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地域文化视角下的特色文创产品研究

2022-05-13 05:24何梦雪
文化产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淮安市淮安全域

何梦雪

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淮安凭借自身丰富的文化资源,被评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目前,我们耳熟能详的淮安文化有运河文化、红色文化、戏曲文化、淮扬菜文化、西游文化、漕运文化等,这些都是淮安人民宝贵的财富。现在淮安市政府对城市旅游优势有了充分的认识,在接下来的城市发展中,全域旅游建设受到政策支持,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当然,在建设过程中可以发现,淮安市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利用率还是不高,所以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深挖淮安特色文化,以便为全域旅游发展建设作贡献。

淮安地域文化特点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积淀的独特文化符号,是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显著标志。

首先,淮安有着丰富的运河文化,曾有“运河之都”的美称。早在明清时期,淮安就是运河交汇点,聚淮、黄、运三水,孕育了底蕴深厚的运河文化。运河沿线交通便利,经济繁荣,淮安曾出现过“南船北马、九省通衢”的盛况,曾与苏州、杭州与扬州并称为“四大都市”,被誉为“壮丽东南第一州”。其次,淮安有着独特的饮食文化,其历史可追溯到六七千年前的“青莲岗文化”;在隋唐时期,淮安就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体系;到了清朝,淮安作为大运河沿岸城市,更是漕运、盐运的中转站,其经济繁荣,使得淮安饮食在全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新中国成立后,淮扬菜主要用于国宴。

再次,淮安卧虎藏龙,是诸多名人的故乡,蕴含着独特的物质文化底蕴。周恩来总理生于淮安,现淮安有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等名居;淮阴侯韩信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与战略家,现淮安有胯下桥遗址、韩信钓鱼台、韩侯祠等;西游才子吴承恩是明代浪漫主义作家,其编写的《西游记》被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现有吴承恩故居及猴王世家艺术馆,艺术馆里有关于美猴王的诸多艺术收藏品。

最后,淮安流传下来了独特的曲艺文化。淮剧源于清朝,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剧种,淮海戏、淮海锣鼓更是民间人们在劳作或是生活时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充分展现了当地繁荣的文化与生活。还有就是博里农民画,象征着吉祥如意,展现了农民的劳动场景、丰收场景和乡村的生活情景,蕴含着独特的乡土气息,是当时人们真实生活的写照。

淮安地域文化下特色文创产品的研究价值

研究特色文创产品,要立足于淮安本地的特色文化,充分挖掘富有区域特色的人文古迹、传统文化,以打造特色文创产品。要充分利用大数据这一网络平台,将文创产品进一步推广,使其走出淮安、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通过研究特色文创产品,能够充实淮安本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淮安悠久的文化历史,进一步深入挖掘淮安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独具淮安特色的文创产品。文创产品的设计要彰显出淮安的特色文化,进一步提高淮安的知名度,促进产业文化发展,助推地方经济,同时还能扩大淮安地区乃至苏北地区的知名度,打造出淮安特色文化品牌,扩大其国内外的影响力。

淮安文创产品有着独特的研究价值。其依托于现有的特色文化元素,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将淮安特色文化元素挖掘出来,以充分發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比如可以依托淮安独特的地域名胜,制作一些独具特色的衬衫或T恤,或者是伴手礼,抑或是抱枕、冰箱贴、手机壳、土特产的包装盒等,让淮安特色流传出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淮安市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

直接利用开发模式

所谓直接利用开发模式,就是利用原有的旅游景区,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就淮安市来说,其旅游资源丰富,能够利用的旅游景区有周恩来故居、纪念馆、苏皖边区政府、明祖陵、吴承恩故居等,这些旅游景区特色鲜明,具有特殊感染力。这里不仅有着较高的文化品位,而且还具有不可代替性,在全省范围内知名度都较高,有着优秀的旅游资源。除了这些具有不可代替性的旅游资源,还有如镇淮楼、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淮安运河博物馆群、清晏园、东岳庙等一些具有替代性的旅游资源凭借自身较强的人文感染力,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资源。同上文那些不可代替旅游资源相比较,这些景区更加高端,知名度也更高,还可以直接利用。这二者相辅相成,成为淮安市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整合提升开发模式

所谓整合提升开发模式,就是在了解某地区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将多种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通过提炼和包装,构成一个文化旅游景区。根据调查,目前虽然淮安市旅游开发工作做得不错,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人仍旧存在不平衡的问题。虽然知名旅游资源发展比较好,但是一些具有发展潜力但不知名的旅游资源至今还是无人问津,且目前的旅游资源开发基本上都集中在郊县,市区旅游资源开发较差。被列入发展规划的都天庙街区、文庙街区、淮安区的河下古镇街区等旅游资源,近些年也一直停滞不前,使得其在提升市区旅游资源的文化发展中没有发挥积极作用。所以,在淮安市区文化开发过程中,应该整合这部分资源,增强旅游区的文化氛围,打造具有人文情怀的规模化旅游景区。

节庆活动开发模式

所谓节庆活动开发模式,就是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在地方民众举办各种节庆之际,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其中,感受其中的文化氛围,以获得良好的文化体验。淮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数不胜数的地方节日,其中大部分都与美食文化有关,如淮扬菜美食文化节、国际龙虾节、金湖荷花美食节、洪泽湖大闸蟹节等。为了更好地传承淮安民俗文化,可以好好利用现有的这几个节庆活动,将其做精做优,使其凭借丰富的活动项目和较强的节庆影响力,影响其他地区开展类似的文化活动,从而实现文化的多元化。在各地方节庆活动积极开展的基础上实现县市互动合作,构建“区域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节庆旅游发展体系。

主题公园开发模式

所谓主题公园开发模式,就是在一个特定的主题下,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科学设置景点,形成将娱乐活动、参观游览和服务接待等一体化的旅游方式。淮安市的旅游开发也可以从这方面着手,目前全国范围内各类主题公园层出不穷,淮安市在开发时应该将自身文化特色同主题公园联系在一起,以此来增强自身旅游文化内涵。淮安素有“运河之都”之称,自古就是水运枢纽,千年运河在此延绵。早在2013年,以文为脉,以水为魂的里运河文化长廊工程就已经开始建设,“起”“承”“转”“和”四大板块将千年运河、经典水城景观浓缩其中,古运河的沿河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黄金水岸、十里金粉、水舞间、田园水乡、运河春天、榷关怀古”这六大主题已经成为淮安特色。

淮安市全域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淮安市全域旅游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特色文化挖掘不够深入。文化并不是短期营造出来的快消品,而是历史的积淀。为了其更好地服务于旅客,应该不断深挖文化资源。

第二,品牌宣传力度不大。虽然淮安市也进行了一定的品牌宣传,比如在北京举办过旅游推介会等,但是宣传仍旧不够,传播力度也不大。

第三,旅游产品以观光旅游为主,开发深度不够。目前,淮安市的旅游景点还停留在观光层次,并没有进行深层次开发,只是通过静止的物品让游客体会文化价值,没有动态的、立体的文化产品充分彰显文化精髓。

特色文化引领下,淮安市发展全域旅游的对策

深入挖掘当地的特色文化

虽然可以从大方向上把握淮安的整体发展,但是要想使淮安全域旅游形成自己的特色,就必须深度挖掘,充分凸显文化内涵。淮安全域旅游发展的主要依据就是“水”“绿”“文”,深挖这一文化特色,可以充分彰显淮安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在旅游的各个环节都要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并且为游客提供最佳的体验方式。运河文化是淮安市特色文化的着重点之一,同时还有红色文化,在这两大统筹的前提下,漕运文化、淮扬菜文化、戏曲文化、西游文化融为一个整体,形成文化大舞台。当然,文化来源于人民群众,相关部门应该对民间艺术的传人给予相应的照顾,积极鼓励地方特色的开发。

整合特色文化

1.突出区域旅游文化特色主题

目前,在市政府的引导下,各级县政府相互配合,在打造各区域文化的同时,使得淮安市的旅游资源整合成为一个整体,也就是说将淮安市当作一个旅游景区,各县区就是淮安的特色花园,淮安市的每个家庭就是花园中的盆景。在整个旅游链条中,文化产品应该贯穿于每个环节中,以更好地展示淮安的历史风貌,更加突出淮安的特色文化,增强游客的文化体验。淮安的全域旅游实现了一体化,每个区域既能独当一面,又能合力展示区域文化,更好地突出文化特色主题。在此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每个区域的独特性和独立性,淮安全域旅游最需要的就是各区域之间的相互配合,其都围绕整体文化特色这一中心,可以实现1+1>2的整体效果,否则整个淮安旅游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无法形成区域特色品牌。

2.完善旅游设施,融入特色文化

本文所说的全域旅游并不是一个无序的庞然大物,而是坚持围绕同一中心发展的有机整体。那么淮安全域旅游的中心是什么呢?那就是淮安特色文化。基于此,无论是旅游设施,还是同旅游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应该围绕这一主题。一方面,淮安相关部门应该从公共服务方面着手,将旅游服务做得更加精细,在每一个环节都融入淮安特色文化,对于同淮安本土文化脱离的设施,应该及时加以改造;另一方面,坚持文化产品的创新。创新同样是旅游行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为了游客在淮安获得更好的体验,应该推出更多符合游客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此外,还应该完善导游讲解系统,通过更多的讲解方法,让每个来淮安旅游的游客都能真正读懂淮安。

3.以特色节日为抓手,形成品牌效应

目前,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更加重视品牌效应,淮安旅游发展也不例外。淮安相关部门应当借助当地最有影响力的节日以及最优特色的文化习俗为引子,做优做精,设计出将文化与体验并重的旅游产品,突出自身文化特色,形成自己的旅游名片,然后借助媒体的力量,让更多的人深入了解。首先,在宣传环节应该坚持将传统媒体同现代媒体相结合,注重文化内涵的解读。目前,数字化平台的影响力比较大,应该多加利用,以增强淮安品牌影响力。其次,通过办品牌节日的方式宣传淮安。淮安节日诸多,比如淮扬菜美食节、盱眙龙虾节等,这些节日都是淮安宣传自己的良机。

此外,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民的力量,淮安特色旅游也不应该只依靠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力量,淮安的未来最应该依靠的广大人民群众。淮安的特色文化大多都是民俗文化,民俗文化的发展本就植根于民。所以,淮安市还应该加强对民众的相关教育与宣传普及,让大家了解发展旅游的重要性,同时为区域发展带来相关助益,使得人人都明白旅游同大家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挖掘民俗文化,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而言之,淮安是历史名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淮安全域旅游发展是城市发展的趋势,我们应该给予重视,要正视目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深度挖掘民俗特色文化,统筹区域发展,以运河文化和红色文化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使得淮安全域旅游的每个环节都能体现出淮安的特色文化,同时要注重宣传的力量,充分利用现代和传统两种媒体,形成城市文化名片,使淮安文化走出去,实现淮安全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參考文献

[1]钱肖羽,刚强.数字时代文创产品的符号化传播——以甘肃省博物馆文创产品为例[J].新闻与写作,2021(08):101-103.

[2]尚会琴,闫承恂.基于地域文化的庆阳香包文创产品设计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1(14):74-75.

[3]刘思宏.长白山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研发路径[J].商业文化,2021(21):118-119.

[4]张苇,黄畅畅.文创产品的趣味性设计[J].包装工程,2021,42(14):290-295+311.

[5]王健.成功展现地域文化特色亮点的立体画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08-03(008).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新训练项目“地域文化视角下的特色文创产品研究”(编号:202113753007Y)。

猜你喜欢
淮安市淮安全域
“天下第一笋”——淮安“天妃宫”蒲菜
淮安市加强对泗州城遗址的建设引导
博里农民画——老淮安的文化艺术名片
联合全域作战:美军军力新引擎
江苏省淮安市第一山中学活动掠影
我的奶奶
《2017全域旅游发展报告》发布
全域旅游嘉年华我在黔南等你!
Children I Met In Brisbane He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