磅,缓慢增加至25磅,30 min/次,3次/d,依据患者实际恢复情况适当增加体育活动。

1.4 观察指标

1.4.1 术后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 随访6个月,记录2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出现切口感染、创伤性关节炎、肩周炎、畸形愈合等并发症情况。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优+良)/总人数×100%。

1.4.2 负性情绪 干预前与干预后8周,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焦虑与抑郁心理,量表共20项,采用1~4分计分形式,总分=量表得分×1.25,SDS≥53分代表有抑郁情绪,SAS≥50分代表有焦虑情绪,得分越高,焦虑与抑郁程度越高。

1.4.3 心理韧性 干预前与干预后8周,通过中文版心理韧性量表评价患者心理韧性,该量表包括坚韧、乐观、自强3个维度,25项条目,每个条目计0~4分,共100分,得分越高,心理韧性越强。

1.4.4 生活质量 干预前与干预后8周,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明量表,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4个维度评价,每个维度包括3~8项条目,每个条目计0~4分,最后得分换算为百分制,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质量水平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随访情况 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95.56%)高于对照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50,=0.044);观察组切口感染、创伤性关节炎、肩周炎各1例,对照组切口感染3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肩周炎、畸形愈合各1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与对照组(15.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2.2 负性情绪 干预前,2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干预后,2组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2组负性情绪比较分)Table1 Comparison of negative emo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2.3 心理韧性 干预前,2组心理韧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干预后,2组坚韧、乐观、自强维度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2组心理韧性比较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points)

2.4 生活质量 干预前,2组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干预后,2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2组生活质量比较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points)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交通事故、高空作业等因素,锁骨骨折发生率大幅度上升,目前锁骨骨折常采用手术治疗,但术后仍有部分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不良,影响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术后的常规护理模式往往较少顾及患者实时需求,难以实施因人因时干预,进而使得部分干预措施无法发挥其最大作用效果。因时护理模式倡导护理人员依照患者自身特点与性格变化等,在合适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最大限度发挥临床护理干预作用。

研究指出,人体在特定时间段精神活动处于高效状态,愿意与他人接触、互动,乐意配合医疗护理干预,在高效精神活动时间实施康复训练,效果较佳。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因时护理模式,保证患者在适宜时间内得到最适宜的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功能恢复优良率、心理、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与相关研究结论类似。可见,因时护理模式针对患者术后心理情绪变化,不同阶段采用不同护理干预方法来针对性改善患者心理,有利于提高患者面对疾病的应激能力,促进康复效果。

综上,因时护理干预模式在满足患者个人需求与意愿的同时,提高患者积极性与参与性,体现“以人为本”理念,迎合个体化、科学化、合理化需求,可促使患者积极参与护理实践,增强护理效果,从而有效改善锁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减轻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心理韧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猜你喜欢
锁骨肩关节康复
肩关节镜术后进行肩关节置换术感染风险高
右侧锁骨下动脉迷走并起始部闭塞致锁骨下动脉盗血1例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44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肩关节生物力学
锁骨中段骨折的处理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国卫生(2014年6期)2014-11-10 02:30:50
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入路与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比较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辨证治疗肩关节周围炎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