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读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活动,对于教师来说更是如此。杨九俊老师总结了他的阅读经验,包括了教师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什么时间读,非常值得收藏学习,一起来看吧!
从1971年4月,以民办教师的身份站到讲台前,我开启了自己“教育人”的生涯。自我评估,在“教育人”中,我的个人阅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以自己的经历,特别是对其他“教育人”因读书而成长、成才、成家的见闻,深知读书对于教育工作者专业进步的意义。所以,当年轻的朋友们邀请我谈谈这个话题时,还是很乐意分享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为什么读?
《劝学》有言:“学不可以已。”这里的“学”,指的是人生的启蒙和超越。在“学以为己”的意义上,确实应该活到老,学到老,使自己生命的意义不断充盈。这个读书的第一个理由,是对所有人而言的,具有普适意义。
第二个理由是教师这个职业所决定的,即维果茨基所说:“教学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教师这个职业“未完成性”的特点,决定了要真正“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自己应当做好一个学习者,持续地乃至终身地做好一个学习者。
第三,则是由时代的变化引起的。惠特曼有诗:“时代啊,从深不可测的海洋里升起。”当下,知识更新变化迅捷,知识迭代已经是几年甚至不再跨年,诚如有的专家所说,在传统的工业革命之后,出现了数字经济,人们之所以不适应,因为它是一个代际概念,它带来的是数字世界,一个新的世界出现了,你的动作、操作、理解都会发生彻底变化。关键是,大家还没有整明白时,元宇宙世界、星辰大海世界又接踵而至。新的“世界”出現,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都在变化,教育的变化必然相伴相生。我们稍微注意一下,就会看到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约十年左右就会出一次新方案、新课标、新教材,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育适应时代变化,每一轮课改都包含学习内容的迭代更新,它就使教学“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呈现动态的、弥漫着紧迫感的意蕴。
读什么?
读什么是由具体的阅读目的决定的,大致可以分成四类。
1.养以必读。金克木先生有篇名文,叫《书读完了》,讲的是陈寅恪先生的轶事,说陈先生等学者认为,人生的读书,“不就是那三四十本嘛!”这种读书,精髓在“养”,这“三四十本”都是安身立命的经典。具体地说,还可以分为:学以做人的经典。古人讲“修”“齐”“治”“平”,是以修身为发端、为源头的。孔子说“学以为己”,孟子倡导“养吾浩然之气”,荀子认为“君子之学以美其身”,到了苏东坡,则吟出“腹有诗书气自华”,清代陈澧则指出“士大夫之学,有益于身,有用于世”等等,说的大致是一个意义。信仰人生的经典。教育工作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自然、必然有明确的政治站位,今天我们要赓续红色传统,厚植红色基因,自己当然的要进行“红色阅读”,而这种阅读,着重要领悟红色文化中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真理的味道”,从而进一步建构红色的精神谱系。从政治信仰角度看,这也是一种“修身”。知性人生的经典。“教育人”自然应当有知性人生。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这也可以理解体现学科特质的学科育人。如黑塞所言:“深入书的世界,一步一步地发现这个世界是何等广大恢宏,何等气象万千和令人神往。”于是,才可能有了厚积薄发,有了从容自如。教育人生的经典。“教育人”是知识分子的一个特定群体,教育是一个专业,是一门科学,“教育学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当然也有经典之作,值得并需要我们驻足、流连。
2.教以引读。对教师来说,读书在前,教学在后。这里的“读”又可以分成“为教育理解而读”和“为具体教学任务而读”两个方面。为教育理解而读,关键是理解学生、学习、学科,理解三者的融为一体。
我自己的教育理解,就受到郑也夫教授《阅读生物学杂志》说到的幼态持续理论影响。幼态持续理论讲最高等的生物,成熟期最长,儿童的成熟期长达20年。幼态持续非常有利于保持童年的特征,给教育创造一个“新人”留下了积极可能性,而且,教育的一个使命就是要让一些儿童的特质“持续”保存并生长。从这个角度审视儿童和教育,我们会有新的启发。
再如认识儿童自由生长,我深受《康德论教育》的影响。康德说,儿童是树林中的树,而不是旷野中任意疯长的树。许多贵族的后代如旷野中的树,无所制约,满树枝枝杈杈,不能成材。树林中的树要吸收阳光雨露,必须挺拔向上。在教育中,就是学生达到接受社会规范又能自由成长。这样,我们对于把握学生社会化进程中的自由发展,就找到一个比较准确的平衡点。
为具体教学任务而读,是每位老师教学的“一日三餐”所面临的任务。多年来,我倡导要让所教的知识达到通体透明、形神兼备的境地。虽然往往达不到,但自己确实是努力的。在中小学教学时,如果第二天有课,晚上的最后一件事,一定是把第二天要教的课文拿出来再读两遍,想一想,捋一捋,看看是不是顺了、通了、透了。前贤讲读书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如教一篇课文,要细读、品味,又要从一篇课文,到一个作家,一类文本,然后再回过来,这样才能达到前贤要求的,既“真切”又“高致”(王国维语)。以此类推,所有学科的教学莫不如此。
3.研以带读。研究是一名教师应有的素质,而教学研究要有谱系意识,通过广泛阅读,了解前人、他人取得的成果,在已有成果思想滋润的基础上开展工作。2020年底,我的《语文教学艺术论》修订重版,而这本书的初版写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写作这本书,我确实是在读遍优秀语文老师公开发表的案例和文章,同时结合自己与斯霞、于漪、李吉林、于永正等老师交流学习的体会,然后下笔的。
近些年来,我在《江苏教育研究》开辟了“幸福教育的样子”专栏,每期一篇,记录学校和老师们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创新实践,有的校长和老师说“你比我们懂我们”,何以能获得这样的褒奖呢?在我的这些抒写对象,多少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在我,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教育人”践行教育理想,契合我心中对“幸福教育的样子”的想象,我被深深感动了,情动于中;另一方面,我每次都围绕他们创新的主题,搜集一些文献,甚至和一些同行进行探讨,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对话,往夸张的角度说,努力在记录的过程中实现某些引导,所以得到他们和读者的认可。985CBDA8-00A5-4843-8FE1-1AF10C70B041
4.暇以伴读。“无声听细雨,寂寞闲读书”。读书还是一种心灵的陪伴。没有任务,好书相伴,“独与精神往来”,岂不快哉!哪怕随手翻翻,打发时光,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读书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读着读着入迷了,时间的推进,如张爱玲在《太太日记》的题记里所写,“日光从房间的这一个角落照到那一个角落,简直看不见它动,却又是倏忽的。”
怎么读?
1.经典反复读。所以是经典,就是因为值得我们反复读,常读常新。经典是我们精神上安身立命的原乡。除了经典,我们还有广泛的阅读,也会受到滋养。我认为,那大体是从精神原乡出去旅行,是精神原乡的拓展,沿途所拾,又可以不断充实、丰富我们的精神原乡。陈寅恪先生所说:“不就是那三四十本书嘛”,那就是案头必置,反复阅读的经典。当然,经典有人们共同享有的,也有因志趣所致形成的带有个性色彩的经典。因为是安身立命之所在,我们的精神生命正是在这块沃土上生长的。
2.开展主题性阅读。主题性阅读,有助于积累知识和解决问题。2002年前后,新课改启动,我和其他许多同仁一样,要补上课程理论这个短板,就近所可能找来课程史、课程论的几十本书,进行较为系统的阅读,在工作中多少克服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困窘。
3.在实践中做一个思想者。经常有老师问到,这些书大家都读了,为什么有的同事比我们有感觉。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那些同事在实践中是一个思想者,他们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是有备而来,哪怕是不期而遇,但他们的思考还是被激活了,他们在阅读中实现了对话。所以,要养成一个习惯,把工作当学问做,让教学也成为一种研究,这样再去读书,相信效果会好许多。
4.养成对某种报刊杂志的阅读习惯。报刊大抵都有特定的阅读群体,长此以往,报刊与读者之间会达成某种默契。对某种报刊数年、数十年持续的阅读,有助于我们从一个特定视角,形成对社会、对业界的了解,也在无意之中有了“史”的阅读积淀,对这种报刊持续关注的某个问题,有“了然于胸”的感觉。当然,选择什么样的报刊,这与“教育人”自己的兴趣、专业相关联,不可统而概之。
5.构建对话场,在交流激荡中相互促进。在个体知识观向群体知识观演进的大背景下,要充分认识社会情境对知识生产的意义。以读书说,过一段时间,三五知己,围绕一个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碰撞,一定会迸发思想的火花,将阅读引入深入。在大学毕业后的那几年,我和几位好友,有每月一聚的习惯,话题都是围绕语文教学展开,粗茶淡饭,彻夜长谈,感到过瘾。后来有了更多的机会,或是组织安排,或是民间行为,围绕某个专题,在个人阅读的基础上参与深度研讨,每次都有受益良多的体会。参加编写高中语文教材,话题更为聚焦,任务更加具体,讨论也更是热烈,正是这种思想交锋,让教材的呈现有如琢如磨的美感,教材组本身也如有的老师所说,“就是一所教师进修学院”。
什么时间读?
谈到阅读,许多同仁都困扰于忙碌,这就有一个时间管理的问题。我的建议是:
1.读书成为日常的生活方式。开始可能要有强制性,自己对自己订一个制度,以我自己来说,在中小学讲坛上站了18年,后来到机关和事业单位做行政工作,又有疏懒的天性,忙起来一想到还要读读书,就很着急。于是,自己立了一个规矩:一周至少有五个晚上读一小时书,周六周日至少有半天用于读书。人常说,制度成规范,规范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而然以后,稍加盘点,大都是超过最低时限的。当然,不少“教育人”天生就是读书的种子,读书的自觉性远比我强,耳闻目睹以后,我会用这些榜样激励自己。
2.整块时间系统性阅读。在每个人的生活节奏、工作节奏中,总还是有些整块的时间的,应当十分珍惜,比如节假日,除了休息、休闲之外,要有利用整块时间的意识,做好准备。前年春节期间,由于疫情关系,整块时间突然拉长了,我抓紧把积极心理学的几十本著作找来,边阅读边写作,努力从学理上把幸福教育说得清楚些。所谓“抓住机遇”,时间管理也是如此。
3.利用“边角料”进行碎片化阅读。当代人的阅读主要是碎片化阅读,就看看身边的人,包括我们自己,每天翻多少次手机就知道“碎片”到什么程度。对于碎片的阅读,不能排斥,而是要顺势而为,发挥它的价值。人们的知识吸收,有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树根思维,这主要来自系统的学习,另一种是块茎思维,如同马铃薯切片埋在土里,可以向四面八方生长的。学习,应当把这两种思维模式结合起来。有的科学家说,自己的灵感主要来自碎片化学习,就是因为碎片化学习“触发”了、激活了他的思考,块茎思维与树状思维融通了。我在讨论学校文化时,化用的一些意象,都是来自碎片化阅读。如幸福学校应当到处流淌着奶和蜜,幸福的老师“你是人間四月天”,学校特色建设是在“寻找自己的句子”,等等,都是在随手翻翻中获得的灵感。
弗洛伊德说,人生三件事,爱、工作、休闲,许多“教育人”休闲是少不了暇以伴读的。如此说来,读书是可以把三者串联的,而回到读书的意义,则是爱将三者贯通。愿我们共同努力,通过读书的桥梁,让爱照亮人生。
(来源:《人民教育》,作者系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985CBDA8-00A5-4843-8FE1-1AF10C70B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