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内蒙古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 刘晓霞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自2014年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由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以后,其理论创新与实践指导备受重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之后,又被确认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在政治、经济、文化、卫生健康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相继被提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积累了把握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形成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而“五个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之本。没有“五个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对我们国家未来的民族工作意义深远。本文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不断加强“五个认同”的系统化、全方位的教育,积极地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巩固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当前关于“五个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研究中,诸多学者分别从联系、影响因素、路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郎维伟、陈瑛(2018)在研究中指出“五个认同”是构建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同时还可以从“四观”视角来理解二者关系。进一步地,郎维伟、陈瑛(2020)再次探索共同体意识与“五个认同”的关系,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路径不仅包括公平对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还包括凝聚价值共识,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此外还应促进各民族交流发展。李从浩、汪伟平(2021)在研究影响少数民族大学“五个认同”的因素中指出,性别、家庭收入、生源地等因素均对“五个认同”有着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影响。张镇涵(2021)从共同体意识视角下研究探索如何增进“五个认同”,指出三个路径,分别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同时在各个群体中间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及贯彻民族政策并坚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目前关于“五个认同”与构建共有精神家园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有学者指出了“五个认同”在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过程中的相应定位。其中,杨东东(2017)和王月会(2018)在研究中分别从不同角度做出阐述。二人对“五个认同”自身及其各个分论点在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的定位提出自己相应的理解。关于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中,许多学者指出,建设精神家园有助于提高各族同胞的文化认同感、文化自信,进一步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综上,当前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五个认同”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多也较为全面,而共有精神家园与“五个认同”、共同体意识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且仍有待深入挖掘。目前还未有针对“五个认同”构建共有精神家园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文化基础的研究。本研究在这一点上对当前该领域的研究做出一定程度的探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围绕“五个认同”这个核心问题进行展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们党及各个基层组织,尤其是民族自治地区开展民族工作以及开创新局面的保证。在2021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回顾了党的百年历史,系统总结了党的民族工作在这段伟大的历史时期所取得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提出了一系列民族工作方面的理论,形成了党在民族工作方面所依据的重要思想。同时,讲话从建设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文化基础等方面,为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摹画出应遵循的主线。在夯实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文化基础的过程中,强化“五个认同”,不仅对深刻认识新时期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还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五个认同”是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必须遵循的思想保证。“五个认同”是共筑美好精神家园的思想基础。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从多个角度、多种形式开展“五个认同”教育,有利于增强我国新一代青少年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为构筑中国精神、增进民族团结、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提供了精神指引和基础保障。“五个认同”中的五个子部分从微观层面看,其互相之间存在较强的内部逻辑关系,而从宏观层面来看,五个子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互为基础和前提,相互作用和影响。具体来说,认同中华民族的前提是认同伟大祖国,而认同伟大祖国的基础是认同中华民族,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基础和前提。在认同中华文化方面,一国的文化实力在提高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影响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认同中华文化是认同伟大祖国和认同中华民族的前提和基础。在认同中国共产党方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地位的高度认同要基于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所以,新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开创要建立在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高度认同的基础上。总之,如何看待“五个认同”在共同体意识建设和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的作用及地位,体现了新时代中国人的思想觉悟和政治定力,在牢固树立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上,辩证统一地将“五个认同”融入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建设中。
开展“五个认同”教育,是全国各族人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五个认同”的学习,有助于各族同胞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充分认识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根本的主题和永恒的旋律。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了中国各族人民优秀文化的精髓,是古圣先贤、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集体智慧,是留给我们的智慧遗产,代表了先进的文化思想和崇高的道德情操。整个社会在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中华文化符号和民族风貌,把握建设各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方向。而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也是通过提高文化自信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文化基础的关键一环。因此,积极推进“五个认同”教育,不仅能够为建设共同精神家园提供精神动力,还将为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基础。
“五个认同”的提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了信心基础,为各族人民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提供了共同遵循的原则。不断强化“五个认同”教育,促进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共享发展成果,以建设共同精神家园为基础,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建设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必须坚持“五个认同”,同时深刻理解民族认同的内涵,传承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是要坚持“五个认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是要坚持“五个认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握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方向;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是要坚持“五个认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是要坚持“五个认同”,毫不动摇的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道路。
作为新时期中央民族工作的思想源泉,“五个认同”为坚定走中国道路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提供了巨大的群众基础和理论基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的成员,各民族在这个大家庭中拥有相同的权利并承担相同的义务。总的说来,“五个认同”对祖国、民族、文化、道路和政党五个方面进行了阐释,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精神支持,奠定了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反过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实现的过程中,“五个认同”在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和奠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积极作用得到了更好的诠释。顺利实现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建设,有利于在共同思想文化基础上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维护祖国利益,维护民族利益,坚定发展道路,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正确的方向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
伟大祖国是每位华夏儿女的精神归依。国家的强盛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国家的尊严是每个中国人自信的保证。中国人的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提供了极大的精神动力。各族人民为祖国建设不遗余力,为民族尊严自强不息,为国家领土完整抛头颅洒热血。国与家的关系,没有哪个民族比中华民族更能厘清轻重。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有助于在精神上进一步认同伟大祖国,共同开拓、共同守护祖国的领土,守护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世代繁衍的家园。每个中华儿女都是国家的主人,是祖国母亲的骄傲。
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爱国主义更具有时代特征,具有不同的内涵。历史上,中华民族涌现过无数的爱国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为祖国疆域不受外敌侵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古有郑和下西洋,沟通了中西的文化交流与贸易互通,同时在军事和外交等方面也建树颇多;有戚继光十余年投身沿海战场,勇敌倭寇,保境安民。近代有参加黄海战役的邓世昌,凭着一股爱国热情,面对双方较大的装备差异毫不退缩,最终英勇殉国。进入新时代之后,我们的爱国主义有了更真实、更朴实的特征。爱国主义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爱国主义是具体的。每一位中国人都有一份发自内心的爱国情感,而在各自的行业岗位上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爱国,在任何场合都要维护祖国的尊严就是爱国,做一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军人就是爱国……爱国主义又是历史的,体现在每一位华夏儿女都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高度认同。各民族都有一个共同的民族心、民族情、民族魂,深知民族团结就是维护祖国统一、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统一思想文化基础、打牢共同体意识的最基本的要求。
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应作为共产党人的政治原则和执政根本。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实际出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五千年且从未间断的中华文明。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应作为一个道德规范由各族人民共同遵守。一个社会能有效运行,不仅仅需要法律法规来约束人们的言行,更需要一个人民大众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而最高且最能体现各民族思想文化情操的道德规范就是树立一个正确的国家观。有了一个正确的国家观,各族群众就可以汇聚力量,凝聚精神,以国家利益为重,以民族尊严为荣。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应成为各族群众的人生价值取向,指导人民践行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不是空泛的,是具体的,需要有精神指引;也是历史的,需要用行动来践行。各族人民要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马克思国家观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国,共同守护着祖国的领土完整。这是先辈留给我们珍贵的历史遗产,各民族有责任维护祖国利益,有义务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牢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文化基础。对国家的概念有深刻的认同,对于凝聚民族力量,巩固民族团结,提振民族精神,共建共有精神家园,维护祖国领土完整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有助于巩固各族人民的民族意识,激发各民族对伟大祖国强烈的爱国热情。由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对祖国的认同是铸牢共同体意识思想文化基础的重要保证,同时在该认同的维系下,各民族推动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进一步强化对祖国和文化的认同及自信,进而使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文化基础更加扎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也就是说,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既是我们的基本国情,也是我们的发展优势。充分认识这一基本国情,把握这一发展优势,对我国当前的民族工作有着充分的指导意义。从我国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国情出发,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在同一个民族大家庭中权利平等、相互尊重、取长补短、互利共赢。从发展实践上看,认识发现我国多民族具有的独特发展优势,挖掘经济发展潜力,利用资源优势,把建设祖国和建设美丽家园统一起来,能够形成同心共筑中国梦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强大合力,进而促进民族团结、凝聚民族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多元一体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自秦始皇统一六国起,我国便成为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和语言后,各民族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为繁荣的中华文明注入自己民族的特色,使中华文明更加博采众长,更加具有包容性和多样性,形成了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璀璨文明。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共同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立和夯实民族团结及社会稳定的情感基础,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要求。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历史的发展证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石。没有长达几十年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改革开放事业的成就不可能在世界上得到广泛赞誉。未来,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各民族团结一心、情感相依、齐心协力,以正确的民族观为引导,认同中华民族,维护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创造更加美好的精神家园。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核心。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情感基础,需要充分信任党的执政理念,坚定拥护党的民族政策,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我们党自成立以来一直把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卫生健康等方面作为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党员干部群众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抗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时期涌现出众多优秀的少数民族党员,他们认同中华民族,为民族解放事业不惜流血牺牲,为中华民族重新站起来做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少数民族的权利得到国家层面的保障,民族认同感也空前高涨。用中国特色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是成功的,是符合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和愿望的。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们的发展优势。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事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的命运统一于中华民族的命运中,中华民族昌盛则各民族昌盛,而只有各个民族自己积极寻求发展,中华民族才能繁荣富强。因此,只有各民族紧密团结、互帮互助、互相学习,互相尊重各民族的特色文化差异,一起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文化基础才能打的更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坚实。
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华民族遭遇了多国侵略者的侵袭和洗劫。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巨大危机面前,各民族的命运空前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不畏牺牲、浴血奋战。在人民合力同心、共同抵抗外敌入侵的过程中,各族人民逐渐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团结、统一、强大的民族,有着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奋斗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各民族增强了中华民族认同感,而正是这样的认同感,逐步形成了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纽带,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观。而民族观是铸牢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文化基础之一。因此增强民族的认同感不仅有利于丰富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文化基础,同时有助于推动建设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它滋养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追求,为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思想源泉,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思想文化基础。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发展形成的,是各族人民创造的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载体。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不屈不挠、追求正义的中华民族的精神滋养。中华文化是集大成的文化结晶,是几千年未曾断流的文化长河。无论是在人文领域还是科技领域,中华文化都对人类文明发展有着突出的贡献。远至四大发明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百家争鸣形成了我国独有的哲学体系;近至我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得出的经验心得,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都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长盛不衰、富有生命力的力证。
认同中华文化,就要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承认中华文化是五十六个民族优秀文化的有机统一,是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滋养。我们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文化走出中国,影响世界,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构筑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文化基础。与此同时,认同中华文化还应以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抓手,牢牢把握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时代精神,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让中华文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释放深厚而持久的影响力。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智慧产物。中华文化为各族人民的精神世界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文化财富,提供绵延不绝的文化滋养,向世界展示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为世界各民族和平发展提供了解决民族争端和冲突的中国智慧。中华文化是智慧的结晶,是各族人民创造的精神文化财富。这不仅是我国各民族在中华文化方面的共性,也是我国实现中华文化认同的突破点。只有文化认同,才有文化自信,才能在世界的舞台上塑造中华民族的良好形象。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思想基础,作为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不仅需要民族团结的大环境,更需要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内在精神动力。
不断增强各民族认同中华文化,不仅有利于我国各族人民民族精神的凝聚,也是打造共有精神家园的思想文化基础的根本保证。同时,该举措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全国人民共同的思想文化基础。思想文化是基础性、持久性的精神力量。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文化“软实力”提升大国形象和影响力,搭建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文化认同源自文化自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的精神动力,是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深厚根基。因此,我们应当通过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滋养各民族的精神力量,同心共筑中国梦。
中国共产党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核心力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创造了伟大奇迹,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未能实现的全民达小康的脱贫任务。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就失去了依托,我们也就难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政党在当代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据着中心地位。人民支持的现代政党,是团结人民、凝聚人心、引领国家前进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执政目标,以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克服一切困难,向着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不断迈进。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各族人民的命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的历史成就举世瞩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永恒的课题,是激励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用行动写就了带领中华民族实现民族解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史。从推翻封建王朝的腐朽统治,到抵御外敌保护国家领土不受列强侵占,再到积极推进土地改革,解放西藏农奴,解放全中国,让中国人民过上繁荣富足的小康生活。在危难面前,共产党人永远冲在最前面:新冠疫情的抗疫工作危险繁重,是共产党人冲在第一线救治病人,全方位维持百姓的正常生活节奏;在洪水溃坝面前,是共产党人冲在第一线筑起沙袋堤坝,日夜不休地救助落水百姓,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在保卫人民的过程中,有很多共产党员牺牲在了一线。他们坚持着共产党人的初心,继承共产党人的理想,并为之奋斗终身,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样的信念力量即便放眼全球,可堪媲美的无疑凤毛麟角。根植于人民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为民所思、为民所想,领导各民族战胜了重重困难。根植于中华民族沃土的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磨难而永葆生机,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形成的强大生命力的文化基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提供了坚实的文化积淀,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提高执政能力的精神源泉。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百废待兴、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我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国民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走完了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之路,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领导保障。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关心人民,始终把中华民族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党的利益与民族的利益完全统一,党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党的使命就是人民的期望。人民信任党、承认党的领导,党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全心全意地拥护和爱戴。近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的发展方向和历史进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回望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是拯救中华民族脱离危机的政治力量,领导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历史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同全国各族人民患难与共,是领导中国人民前进发展的根本保证,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文化基础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坚强后盾,是中华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的领航舵手。我们应继续坚定不移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道路不偏航,旗帜不改色,于变局中开新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再次创造中华民族的伟大奇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的。之后的一段时期,我们党对这一论断形成了一系列观点,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成功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中华民族顺应时代潮流,改革创新,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制度优势无可比拟。如今,我们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全国各族人民要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选择。社会制度是一个社会有效运行的基础。一个国家走什么路,选择什么制度是由这个国家和人民决定的,制度的好坏,优越与否,都应该从政治的角度宏观地去判断和把握,主要看制度是否惠及人民,是否得到人民的支持,是否符合国情。正确的社会制度必须是具有显著优势的社会制度,是具有自我完善功能的制度,是一个有利于民族繁荣发展的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也是大势所趋。社会主义艰难探索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逐渐走上历史舞台。我们党在探索过程中,虽然艰辛但充满希望。我党积极听取群众的声音,集思广益,逐渐走出困境,走出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一条人民共同创造的道路。这条道路蕴含着人民的智慧和共产党人的心血,让中国的发展走上了高速路。回望过去,我们现在可以笃定地说,我们的道路是正确的,应该对人民选择的道路有信心并继续改善、丰富、发扬。有了这条康庄大道,中华民族复兴的事业将会驶入快车道。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只有不断与时俱进,中国才能充满活力。只有走人民选择的道路,走适合国情的道路,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全面发展,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的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载体。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我们必须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走自己的路,进而实现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同时,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文化基础的制度保障。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使得中华民族更加团结,形成了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的思想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巩固。
综上所述,“五个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途径,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不断增强“五个认同”起到促进作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增强“五个认同”教育提供精神指引,三者相互促进,互为保证、互为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文化基础,需要全社会从各个层面进行有关民族政策理论和民族发展道路等方面普及性宣传教育。在各大高校中,发挥党团组织及辅导员的联动体系,以学生会为组织者,充分利用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近现代史、红色教育基地、民族历史博物馆等资源,组织相关的爱国主义活动或讨论会,形成气氛浓厚的学习氛围。在各企事业单位中,由党团组织在员工中组织开展“民族同心”相关主题的文娱活动,调动少数民族员工展现并分享其民族文化习俗。在城乡社区中,由当地基层干部牵头,组织群众开展“民族一家亲”等相关主题的文化活动,邀请学者教授进社区开展相关宣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各族群众充分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在群众中间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思想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