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科特点,构建小学体育生活化课堂

2022-05-10 06:25张晓旭朱佳佳
家长·中 2022年4期
关键词:生活化体育课堂

张晓旭 朱佳佳

生活化课堂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高其在体育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在强化其体育技能,以及知识水平提高等方面,均产生显著作用,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务必要重视展开生活化课堂,从而保证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质量,促进学生体育学习的不断进步,为其更高阶段体育学习做好充分准备。体育是小学中一门重要的科目,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加强体育课堂和现实生活的有机联系,为学生打造具有生活气息的体育课堂,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助力学生的健康发展,推动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今天,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以往大不相同,对小学体育教学来说更是如此。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体育再次提出了新的指示与要求,要求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中不仅是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还应包括对学生体育综合素养的培养,要在体育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帮助学生实现多样化的综合发展。这从根本上强化了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生活意义与生命价值,为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小学时期的体育教学对学生整个小学教育阶段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体育课程中融入“生活化”的元素,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在体育课程中更好地学习与发展。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把重点放到提高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上,通过相关技能的培养强化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也就是说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手段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拉近体育课堂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而生活化课堂的构建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可以改善学生对体育的看法,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欲望,还能实现教学质量的最优化,把学生培养成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构建生活化课堂的具体策略。

一、构建生活化小学体育课堂的作用

(一)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推动学生不断学习的因素,可从小学体育教学现状来看,很多教师为了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仍旧采用传统且单一的教学方式,而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过于被动,学习方法也比较简单,时间久了容易引发学生的厌倦心理,更会阻碍教学的顺利开展。而在生活化教学下,学生能感受到体育课堂的新意。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能产生寓教于乐的教学作用,可使小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切实产生愉悦。因此,对小学体育教师来说,应注重开展生活化教学,对此应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主要特征,以及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生活化教学工作,以期在实际教学中提高小学生的运动技能,培养其拥有正确的体育运动习惯,进而能强化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因此,教师应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开展教学,加强对学生感官的刺激,提高学生探究体育知识的兴趣和主动性,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使学生学习知识的时候更加顺畅。

(二)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伴随着现阶段教育目标的不断深化和进步,学习成绩已经不再是唯一衡量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结果的依据,而是将学生个人综合能力作为重要的培养标准,这其中也就包含了学生个人体育能力的培养,而对现阶段的学生而言,运动是一种可以帮助其锻炼身体,实现进步的重要体育教学措施,而体育的教学,也应该做出顺应时代潮流的改变,通过生活化教学法来实现自身科目的教学完善。在学生成长发育过程中,体育教学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小学体育生活化课堂的构建不仅要把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引进课堂,更要让学生把体育课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最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

二、构建生活化小学体育课堂的策略

(一)运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促进教学内容生活化

小学体育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與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的理念,他认为生活就是教育,要把人类的生活当作重要的教育内容。所以,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增强对生活的重视,多观察生活,不断挖掘生活中有用的教育资源,通过加工和整合使其成为小学体育课堂上的资源,为学生营造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学生对生活化的教学资源更熟悉,学习起来也更加方便,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也更高,所以教师一定要多运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促进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提高教学有效性,强化教学效果。生活化教学的开展,首先应遵循课堂教学内容,在遵循课堂内容的基础上,创设合适的课堂教学情境,情境的创设围绕课堂教学内容为基础展开,把课堂中的内容融入相似的生活情景,通过教师语言的组织,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合理化教学情境,完成课堂教学。当然在这过程中,需要在生活情景和课堂教学情境间寻找一个合适的结合点,以此为切入点,找准突破口,延伸教学链,形成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

例如,学习武术相关知识的时候,对小学生来说,学习武术知识的兴趣不足,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仅仅采用常规教学方法,不但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降低教学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生喜欢玩游戏、看动画片,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特征出发,结合动画《功夫熊猫》辅助教学,先让学生看视频,把动画里人物的武术动作展现在学生面前,要求学生模仿,然后在合适的时机引出武术相关知识。通过这种方法,教师能把生活中的资源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助力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应用生活化的教学器材,增强教学质量

对小学体育教学来说,教学器材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想要构建生活化的体育课堂,教师也要从教学器材入手,为学生选择生活化的器材,要求学生使用这些器材完成学习和训练。这样,在生活化教学器材的帮助下,学生能加深对体育教学内容的认识,能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教学质量也能得到保证。对生活化教学器材的选择上,体育教师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发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物体进行使用,例如,平时学生经常接触的篮球、足球、跳绳等常见的安全体育器材。在学生熟悉的物体下,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建立熟悉的情景,从而更好地进行体育教学。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特点,进行适合的体育器材分配,让学生在小学体育课堂中,能同时收获体育知识的学习和运动的乐趣,帮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地自主发展。在以往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校方对体育教学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所以体育教学的器材也相对短缺,学校的器材通常无法满足体育课堂中所有的学生使用,经常是一批器材一个班级进行轮流使用,导致体育课程的授课节奏严重受阻,因此限制了体育课堂中部分学生的良性发展。

基于这样的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将体育教学中的“生活化”元素转移到日常教学的使用器械上,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课后业余时间,进行体育器材的自主创作,利用废旧物品或淘汰的文具进行翻新或改造成新的体育器械,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思考能力,让学生在动手与实践中感受体育学习的乐趣,与此同时,每个学生制作的形态各异的体育器材,极大程度地丰富了小学体育课堂。体育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对同伴制作的体育器材进行大胆的评价,并鼓励学生彼此交换体育器械的使用,从而帮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收获更加多元和丰富的“生活化”体育体验。

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把家中废弃物品,如塑料瓶、旧轮胎等带到课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带领学生改造废弃物品,制成简单实用的教学器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这些简单的材料练习。为了提高学生反应速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丢毛巾游戏,让学生两人一组,一个人丢毛巾,一个人接毛巾,只有在毛巾落地前,接到毛巾才算完成任务。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以及对学生的吸引力,实现寓教于乐,同时教师应用的教学器材也是学生常见的,学生也能在课余时间自己完成训练,构建生活化体育课堂的同时增强教学质量。再比如,在开展跑步、体操等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若通过传统理念开展教学,教师单纯让学生开展跑步、体操活动,这种方式枯燥无趣,甚至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但若将小游戏融入上述体育活动中,则会降低体育学习难度,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趣味性,消除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抵触情绪。比如,在对学生进行跑步教学引导的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趣味多人绑腿跑、双人夹气球跑、跨障碍跑等小游戏让学生进行跑步,这不仅能活跃体育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跑步参与意识,也可以让枯燥的跑步变得妙趣横生,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提高跑步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而在基本的体操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将体操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将每一个体操运动以游戏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呈现,比如,在做上肢运动、下肢运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玩“木头人”游戏,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6个学生,并让组内学生进行比赛,可以让组内学生举起双手做举起上肢的体操动作,或者抬起单腿的体操动作,在规定时间内,坚持人数最多,坚持时间最长的组即为获胜组。这種体操运动小游戏,能在娱乐中提高学生的体操运动能力。

(三)树立生活化的教学观念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想要构建生活化的课堂,首先要确定生活化的教学观念,并以此作为指导,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活力。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主要任务就是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一定的体育技能,这种单一化的方法虽然有一定效果,却不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会影响素质教育的推进。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运动过程。小学体育教师要改变以往应试教育的体育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健康的长足发展,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由以往对固定考试项目反复训练,转化为生活中常见的运动,让学生通过多元丰富的生活化体育练习,不知不觉提高体育测验成绩。

例如,为了锻炼学生的肺活量,教师不必让学生按着教材完成练习,而应让学生做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锻炼项目,如跳绳、慢跑等,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经常锻炼的好习惯。通过以上手段,树立生活化的教学观念,加强课堂教学针对性,促进小学体育的生活化教学。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生活化课堂的构建目标,教师必须积极调整教育理念,把生活化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促进理念和实践的高度结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快速地投入学习状态,也能让学生在生动的学习氛围中掌握运动技能,提升身体素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让严肃的体育课堂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趣味十足,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更深刻地体会体育理论知识的内涵,让他们学会将体育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为有效促进体育理论教学能力的提升,更好地确保通过理论完成实践学习的目的,教师可以将生活化教学融入体育理论教学环节,让学生在玩中理解体育理论知识,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例如,在教授“跑步”时,教师可以在讲解完跑步的动作要点后,设置一个“警察抓小偷”的情境,这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可以听说的一个场景。小学生正处于认识世界的初期,对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也对自己接触的很多思想印象深刻,对抓小偷这样正义感十足的事情十分积极。教师可以让一个学生扮演小偷、一个学生扮演警察,一人在前面跑,一人在后面追,而在两人奔跑的过程中教师要监督他们动作的标准度,以达到牢固学生动作基础的目的。

三、结语

体育是小学阶段主要的教学科目,学生学好体育知识意义重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体育教学也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体育教学生活化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体育服务于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要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深入课堂,研究生活,努力把体育教学和社会生活与学生实际紧密结合,使体育教学发挥更大的育人作用,使体育教学为学生的成长乃至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好的基础服务。为了更好地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需创新教学理念,注重体育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构建生活化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优化教学质量,最终实现学生的持续进步和不断发展。

(宋行军)

猜你喜欢
生活化体育课堂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甜蜜的烘焙课堂
欢乐的课堂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我们的“体育梦”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