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惠英
学科核心素养提出后,与大单元、大情境设计理念相呼应的项目化学习,成了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具体实践中,教师通过多样的项目化形态,引导学生围绕驱动性问题,在真实的情境中,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基础,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奇泽姆(Chisholm)认为,素养有两个要素:第一,应用自己的所知完成特定的任务或问题;第二,有能力在不同的情境间进行迁移。素养形成意味着学生个体能在新情境中迅速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源,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对新的情境进行判断并解决问题。由此看来,在真实情景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就是素养落地的显性表现。
创造性解决问题是有思想模型的,包括发现问题、界定问题、评估问题、呈现结果四个环节。这个过程与项目化学习有相似性。为此,在项目化学习中融入创造性解决问题模型,可以带来更有创造力的学习进程。
下面,以语文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大单元”项目化学习架构为例,阐述在学科项目化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现问题。在项目化学习中,选择用什么样的问题来驱动学生主动投入思考、持续进行探究,是非常关键的一环。这个问题向上要契合核心素养,向下要统领单元学习,而且要嵌入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就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学习而言,教师可以整合单元“世界各地”人文主题和“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语文表达要素,以单元预期学习结果逆向思考并确定项目化学习驱动性问题——如能环游世界,你将如何做一名出色的世界文化讲解员?
界定问题。如何在新建的情境中整合问题解决资源,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确定驱动性问题下的大单元学习目标,是这个环节需要解决的重点。这个单元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一篇略读课文《金字塔》,口语交际《我是小小講解员》,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语文园地。项目化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基于驱动性问题,解构单元学习资源,调整学习顺序,建立知识联系,确定指向问题解决的学习目标:其一,梳理世界各地自然风情文化和人文景观,整体感知本单元学习内容;其二,借助片段练习和名篇拓展,学习运用动静描写方法将场景写具体;其三,有目的地搜集、整理和撰写资料,多途径开展世界文化讲解宣传。
评估问题。在理清问题解决目标后,需要设计评估任务来检测目标是否达成,即展开对问题是否解决的实时评估,及时掌握问题解决的进程,并据此调整后续学习进程,这也是项目化学习中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一个关键。在大单元学习目标的导向下,教师需要确定三大评估任务:其一,与世界多元文化相遇,对单元语言“认知技能”层级的评估;其二,和世界多元文化对话,推进单元语言“意义理解”层级的评估;其三,“我”为世界文化代言,深入单元语言“迁移转化”层级的评估。将三个评估任务嵌入问题解决的过程,达成教学评的一致性。
呈现结果。在项目化学习中,学习成果指向问题解决和核心知识的深度理解,包括个人和团体成果、产品及产品说明。在“世界各地”单元主题项目化学习中,有个人学习成果“我是小小讲解员”主题演讲,有团体成果“我为世界文化绘图谱”,有创造性成果“美篇带你游世界”,以及在成果呈现时汇报自己和小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想法与做法。
“世界各地”大单元项目化学习共经历11课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围绕“如何做一名出色的世界文化讲解员”这一问题,在三大进阶式评估任务检测中,由课内学习到拓展课外资源,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知识的理解与迁移运用中,核心素养得以真正落地。
【本文系2022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追求理解:小学语文大单元‘设计赋能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立项编号为2022SC247】
责任编辑:刘洁2B7CCB68-5888-4D49-99B6-4EC09500785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