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俊伟,颜 雄,黄明琴
(遵义师范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
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来源、赋存状态、迁移转化行为与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与方法的学科,其对污染来源的确立、污染物的消除和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体系环境保护决策提供重要科学依据。《环境化学》课程在新工科环境类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1]。其传统教学设计注重以“专业背景”带动课堂活动,必须在学习一定已有专业知识前提下,才能进一步展开课堂问答和互动探索,但其本身又是环境类专业的前导课程,二者存在一定的矛盾性,这就要求在教学环节设计中强化知识体系的深入浅出授课方式方法。同时,该课程传统的教学环节忽略了与时事形势、技术革新、国情特征的结合需求,导致学生只知晓“如何处理”,身处不知晓“缘何产生”和“为何而学”的窘境[2]。
随着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尤其是以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融入的实践培养模式初见成效,进一步成为落实思政教学改革的助推器,已成为高校一线教师和课程建设研究的前沿热点[3~6]。“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理论指南,其内涵“八个坚持”的内容包涵生态保护、环境建设、污染现状和国情特征的各方面,恰好符合环境工科类课程的思政元素融入和契机[7,8]。因此,在环境化学课程体系中融入生态文明思想元素,建立提升学生知识获取能力和思想品格素质的新型教学模式,探索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贯穿全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融合新形势的融入式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
生态文明思想融入环境化学课程体系的核心在于知识传授和价值导向的有机结合,在深度挖掘专业知识点的同时,仔细梳理生态思政要素作为教学计划的条目和讲授内容,自然地结合时事政治要素和德育育人点,形成全课程育人的格局,其建设目标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内容与思政元素的融合。《环境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本身与环境类问题结合紧密,引入生态文明思想元素,使知识内容获得最前沿的注解和诠释,能够从研究热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地展开重难点的铺设,提升知识掌握灵活度。
(2)教学形式与思政元素的融合。灌输式的讲授只能形成短时间的记忆效果,知识无法拓展,应用和创新。以生态文明思想元素为引导,注重生态案例的展示剖析,使学生亲历探究问题发现过程,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提升创新和实践能力。
(3)情感价值与思政元素的融合。传统的工科性课程注重传授知识点,而忽略了价值导向引导[9,10]。生态文明思想的融入既强调了科学价值,使学生形成科学和正确的世界观,具有远大理想的建立引导,拓展知识远见;又注重人文价值和自然价值的协调统一,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和社会责任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追求。
环境化学课程的章节知识点明确,以遵义师范学院使用教材为例,课程共分5个大章进行独立授课,生态文明思想元素可分节分点进行插入教学,通过给出前沿的生态事例、环境问题或是国情时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寻求知识难点和价值要求,从而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在达成知识获取目标的同时,实现素质情怀和责任感的提升,进而达成对该课程的体系化培养要求[11]。具体在执行操作中,以该门课程的大纲要求和章节设置为背景,设定针对性的培养目标,分类契入“生态文明思想”元素作为融入点和教育点,如表1设置所示。
表1 《环境化学》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和映射点
以“探究式”和“引导式”教学方法为依托,通过对传统环境专业课程《环境化学》教学环节和模式的探讨与研究,融入“生态文明思想”思政元素和教育映射点,多角度地结合案例情景教学、小组讨论、课程实践环节、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建立“素质+能力+知识+价值情怀”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
在学期初,授课教师明确教学进度及规划安排,将生态资源案例创设于每一章节进度中,在授课环节以案例进行导入,此时并不直接说明知识点,而是注重学生自我体验示例的起因、经过和后果。在师生共同执行案例解读后,发起本节课的课程目标要求,诠释重难点,深入讲解知识体系,同时穿插生态思政元素。讲解结束后,在课堂环节展开分组讨论与展示环节,以反问探究式形式作为竞答辩论环节,各组轮流查阅或创设生态案例,并交给指定小组分析研讨,结合知识体系完成问题反馈,其他同学可进行补充和提问,以此类推,形成高效的“头脑风暴”,在45 min完成意见汇总,然后由教师总结、凝练和升华。最后,以师生共同作评委,根据知识、能力、价值目标、答疑完成度进行量化打分,实现由知识到情怀再到考评的全过程串联。具体执行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生态文明思想”元素融入《环境化学》课程教学方法体系思路
3.3.1 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教学设计和整体规划
教学目标设计和规划是培养模式创新的具体体现[12,13],环境化学作为环境类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前导课程,本身涉及专业知识面广泛,在没有深度学习环境专业知识前,需要很强的实践环节进行辅助教学,以增加知识的兴趣性和获取感。因此,教师需要深刻挖掘大量丰富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注重课堂知识传授的多样性和课下实践指导的严谨性,脱离书本框架的固有束缚,切忌生搬硬套式说教,以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诉求、学习需求和正确价值取向为依据,编撰教学课件和教案,制定以学期甚至学年为单位的教学实施规划,以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3.3.2 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教学设计的直接执行规范,《环境化学》课程的大纲修订中,除更新基本知识技能点外,要求将生态文明思想的“八个坚持”融入教学设计路径,着重在平时成绩中体现思政得分点,促进学生寻找和剖析思政案例的兴趣热情。同时,大纲体系中要明确各环节中教师和学生在思政导授课过程中的角色作用,重视案例教学、实践探索、课堂讲授和小组讨论环节的分工,注重知识点的详略分配,适用频次较低的知识点应主动“示弱”,将基本理论、关键技术、前沿热点、讨论展示和思政穿插作为突出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3.3 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教学载体
生态文明思想元素需要融入课堂讲授、回答、互动、反馈的各个环节,为了提升教学的趣味性,避免理论课程普遍存在的单纯性灌输,需要辅助以多种教学形式丰富课堂,更要注重方法的拓展创新,引导学生学习生态思政案例的同时,注重调动学生的自我学习和兴趣培养能力,在教学环节适时地增设一些如自我收集案例分享、小组讨论剖析案例、模拟创建典型案例的活动,甚至可以进行小组创建案例互换讨论,最大程度丰富载体资源。教学地点也不拘泥于传统教室,实践实训室、展示厅、环境监测点、教学基地等均可以作为授课点,可作为生态元素题材应用的发起点,使学生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模式下提升专业技能和思想素养,实现思维共振和情感共鸣。
3.3.4 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课程考评体系
考核是用于衡量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14~16],目前单一的考试标准和手段在准确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方面存在一定难度。根据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需求,在课程考核和评价体系中,加入如思想政治素养、品格塑造、学术专业道德等思政内容的得分环节,将学生在课堂和实践环节中表现出的思政素养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取分点,布置一些兼顾专业知识和思政特色的课下作业,并择优进行课堂讲解与展示,学生和教师均作为评委,现场公平、公正地量化打分。考核的重点由单一结果转移到学习过程,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了学生沟通、表达、组织协调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3.5 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专业化教学团队
生态文明思想的融入经验既是一种借鉴,也是一种与时俱进和经验提升,通过多样化的融入式教学启蒙,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能力培养,帮助教师有针对性、示范性地开展课程思政融合教学指导;另一方面,由于生态文明思政融入的教学资源需求较多,促使教师团队形成常态化的集体备课制度,各取所长,根据不同教师对学生的成长理解,编撰适用性更强的教学方案,优化了专业课程教学的感染力,适时打造出兼具专业知识技能和思政融合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
将生态文明思想自然融入《环境化学》课程中,以科学价值、人文价值和自然价值有机结合培养的目标任务贯穿教学全过程,消除了工科类课程重智育轻德育的盲区,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强有力的载体工具,使课程教学更具说服力和深度意义。同时,生态文明思想的融入完善了环境化学课程的整体教学规划,进一步凝练了教学大纲,丰富了教学实施活动过程和考评体系,使学生在接受知识传导的热情中,更深刻地认识科学价值观和理想责任担当,具有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双重功效,适合在环境类相关专业中课程中推广使用。
课程思政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是新工科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一种新的尝试,更是加强专业认知学习和素质提升的重要手段。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环境化学课程不仅体现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紧密衔接,辅助提升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创新思考、求知进取的学习模式,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家国情怀。
同时,还在以下方面有所收获:
(1)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环境化学》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思路要求课程的整体规划、大纲、章节和考评体系制定均应以生态文明思想基本内涵作为出发点。
(2)生态案例是思政融入的工具载体,思政教育映射点应主题明确、突出,并与专业知识相辅相成。
(3)教学过程注重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以思想剖析自主激发代替灌输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