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名东,李丽华,李晚泉,刘家超,李小丹,叶浩彬,陈健芳,邹文毕
(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佛山 528100)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未期表现和最主要的死因,是心血管领域的主要挑战之一,全面、准确的诊断和评估是CHF 有效诊治的前提[1]。研究显示半乳糖凝集素-3(Gal-3)能促进心肌纤维化,参与心肌炎性改变和心室重构等过程,包括细胞凋亡、粘附、增殖、迁移、炎性应答、免疫应答和纤维化过程等,因此检测血清Gal-3、N 末端B 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动脉僵硬度对CHF 分级评估以及构建心衰患者预警评估体系具有重要价值,并能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2-4]。
选取2020 年1-12 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CHF 患者336 例,均符合以下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2018 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标准[4-7],CHF 分级标准均符合NYHA 分级标准,根据心力衰竭程度分为Ⅰ、Ⅱ、Ⅲ、Ⅳ级。排除标准:肿瘤、急性冠脉综合征(近3 个月不稳定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严重感染、严重肝肾功能不全、重度贫血、肺栓塞、结缔组织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心脏瓣膜病等患者。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进行分组:心功能Ⅰ-Ⅱ级组136 例,其中男86 例,女50 例,年龄(61.3±9.4)岁;心功能Ⅲ级组112 例,其中男60 例,女52 例,年龄(63.3±10.4)岁;心功能Ⅳ级组88 例,其中男53 例,女35 例,年龄(65.7±10.9)岁。同时收集同期住院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112 例非CHF 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73 例,女39例,年龄(64.1±5.6)岁。在试验过程中有中途放弃治疗而退出试验,按照1∶1 的比例相应补充心功能分级同样的患者。本研究经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佛科伦理号201901)。
在患者入院时收集年龄、性别、身体质量、吸烟、血压、个人史、既往史等基本信息。入院次日7 点患者空腹抽血,测定血脂四项、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UA)、血清肌酐(SCr)、空腹血糖(FBG)、血清醛固酮(ALD)等指标;同时收集静脉血4 mL,置入EDTA 抗凝血管中,2 h 内应用3 000 r/min转速离心10 min 收集的血浆,−80 ℃冻存,统一运送到广州金域医学检测中心测定Gal-3 水平;收集超声心动图测得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未容积(LVEDD)、颈动脉超声等影像检验结果。采用日本OMRON 动脉硬化检测系统(Form bp-203RPG)测定颈动脉和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和肱动脉和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由研究小组成员心内科医师对CHF 患者采用NYHA 分级标准进行分级,所有CHF 患者由一名熟练的心内科医师独立评估,记录结果。入院期间或出院后,根据CHF患者心力衰竭评估结果,在我院心脏康复中心进行心脏康复,出院后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1 a,记录CHF患者再次发生心力血衰、心绞痛、脑卒中、死亡等情况。
采用SPSS24.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CHFⅠ-Ⅱ、Ⅲ、Ⅳ级患者的年龄、吸烟史、合并高血压、UA、Scr、ADL、hsCRP 等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见表1。
表1 各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对 照组、CHF Ⅰ-Ⅱ、Ⅲ、Ⅳ级患 者的LVEF、LVEDD、Cf-PWV、Ba-PWV、Gal-3、NT-proBNP 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各组心功能、动脉僵硬度、Gal-3和NT-proBNP情况的比较 (±s)
表2 各组心功能、动脉僵硬度、Gal-3和NT-proBNP情况的比较 (±s)
在CHFⅠ-Ⅱ、Ⅲ、Ⅳ病例组中,Gal-3 与NT-proBNP 呈正相关(r分别为0.280、0.312、0.350,均P<0.01);与Cf-PWV 呈正相关(r分别为0.237、0.291、0.334,均P<0.05);与Ba-PWV 呈正相关(r分别为0.309、0.374、0.421,均P<0.05)。
CHF 是临床上常见的综合征,对其作出及时诊断、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在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降低患者诊疗费用等方面尤为重要[8-9]。NT-proBNP是心力衰竭诊断与评估的金标准,易受年龄、肾功能等非心脏因素的影响,需要寻找新的标志物对慢性心力衰竭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病情评估和个性化管理提供新思路、新途径[10-12]。Gal-3是巨噬细胞分泌的β 半乳糖苷结合凝集素,在人体的组织中广泛分布,参与心肌免疫炎性应答和心室重构等过程。Gal-3 与CHF 密切相关,加速CHF 的进程,是心肌纤维化和心室重构的生物学标志。在心室重构或损伤组织中,Gal-3 以浸润性表达为主并明显上调[13-16]。动脉僵硬度是预测和评估CHF 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是动脉僵硬度可重复、有效、无创、最简单的测量指标,颈-股动脉PWV(Cf-PWV)是测量动脉僵硬度的金标准,肱-踝PWV(Ba-PWV)测量方便,与Cf-PWV 显著相关,临床应用价值相似,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17-20]。多数研究表明Gal-3 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水平升高,但Gal-3 在心力衰竭的诊断与评估价值不如NT-proBNP,更多倾向于用Gal-3 来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短期或长期不良预后发生风险。近来人们提出了“血管的亚临床病变”新概念,测定动脉血管僵硬度对心血管疾病的预后评估有着重要的价值[21-22]。
本文表1 结果显示,对照组、CHFⅠ-Ⅱ、Ⅲ、Ⅳ级患者的年龄、吸烟史、合并高血压、UA、Scr、ADL、hsCRP 等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提示这些指标对CHF 患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有参考价值。表2结果显示对照组、CHFⅠ-Ⅱ、Ⅲ、Ⅳ级患者的LVEF、LVEDD、Cf-PWV、Ba-PWV、Gal-3、NT-proBN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Gal-3 和心力衰竭标志物NT-proBNP 一样,能反映CHF 患者心力衰竭层级,对CHF 的诊断、危险分级和评估具有参考价值,可为医务人员获得CHF 临床诊断与病情评估证据提供参考。而在CHFⅠ-Ⅱ、Ⅲ、Ⅳ病例组中,Gal-3与NT-proBNP、Cf-PWV、Ba-PWV 呈正相关(均P<0.01),提示Gal-3和动脉僵硬度在CHF患者中的关系密切,对CHF 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和病情评估有参考价值。但本研究也存在以下局限性:研究病例来源于我院心血管内科,样本量较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Gal-3、NT-proBNP 和动脉僵硬度未进行比较;随访时间短,只是初步的临床经验总结,结论尚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加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