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元
(郑州经贸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河南在历史文明中长期处于黄河流域的中心区域,历经20多个都城的历史迭代,丰富的历史资源为河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文化基础。2021 年河南省文旅融合工作会议确定了开展“非遗点亮”计划,为文化创意提供了建设基础。民间布艺文化作为河南本土民间非遗手工艺文化的一个分支,在民间被称为“软雕塑”,可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周代,河南境内几乎每一个地市都有丰富的布艺资源,以贴近人民生活方式、融入节日礼仪的活态民间艺术形式成为中华民间文化遗产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文化创意的河南民间布艺旅游产品在尊重传统民俗文化与工艺手法上强调大胆创新,融入诸多时代要素的特性,通过发现、挖掘、提炼、优化的设计手法将新型创意形态进行系统整合,贯穿到旅游产品设计中,在旅游产品的使用功能、用户体验和加工工艺层面跳脱传统概念的旅游商品,以文化创意的视角建构河南特色旅游布艺产品,为找到河南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良性之路提供借鉴,以此助推河南品牌旅游产品的产业建设。
河南布艺的发展自汉代起十分繁荣,主要体现在刺绣上,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黄河流域广泛流传。秦汉时代,由于经济繁荣,布艺品也尤为发达,河南灵宝的香囊、荷包、帕袋等手工艺品普遍流传,布艺品普遍以辫绣缝缀,图案用色丰富、对比和谐,画面饱满生动。隋唐时期,河南布艺品逐步向精致化发展,由于佛教鼎盛,作为供奉佛像的空间布场仪式,民间也开始流传布艺“贴绢”的工艺,将布片正面单片平铺缝制,背面层叠搭接,形成视觉上的层次感。宋代时期荷包正式取代香囊,布艺文化的发展延续至明清时期最为鼎盛,种类多样,例如洛阳的抱肚荷包、腰带荷包和莲搭荷包。清代扇袋、荷包、椅垫、钥匙带、刺绣屏风、扇囊、坎肩等实用品繁多,自清代起民间就有了从事堆绫绣的作坊。近代河南民间布艺在品种上百花齐放,地域特征鲜明,如图1所示,按照河南地区民间布艺种类和艺术特征进行归纳。
图1 河南民间布艺种类和特征
通过调研,对河南黄河流域民间布艺图案纹饰分别以植物、动物、抽象的题材进行归类,如图2所示。
图2 河南民间布艺图案纹饰题材
从旅游布艺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视角出发,首先需要对旅游布艺产品的创意设计方法进行系统调研,充分了解旅游布艺产品设计的内容、类型等,通过文献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对具备文化创意特征的布艺产品的内容进行梳理,针对不同地域特征布艺产品的设计方法进行归纳分析。在文献样本选取上,在知网中以黄河流域布艺产品、旅游布艺产品、文创布艺产品为主题检索,摘取相关研究成果共17篇,在文献研究中由于黄河流域布艺产品与文化创意类旅游产品交融研究的文章存在空白,只能从民族地域文化与布艺产品结合的文献中寻找典型案例,见表1。
河南民间布艺的工艺制作以刺绣为主,主要功能是强化装饰。无论是婚嫁衣物还是生活用品,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绣工技艺,例如过去河南义马一带的女孩六七岁就要开始制作云肩,为以后的婚嫁做准备,豫西一带讲究制作满月活儿,缝枕头面、门帘儿、儿童衣帽,民间流传“蓝缎鞋,绣红花,过了门好当家”,缝贴工艺也是最为普遍的布艺技法,不拘泥于刺绣的平面形式,用彩线缝制出人物、动物或植物造型。缠彩粽子是豫东和豫西的亲朋们作为挂件礼品在端午节时间互相庆赠,起针时用硬纸装裱成形,然后沿边缠绕,可以出现二方连续的规则形状,经过五色针法层层叠加,能够形成色相推移的效果,装饰意味浓厚。
河南布艺文化主要体现了自身民族和地域的特点,来源于河南黄河流域的广大劳动人民对质朴生活的追求,各地区在布艺造型特征上体现了主观认知,即不以客观存在的物象表征为准则,体现出明快、粗犷的原始造型符号,各地域的布艺种类在工艺技巧和图案表达上虽有异同,但在创作的造型形式上投射出趋同性的文化风格,即通过谐音和喻义的表现手段隐藏吉祥寓意,例如豫东嫁衣披肩上绣制百合、核桃,喻义百年好合;绣制龙、凤,有龙凤呈祥之意,喻义吉祥;河南灵宝地区的荷包内圆外方,绣面图案果实的呈现方式往往是剖开一半露出籽,喻义多子多福。谐音的象征性造型以托物寓意的含蓄方式体现了河南黄河流域布艺文化内在情感的喷薄,例如三门峡的绣品鞋垫中的图案造型有喜上眉梢,绣喜鹊和梅花。谐音与喻义长期在布艺文化中流传,吉谚祥语中蕴含着深层的象征喻义,反应了河南黄河流域的集体生命意识,也体现了娱乐实用的审美价值观。
河南黄河流域民间布艺的传承者们靠着后天的视觉想象,以布艺为载体,结合实用功能,创造出富含丰富民俗语言的多元化符号世界,注重对精神信仰的表达,通过对图腾崇拜和围绕其创作的诸多吉祥纹样,体现出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精神慰藉。辟邪纳福的民间题材,豫北地区民间儿童带的如意帽、佛宝帽上面用金色线绣制金锁,寓意护佑平安。洛绣祈求子嗣繁衍的主题也不胜枚举,例如麒麟送子图、榴开白子、莲花生子,生机蓬勃的愿景也体现出赏心怡情的心智。洛绣中象征佛教文化的盘长纹、方胜纹、回纹、寿字纹等抽象符号在布艺绣品中非常普遍,通过层次丰富、色彩艳丽的布艺针法表现出神话典故与民俗节令,呈现出浓厚的中原文化底蕴。开封汴绣屏风中儒家的孝道题材、忠义题材的精神教化,潜移默化地体现了家国情怀和民族品质。
河南民间布艺表现形式上以民俗活动为基础,受到民俗事项和观念的制约,许多民俗活动也因为有布艺对文化空间的装扮而增添了喜色和兴味,例如河南民间的轿帘刺绣、蒙头符刺绣、织锦便源于旧式婚俗;老寿星、和合二仙、张天师骑狗等图案的刺绣挑花为喜庆事项服饰提供了美化的条件;淮阳二月庙会上出售的布艺虎面玩具,在逗引、取悦儿童的同时也增加了游艺活动的趣味性。
由于河南境内民俗旅游的经济效益可观,多数布艺纪念品在云南、四川、陕西等地仍然可见,同质化现象严重,风格多年未变且做工粗糙,导致河南境内旅游布艺产品被随意庸俗化,民俗文化内涵被曲解。例如淮阳一些售卖彩布制作的布老虎,色彩丰富但老虎身上的纹路用胶印附着,毫无刺绣的工艺质感,部分虎头还被卡通化处理,虽有设计创新,但布老虎的憨厚沉稳荡然无存。洛绣、汴绣和商丘手绣在刺绣题材上也偏重于花卉主题,雷同严重,缺乏新意。河南黄河流域布艺旅游产品的设计创新相对薄弱,这是对布艺产品的文化挖掘不够深入、文化创意思路不清晰等原因导致的发展滞后。
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认可往往来自于对特定知名品牌的认可。近年来,河南旅游产品品牌也在蓄力开拓,但放眼全国,河南旅游文创产品开发只是起步阶段,关于专门研究河南布艺旅游产品的品牌更是凤毛麟角,企业对旅游布艺文创产品的开发还停留在“小、散、乱”的阶段,品牌间的沟通不足,产业层次较低,布艺类旅游产品没有受到重视。以单品开发为主,没有打开河南布艺文创旅游品在国内和国际的局面,所以需要输入更多年轻的文创类旅游布艺品牌,为河南旅游布艺产品开拓更大的空间。
旅游布艺产品是时代的产物,旅游者所处的时代不同,对布艺旅游产品在创意设计方面的关注度也有所不同。由于河南旅游景点的布局和景色基本固定,民情风俗相对稳定,所以部分布艺产品固守地域性的特点不变,完全脱离现代布艺设计的潮流趋势,在题材和式样上基本没有太大变化。尽管旅客能够接受布艺丰富的色彩搭配,但是对产品的造型形态和设计理念还是有更高的要求,例如将民俗布艺的图案直接印制在抱枕、眼罩上,没有顾及抱枕的外观造型,缺乏时代风格的旅游布艺产品无法充分凸显地域文化的个性化魅力,更难以吸引消费者进行购买,也不利于对非遗布艺文化内涵的传承和保护,带给旅游者一成不变和乱用、滥用文化元素的不良印象。
深度挖掘河南本土旅游文化资源特色,强调运用现代设计理念表达主题,布艺旅游产品的使用功能要兼具趣味化的交互体验。例如以淮阳布老虎为原型,进行扁平化处理,制作一系列金属摆件,把布老虎拟人化,赋予一些社会身份,老虎头为铁艺的立体造型做镂空处理,虎身用棉布为金属摆件制作各种着装。将现代美学的原则融入布老虎新形象的开发中,金属的铁艺处理突出旅游品的质感,幽默化的布艺造型提升产品的创意性,既突出了护佑的基本主题又将现代时尚审美观作为主要衡量标准,也可以通过对同类民间造型艺术的借鉴,为河南地域化布艺旅游产品注入新的活力,例如将布老虎玩具的原始造型进行等比例的微观缩小,将原有的蹲踞造型,改为直立造型,借鉴淮阳泥泥狗多种瑞兽一体共生的特点,让同一个布老虎搭配相生多个小老虎,保留住布老虎形象的敦厚与神秘,舍弃造型上的严肃性,让游客与布艺产品产生共情,以此实现旅游品的娱乐性和纪念目的。
河南布艺旅游纪念品的多数卖点都集中在手工艺的独特性上,但无论是刺绣技艺还是染色工艺都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旅客如果想在此技艺中进行体验并达到一定的效果,存在难度,为了拉近产品与旅客之间的距离,符合当下时代特征,采用前店后厂的方式,让游客能够参与和体验布艺创作,例如商家提供象征旅游地文化符号的图案模板供旅客选择,用激光镭射制作各种防伪标识,可以增加旅客购买信心的同时提升产品品质感;将激光雕刻艺术融入布艺工艺制品中,在具有民间手工艺特色的扎染布艺品上镂刻出清明上河园、龙门石窟等旅游地场景;用3D 打印技术将河南布艺元素中的吉祥动植物符号在旅游景点现场打印在T恤、帽子、包袋上,让服饰布艺品呈现出微浮雕质感,旅客也可以感受到现代高科技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碰撞,以此丰富服饰类布艺品的图案视觉造型;利用现代植物纤维纺纱技术让旅客充分参与布艺产品从染色工艺到产品制作过程。经过高科技对现代布艺设计理念的再造,河南黄河流域旅游布艺产品会被赋予时尚、创意、关注用户体验的卖点。
河南布艺手工艺文化内涵历史悠久,涉及神话传说和名人典故,在人文和历史的各个层面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传统媒体平台对河南布艺手工艺品的品牌文化进行宣传。同时依靠旅游布艺品牌的设计创新,完善这些古老文化载体的品牌建设,实现河南布艺制品更高层次的传承和保护。例如具有百年历史的秦氏绢艺,围绕彩扎工艺的历史故事对主体绢艺的产品周边、包装、宣传卡片、品牌标识进行再设计,弱化传统手工艺品在玻璃展示柜中带给人的的孤高冷傲,游客在购买时对产品定位模糊,买回去的工艺品摆在家中与家居整体风格脱节,将一些超前时尚元素与现代理念融合进去,强化亲民旅游布艺品牌的视觉形象。例如以豫剧元素为创意的一些列布艺绢绣品牌制作的系列产品,以较为现代艺术色彩搭配的原则结合豫剧脸谱的人物形象共同构成豫剧布艺文化品牌的推广。
对文创类旅游布艺产品的设计开发,以产品设计方法为导引,对民俗文化资源的要素进行再设计。通过文化元素到设计元素的转化得到设计方法的理论转化,采用系统化的产品开发手段,使产品的视觉要素和其他感官要素拥有特色鲜明、排他性强的特质,最终完成相关旅游布艺产品设计,利用思维导图对旅游布艺产品设计开发进行思维发散,构建以下设计流程:(1)明确民间布艺设计对象的类别,并从神话传说、典故事迹、民俗文化和旅游景点文化4 个方面进行分类、分析;(2)运用诸多文化元素进行再设计得出设计方法;(3)对旅游布艺产品进行分类,对可重复使用的设计方法进行产品系列化整合,运用系统化的宏观思维模式管理设计流程,为实现布艺民俗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顺利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思路,如图3所示。
对图案形态的提炼、简化,首先需要清晰设计对象所要突出的主题素材,提炼后用抽象符号替代主题物,再将新的形态通过排列方式和色彩补充加以丰富,简化符号不是对设计对象的省略,而是在提取图案的环节中进行抽象处理,为后期将简化后的符号加以沿用,对解构重组后的图案实现创新。如图4所示,通过对洛阳民俗博物馆刺绣馆的调研,提取洛阳清代民间民俗挂件中的荷花元素加以简化,将原本充满民俗感的具象符号通过适合纹样的正方体外边框造型加以抽象组合处理,保留了原来图案的神韵,同时又将时尚流行色融入进去,采用色彩覆叠法增加图案的整体层次,突出旅游布艺产品在图案设计上的时尚、精致,最终完成系列化旅游布艺产品设计。
图4 简化符号沿用法设计案例
利用元素提取移植法对河南布艺民俗元素的运用,将现代语意更明确的图纹符号进行提炼,再移植到创意图案上,提升旅游布艺产品设计的灵活性,如图5所示,洛阳6片红绿贴画小云间采用剪贴绣针法绣出各种花卉图案,主题有荣华富贵之意,绣品极富立体感,鲜艳的色彩搭配栩栩如生,提取云肩中的仙鹤纹样和花卉外轮廓,并结合民间钱袋中的萱草纹样,将其融入到杯垫中,产品设计外轮廓取自闭合多边形,由云间开放形外轮廓变体而来,福、寿纹样契合吉祥寓意主题,结合大量卷草纹、瑞兽等多样化的纹样符号,将民俗文化中的生命感、律动性表达出来,实现在杯垫有限的功能性外观中传达设计意涵。
图5 元素提取移植法设计案例
局部指代整体法是以描绘完整的设计对象物为前提,经过矢量图配色后,取图案的部分置入到旅游产品中,适合选择体积小、便于携带的旅游布艺产品,如图6所示,以清代末年洛阳刺绣七片缎底兰边为设计灵感来源提取图案矢量图框架内容,进行四组配色方案设计,将每片云肩的蝙蝠、云纹、云头、石榴、青鸾、萱草纹样所构成的如意云纹作为产品亮点,利用云肩的局部表达云肩整体华贵文雅的吉祥寓意,图案形态的局部减省,不但未影响旅客对核心信息的理解,反而因这种留白的方式勾起受众的情感共鸣,产生对设计对象整体的回忆。
图6 局部指代整体法设计案例
基于文化创意的河南民间布艺旅游产品设计开发,服务于黄河流域的现代旅游产业,服务于现代经济文化生活,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以文旅深度融合为动力,以黄河流域民间布艺文化为载体,将文化创意思想融合到旅游产品实际开发过程,充分发挥文化创意对河南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探寻它们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和承载的民族民俗传统价值,通过文化和设计改良技术的手段使传统布艺旅游产品在审美和功能上产生新的价值,成为提高黄河旅游文化质量的新载体。对扩大河南文化影响力,为河南布艺艺术在造型方面的多样化发展和活化运用探索了一条可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