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娜
(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200)
当前,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为有效降低环境污染,必须彻底贯彻生态建设理念,使生态建设成为城市化建设的基础内容。不同社会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积极响应生态建设的基本理念,遵循时代发展的基本趋势。同时,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产生的影响下,建筑工程必须积极转变传统的发展理念与方式,科学合理地引入现代节能技术,进一步降低工程材料和能源消耗,充分体现生态建筑的理念,确保其能实现更加优质的建设效果。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将生态建筑观引入建筑设计中,从而大大降低建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生态建筑观是一种生态理念,即保护生态环境,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主要以植树造林、生态农业、水土流失治理等方式来实现优化建设。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采用生态建筑观,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保护自然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多数建筑企业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往往会忽视生态建筑观,导致生态建设仅存于表面。因此,生态建筑观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落实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不仅要降低实际施工阶段中对周边自然环境所产生的不良影响,而且要确保生态建筑观能与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有效结合在一起。
在建筑领域的发展阶段,所使用的资源大多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需要优化前期设计内容和后期的施工技术,以有效地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率。
在应用生态建筑观的过程中,要与时俱进,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在设计阶段体现出相应的文化内涵,充分挖掘群众的审美意识,创造出更加舒适、丰富且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建筑,满足群众的基本需求。
在实际使用阶段,生态建筑相对于传统建筑而言,都是由内而外逐步对物质形态进行优化设计,确保各种能源在后续使用阶段都能得到充分利用,通过不同能源的高效利用,构建出能源消耗与污染程度都比较低的生态建筑体系。与传统建筑相比,生态建筑观具有以下优点:
传统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能源消耗和资源消耗,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占城市整体能源消耗的50%,这不仅会给土地、空气、环境带来负面影响,还会加剧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因此,需要在建筑设计中科学合理地融入生态建筑观,不仅能提高建筑的整体社会水平,同时,也能大大降低能源消耗。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满足,使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生态建筑观中的节能环保理念不仅能满足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还能促进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要科学合理地运用生态建筑观,在降低污染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为人们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生态建筑相对于城市普通建筑而言,其外观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因为生态建筑设计阶段需要综合考虑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数据信息,后续建筑设计还需要进一步挖掘人文、地理等资源。通过前期的全面考察,可以在后续的使用中大大降低环境污染,利用当前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进行优化设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此外,在生态与建筑设计过程中,深入挖掘当地人文环境,可提高建筑工程的实用性,确保建筑本身具有地域性特点。
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应根据生态建筑观选择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全面提高生态建筑的整体性能和质量。在后续建筑施工阶段,为进一步突出生态建筑观,设计人员应全面拓展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和选择范围。例如,在选择建筑门窗部位的施工材料时,尽量选用塑钢门窗等保温性能较好的门窗材料,塑钢门窗能大幅度降低室内热量与室外热量的交换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使建筑物在冬季环境下仍能持续供暖。同时,为了减少建筑工程对水资源的消耗,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雨水收集器收集雨水,经过有效处理后,可以用来浇灌绿化带,从根本上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确保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观能更好地体现出来。
随着生态环境的快速发展,建筑物空间结构设计阶段必须重视生态建筑观,稳定地控制气候条件和能源消耗等因素。例如,为了降低电力资源消耗,必须采用南北朝向的房屋结构,这样既能提高自然光的利用率,又能保证良好的采光效果。但建筑物的外部结构设计会影响采光效果,有些墙体还会直接遮挡建筑物的光源,这就需要做好采光设计工作。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并对各种余能进行回收利用,使生态效益最大化(见图1)。同时,在空间结构体系设计时,不仅要充分考虑能源消耗,还要综合考虑当前地区的环境和气候条件,根据当地的风向设计更科学、更合理的建筑结构,提高建筑物的通风性能,在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的同时,提升建筑物居住的舒适度,为人们营造更好的居住环境。
图1 生态建筑能源输入输出示意图
在选择自然植被时,应根据当前地区的气候特点进行建筑优化设计,尽量选择符合气候特点的自然植被。例如,南方地区可以选择亚热带植物,北方可以选择温带植物,在建筑工程的后续施工阶段,针对一些病虫害较严重的地区,可以选择具有当地特色的自然植被,以解决当前地区的病虫害问题,降低植物保护的资金投入,减少各种资源的消耗。
在建筑物的中庭部位可设计绿化中庭,夏季通过自然植被可以大大降低室内温度,还可以降低建筑内部空间的噪声,从而更好地体现生态建筑观的应用(见图2)。在建筑施工阶段,既要有效地利用各种自然植被,又要全面保护现有植被,在生态建筑观出现之前,建筑施工阶段就会破坏原有的植被,然后进行绿色设计,这对自然植被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必须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建筑设计中遵循生态建筑观绿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植被状况,再进行更加规范的生态建筑设计。
图2 绿色中庭设计降低空调能耗
提高对规划选址的重视程度,把规划选址作为建设项目设计的关键环节,不仅要遵循生态建筑观,而且要保证建筑工程与周边环境相结合。而在实际规划选址阶段,工作人员应提前对施工现场周边的自然环境进行全面检测,了解自然环境的变化情况,并据此制定更完善的建筑设计方案,既可减少资源浪费,又可提高建筑施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在建筑设计阶段,设计人员要将自然元素与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保护了建筑周边的自然环境,又突出了生态建筑观的实际作用,是建筑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对于需要重新设计的建筑物,则要注重其与周边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既能突出建筑物的全新特征,又能减少资源浪费,确保新建的建筑物能有效地与其他建筑物融为一体。因此,在建筑设计阶段,必须对规划选址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确保建筑设计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建筑工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空间和工作空间,通过个性化的建筑设计,也能保证设计效果的逐步提升。在保证原有生态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当前地区的生态价值,以生态建筑观为核心,构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在制定设计方案时,要保证设计方案与当地的地域性特征高度一致,设计人员要深入分析当地的人文特色,确保地方元素可以有效引入设计方案,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获得更多的认同。同时,针对不同的人群应采取差异化的设计方法,根据他们的生活习惯、群体偏好、年龄特征等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确保房屋建筑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
综合来看,房屋建筑业属于高能耗行业,为了进一步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应积极引入生态理念,有效减少房屋建筑对各种能源的需求。同时,生态建筑观也能优化建筑内部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