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现实题材电视剧《人世间》改编自著名作家梁晓声的茅盾文学奖同名小说,自2022年初开播以来,多次登上热搜榜,好评如潮,同时也带动了原著小说在各大图书销售平台的畅销,为深融时期大众出版乃至文化产业的跨领域、跨媒介发展提供了借鉴。文章以《人世间》这一IP为切入点,从精策划、好内容、全运营三个层面解析大众出版的未来方向,以期为大众出版乃至整个出版业的转型升级与融合创新提供有益启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
【关 键 词】《人世间》;大众出版;IP;转型升级;融合创新
【作者单位】冯国军,齐齐哈尔大学。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GJB1422320)。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2.07.013
根据国际出版商协会(IPA)的图书出版市场划分类别来看,图书出版主要有大众出版、教育出版、专业出版三类。其中,大众出版是专注于少儿、文学、社科、生活、艺术等细分领域的出版活动,旨在满足大众日常的生活信息获取、文化体验和閱读需求,因此具有通俗性、普适性特点,是受众范围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出版类别之一,对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文化传承、民族进步以及人民素养提升均具有重要意义[1]。对大多数国家而言,大众出版是占比最高、增速最快的品类,也是维持整个出版市场稳定发展的主要动力。2021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出版业持续繁荣和高质量发展,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精神食粮,增强出版业在扩大中华文化感召力和影响力方面的作用。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常态化防控仍在持续,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出版业,虽然遭受的冲击逐渐缓和,但仍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2022年1月北京开卷发布的《2021年图书零售市场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为986.8亿元,较2020年上升了1.65%,尚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有学者指出,疫情对纸质书销售、书业活动、实体书店经营、出版商等影响较大,大众出版亦是后疫情时代全球出版复苏的晴雨表[2]。
以中国北方城市“光字片”周家一家人的生活轨迹为故事脉络展现中国社会发展巨大变迁和百姓生活跌宕起伏的热播剧《人世间》自2022年1月开播以来,收视率屡创新高。据中国视听大数据显示,该剧创CCTV-1黄金档电视剧近8年新高,超4亿人观看,收官当晚实时收视率甚至突破了3.784%,收视份额高达15.47%,豆瓣评分8.1分,多次登上各大社交媒体“热搜榜”。电视剧的火爆也带动了原著小说的畅销,小说《人世间》迅速上升至各大图书销售平台的畅销榜单。相对于原著读者和荧幕观众对小说《人世间》和影视改编剧内容及角色的高度关注,学业界则对成为文化现象《人世间》IP背后的大众出版的成功经验格外关注。基于此,笔者以《人世间》为研究案例,从策划、内容与运营三个层面,就深融时期大众出版的发展路径进行深入分析。
一、精策划:工于巧妙不如返璞归真,一手包揽不如各展所长
长期以来,选题策划都是出版的中心,也是提升出版双效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在出版融合纵深发展的当下,选题策划已不仅仅是传统图书出版的一个环节,更是关乎多元产品链构建与增效的重要存在。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工于巧妙并不适用于当下的融合出版策划,返璞归真、追本溯源才是有效之道。具体而言,返璞归真是重内容而轻方法,以价值深度和感情厚度为选题原则,不可因跟热点和随大流影响内容品质。在《人世间》的选题策划与创作过程中,无论是小说还是剧作,都未刻意跟风选择热门选题和内容,而是立足于现实主义题材,深挖中国基层百姓的平凡故事,以“小切口”展现“大主题”,价值深度和情感厚度俱佳。
作为中国知青文学的代表作家,梁晓声在小说《人世间》的文本创作过程中,并未随大流重点刻画知青生活,而是选择为平民代言,关注平凡人物及其背后的真实故事。正如他所言:“回过头去看知青文学,那么多人在写,但是对留城的弟弟妹妹们的刻画很少。他们和城市的关系更紧密,和时代的关系也更紧密,因此我想为他们也塑造几个形象,作为一种拾遗补阙,《人世间》了却了我这个愿望。”[3]不跟风、不随大流的内容策划与创作强化了内容品质,使得小说《人世间》一经出版便迅速得到各界关注与支持。《人世间》不仅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图书、中国作家协会2017年度重点作品扶持选题,还于2019年荣获“第二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和 2018年度“中国文学好书奖”。在《人世间》影视剧的改编策划中,编剧王海鸰与主创团队一改传统年代剧的传奇叙事,不以某个极富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的奋斗史展开剧情,而是以普通工人的平凡生活为叙事主线。经过两三年的反复斟酌与打磨,爆款剧作《人世间》终于诞生。
在深融时期,大众出版应与时俱进,以融合策划为目标,实现从以往单一的图书策划向当下多元的产品策划转变,避免一手包揽,而是通过各展所长获得最佳效益。具体来看,深融时期的大众出版策划应立足融合视角,结合纸质书、影视剧等不同产品特征定制个性化的策划方案。在小说《人世间》的创作过程中,中国青年出版社组建了专业的编辑团队,举办了多场研讨会,为梁晓声先生的文本创作提供帮助与支持,如查找资料、内容校对及素材核实等,通过全方位策划实现了精品出版目标。在影视改编剧《人世间》的剧本创作过程中,王海鸰及其主创团队从艺术层面和商品属性层面对原小说进行了二次创作,其间多次与梁晓声先生沟通交流,最终在小说基础上通过反复修改与调整,才有了最终的影视剧本。正因为差异化产品策划方案的实行,才让原作者、影视改编团队各展所长,立足不同产品线打造了《人世间》这一大IP。正如梁晓声先生所言,文学创作仅仅是“一个人准备笔和纸”的个人表达过程,“读者爱看不爱看,无非多印一点和少印一点”,但影视改编不一样,影视的创作团队须考虑庞大的观众群体的感受。因此,与原小说黯淡的内容底色不同的是,影视改编剧《人世间》的剧集是温暖的、明亮的,能给人力量和希望,这也更符合影视作品传递正能量的现实要求。本着各展所长的产品策划思路,《人世间》话剧也在中演演出院线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人民艺术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于2021年5月开启全球首演,计划未来10年持续巡演。
可见,在深融时期,出版策划不再是单一的纸质图书选题策划,而是涉及影视、娱乐等多个文化领域的复合型产品策划。只有本着专业人做专业事的原则,充分利用原作者、出版方、影视方的不同优势,才能实现大众出版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二、好内容:与时代主题互动,与发展大局共振,与社会现实呼应,与人民群众共鸣
1.优质内容要与时代主题互动
记录、书写、讴歌时代主旋律,是文艺创作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对深融时期的大众出版而言,好的内容产品应该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反映的主题应该是时代最核心的课题或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人世间》无论是原著小说还是影视改编剧,都以时间为叙事脉络,围绕“发展”这一主题,将中国50多年的历史演进和社会变迁通过周家人的生活轨迹予以生动展现,无一不与时代主题契合与互动,因此被评价为“既是一部厚重温暖的百姓生活史,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史”。此外,作为一部展现近50年中国社会变化的现实主义作品,《人世间》中的内容转折与不同时期的时代主题高度呼应,以小家的发展变化展现时代的更迭。
2.优质内容要与发展大局共振,与社会现实呼应
近两年,随著国家对现实主义题材的大力扶持,很多立足于国家发展、时代变迁、社会演进视角的大众文艺精品频频出圈,通过平凡的视角表达了对我国社会现实问题和重大战略需求的人文关怀,越发受到市场关注。与党和国家政策方针高度契合,是文艺创作的根本方向。一方面,《人世间》通过对周秉义、金月姬、曲秀珍等党和国家干部为民谋幸福、为社会谋发展、为民族谋进步的服务宗旨予以生动展现,表达了党和国家对保证社会经济发展、人民安定生活的坚定决心和不懈奋斗,通过“光字片”的发展变化和最终改造书写了党和国家对城市建设做出的巨大努力,生动刻画了党和国家推动地方发展的鲜活场景,充分发挥了新时代文艺精品作为时代观察者、记录者、画像者和表现者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与传统的知青文学作品和年代影视剧作不同的是,小说《人世间》及其影视改编剧的内容中并未呈现概念化、脸谱化、同质化的叙事范式,而是通过周家三兄妹的生活与工作轨迹展现了不同年代基层百姓的真实样貌和状态,融入中国社会数十年的发展现实,尤其描述了改革开放进程的艰难与复杂,因此极具现实意义,成为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客观写照。此外,《人世间》并未向受众奉献幻想式的“心灵鸡汤”,而是用温暖的现实主义手法对“不如意事常八九”的日常道理进行艺术化注解和影像化诠释,这种脱离浪漫主义包装的内容作品,才是普罗大众人生际遇的真实写照,也更符合社会现实诉求,因此成功赢得社会各界青睐。
3.优质内容要与人民群众共鸣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对大众出版而言,人民群众是检验内容成效的核心标准。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正在发生巨大变革,使得人民的内涵更为丰富。在此背景下,文艺创作应不断丰富对现实生活、人民精神面貌的表现和书写,实现人民性和文学性的高度统一,实现文艺精品与人民群众共鸣的目标。无论是在原著小说还是影视改编剧中,《人世间》都以周家三代人的命运轨迹再现了平凡基层百姓的生活样貌,通过父母、爱人、手足、朋辈、邻里的关系演绎和故事讲述,共同加深了人们对时代和社会的精神思考,激发了更深沉的力量,直抵人心。《人世间》作为一部百姓生活史诗,其展示的内容情境不仅与受众所经历的生活实际达成呼应,照应现实生活,还在此基础上传达了生活哲学,进一步启发广大人民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度思考。
三、全运营:建立健全IP全版权运营管理机制,加快“出版+”融合发展
1.建立健全IP全版权运营管理机制
在深融时期,版权运营是一个将内容不断跨媒介、跨形态传播,从而实现故事和价值传承的过程,优质内容IP是核心关键。对此,围绕内容IP的开发、制作、推广等每个环节构建全版权运营管理机制,是打造市场爆款产品的有效路径。
一是优质内容IP的开发。初步统计,近年来,以茅盾文学奖为代表的国家级奖项文艺作品的全版权开发运营蔚为大观,这意味着优质的文艺精品具备IP开发的基础条件,为大众出版的跨媒介、跨形态发展夯实了基础。为进一步开发更多优质内容IP,发挥文艺精品的“母本”作用,2021年9月,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与芒果TV签署了文学资源共享战略合作协议;2022年,中国作家协会计划推出“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旨在进一步强化精品文艺创作,通过与影视媒体跨界合作,为更多优质内容IP的全版权开发与转化提供支持。值得一提的是,优质IP的全版权开发需要一个复合型的专业团队,只有多方协作才能互利共赢,实现效益最大化目标。从优质文学精品到大热影视剧的开发与转化,《人世间》的出品方共有10家,其中既有国家级的平台和指导机构,又有专业的投资机构和影视开发机构。
二是优质内容IP的版权制作与延伸。一个优质的内容IP被阐释和开发的空间是无限的,如2019年王蒙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这边风景》的电影、电视剧、舞台剧、主题公园等授权被北京一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获得,实现了全版权制作与延伸。2018年,在《人世间》还未获得茅盾文学奖之时,北京一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便签约获得了《人世间》小说的全球独家全版权,并本着深耕IP的思路,相继实现了《人世间》话剧版权转化和影视剧版权转化的成功。
三是优质内容IP的多元化推广。新媒体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要想使优质内容IP成功出圈,立体多元的市场推广与营销亦是关键。《人世间》影视改编剧上映前,剧组便借助各种线上线下渠道积极推广宣传,如在线下举办“‘大剧看总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电视剧片单发布会”,在线上借助抖音、快手、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宣传推广。其中,剧组在抖音开通的账号“@电视剧人世间”,截至本文写作期间,共发布短视频179条,粉丝数量近150万人,获赞量高达4486.1万次;同时,得到了新华社等中央级主流媒体和大量自媒体的推广与支持,不仅使影视改编剧成为现象级爆款,原著小说也在各大图书平台热销。
2.加快“出版+”融合发展
在出版融合纵深推进的当下,大众出版应及时调整发展策略,构建“出版+”融合发展路径,在纸、电、声一体化开发运营的基础上打造更多元的产业链,以跨界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和效益共赢。一方面,应立足优质内容资源,以跨界协作为手段,打造纸、电、声一体化融合出版生态。中国青年出版社自2017年推出《人世间》的纸质书和电子书后,又于2018年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娱乐广播联合打造《人世间》有声书,并在喜马拉雅平台推出,反响热烈。另一方面,为进一步提升市场热度,实现大众出版的产业化发展目标,《人世间》以融合发展为方向,走上了“出版+影视”“出版+话剧”的道路。如在北京一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腾讯影业、阅文集团的共同努力下,《人世间》影视改编剧以高品质、高标准问世,并掀起了收视狂潮。又如,北京一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中演演出院线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及北京人民艺术团队携手出品《人世间》话剧,并在2021巡演了近30场,未来10年将持续在全国巡演。不仅如此,为推动国内优秀原创IP出版,《人世间》影视改编剧在拍摄之际便与迪士尼签署了海外独家发行权协议,不久后将在全球上映。这不仅说明了我国优秀文艺作品具有国际传播的独特魅力,也表明了蕴含中国故事、中国智慧、中国文化的大众出版精品才是实现行业破圈发展、跨界发展的成功关键。
从长篇小说的大眾出版到同名话剧、影视剧的市场大热,《人世间》制造的爆款效应还在持续升温,由此带来的行业发展启示值得深思:在深度融合时期,大众出版不再是单一的纸质图书出版活动,而是多元的跨领域、跨媒介增值过程。在此过程中,大众出版作品要想实现市场精品的转化,离不开精策划、好内容和全运营各环节的深度协作和融合创新。无论是大众出版还是影视剧改编,都是社会文化与精神生活的忠实记录者和客观反映者,大众出版优质内容与影视改编表现方式的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其共同目的都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与繁荣。
|参考文献|
[1]孙玮. 大众出版国际传播创新路径探析[J].科技与出版,2021(11):40-45.
[2]程丽,周蔚华. 2020—2021年中国图书出版业发展报告[J]. 出版发行研究,2021(2):28-36.
[3]王彦. 成为文化现象的《人世间》,以百姓史诗诉尽平凡人间的中国密码[N]. 文汇报,2022-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