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民阅读推广服务的核心目标是支持读者开展自主、愉悦、高效的阅读。随着智能手机、社交网络、大数据、5G等新兴媒介和应用的崛起,“智慧阅读”已然普及,并且正向“智慧悦读”迈进。大浪淘沙中,三联中读APP脱颖而出,其教育课件、在线课程、数据化音视频等,寓教于乐,受众广泛,而《少年》杂志的创办,更是将阅读与生活方式的建构从个体本位转向了以家庭为中心。三联中读APP的良好运营及产品形态印证了“智慧悦读”本质上是阅读力、创造力和实践力的有机统一。
【关 键 词】全民阅读;智慧阅读;智慧悦读;三联中读APP
【作者单位】唐明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中图分类号】G23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2.07.011
自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已连续9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倡导全民阅读,加强科学普及,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书香社会……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全民阅读成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学习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随着新媒体、新技术、新手段的出现,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主题活动日益成为新宠,更多人通过线上方式参与全民阅读活动,以便更快捷、更高效地获取知识。在“互联网+”浪潮的影响下,阅读方式发生了时代性变革,数字阅读、VR/AR阅读、智能阅读等阅读形式,使阅读无处不在。以互联网思维统筹推进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做好优质内容的网络传播,创新阅读推广方式,能更好地适应当前公众的阅读需求和数字阅读的新形势。当阅读越来越转向“智能化”“智慧化”的同时,如何更好地推广阅读,依然是社会各界面临的议题,值得继续探究。
一、从“智慧阅读”到“智慧悦读”的转型
全民阅读推广服务建构的核心目标是有效支持读者开展自主、愉悦、高效的阅读。首先,其服务是通过多元、智能的方法帮助读者理解阅读是人类生存发展必备的基本能力,使读者意识到开展个体阅读对于自己的意义所在,继而形成合理的阅读期望与正确的阅读动机,增加阅读自信和愉悦感,从而促使读者在阅读的各个环节与维度上积极、深入地参与。其次,要能帮助读者意识到阅读信息的获取能力、理解能力、反思和评价能力在开展个体阅读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培养良好的阅读素养,通过阅读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并产生终身学习的兴趣,进而实现人生价值。
在全民阅读推广过程中,如果智慧阅读能得到较好的利用与推广,则可以把读者引向“智慧悦读”。因为在不断的阅读关注、点赞、交流等行为中,读者之间可增进了解、信任与认同,这不仅能拓展个体读者交际的广度,还使得志趣相投的读者因共同的阅读爱好开展高频率的交往互动,从而形成更加密切的关系。读者通过这种凝聚的阅读联系,实现由“推广组织的单向传播”转向“多元主体互动传播”。一方面,多元的推广主体更有利于读者在相互了解思想与情感沟通交流中分享隐性知识,深化对阅读价值的认知,使植根于个体间的隐性知识快速地流动与传播,从而在多向互动关联中,不断开展多渠道的合作与创新,并且循环往复,最终生成集体智慧。另一方面,读者在相互分享阅读内容、观察彼此阅读行为、感知彼此阅读情感的过程中,体会到互动式阅读带来的极致感受,获得更强的阅读认同感与成就感,进而获得深刻、美好的阅读体验,有效减少个体阅读的孤独感,更好地激发阅读兴趣。凝聚的、密切的关系维度能提供实时的阅读支持、愉快的阅读经历、良好的人际关系、阅读的自我价值实现,这些都将使读者感受到阅读带来的满足,进而开展持续性的愉悦阅读。
何谓“智慧阅读”?聂震宁曾经做过一个比较清晰的理论界定:“智慧阅读通常指的是运用智能技术为读者提供智慧服务,其核心价值是关注读者的阅读需求及其满足程度。具体说来,就是出版业和阅读服务者通过大数據、物联网、云服务、认知计算乃至人工智能等,努力提高阅读服务的精准性和自适应性。当前普遍开展的数字阅读、移动阅读、社交阅读、APP阅读等,就是智慧阅读理念带来的新型阅读服务方式。”[1]他主要强调了智慧阅读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服务方式,这就使我们平常对阅读聚焦的视角产生了转移,即从关注读者或消费者的视角转向了关注阅读服务生产者。
全民阅读本身是一个关乎公益性、价值观等方面的复杂问题,书香社会建设强调的是阅读的公益性,但随着阅读的产品实践,除了这些公共的面向,智慧阅读逐渐指向“智慧悦读”。智慧悦读是在智慧阅读的基础之上,让数字化技术创新与内容生产创新相结合,不断深化探索阅读与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促使阅读与日常生活发生多层面的交集,使得阅读的内涵与外延发生变化,让阅读不仅仅是纸质书的阅读,而且成为一个连接方式。从空间上来说,由阅读产生新的文化空间和社区空间;从功能上来说,阅读成为生活方式意味着对生活的想象有了变化,以不同的功能主题凸显不同的生活方式,如阅读与家庭教育相关联,阅读与一种美好生活的设计相关联,阅读与新书店概念相关联,等等。
互联网时代,信息量过于庞大,它拥有丰富的宝藏,但也隐藏着许多陷阱,如假新闻、网络暴力以及信息茧房效应等。因此,要有效地从“智慧阅读”向“智慧悦读”转变,仍需要培养一定的阅读力,即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阅读能力。无论是个体的精神成长,还是一座城市的繁荣发展,阅读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础,而阅读力则是提升智慧悦读能力的标志之一。正如聂震宁所说:“阅读力,其实就是教育力、文化力、思想力的一部分,一个人如此,一个社会更是如此。”[2]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移动智能终端不断普及,人们可随时随地获取海量信息,社会生活方式也因此发生重要变化。可以说,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思考方式、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但在数字阅读繁荣发展的时代,我们如何引导读者不被技术操控,避开种种网络陷阱?这不仅需要提升全民阅读力,还需要提供更好的内容创新与接受的模式。那么,从智慧阅读走向智慧悦读,则是将阅读力变成一种想象和实践幸福生活的创造力和实践力。
2017年,《三聯生活周刊》(以下简称《周刊》)在纸刊发展依然强劲的同时,充分利用媒介融合的特性,打造了助力读者从智慧阅读转向智慧悦读的APP产品,即三联中读APP。
二、从《三联生活周刊》到三联中读APP的发展历程
《周刊》自1995年正式创刊以来,历经20多年,已成为一个风向标式的综合性文化新闻周刊。和图书相比较来看,新媒体对报刊的冲击和影响更大。因此,在互联网兴起初期,《周刊》就已思考如何应对新媒体的冲击、如何留住读者、如何成功转型等问题。
2009年,《周刊》时任主编朱伟敏锐地感觉到新媒体的信息发布方式和读者互动方式对《周刊》产生影响,但当时还无法评估影响会达到什么程度。2009年,苹果系列iPod、iPad以及微博的出现,促使《周刊》考虑在这个碎片化的信息时代,怎么去整合、利用与影响这些平台和硬件,让它们为《周刊》所用。为此,《周刊》尝试了一些新媒体实验。一是改造了《周刊》原来的网站,引进了社区的概念;二是与一些终端商包括一些手机报合作,将《周刊》的内容传送到网络。这两项实验两年内投资了300多万元。当时《周刊》的原有广告商非常想尝试这个领域的合作,因为他们希望能在信息终端即新媒体上看到自己的信息。因此,2009年《周刊》虽然整体运营仍以纸刊为主,但已开启探索新媒体的发展之路:当年8月开通微博,2012年开通微信公众号。
2016年,《周刊》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变化,认识到要么继续辉煌要么消失的残酷现实,启动新媒体全面转型。转型的内容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016年1月,建立垂直平台/知识服务的松果生活;2016年7月,建立文化产品/知识服务的熊猫茶园;2017年5月,建立阅读平台/整体转型的中读;2017年10月,《周刊》发行开始电商化、设立微信公众号和天猫店。从内容的建构来看,松果生活、熊猫茶园与中读都是在媒体融合时代、移动智能终端普及背景下的内容生产,切合了读者的智慧悦读需求,甚至渐渐影响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比如松果的广告语为“松果生活,一万个生活家”,熊猫茶园的广告语为“熊猫茶园,一杯茶开启的美好生活”。《周刊》实现新媒体转型后,其发展呈现良性态势——2017年,《周刊》的新媒体收入占比为整个《周刊》的40%,至2020年时,占比已达70%。由此可见,《周刊》进行新媒体融合适应了智慧阅读向智慧悦读转变的发展需求。
《周刊》现任主编李鸿谷认为:深度的知识生产是《周刊》的赛道,而不是速度的发展。因此,《周刊》在“内容为王”的前提下,推进内容数据化,实现了数据资本化,走上了内容在互联网生存转型融合之路。在这里,《周刊》最典型的知识服务产品是中读项目,即三联中读APP。这是一款完全适合智慧悦读的互联网生产、传播与销售的内容产品。一本杂志中流淌的血液本是文字,但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现代技术的创新发展影响之下,三联中读APP打造了以音频为主导的产品集群,形成了从传统到新媒体的产品链。
《周刊》的中读项目为中国出版集团上市公司的募投项目。该集团通过项目建设,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4个子项目:内容建设、技术平台升级、市场推广、项目运营。此项目经营范围较为广泛,主要有:《三联生活周刊》《爱乐》《少年》的出版发行;从事互联网文化活动;出版物批发;出版物零售;《读书》杂志的代理发行;互联网出版;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承办展览展示;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利用互联网经营文创产品。可见,三联中读APP的经营范围几乎囊括了互联网时代里所有能够操作与经营的产品项。
三联中读APP项目是在“三联生活周刊APP”基础之上建立的。为达到项目运营目标,在项目建设期内需要对原三联生活周刊APP进行数字化转换。此项目与智慧悦读相关的主要是内容建设。三联中读APP内容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精品课,即每年推出12个精品课,每个课程集合一批优秀的专家学者,开设围绕某一个主题的系列音频课程;其二,纸刊内容数字化,即将《周刊》自1995年正式发行以来的过刊内容,进行适合手机阅读形态的数字化转换,同时引入其他第三方杂志的内容版权,将其纸刊内容相应数字化,用于中读APP杂志频道的内容储备;其三,建设年专栏和音频小课等知识付费课程;其四,采购国内外杂志以及出版机构的“有声书”等版权资源。
经过3年多的运营,三联中读APP实现了预期目标,获得了良好的用户口碑,其本身及课程、衍生产品也获得了多项行业内的奖项,并成为我国传统媒体转型的榜样和标杆。就三联中读APP 2018—2020年三年责任书完成统计情况来看,除数据化视频精品课未按照项目责任书进度执行外,其他指标均如期完成。如专栏和音频小课,3年计划开设个人专栏66个、小课174个,最终完成个人专栏118个、小课176个;数据化音频,3年计划制作快听1095个、听周刊156期、音频总时长3285小时,最终完成快听2350个、听周刊156期、音频总时长10208小时。当读者打开三联中读APP时,屏幕上的宣传语是“人文之光,照亮你的生活和远方”。中读的课程内容、话题与所邀主讲人,给众多阅读者提供了愉悦的听读旅程,甚至有网友说:“三联中读绝大多数课的主讲人,都是相关领域有真才实学的大咖,特别是它的精品课,那叫一个群星荟萃”[3]。我们可以看到,不仅三联中读APP在智慧阅读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而且作为其内容生产母体的《周刊》,在将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来提供方面做出了多元化的实践探索。
三联中读APP所设置的阅读主题除了知识性栏目方面,还特别注意生活方式方面的内容,如 《周刊》的“年货”系列。2013年始,《周刊》每年都在春节前推出整本“年货”期刊,大受读者欢迎,很多读者逐年收藏“年货”纸刊。2017年,中读APP设立数字刊,其中“年货”期刊收听量较高,如2022年的《年里美味》播放超10万人次。《周刊》主编李鸿谷认为:“我们理解和描摹世界不只有文字,你可能用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去感受这个世界。同时,当我们用味觉和嗅觉去品尝美食的时候,其实也可以回到文字,文字是另外一种对食物的重现,文字背后可能包含着深深的乡愁。”(《十年寻味,那些年货记忆》,三联中读APP“年货”数字刊,2022年1月)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出,阅读的形态在这里不但涉及文字阅读,而且通过生活方式主题的建构,将文字与生活方式实践活动联系了起来。
“年货”系列既呈现了生活方式的主題,又呈现了美好的生活实践,两者的互动是阅读与生活方式的有机连接,这不仅仅是单一的有关生活方式的阅读主题,还是阅读围绕生活方式形成的一套思想体系。例如三联中读APP中的生活美学板块,内容涉及花园、饮食、品酒、插花、美学、建筑艺术等,其通过不同的主题建构新的生活方式,将阅读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塑造了新的生活观。如《宋朝美学十讲:我们为什么爱宋朝》在内容设置上,有来自故宫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学术机构的余辉、扬之水、邓小南、朱青生、郑培凯、康震等10位名家参与,由董卿作为此课的领读者,通过10个关键词讲解30个知识点,提供10个经典漫游,完成总长共600分钟的美学之旅。此课程历经500多天打磨,一经推上平台,收听量达382.7万人次。由此课内容整理推出的《宋:风雅美学的十个侧面》一书,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销售3万多册。《宋朝美学十讲:我们为什么爱宋朝》音频课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功,主要是通过多媒体呈现了宋代美学这一看似意境化的阅读对象,其中包含了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复制或转换的因素。这样就加强了阅读与生活方式之间的关联度,增强了两者之间的有机联系。
三、拓展悦读版图:“三联人文城市”与《少年》杂志
阅读要成为悦读,一方面固然是基于个体化的阅读,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个体活动空间。因此,对阅读与生活方式的关注有必要从个体延伸至城市空间,从个体空间延伸至家庭教育空间。《周刊》对个体生活方式和共同体化生活方式两个层面都进行了探索。前者的代表是“三联人文城市”,它将阅读通过跨媒介的手段与城市相联系,打造新的生活空间和文化空间,即通过生活方式的创新创造新的人的活动空间,进而拓展城市文化的多维度空间;后者则是《少年》杂志的创办,将阅读个体由成年人延伸至少年,将阅读与生活方式的建构从以个体为中心向以家庭为中心转换。
“三联人文城市”以2020年《周刊》首次发起主办的“三联人文城市奖”评选为起点,其目的是在中国城市化所处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节点上,探索城市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联。但突然而至的疫情,使“三联人文城市”的线下各种评比活动只能转移到线上。于是,原本关注“推动城市与建筑设计走向更加公共性和社会性”的话题,转变为“人与城市空间如何建立新的关系”的话题,集中讨论在疫情挑战城市生活之际,城市的应急管理能力、信息与物力的流通、社会团体的协作等话题,这些生活要素跃入大众视野,带来了城市空间革命的契机。更重要的是,“三联人文城市”的内容使我们对城市空间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诉求——我们需要与他人的情感连接空间,我们在不断寻觅安放人间烟火与人文精神的城市公共空间,我们期待未来城市的建构实现以人为本、四海一家的理想模式。因此,2021年“三联人文城市季”的主题设定为“跨越边界”,即如何在数字网络、行动者与城市空间的交集中,建立向城市言说的渠道,建构新的社群关系,创造新的公共体验,从而催生新的共同体。这样的话题讨论在2022年春节前推出的“小城之春”系列音频与视频中,从不同角度得以体现与深化。目前,“小城之春”系列已推出《还乡额尔古纳孤独的安全感》《回不去的故乡,变化的苹果与海岸线》《回溯丹东鸭绿江边的时空考古》《从邯郸出发,在童谣里看见城市与乡土》《回湛江造房子,游牧者的恋地情结》《居住在燕郊边界上野蛮生长》6篇,这些话题既体现了城乡之间的隔膜、变迁、流动,又体现了这些小城充满烟火气的故事与深层的时代变革。这些话题通过《周刊》纸刊、微信公众号与三联中读APP,以图文、音频与视频的方式呈现,不同的载体满足了不同的读者需求,引发读者相同的情感共鸣。
2020年《少年》杂志的创刊,是在纸刊发行不容乐观的背景下破土而出。主编陈赛说:“在一次与中学生讨论哲学问题的采访中,我发现了青少年成长中的痛苦与迷惘,促使我下定决心来做此事。”[4]《少年》的定位为9—16岁孩子的人文思想启蒙。但在陈赛看来:“这本杂志其实是给初中生看的,在12岁到14岁这样一个年龄段,有些孩子可能在小学四五年级就会愿意读一些其中的文章。另外一些孩子可能到了高中,他觉得这些东西仍然对他有价值,他也会愿意读。”[4]因为12—14岁的孩子无论身体还是心智,在荷尔蒙的驱动之下,会经历一些他们自己都不明白的变化;但他们的心智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能够支撑他们进行大量的独立阅读和思考。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愉快的阅读经验陪伴他们健康成长,成为他们持久永恒的需求。《少年》杂志的目的就是要“帮助每一个孩子成长为有智有情的勇敢少年”。
《少年》从第四期开始,纸刊的发行量达到15万份,这令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毕竟在一个纸媒萧条的时代,一创刊就突破10万份,颇为不易。陈赛说:“一方面,孩子真的很缺乏这样的读物,另一方面,其实很现实,父母可能不愿意为自己花钱,但愿意为孩子花钱。所以,这就是这本杂志能够生存下去的一个理由。”[4]这充分体现了个体与家庭已形成共同悦读的现象。同时,《少年》的微信公众号“橡果成长纪”阅读量与三联中读APP上的《少年》数字刊收听量也持续上升,较好地体现了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相结合后,出版单位如何给读者提供智慧悦读的优质内容与交流平台。
《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青少年阅读是全民阅读的基础。2021年《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0.71本,比2019年的10.36本增加了0.35本;2020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3.4%,较2019年的82.9%提高了0.5个百分点。2020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72.3%。在“双减”背景下,无论校园阅读还是家庭阅读,青少年阅读面临亟须解决的核心问题:读什么,怎么读,谁来为他们提供阅读服务?这就需要全民阅读推广人提升书香社会智慧阅读水平和能力,积极推动全民阅读工作和新媒体技术紧密结合,使读者获得更多的阅读愉悦感,进而更深入地推广智慧悦读。从这个角度来看,《少年》杂志与数字刊提供了较好的智慧悦读内容与平台。
全民阅读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文化工程,其愿景的达成不仅需要依托优质内容,还需要信息服务、体验服务、推广服务等辅助手段的支撑,需要加强数字阅读设施建设,如在城市书房、农家书屋等场所设置数字阅读专区,也需要打造基于智能化技术的各种阅读APP,如得到、三联中读APP等,为读者提供电子阅读、听书等数字阅读设备,从而实现从“智慧阅读”到“智慧悦读”的转变。从长远来看,这不仅关乎技术的突破和经营的创新,还关乎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也是更好地营造良好社会阅读氛围、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聂震宁. 从智慧阅读看智慧出版转型[J]. 现代出版,2021(6):5-9.
[2]聂震宁. 阅读力[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
[3]如何评价三联推出的三联中读APP?[EB/OL]. (2020-06-30)[2022-02-20]. https://www. zhihu. com/question/61156667.
[4]《少年》发刊词:在时代的惊涛骇浪里,做一件“过时”的事情[EB/OL]. (2020-06-01)[2022-02-20]. https://zhongchou. modian. com/p/update_detail/97118/44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