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东 唐玉林 侯鹏霞 康晓冬 于 洋 梁小军**
(1.宁夏农林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银川 750002;2.宁夏大学农学院,银川 750021)
当前我国在肉牛养殖上出现小牛与育肥牛之间价格倒挂和母牛产能不足的现象(存栏量少和繁殖效率低),因此如何提高繁殖率,已成为制约肉牛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问题。过瘤胃脂肪(RPF)是指通过使用物理和化学等技术方法将脂肪保护起来,使其在瘤胃内不易被分解、吸收,避免其对瘤胃内菌群产生影响[1],达到在小肠消化、吸收和被机体利用的目的。研究表明,过瘤胃脂肪具有提高生产性能[2-3]、改善乳和肉品质[4-6]、缓解热应激[7]等功能。目前,过瘤胃脂肪在繁殖性能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奶牛上,通过改善产后奶牛能量负平衡状态达到提高繁殖性能的目的[8]。前人研究报道表明,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脂肪能显著降低产后高产奶牛血液中非酯化脂肪酸(NEFA)和β-羟基丁酸(BHBA)的含量,能够有效缓解产后奶牛能量负平衡,加快产后机体恢复速度,进而达到提高繁殖性能的目的[9]。此外,在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脂肪能提高奶牛产后促卵泡素、孕酮、雌激素等生殖激素的含量,并缩短产后配种时间[10]。目前国内对添加过瘤胃脂肪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产后奶牛上,关于其对产后肉母牛繁殖性能的影响还鲜见报道。因此,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添加量过瘤胃脂肪对产后肉母牛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及繁殖性能的影响,以期为过瘤胃脂肪在提高产后肉母牛繁殖性能上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过瘤胃脂肪购买于Britz公司,用棕榈脂肪粉为原料制成,脂肪含量99.9%,游离脂肪酸含量0.1%,水分及杂质含量0.03%,脂肪酸组成:C14∶0及以下、C16∶0、C18∶0、C18∶1及以上含量分别为1.21%、76.73%、4.81%、17.25%。
试验选用40头体况相近(体况评分5~6分)、胎次2胎、产后1周内的安格斯母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牛。对照组(第1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50(第2组)、200(第3组)、250 g/头(第4组)的过瘤胃脂肪,共饲喂60 d。
试验于2021年3月17日至2021年5月17日在宁夏某牛场进行。试验肉牛分别在4个牛舍进行饲养,内有运动场、水槽等,日饲喂2次,集中饲喂,自由饮水。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干物质基础)
试验期间每周采集饲粮样品和剩余饲粮,经粉碎、过筛、混匀后用四分法制样。测定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饲粮样品中水分含量用恒温(105 ℃)干燥法(GB/T 6435—2014)测定;CP含量用凯氏定氮法(GB 5009.5—2010)测定;EE含量用索氏抽提法(GB 5009.6—2010)测定;NDF和ADF含量采用Van Soest方法测定。
试验前、后空腹称重,取平均值作为试验牛体重,在试验前、后由本场体况评分师对所有试验牛用9分制进行体况评分(BCS),同时进行体尺测量,根据胸围和体斜长估测体重。
估测体重(kg)=胸围(cm)×胸围(cm)×
体斜长(cm)/10 800。
在试验期间记录下首次发情时间,并计算产犊时间到发情时间间隔的平均值。
在试验前期及后期结束时进行尾根静脉采血,在促凝管中以3 000 r/min离心20 min,抽取上层血清并分装于0.5 mL的离心管中,用于测定血清中的生化、激素指标。
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用爱德士(IDEXX)Vet Test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血清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葡萄糖(GLU)、尿素氮(UN)含量。
血清激素指标检测使用人胰岛素放射免疫分析药盒(生产批号20200520)、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试剂盒(生产批号E20200514-77090A)、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GFBP-4)ELISA检测试剂盒(生产批号E20200514-77090A)进行检测。
血清生殖激素指标送检湖北武汉云克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中心,分别利用抗苗勒管激素(AMH)检测试剂盒(生产批号L210524856)、抑制素B(INHB)检测试剂盒(生产批号L210524868)、雌二醇(E2)检测试剂盒(生产批号L210402124)、孕酮(P4)检测试剂盒(生产批号L210707479)进行检测。
使用SPSS 25.0对试验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P<0.05为差异显著,P<0.01为差异极显著,分析结果使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由表2可知,产后肉母牛初始体重和体况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终末体重第3、4组较第1组有显著增加(P<0.05),终末体况第4组较第1组显著增加(P<0.05)。
表2 过瘤胃脂肪对肉母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3可知,第2、3和4组随着饲粮中过瘤胃脂肪添加量的增加,各指标含量也升高,但血清TP、ALB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UN含量第4组较第1组显著升高(P<0.05);血清GLU和TG含量第4组较第1、2组极显著升高(P<0.01)。
表3 过瘤胃脂肪对肉母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由表4可知,血清胰岛素含量第4组较第1、2组显著升高(P<0.05),IGFBP-2含量第4组极显著低于第1组(P<0.01),第3组显著低于第1组(P<0.05);血清IGFBP-4含量第4组显著高于第1组(P<0.05),第3组显著高于第1组(P<0.05)。
表4 过瘤胃脂肪对肉母牛血清激素含量的影响
由表5可知,随着过瘤胃脂肪添加量的增加,4种血清生殖激素含量均在下降,且都低于第1组。血清AMH含量第4组极显著低于其他3个组(P<0.01);血清E2含量第4组显著低于第1组(P<0.05);血清INHB含量第3、4组显著低于第1组(P<0.05);血清P4含量4个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表5 过瘤胃脂肪对肉母牛血清生殖激素含量的影响
从表6可以看出,配种妊娠率第1、2组高于第3、4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第4组产后第1次发情时间极显著高于第1、2和3组(P<0.01),第3组显著高于第1组(P<0.05)。产后第1次配种天数第4组极显著高于第1、2组(P<0.01),第3组显著高于1组(P<0.05)。
表6 过瘤胃脂肪对肉母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适量过瘤胃脂肪可明显提高反刍动物平均日增重,且添加量与平均日增重呈正相关。吴树峰[6]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脂肪可降低肉牛采食量,增加平均日增重。许鹏等[12]通过在饲粮中添加饱和过瘤胃脂肪,发现其对产后奶牛体重下降有一定遏制作用但影响不显著,而在体况评分方面添加饱和过瘤胃脂肪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杨金波等[13]也证实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脂肪能显著增加低、中产奶牛体况,促进膘情恢复,且发生变肥现象明显。肉牛产后产奶量远低于奶牛,能量需求也较低,而本试验选用体况评分5~6分的产后肉母牛,在其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脂肪,可能由于摄入能量过高,显著提高了产后母牛的体重和体况评分。
血清生化指标可反映机体功能及营养代谢情况。血清TP主要由ALB和球蛋白构成,具有维持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酸碱度及运输功能。有研究表明,高脂饮食所致的肥胖会导致机体内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升高[14]。本试验中,第2、3和4组血清TP和ALB含量均高于第1组,可能是由于过瘤胃脂肪被小肠吸收进血后需要更多的脂蛋白去转运,进而导致机体合成更多的ALB,这与曹名玉等[15]研究结果相似。
UN是机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的主要代谢物之一,可反映机体蛋白质代谢水平,同时也是反映饲粮中蛋白质利用率的指标之一[16]。有研究表明,血清UN含量增加会减缓母牛产后生殖机能的恢复,出现卵巢静止、发情时间延长等繁殖问题[17]。本试验中,第2、3和4组血清UN的含量均高于第1组,且随着过瘤胃脂肪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这可能与TG蓄积在肾脏组织造成母牛肾功能出现损伤,导致UN随尿液排出量减少,进而导致其在机体内含量升高。
GLU是机体各组织细胞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本试验中,第4组血清GLU的含量极显著高于第1组,这可能与脂肪酸糖异生作用和INS敏感性降低有关。有研究表明,GLU含量增加会导致卵泡数量增加并刺激INS分泌,降低E2的含量[18-20]。
TG主要由肠黏膜上皮细胞和肝脏合成,能够直接反映机体对脂肪的利用率,TG含量高表明机体对脂肪的利用率低[21],而长期处于此状态则易导致肝脏中TG蓄积进而导致肝脏脂肪变性,肝脏代谢机能减退。有研究表明,长期从食物中获取的过量脂肪酸合成TG后蓄积在脂肪细胞中,会导致TG蓄积过多在多个组织中发挥毒性作用,并可造成卵母细胞损伤[22]。在本试验中,第4组血清TG含量极显著高于第1、2组,这可能与摄入过量脂肪酸有关。
INS是胰腺产生的一种多肽类激素,主要作用为促进血糖转化为糖原、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诱导促进乳蛋白和乳脂肪相关基因表达[23-24]。有研究表明,在动物出现肥胖和体脂代谢异常等现象时,会导致机体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和组织慢性炎症发生[25]。除此之外,胰岛素在体内还可抑制卵巢E2的分泌。Peluso等[26]使用INS灌注培养未成熟的大鼠卵巢,证明INS能够刺激有丝分裂并抑制E2分泌。
IGFBP在机体内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结合以无活性复合物的形式存在,IGFBP-2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亲和力较高,而IGFBP-4则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IGF-Ⅱ都有较高的亲和力[27]。有研究表明,IGFBP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抑制IGF的作用[28],而IGF-Ⅰ具有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和代谢的作用,主要由肝脏合成[29]。卵泡颗粒细胞中也有IGF-Ⅰ的结合位点,IGF-Ⅰ与E2、LH有协同作用,IGF-Ⅰ可促进颗粒细胞和内膜细胞的增殖分化,并增加了大卵泡内膜细胞E2的分泌,进而减少卵泡闭锁和增加可排卵量[30-31]。Russo等[32]研究发现,IGFBP-2具有调节代谢及肥胖的作用,INS可降低其在肝脏内的表达,并且其与肥胖呈负相关,这与本试验结果相符。
AMH和INHB是反映机体卵巢储备功能的重要指标,由窦前卵泡和小窦卵泡分泌[33];E2和P4则是由卵巢合成和分泌,具有促进乳腺和腺泡发育、启动和维持泌乳的作用。有研究表明,通过改变饲粮中能量来源,调控体内营养物质浓度、生殖激素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等方面影响家畜卵泡发育[34]。饲粮中添加的脂肪成分和使用时间不同,对卵泡发育的影响也不同,短期摄入有利于提高奶牛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但长期摄入高脂肪对家畜卵泡发育起负面影响[35-36]。本试验结果显示,添加过瘤胃脂肪组较第1组血清生殖激素含量均降低,这可能是由于过瘤胃脂肪导致母肉牛出现肥胖,而肥胖可导致机体卵巢机能下降,使得血清AMH、INHB、E2和P4等生殖激素含量下降。
当饲粮中能量过高,就会造成脂肪在肉牛体内沉积过多,致使肉母牛的体况评分增加,发生肥胖,进而造成脂肪浸润卵巢等生殖器官,影响卵泡发育及相关生殖激素的分泌,造成繁殖性能下降。康晓龙[37]通过研究不同能量水平饲粮对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饲粮中能量水平提高,FSH和LH的分泌量逐渐降低,进而影响卵巢恢复和排卵。另有研究表明,卵泡液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过高对卵母细胞发育具有不利影响[38-39]。Yang等[40]通过将小鼠卵母细胞暴露于不同脂质含量的卵泡液中,发现添加来自肥胖患者的高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的人类卵泡液对小鼠卵母细胞的成熟有负面影响。血清和卵泡液组成之间有显著相关性,血清代谢变化将反映在卵泡液中[41-42]。这可能是本试验第2、3和4组配种率较第1组有所降低、发情和配种时间有所延长的原因。
研究表明,本试验条件下,产后体况评分为5~6分的安格斯母牛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脂肪会导致其体况评分增加,血清相关指标改变,母牛繁殖性能下降,且随着饲粮中过瘤胃脂肪的添加量增加,影响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