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旭
导读:亚非西兰薹是亚非种业精心培育出来的优良品种,为帮助广大种植者增产增收,总结武汉地区秋季栽培的亚非西兰薹常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亚非西兰薹是亚非种业精心培育出来的优良品种,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成熟西兰薹蕾粒紧实,薹枝嫩绿,薹径2 cm左右,长10~20 cm。维生素C含量高达74 mg/100 g,硒含量高达0.3 mg/kg。研究发现,西兰薹的抗癌物质含量比普通西兰花高出10倍。现总结武汉地区秋季栽培的亚非西兰薹常见病虫害及其科学防治方法。
①猝倒病 出苗前染病,导致种子腐烂、出芽后胚轴茎基部或中部呈水浸状,后呈黄褐色缢缩变细如线,子叶尚未凋萎,幼苗即突然倒伏。苗床湿度大时,病残体及周围床土上可生一层絮状白霉。病菌喜高温(30~36℃),但土温15~20℃时繁殖最快,在8~9℃低温条件下也可繁殖(图1)。初期仅个别幼苗发病,温湿度适合时以这些病株为中心,迅速向四周扩展蔓延,形成大面积病区;若苗床温度低,幼苗生长缓慢,再遇高湿,则感病期拉长,局部有水滴时,易发病。苗期遇连续阴雨雾天,光照不足时,幼苗生长弱、发病重。
图1 苗期猝倒病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30%噁霉灵水剂75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0倍混合液、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750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50倍混合液或64%杀毒矾(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750倍+30%噁霉灵水剂750倍混合液喷雾,每隔3天喷1次,连续3次。苗期注意通风,15:00后尽量不要补水,保证夜间土壤不过于潮湿。
②黑胫病 移栽后染病,叶茎上现灰白色不规则形病斑,茎基部染病后向下蔓延,根部出现黑紫色条状斑,严重的外皮皱缩干枯,易折断;中后期染病叶片现不规则多角形灰白大病斑,上着生黑色小粒点状分生孢子器(图2)。病菌生长适温20~28℃,20℃产生分生孢子,成为初侵染源。田间主要靠雨水或昆虫传播,带病种子出苗时病菌直接侵染子叶后蔓延,病菌从薄壁组织进入维管束中蔓延,致维管束变黑。苗期湿度大发病重,定植后潮湿多雨或雨后高温,易流行。
图2 幼苗感染黑胫病后茎基部缢缩,植株营养不良
防治方法:幼苗移栽后,用64%杀毒矾(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750倍+30%噁霉灵水剂1 000倍液灌根。发病初期,用30%噁霉灵水剂75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0倍+0.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灌根或用50%多·福美双可湿性粉剂750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混合液喷雾,每隔7天1次,连续2次。
③霜霉病 全生育期可发生,苗期较重,主要为害叶片,中下部叶片发病较多,发病初期叶面上现浅黄近圆形至多角形病斑,空气潮湿时叶背产生霜状霉层,叶肉现黑褐色网状条纹(图3)。后期病斑枯死连片,黄褐色,严重时全部外叶枯黄,病害严重时可减产20%~40%。病菌孢子萌发温度为6~10℃,适宜侵染温度15~17℃。种植过密,定植后浇水过早、过大,土壤湿度大,排水不良,春末夏初或秋季连阴雨天气最易发生;病菌以菌丝在种子或秋冬季生菜上为害越冬,也可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主要通过气流、雨水、农具及昆虫传播。
图3 西兰薹苗期霜霉病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64%杀毒矾(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750倍+8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混合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8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混合液或20%氰霜唑悬浮剂750倍+64%杀毒矾(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750倍混合液进行叶片喷雾,注意染病叶片底部喷施均匀,使用不同组合连续喷药2次即可控制,期间注意通风,少浇大水,避免过湿。
①黑斑病 下部老叶先发病,病斑圆形灰褐至褐色,有或无同心轮纹,周围有黄色晕圈,病斑直径5~30 mm。茎和叶柄上病斑条形或梭形,暗褐色,凹陷,发病严重时叶片上布满病斑,连成大黄斑,致使叶片变黄干枯(图4)。潮湿时斑面上易长出黑色霉状物(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在0~35℃下正常生长发育,生长适温17~25℃,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0~25℃。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内越冬,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萌发产生芽管,从寄主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环境条件适宜时,在病斑上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再侵染。发病环境均需高湿。
图4 西兰薹黑斑病
防治方法:需提前防治,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750倍混合液或430 g/L戊唑醇悬浮剂1 500倍+2%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500倍混合液喷雾,连防2~3次,每次间隔5天,可有效抑制病斑扩大。
②软腐病 发病初期,外叶叶柄或茎基部出现水浸状斑,植株外层包叶中午萎蔫,早晚恢复,数天后外层叶片不再恢复,病部开始腐烂,基部逐渐腐烂成泥状,或塌倒溃烂,叶柄或根茎基部的组织呈灰黑色软腐状,产生白色菌脓,接触有黏滑感,严重的全株腐烂、恶臭(图5)。病菌生长发育最适温度25~30℃,最高40℃,最低2℃,通过雨水、灌溉水、带菌肥料、昆虫等传播,从植株伤口侵入;整个生育期内均可由根毛区侵入,潜伏在维管束中或通过维管束传到地上各部位,厌气性条件下大量繁殖引发病害,称之为潜伏侵染;由于软腐病菌寄主广,经潜伏繁殖后,引起生育期或贮藏期发病,该病从春到秋在田间辗转为害;其发生与田间害虫、人为或自然造成伤口多少及黑腐病发生等有关;自然裂口、虫伤、病痕及机械伤等伤口是该病侵入的主要途径;生产上久旱遇雨,或蹲苗过度,浇水过量、地下害虫多都会造成伤口而发病;反季节栽培时遇高温季节发病重。
图5 西兰薹软腐病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0倍+5%大蒜素微乳剂500倍混合液、36%春雷·喹啉铜悬浮剂1 000倍+20%噻唑锌悬浮剂750倍混合液或1 0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喷雾,药剂组合轮换使用3次以上。
蕾薹生长期的主要病害是黑腐病,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子叶染病呈水浸状后迅速枯死,真叶被侵染后叶缘发病,从叶缘开始形成向内扩展的“V”字形枯斑,病菌沿叶脉向下扩展,形成较大坏死区或不规则黄褐色大斑,病斑边缘叶组织淡黄色(图6)。从伤口侵入的,可在叶片任何部位形成不定形的淡褐色病斑,边缘常具黄色晕圈,病斑向两侧或内部扩展,致周围叶肉变黄或枯死。高温(20~30℃)高湿环境最易发病,5~30℃均可发病,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10~12月为发病盛期。
图6 西兰薹黑腐病
病菌在种子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采种株上越冬;带病种子,幼苗出土时病菌从子叶边缘的水孔或伤口侵入发病;成株叶片,病原菌在薄壁细胞内繁殖,后迅速进入维管束,使叶片发病,再从叶片维管束蔓延至茎部维管束,引发系统侵染;随病残体碎片混入或附着在种子上,致种外带菌的,病菌在种子上可存活28个月,进行远距离传播;在田间主要通过病株、肥料、风雨或农具传播。
防治方法:可用2%春雷霉素水剂500倍+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500倍混合液、36%春雷·喹啉铜悬浮剂1 000倍+20%噻唑锌悬浮剂750倍混合液、5%大蒜素微乳剂500倍+2%春雷霉素水剂500倍混合液或1 0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喷雾,连续2次后病斑不再扩展或扩展缓慢。
初龄幼虫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3~4龄幼虫可将菜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苗期常集中在心叶上为害,影响包心(图7)。留种株上,为害嫩茎、幼荚和籽粒。生育适温20~30℃,南方3~6月和8~11月是发生盛期,秋季重于春季。喜干旱条件,潮湿多雨对其发育不利,怕强光,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假死性。
图7 小菜蛾为害叶片
防治方法主要为如下3种。
①物理防治 采用高度为80~100 cm的黑光灯、双波灯等杀虫灯诱杀。也可采用糖∶醋∶水为6∶3∶1的糖醋液,加少量敌百虫诱杀。
②生物防治 选择活体生物农药,包括真菌农药绿僵菌、白僵菌,细菌农药苏云金杆菌、短稳杆菌,病毒农药颗粒体病毒、多角体病毒,昆虫病原线虫等。每667 m2用2亿孢子/g金龟子绿色僵菌CQMa421颗粒剂5 kg或1亿尾昆虫病原线虫进行播种前土壤处理,对小菜蛾具有较好防效,同时兼治菜青虫和黄曲条跳甲。
③化学防治 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100 g/L顺式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混合液、3%甲维盐微乳剂1 500倍液、15%茚虫威悬浮剂3 000倍液、20%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750倍+100 g/L顺式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混合液或5.1%甲维·虫酰肼乳油3 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初孵幼虫群集在叶片背面,或心叶中吐丝结网,在其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3龄后蚕食叶片,严重时仅留叶脉与叶柄甚至吃光叶片(图8)。生育适温20~35℃。一般7~9月是为害盛期,7~8月,降水量少,湿度小,有利其大发生。喜干旱条件,潮湿多雨对其发育不利。具趋光性、假死性。
图8 甜菜夜蛾为害叶片
防治方法主要为如下3种。
①物理防治 可利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每3.33 hm2设1盏。人工采卵和捕捉幼虫。甜菜夜蛾的卵块在叶背,且卵块上有黄白色鳞毛,易于识别,3龄以前的幼虫多集中在心叶上。
②生物防治 选择活体生物农药,包括真菌农药绿僵菌、白僵菌,细菌农药苏云金杆菌、短稳杆菌,病毒农药颗粒体病毒、多角体病毒,昆虫病原线虫等。每667 m2用2亿孢子/g金龟子绿色僵菌CQMa421颗粒剂5 kg或1亿尾昆虫病原线虫进行播种前土壤处理。
③化学防治 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100 g/L顺式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混合液、3%甲维盐微乳剂1 500倍+15%茚虫威悬浮剂3 000倍混合液、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 000~3 000倍液、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750倍+100 g/L顺式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混合液、5.1%甲维·虫酰肼乳油3 000倍液、3%苦参碱水剂100倍液、1.5%多杀菌素悬浮剂800倍+15%茚虫威悬浮剂3 000倍混合液或20%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喷雾防治。
主要以幼虫为害,幼虫食性杂,且食量大,初孵幼虫聚集在叶背为害,取食叶肉,仅留下表皮;3龄幼虫后造成叶片缺刻、残缺不堪甚至全部吃光,蚕食花蕾造成缺损,容易暴发成灾(图9)。生育适温:28~30℃,长江流域7~9月暴发。喜干旱条件,不耐低温。具趋光性、假死性。
图9 斜纹夜蛾为害叶片
防治方法主要为如下3种。
①物理防治 可利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每3.33 hm2设1盏。人工采卵和捕捉幼虫。斜纹夜蛾卵产在西兰薹中下部叶片的背面,卵呈扁平的半球状,初产黄白色,后变为暗灰色,块状粘合在一起,上覆黄褐色茸毛。初孵时聚集在叶背啃食叶肉。按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配成糖醋液,加90%敌百虫晶体1份,调匀后装在离地0.6~1.0 m的盆或罐中,置于田间,可诱杀大量成虫。
②生物防治 选择活体生物农药,真菌农药绿僵菌、白僵菌,细菌农药苏云金杆菌、短稳杆菌,病毒农药颗粒体病毒、多角体病毒,昆虫病原线虫等。每667 m2用2亿孢子/g金龟子绿色僵菌CQMa421颗粒剂5 kg或1亿尾昆虫病原线虫进行播种前土壤处理。Bt制剂、多核蛋白壳核多角体病毒等昆虫生长调节剂和绿宝素乳油等效果较好。
③化学防治 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100 g/L顺式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混合液、3%甲维盐微乳剂1 500倍+15%茚虫威悬浮剂3 000倍混合液、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 000~3 000倍液、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750倍+100 g/L顺式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混合液、5.1%甲维·虫酰肼乳油3 000倍液、3%苦参碱水剂100倍液、1.5%多杀菌素悬浮剂800倍+15%茚虫威悬浮剂3 000倍混合液或20%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喷雾防治。
西兰薹受害叶片萎缩、黄化、枯萎(图10)。生育适温28~30℃,长江流域9~11月暴发。喜干旱条件,不耐低温。具趋黄性。
图10 白粉虱成虫、卵
防治方法主要为如下3种。
①物理防治 在种植地里挂黄板,并在黄板上涂黏度适中的液体,可以利用机油和黄油调制,也可以买不易干的粘胶涂在上面,挂置在略高于植株的上方。大棚种植的,先将棚内杂草、断枝或者其他杂物完全清除,再以用熏杀的方法防治虫害,熏蒸剂可以选用敌敌畏烟剂。
②生物防治 可利用天敌,如寄生蜂丽蚜小蜂、浆角蚜小蜂、草蛉等,1头草蛉至少能够吃掉170头白粉虱幼虫。寄生蜂10天左右投放1次。还可用100亿孢子/mL球孢白僵菌ZJU435叶面喷雾防治。
③化学防治 选用2.5%联苯菊酯水乳剂750倍液、22%联苯·噻虫嗪悬浮剂750~1 000倍液、24%阿维·螺虫酯悬浮剂3 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5%啶虫脒乳油750倍混合液叶面喷雾,白粉虱难以灭杀,需多次交替用药。
选择地势平坦、通透性好、地块排灌良好、耕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或砂壤土种植。
育苗前清除前茬作物残株、杂草,并运出室外集中烧毁,扣棚后熏蒸1次,确认棚中无虫后开始育苗。
大棚布置50~60目防虫网,可以有效阻挡白粉虱、蚜虫、小菜蛾等虫源。
基肥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配合复合肥,后期注意减少氮肥使用。实行滴灌或喷灌,严防大水漫灌,注重田间排涝,雨后及时排水,避免田间过旱。
及时松土能增加土壤通气性,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活动,调节土壤水分含量,有效降低土壤病害的发生。
采收后将病残株清理干净,集中处理,对土地进行翻耕,减少越冬病虫源。
避免与西兰花、皱叶菜等十字花科蔬菜轮作,与禾本科、茄果类、葫芦科、豆类作物进行轮作。当前生产上已经采用西瓜+西兰薹、西葫芦+西兰薹、玉米+西兰薹、黄豆+西兰薹等方式进行轮作和倒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