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机理论的心理干预对慢性牙周炎病人心理状态及自我效能感的干预作用

2022-05-11 09:49庞红霞孙小春周美燕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牙周牙周炎量表

谢 芬,庞红霞,孙小春,周美燕,郑 旭,2

慢性牙周炎是常见的口腔疾病,牙周微生物是其始动因素,但单纯细菌因素不足以完全解释牙周相关病情的复杂性与严重性。近年来,随医学模式转变,社会心理因素在牙周炎发病、进展、治疗及预后各方面的影响作用日益受到关注[1-3]。有研究[4-5]显示,牙周炎与社会心理因素存在明显相关性,心理及精神因素是急性溃疡性坏死性牙龈炎的重要病因。随研究深入,人们发现重度慢性牙周炎病人通常处于一种忍耐压抑状态,明显A型人格、工作压力大、经济状况下降与牙周附着丧失明显相关,牙周病可因心理应激而加重病情。加强慢性牙周炎病人心理干预,纠正其不良心理状态,减轻心理应激至关重要[6-7]。慢性牙周炎病情变化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的心理状态,而时机理论指出人的体验和需求是随时间而变化的[8],因此,本研究采用基于时机理论的心理干预针对不同分期与慢性牙周炎疾病特点,由专人对病人进行一对一个性化指导。现就干预效果作一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80例慢性牙周炎病人,均知情并同意本研究;排除精神疾病者、早期妊娠者、认知障碍者、无听说读写能力者;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间的40例慢性牙周炎病人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间的40例慢性牙周炎病人作为观察组。2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婚姻状况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均具有可比性。

表1 2组病人一般资料的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热情接待病人及其家属,监测病人牙周及口腔情况,随机口头告知病人慢性牙周炎相关知识、手术方案及注意事项等,手术期间配合术者工作,术后及时予以并发症防护措施,并于治疗结束后做好随访工作。

观察组采用基于时机理论的心理干预。(1)准备阶段。成立时机理论小组,由科室护士长担任组长,1名口腔科专科医生,4名口腔科研究生,主要负责数据的统计分析。参考慢性牙周炎发病因素、临床表现等,制定符合慢性牙周炎疾病特点的《慢性牙周炎健康教育手册》,手册内容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同时邀请口腔科专家予以审核、修订。(2)实施阶段。基于时机理论的不同分期与慢性牙周炎疾病特点,将慢性牙周炎病人的心理干预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分别为诊断期、治疗期、准备期、调整期及适应期,由专人进行一对一个性化指导。①诊断期:该阶段慢性牙周炎病人缺乏疾病相关知识,认为病情较为严重,多表现为担心、害怕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主动对病人进行自我介绍,与病人及其家属,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并充分掌握病人实际情况及整体信息,从而选取最适合方式对病人及其家属展开健康宣教,如宣传手册、视频播放、一对一讲解、讲座、小型交流课堂等方式,宣教内容包括慢性牙周炎致病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措施、护理干预方法、短/长期疗效等相关信息。②治疗期:该阶段慢性牙周炎病人因不了解手术器械、步骤出现恐慌、排斥等心理问题,此时建议进行一对一指导,即通过一对一面谈方式主动告知病人及其家属慢性牙周炎治疗相关信息,如手术过程、手术仪器、药物作用机制、联合用药优势、手术仪器操作及治疗期间可能出现不良事件、注意事项、手术费用等,注意与病人及其家属交流期间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或采取心理暗示、语言暗示,手术操作前,护理人员告知病人操作医生手术经验,并与病人保持交流,转移病人对治疗及不适的关注,若病人过于紧张或主诉不适,可安慰病人;讲述以往慢性牙周炎治疗成功经验,消除病人不良心理情绪,指导病人正确面对疾病,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慢性牙周炎治疗。③准备期:该阶段慢性牙周炎病人因疼痛、出血等并发症认为手术失败,出现焦虑、不安等心理问题,此时建议进行个别指导,即护理人员及时肯定病人手术效果,消除内心疑虑,并通过一对一讲解、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告知病人术后注意事项及坚持药物治疗重要性,30 min内切勿漱口,禁烟禁酒,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保证充足睡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或提供家庭支持,将社会及家庭干预重要性告知家属,促进病人与家属间密切交流,叮嘱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病人的关心、鼓励,避免产生抑郁、自卑等不良情绪及心理,以便后续干预工作顺序进行。④调整期:该阶段慢性牙周炎病人自护能力低下,进一步加重焦虑、不安等心理问题,此时建议进行追踪护理,即为病人提供专门的专家门诊,制定对应时刻表,为病人及其家属提供24 h咨询热线;或进行线上病友交流会,通过微信群聊及公众号方式,为病人及其家属提供沟通交流平台,及时解答疑惑,鼓励病人之间可通过交流沟通,提高对慢性牙周炎相关知识的掌握度,提升彼此间情感交流,找到彼此病人之间共同点,鼓励病人倾诉内心真实想法,使其感受到被支持、理解,从而消除不良心理状态。⑤适应期:该阶段慢性牙周炎病人病情逐渐好转,病情趋于稳定,建议采取网络平台护理服务,护理人员通过定期于微信公众号及群聊内发布慢性牙周炎健康知识,如慢性牙周炎发病高危因素及处理措施等,加强病人及其家属对疾病健康知识掌握度,鼓励家属和病人倾诉感受及需求,正确指导病人调整工作及生活节奏,使病人尽可能适应。

1.3 观察指标 (1)牙周相关指标:于干预前后采用牙周组织检查器检测牙龈出血指数(BI)、牙周袋深度(PD)、菌斑指数(PLI)、附着水平(CAL)变化。(2)疾病知识掌握度:专家指导下护理人员设计《牙周病健康知识调查表》,问卷共20个题目,涉及牙周病相关基础健康知识,答对1题计1分,答错计0分,分值范围0~20分,依据得分水平分为高等水平(15~20分)、中等水平(8~<15分)、低等水平(<8分)。(3)心理状态: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与流调用中心抑郁量表(CES-D)评估干预前后心理变化,STAI量表包含状态焦虑问卷和特质焦虑问卷,评分范围20~80分,评分与焦虑情绪正相关,量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0.47~0.79;CES-D量表包括积极情绪、抑郁情绪、活动迟滞与人际关系、躯体症状等维度,共20个条目,采用3级计分法,总分≥16分即存在抑郁症状,各维度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0.54~0.84。(4)自我效能感:干预前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共10项内容,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作答,每项1~4分,分为完全正确(4分)、多数正确(3分)、有点正确(2分)、完全不正确(1分),共10~40分,评分越高则自我效能感越强;该量表在慢性牙周炎病人中表现出良好信效度,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73。(5)牙周健康:于干预前后采用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中文版(OHIP-14)评估,量表包括生理障碍(3个条目)、心理障碍(2个条目)、生理性疼痛(3个条目)等维度,采用5级计分法,0是从无,1是很少,2是有时,3是经常,4是很经常,分值越低提示口腔健康状况越好;量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83。(6)护理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估,量表共19个项目,5级计分法,分为非常不满意(19~<38分)、不满意(38~<57分)、一般(57~<76分)、满意(76~<95分)、非常满意(≥95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Ridit分析。

2 结果

2.1 牙周相关指标 干预前2组BI、PD、PLI及CAL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BI、PD、PLI、CA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2组牙周相关指标比较

2.2 2组健康知识掌握度比较 干预前2组健康知识掌握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度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2组健康知识掌握度比较[n;百分率(%)]

2.3 2组心理状态比较 干预前2组心理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TAI、CES-D等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见表4)。

表4 2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分)

2.4 自我效能感和牙周健康评分 干预前2组自我效能感、牙周健康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感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生理障碍、心理障碍、生理性疼痛等OHIP-14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5)。

表5 2组自我效能感和牙周健康评分比较分)

2.5 护理满意度 干预结束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6)。

表6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百分率(%)]

3 讨论

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我国35~44岁居民牙周健康率为14.5%,而牙龈出血检出率达77.3%,牙周袋检出率40.9%;我国60~74岁老年人牙周健康率14.1%,牙龈出血检出率68.0%[9-10]。由此可见,我国牙周炎是普遍存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影响慢性牙周炎发病、进展因素较多,自我效能是参与其发展过程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11]。张静等[12]认为,增强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改变牙周炎病人生活方式,曲梦等[13]也提到,增强自我效能感能有效维持口腔健康状况,促进科学口腔健康行为的形成。此外,研究[14]报道,牙周炎病人处于高度紧张、焦虑等状态时,大脑皮质对痛觉敏感性增加,牙周疼痛感加强。因此运用有效心理干预措施纠正不良心理状态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基于此,本研究尝试将心理干预应用于慢性牙周炎病人,时机理论认为,疾病的发展可分为不同阶段,即事件/诊断期(event/diagnosis)、稳定期(stabilization)、准备期(preparation)、实施期(implementation)和适应期(adaptation)五个阶段,不同时期为个体提供具体教育和信息支持,以满足病人动态变化需求。鉴于此,本研究以时机理论为框架展开心理干预,以实际理论为指导,结合慢性牙周炎疾病发展特点及病人生理、心理需求,将整个心理干预以诊断期-治疗器-准备期-调整期-适应期为流程展开,针对不同时期病人需求特点予以针对性指导。慢性牙周炎病人普遍存在疾病认知不足现象[15],在诊断期着重健康宣教工作,通过丰富化、多形式展开健康教育活动,能促进病人掌握更多疾病相关知识,正确认识疾病,做到正确口腔保健,养成良好口腔行为习惯。此外,在不同时期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以消除病人紧张、焦虑、恐惧、消极等心理状态,随不同时期不同干预措施实施,可形成潜移默化效果,逐渐提升病人自信心,增强其保持良好口腔保健行为能力,最终达到提升自我效能感的目的。本研究显示,相比常规护理干预,基于时机理论的心理干预能有效纠正病人不良心理状态,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其疾病知识掌握度。

本次心理干预过程符合知信行理论,通过时机理论指导下的分阶段心理干预,牙周炎病人知识掌握度提高,能正确认识慢性牙周炎发病、进展、治疗及保健相关知识,并能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树立治疗信心,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医护治护工作,同时日常加强口腔保健,对改善自身牙周健康,促进病情转归具有积极意义,知识-信念-行为的一系列思想及行为改变的过程,最终达到既定目标,有助于从根源改变个体思想,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保持口腔健康奠定基础。此外,本研究显示,接受基于时机理论的心理干预的慢性牙周炎病人对本次干预工作满意度较高,原因在于,根据牙周炎疾病发展特点,将干预分为五个阶段,而每个阶段病人的生理、心理需求不同,本次干预工作以此为依据给予相应干预措施,以病人为中心,充分体现了护理工作的人文关怀及针对性、科学性、合理性,更加贴合病人实际需求,有助于建立良好护患信任关系,提升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基于时机理论的心理干预通过分阶段针对性心理指导可抑制CP病人不良心理感受,提升健康知识水平,增强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改善病人牙周指标,促进口腔健康,且护理满意度高。

猜你喜欢
牙周牙周炎量表
英语写作评分量表研究
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量表开发研究
积极人格教育量表编制与现状调查研究
探讨牙周联合正畸用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对牙周临床指数和牙周功能的影响
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正畸干预在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美观的影响
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重度牙周炎牙齿的牙髓治疗时机及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口腔护理干预在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牙周联合牙髓治疗重度牙周炎的效果研究
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根管治疗后牙周治疗时机的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