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钰芹
肠梗阻作为肠道被阻塞导致肠内容物难以正常通过而引起的疾病,也是生活中较为多见的急腹症,有着发病迅猛、病情进展较快、危害性大的显著特点。一旦患上肠梗阻,及时接受治疗与护理干预对患者而言非常关键。许多人提起肠梗阻就会心生恐惧,根本原因是随着肠梗阻病情不断恶化,会对患者自身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为此,文章将分析肠梗阻形成原因与危害,说明日常护理的措施方法。
一、肠梗阻的形成原因
基于医学层面,肠梗阻就是由于不同因素导致的肠内容物通过阻碍,对患者自身的消化系统排泄带来极大危害,患者一旦发病会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一般情况下,肠梗阻引发的腹部不适具有持续性特点,因梗阻端聚集许多粪便、气体以及肠液,会使肠管进一步撑大,甚至将肠管撑爆,以至于粪便以及其他污染物泻入腹腔,诱发严重腹腔感染,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肠梗阻疾病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机械性肠梗阻:这也是引起多数人患有此病的重要原因,例如寄生虫感染导致寄生虫堵塞肠道、粪便阻塞以及异物堵塞等,都会引发肠梗阻疾病。
2.肠被相邻器官挤压,肠压迫或者粘连。粘连会使肠折叠、扭曲,肠嵌套与粘连都会造成肠阻塞,从而增加肠梗阻的发病概率。
3.腹部手术与腹部炎症导致的肠粘连,此种症状在成年人中较为多见,而这也是引发肠梗阻疾病的重要原因。
4.动力性肠梗阻:此形成原因在临床上并不多见,此种是由于中毒导致的肠道肌肉收缩运动产生异常,肠道运动功能减弱,导致肠瘘,最终诱发肠梗阻疾病。
5.若患者的肠道血液循环中存在血块,也会引起肠道血液循环障碍,肠道难以正常运作,从而诱发肠梗阻疾病。
二、肠梗阻的危害性
1.肠管剧烈膨胀
肠梗阻患者的肠内容物无法正常排泄,肠腔中许多的粪便、肠液、气体等难以通过排泄通道排出体外。在梗阻近端大量堆积,导致肠管剧烈膨胀,促使患者腹部疼痛强烈。若患者没有接受对症治疗,将会使肠内容物继续向梗阻端堆积,促使肠腔壁变薄,血液正常循环受到压力影响,此时患者的腹腔内部因肠膨胀促使压力升高,以至于患者腹部横膈膜向上方移动,腹部呼吸弱化甚至停止,患者会出现循环系统并发症问题。
2.体内体液酸碱失衡
由于人体中含有70%的水,一名正常的成年人每天會产生8-10升体液,这些体液会在进入肠道后几乎被肠道吸收,只有少量的一部分随着粪便排出。若患者发病后,会出现明显的呕吐症状,大量体液从口腔排出,导致体液、电解质损失严重,以至于体内无法保持酸碱平衡,使患者出现酸中毒症状。加之因呕吐带走许多水分,也使患者出现脱水现象。患者由于自身肾脏灌注量降低,会表现出少尿甚至无尿症状,使肾功能难以正常运作,从而引发肾衰竭。
三、肠梗阻疾病的日常护理方法
其一,患者可根据医师开具的药物进行腹部热敷, 这对于促进病情恢复有一定作用。在肠梗阻发病期间,需要采用禁食的方式,减少对患者身体的压力。同时,患者也要注意不要熬夜,按时休息。
其二,针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在饮食方面需格外注意,不可食用辛辣、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可食用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例如小米粥、面条等,饮食也要遵循少食多餐的基本原则。
其三,对于症状比较轻微的患者,可去正规医院接受胃肠减压干预,还能运用中医方法展开调理。
其四,患者需要避免感染、中毒,根据临床医师说的去做,切勿擅自主张,从而达到降低毒素的吸收,改善不适症状。
其五,患者在日常生活之中,应对自己的身体情况加以观察,一旦发现异常,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避免延误病情,使自己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其六,肠梗阻患者可以吃的食物包括以下:(1)患者可以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例如胡萝卜、木瓜、猪血等,同时也可吃一些纤维素丰富的食物,从而促进患者排便,发挥降低血压、胆固醇的作用。(2)针对术后患者,在一周之内可吃半流质饮食,例如面条、小米粥、馄饨等。(3)患者也可吃一些加工或者烹饪精致的食物,不仅能够刺激患者的食欲,还能帮助患者补充多种维生素。(4)患者需选用植物油,多运用清蒸、凉拌、炖煮等烹饪方式,切勿食用肥肉、奶油、动物内脏等。
相信通过以上讲解,患者对于肠梗阻疾病有了一定的了解。患者在实际生活中,需要注重自己的身体,生病之后需要去正规医院接受治疗。在患了肠梗阻后,应多吃一些对自己有益的食物,不能吃的要忌口,以免病情反复发作,降低生活品质。在空闲时间,患者也可多看一看这方面的书籍,等待病情平稳后,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增强患者的抵抗能力,促进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