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是怎么爆红洛阳的

2022-05-13 01:35殊春
阅读时代 2022年5期
关键词:左思陆机容貌

殊春

第一眼看到左思的人,大概都想不到他会光照文坛。

他容貌丑陋,“貌丑悴,不持仪饰”,某次驾车出游,竟然遭到一群老妪的嘲笑唾骂,只好“委顿而返”。

魏晋本是注重仪表的时代,《世说新语》里特设“容止”一门,对当时士人的容貌风度细加评点。何况还有潘岳这样出门被掷果盈车的美男子,丑陋的左思也只能作为反面典型了。

他说话口吃,以至影响到正常的社交:“口讷……不好交游,惟以闲居为事。”

魏晋又是崇尚清谈的时代,士族名流共席而坐,手持麈尾,就各种玄学问题析理问难,反复辩论,妙语连珠,使闻者如飲醇酒,正是后世所谓“魏晋风流”中不可缺少的场景。这场景中显然不会有左思的一席之地。

他出身寒微,父亲只是一名小吏,凭着才干好不容易爬到殿中侍御史的位置,自然不能给子女提供多少出人头地的资源。

魏晋更是讲究门第的时代,“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朝堂被门阀世家把持,裙屐翩翩的乌衣子弟占据了所有重要的位置,寒士们的才华再惊人也只能终生守着一个低微的官职。

而所有外在条件都毫不出众的左思,年少时也没有表现出任何过人的才能。

他父亲对他寄予厚望,教他钟、胡书及鼓琴,他没有一样学成。父亲大失所望,对朋友说:“思所晓解,不及我少时。”

知子莫若父,左思的人生仿佛输在了起跑线上。然而这一次,左思的父亲错了。

听到父亲对自己的评价,左思“感激勤学”,奋发图强,随着年岁渐长,他的才学越来越令人无法轻视。

他的妹妹左棻同样才名远播,晋武帝得知,在泰始八年下旨召她入宫。身为外戚,左家自然也沾了光,举家搬入京师,左思这才得以步入仕途。

他上书朝廷,求为秘书郎。这个官职掌管皇家图书经籍,却并无实权。左思想得到这个职位的原因听来匪夷所思:他是为了给自己的一篇文章搜集材料。

左思想写《三都赋》很久了。为了这篇文章,他构思了十年,家里到处放着纸笔,偶尔想出一句,立即记下,生怕遗漏了不知何时会来的灵感。初到京师他就去拜访了曾在蜀地为官的著作郎张载,向对方打听蜀地的风土人情。适逢东吴名士陆机入洛,为了了解东吴,他又去求见。

谁知陆机也有意写这篇赋,听说他已经动笔,在给弟弟陆云的信中嘲笑道:“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

左思也许没听到陆机的嘲笑,也许听到了但是不在乎。瞧不起他的人太多了,他对此习以为常。他只想好好写成这篇文章,像一只蚌没日没夜地磨砺一颗珍珠。

《三都赋》写了十年。等到最终写成,左思已经费尽了毕生的心血。

他明白自己这篇赋的价值,不亚于东汉以善赋著称的班固、张衡的作品。可惜其他人不这么想,毕竟这篇赋出自一个出身低微、貌寝口讷的文人之手,能有多少价值呢?

左思被人轻视了半生,但是这次,他不打算再忍耐下去。

他可以无视世俗对他的讥讽,但不能无视这篇凝结了他毕生才学的文章就这样湮没无闻。

“恐以人废言”五个字,背后堆积着他一生的愤懑。

他去找了享有盛名的隐士皇甫谧,把《三都赋》给他看。皇甫谧读后大为惊赏,欣然为之作序。此事很快流传出去,当时的文坛开始用另一种眼光审视这个他们曾瞧不起的文人和他的作品。

曾认为自己如果写《三都赋》必然能比左思写得好的陆机,在读过全文后,“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能在史书上留下这样一句话,左思的十年心血总算没有白费。

可惜,一夜间名满天下并没有让他的命运改善多少。他又做过几任小官,始终没能得到一展长才的机会,还险些卷入“八王之乱”。妹妹左棻虽为贵嫔,但和他一样容貌丑陋,不受宠爱,自然也帮不上哥哥什么忙。永康元年左棻病逝,京城已经没什么可让左思留恋的了。

他退居洛阳城东,拒绝掌握朝政大权的齐王司马冏的任命,不久又举家迁往冀州,数年后安然去世。

一直到死,他都只是个丑陋、口吃、出身低微、沉沦下僚的文人。然而“洛阳纸贵”这四个字,将永远镌刻在文学史上,跟在那篇著名的《三都赋》后面。

(源自“菊斋”)

责编:王晓静

猜你喜欢
左思陆机容貌
画与理
《世说新语》:潘安与左思
黄耳传书
洛阳纸贵
Perfect is Boring
感恩节
左思与《三都赋》
诗人陆机:天生贵族难自弃
左思和《三都赋》
陆机,放不下出身的“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