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萌生朴素信仰的关键阶段,也是厚植学生爱国情怀的重要时期。通过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自然环境、教育仪式和党史教育等多元场景中汲取自信之力,萃取红色基因,感知具有深刻内涵的精神力量,助力学生成就真实、自然的伟大信仰。
当前信仰教育存在内容不够生动充实、缺乏与生活实践有机融合等多元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朴素信仰的有效构建。汲取自信之力,是夯实学生信仰基础,筑牢学生自然信仰的基本前提,也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行为理念的核心要义。信仰教育作为学生培养的重要活动,在推动基础教育回归育人本质,更好地开展育人实践进程中,要注重为学生创造汲取自信之力的实践体验场景,促使学生获得真情体验,成就自然朴素信仰。
在全面育人理念指引下,通过以理想信念引导、自然信仰教育为核心,充分利用各类场景,合理渗透融入精神信仰、自信力量及道德情怀,深化信仰教育的人文内涵,全面拓宽了学生的信仰空间。汲取自信之力,成就自然信仰,将实现以下价值:其一,拓宽学生的德育成长空间。依托自信之力,開展信仰教育工作,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德育空间,还通过挖掘信仰教育的丰富优势,构建了全新的德育模式。其二,实现学生培养的多元目标。通过采用符合学生身心规律、成长习惯的教育形式,为学生创造全面参与、真情体验的体验场景,使学生在观行、悟情的自信体验中,体验多元学习场景蕴涵的自信之力,达成信仰萌生与精神激励的育人目标。其三,引导学生建立真实自然的朴素信仰。通过以中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为基础,科学解析学生汲取自信之力与成就自然信仰之间的关联性,充分把握信仰教育的多元价值,使学生感受自然信仰蕴涵的精神理念与道德指引。
成就自然信仰是一项持续性、系统化过程,为帮助学生成就自然信仰,需要找准信仰教育在基础教学工作中的着力点,通过将汲取自信力量、育好朴素信仰与各类教育活动有机融合,推动信仰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为培育学生形成朴实信仰,需要整合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与社会观察等各类社会资源,推动信仰教育与自信力量有机统一,构建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信仰系统,使学生在汲取自信之力的同时,形成勇敢刚毅、诚实守信的精神品格。其次,为促进学生形成自然信仰,需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成长特征为基础,针对不同学段特点,构建学生主导、符合规律的信仰教育体系,助力学生自发生成朴素信仰。最后,要尊重学生朴素信仰的生成过程,通过遵循从感性观察到理性体验,坚持从实践到理解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对信仰形成自然而然的理解与认识,真正形成有内涵、有灵魂的朴素信仰。
自信之力为学生追求自然信仰提供了坚实的精神动力,通过唤醒学生的真实情感,激励学生探索真实信仰,唤醒学生对信仰的情感认识。信仰教育在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充分把握信仰教育的自然发力点,引导学生从多元环节充分了解、体悟自信之力,切实感受自然信仰的启迪力量,为全面创新基础教育体系提供有力支持。
(宋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