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绿铁路:地图上曾无标记的铁路

2022-05-13 00:45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19期
关键词:铁道兵官兵们勘测

1958年,在干燥少雨的巴丹吉林沙漠西沿戈壁之上,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拔地而起。也是在这一年,为了便利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建设和后续航天器的运输,修建了一条鲜为人知的铁路线——清绿铁路。

勘测设计工作绝对保密

1958年2月25日,经毛泽东和中央书记处批准,导弹试验靶场选定在地处西北戈壁的额济纳旗的青山头地区。然而,要想在与世隔绝的戈壁滩上“筑巢”,必须修建一条运输物资和人员的大运力铁路。

开路“急先锋”的重任落到了铁道兵第十师和铁道部勘测设计人员身上。很快,6300名官兵义无反顾,秘密开进茫茫戈壁,在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开展声势浩大的铁路会战。

据当年参与该铁路勘测设计的技术人员回忆,1958年春节刚过,他们就接到紧急命令,要求限期开赴兰新铁路清水站,准备执行清绿铁路勘测设计任务。当时,设计院的领导对现场人员下达了3点指示:一是勘测设计工作绝对保密;二是设计文件必须在现场移交;三是要与到达现场施工的铁道兵部队密切配合。

为了拿出正确的勘测设计方案,时任铁道兵司令员李寿轩在对预定线路进行空中勘察后,又骑上骆驼对沿线重点沙害地段实地勘测。经过权衡比较,最终选定铁路走向。

官兵们用生命与时间赛跑

1958年5月23日,清绿铁路全线开工。200多公里的施工线,白天人声鼎沸,夜晚灯火不熄。

负责挑石碴的老兵吉传贤回忆说,他们一天最少挑28立方米的石碴。除了超强度作业,恶劣环境也是一大考验。大漠里常刮“黑旋风”,将帐篷连根拔起,吹得无影无踪,官兵们只好挤在一起,用手撩起衣服挡着风;水更是稀缺,每人每天只有一盆水,从早用到晚,常常是2个月才洗一次澡。那时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伙食供应不足,官兵们常常用骆驼刺(一种豆科植物)充饥,不少人患上了浮肿病、夜盲症。

即便条件艰苦,但官兵们意志如磐。铁道兵第十师曾于1953年赴朝鲜,担负战时部分铁路抢修抢建任务,写下光辉的历史。走下抗美援朝战场,第十师官兵秉承抗美援朝精神,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劳动竞赛。他们还借鉴朝鲜地名的取名方式,特意为标志性地段加上“里”字作站名,如大树里、河东里等,以志愿军将士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激励自己。

1999年才标注在中国地图上

1959年4月,清绿铁路全线通车。

清绿铁路被誉为“地图上没有标记的铁路”,从建设到运输,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保密状态,是国家的最高机密。

清绿铁路建设过程中,许多牺牲的官兵被安葬在沿线的戈壁滩上,只有一座座简单的坟茔,一块块写着名字的木牌。因为保密要求,不少人到生命最后,都不知道自己参与建设的是通往我国首个综合性导弹试验靶场的铁路大动脉。

直到1999年,这条秘密修建的铁路才标注在中国地图上,为大众所知。

几十年来,清绿铁路运送各类军用和卫星发射等所需物资,真正成为航天基地的生命线。2021年12月,清綠铁路完成63年航天运输任务,圆满退役。

(摘自《解放军报》《铁道知识》)E22818F7-C62D-430C-8930-BCD47A99722E

猜你喜欢
铁道兵官兵们勘测
勘测小行星
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地质勘测各阶段技术要点
渡江战役中的军事铁路运输
军魂永在心间
影响土地勘测质量因素及措施
我曾是一名铁道兵战士
从哈尔滨走出的铁道兵
双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