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春祥
不断充实自己,机遇自然会来,而不是读了三年书,就想去做官了,对此,孔老师有感叹式告诫:三年学,还未动起做官的念头,这非常不容易。
或许,孔老师是有感而发。
别的学堂,都在大搞“应试”教育,未读几天书,就急急忙忙推出去做官,甚至有点热火朝天,但孔老师不赞成,他的学生,漆雕开就是好榜样,孔老师安排他去做官,他都说还没准备好。
三年学,或许多年学,就可以去做官了?那也不提倡,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习总觉得气力不够,好不容易学到一点,又担心随时失去。只有等学识与德行完全具备,才可以为国为民效力。
自古至今,有多少人耐得住这种学和修的寂寞呢?
一辈子考学,只为做官的那种“特奏名”进士之类的要除外,只会纸上谈兵的呆子,百无一用。
这其实就是利益问题,学习一旦与利益挂上钩,一切都会变味。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这是做官的基本规矩。不过,我想从另一角度说。
“位”指职位,或者分工,古人分工也细。比如祭祀,什么职位负责什么祭品,講究得很,不得出错。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无贵贱,每一行都可以做成大工匠;现代行业细分,三千六百行,也远远不止。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老家分水,全民都做圆珠笔,有不少厂家专业做弹簧,一个七厘钱。一架大型客机,零件估计在数千万个以上,那都需要不同的岗位才能生产。
我听我爸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县里的部委办局,都叫科,每科两三人,后来发展到部局,人自然要增加,以后就是不断地增加,每次精简机构,也都要成立精简办,一个局,正副局长四五个是标配,大的局七八个,甚至十几个。数十年前,我写杂文时,曾这样武断地写道:解决的办法,唯有拆庙,庙没了,自然没有念经的和尚。事实上,有不少“位”完全没必要设,只是浪费国家税费。没了“位”,自然没了“政”。
古代全科人才多,那是因为人口少,分类粗,不发达。现代恰好反之,不过,专业人才多,也带来弊病,有些所谓的专家,知识丰富,但智慧尚且不如一位老农,屡见不鲜。
现代社会,各种事物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位”再细分也有漏掉的三不管地带,有些人有些部门正是借孔老师名言推脱责任,或者,主管部门正是依在不在“位”、有无关联来判定责任的,曾经有一段时间,毒奶粉,毒生姜,瘦肉精,诸种问题一时纷涌而至,谁都推托与自己部门无关。
接下来几章,孔老师重点谈论的是尧、舜、禹三人的功绩,在孔老师面前,他们三人是神,是圣,不过,他都是依据事实而作出的评判。
尧是伟大的天子,他真是崇高呀。尧恩泽广博,只有他才能效法天。他的丰功伟绩,他的典章制度,令人敬仰,百姓都无法准确形容。
舜与禹,都是以德治理天下,他们拥有整个天下,自己却无所求,真的是太崇高啦。
禹,他好得我都不能准确评价啊。吃得简单,祭祀却丰盛;穿得粗劣,祭祀的衣冠却很华美;住得简朴,沟渠水利却尽力疏通。我没有一句话可以批评他。
我去上虞,几天时间里,看到虞舜的古迹和地名几遍全境,舜庙、舜井、百官桥、舜江(今曹娥江)、舜山、陶灶、渔浦湖(今白马湖)、百官街道、象田村、虹漾村等,我想,这绝对不是偶然。我住的上虞宾馆,大堂外五十米左右,古老的“舜井”藏在树林中,郦道元说,葛洪曾坐此井边饮泉,舜井石砌护栏,八角棱形,宽大,井深数米,清澈见底,井旁还有可饮用的最新检测报告。
中华美德自重华始。
男二十四孝,第一孝就是“孝感动天”:
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囂,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其实,舜有百官,靠的还是各类人才,更有五位贤臣,所以天下大治。
朱熹说,这五位贤臣分别是:禹,稷,契,皋陶,伯益。
舜将天下都禅让给了禹,此前,禹担任“司空”职务,负责治理水土,并主持政务,统率百官,这个不细说。
稷。就是后稷,名弃,被帝封为农师,教导百姓种植庄稼,他别姓姬氏,是周人的祖先。《诗经·大雅·生民》里,以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叙述了伟大母亲姜嫄的这场造神史诗,“厥初生民,时维姜嫄”(初生周人的祖先,就是那个姜嫄),“履帝武敏歆”(踩着上帝的足迹怀孕)。后稷生,百物长,民众兴,周原大地,一片欣欣向荣。岐山人将后稷称为“麦王爷”,感谢他赐予精美的面食。
契,是“司徒”,其母简狄,传说吞玄鸟蛋而生下了他,他是商朝的始祖,他负责教导百姓遵守道德伦常。
皋陶是大法官,掌管法律与刑法,李唐王朝认为,李姓来自理官,皋陶为其远祖。
伯益,也称伯夷,和饿死首阳山的那个伯夷同名,传说是春秋齐国的祖先,他负责祭祀。
就人才问题,孔老师还进一步深入展开。
舜有五臣,周武王说:他有乱臣十人。孔老师接着评价:人才真是难得,从唐尧、虞舜,到周朝,皆人才鼎盛。周武王十个人才中,其实还有一位是女性,而周武王却拥有三分之二的天下,还使商朝臣服,他们的德行,可以说是至高无上了。
中国文字真是奇妙,“乱臣”,就是能臣。“乱”为什么有治理的意义?“乱”的本义是理丝,丝易乱,人以一手持丝,又一手以互收之,上下两手在整理架子上散乱的丝,则有条不紊,故有治理之意。
武王的十位人才是谁?
一般都认为是他们: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毕公,荣公,太颠,闳天,散宜生,南宫适,邑姜。
周公、召公、姜太公,人人皆知。周公、召公、毕公、荣公,都属于长辈、同胞亲人类;太颠、闳天、散宜生、南宫适(孔子的侄女婿也叫南宫适),皆为武王的四友,或营救,或助战,皆为军事人才;邑姜是姜太公之女,武王之妻,九人管外,邑姜管内。
孔老师不将邑姜放入人才之列,缘于他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其实,他娘颜徵在也是挺能干的人才,十七岁嫁人,孔仲尼三岁丧父,基本上是他娘独自将小孔抚养成人的。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孔老师除了不语怪力乱神,也极少主动谈起利益、命运与行仁的问题。
极少谈,不是不谈。学生知道虽然孔门课堂重学重道,但学生心目中,老师无所不知,而且,利、命、仁,三者也是现实问题,偶然问,偶然答。
子夏去莒父那个地方担任县长,某天,他趁空来向孔老师问政。孔老师非常明确地要求他:不要想很快就有收效,也不要只看小利益。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利是人的基本欲望所求。我们谈利,一般都会将它与义相结合,义有多重要?孟子将它与生相比: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生都不如义,那利更不能与生比。有什么东西比生命更重要呢?利肯定不是,只有义了。
我不觉得杨朱的“不利天下,不取天下”观点有什么大问题。我们只关注他损失身上一根毫毛来利益天下的事情不要做,就认为他是极端自私,而对他的后半句人家將天下的利益都给你也不可以拿,这种对利益的淡漠却不去说,其实,这两者有紧密联系,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取天下,不损己为人,不损人为己,天下不就太平了吗?!虽然不能实现,但愿望总是美好的。
贪利忘义,见利忘义,最卑鄙。
见利思义,居利思义,都要大力提倡。
利不亏义,做人做事的尺度。
利字带刀,贪利则会得祸。义利并举,义利两全,大约是最好的境界了。
此利,自然是私利,小利,不是国家民族之大利。
孔老师对命运为什么也少谈?其实,他早已说过,五十而知天命。这些年少的学生,人生经验不丰富,有的还躺在父母温暖的怀抱中,没有更多独立闯荡社会与生活的体验,说了也白说。他只有在课堂上,生活中,利用一切良好的时机,教导学生们,如何把握命运的一些具体注意事项,实用方法。
孔老师谈仁,谈道,都会根据不同的对象,个性化地教育,这个不细说。
达巷党人来了。他高调为孔老师捧场:孔子这个人,真是伟大呀,他学问广博,我们都不知道他是哪一方面的专家。
有人捧,自是高兴的事,闻此,孔老师以调侃的口吻自嘲:我要以什么作为专长呢?驾车吗?射箭吗?哈,我还是当驾车专家好了!
孔老师说这个话,底气很足,学问什么咱就不提了,礼仪专家什么的也不提了,驾车,射箭,六艺中的基础课,随便哪一项,你们说吧!
达巷应该是一个地方,四通八达的街口;党人,就是乡人。这个地方,或许与孔老师隔得有点远,要是近的话,他们应该早就知道孔老师的大名。这个乡人,或许是有一定话语权威的长者,否则,没有代表性,孔老师也不会正儿八经去回答,他教学呀指导礼仪呀,很忙的。
也有人这么认为,达巷党人的口气中,暗含一点嘲讽,孔老师无所不知,其实哪一项也不精,只是个万金油式的普通老师罢了。
不过,自学成才的普通布衣,终成众人敬仰的万师之表,这是达巷党人不可能预料到的。
太宰也赞孔老师。
太宰问子贡:你老师孔先生,是一位圣人呀,他居然有这么多的才干!
子贡答:这是上天要让我老师成为圣人,并且让他具有多方面的才干。
孔老师听到这些,似乎有点难为情:太宰是了解我的。我年轻时贫贱,所以很多粗事杂事都能干。对一个君子来说,这点才干算多吗?我认为不多的。
后来,孔子有个叫牢的学生也曾转述:老师曾说过,我因为没被世所重用,所以学得了多种才艺。
圣人就一定是多能的吗?能够多能自然最好,文武兼备的全才,于国于民皆有利,可是极少极少,圣人应该是品德为先。
本章的重点显然在孔老师说的“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这基本上是因果关系,因为少时的贫困卑微,所以学会了不少的琐碎技艺,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生活逼出了许多成功者。
苦难的童年是作家的宝贵财富,许多童年苦难的作家成了大作家。
东京奥运会刚结束,中国队年龄最小的运动员,十四岁的全红婵,成了网红,以三个全满分拿到了中国队的第六块跳水金牌,让全世界都惊叹,她发表了这样的感言:我还没有去过游乐园、动物园,我想抓娃娃、吃辣条,我想赚钱给妈妈治病!她的家乡在广东湛江一个贫困山村,家里是贫困户。
如果“少也贵,多能鄙事”,那一定是有高明的家长,有意识对孩子进行的系统训练。虽然创业难守成更难,但无论皇室还是贵族或是平民,都不想富不过三代,他们知道,关键在下一代的综合素质。每当暑假,吃苦夏令营到处都在办,目的只有一个,培养孩子们的吃苦耐劳精神。
孔老师是自谦的典范,他永远都不满足于自己的才华,他还要与学生一起不断努力,虽可以随心所欲地学,依然不停地奔波。
他谦虚如此:我什么都懂吗?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一个乡下人问我一个问题,我一点也不知道,只会就他问的与他详细研究推敲,从正反两个角度,然后找到答案。
还是谦虚。不过,孔老师这种回答别人疑问的方法,值得人学习,如此一来,就没有不知道的。或许,这方面,他终身受益。
孔老师身上,完全不见四种毛病:不凭空猜测,不坚持己见,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
风与影,都是可以捉的,在某些人眼里,只要他想捉,就可以莫须有,孤男寡女,你们在一起有好事?然而,技术进步的今日,有图也不见得是真相,可以P,可以接。科学幻想、写作及创造性思维除外,有多少种凭空猜测,就有多少种祸害人的恶果,而且,害人往往害己。
我说的就是正确的!我从来没有错过!我说这样就这样!他就差宣读“钦此”两个字了。坚持己见,拘泥固执,自以为是,这样的缺点,我们大多数人,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有时明显,有时不明显,有时感觉到,有时根本没感觉。产生的根源,皆是以小“我”为中心的狂妄自大引起。
叹息不是孔老师的错,他常常叹息,没有明君,无法实现抱负。长久都没有梦见周公,他都要叹息。
这回叹息有两个重点: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我大概是没指望了!
凤鸟不再飞来,说明以前曾经飞来过;黄河不出现图像,是因为没有圣人出现。
凤凰古人见过,谁都喜欢,如果没见过,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描述?
周文王讨伐商纣,凤凰栖息于岐山之上,高鸣不已,后来此处就叫“凤鸣岐山”,著名的地方。
不过,没人能准确描述出什么动物是凤凰。现代凤凰只存在于比喻中。倒是搞餐饮的店家很聪明,几乎家家都会备一道“凤爪”的冷盘。
我去岐山周公庙风景区的“凤鸣岐山”看凤凰,围着看了一圈,不就是金色的大鸟吗?下山途中,有细雨滴在脸上,后山突然升起一团浓云,那云浓得非常特别,似乎如核弹引爆时的那种浓,我们都惊奇地用周公祥云来形容它。中途,我就坐在半山腰上的吐哺亭休息。在吐哺亭思周公吐哺,极好的情景配合。
黄河边的孟津境内,有类似这样的传说:伏羲氏时代,黄河中出现过一条龙马,背上有一张图,就是伏羲氏画八卦时所根据的“河图”。或者,此动物(龙或者马)河中现身,背献图给伏羲氏。
黄河里的图,往往和洛水里的书合起来说,河图洛书。依然是神话:洛水中出现了神龟,驮“洛书”献于禹,禹则根据洛书之内容,成功治理水患,又将天下国土分为九州,重新维护了秩序。
凤鸟与河图洛书等祥瑞,均指将要出现的圣人,也代指孔老师美好的理想。
孔老师周游列国,准确地说,应该是去各国推行他的政治主张,有热情,有冷遇,还常有危险情况出现。
这一次,他们在匡地被百姓围攻了。这是发生在鲁定公十四年的事,这一年,孔老师已经五十六岁了,他离开卫国,将去陈国,匡地是路过。
不过,孔老师向来沉着冷静,他知道,解释清楚,事情很快会过去的。他这样认为:我担负着继承周文王以后文化传统的重任,上天如果要废弃这种文化,后代就不会有学习这种文化的机会了。上天如果不废弃这种文化,那么,这些匡人又能拿我们怎么样呢?
孔老师显然自信,他身上背负着天命,眼前的匡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内心深处怕他们了,又没做什么坏事,我们是来宣传文化的,是来帮助他们建设美好社会的。
果然,事情弄清楚了,一切皆因阳货那厮而起。
这件事,应该是司马迁调查出来的,他在《史记·孔子世家》这样详细写着调查报告:
“将适陈,过匡,颜刻为仆,以其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
阳货是鲁国大夫,一个不守规矩的人,孔老师也吃过他苦头,这个后面《阳货》篇中要说,这里不展开。阳货也长得人高马大,与孔老师极像。阳货曾经欺凌过匡地的百姓。而当孔老师的车队经过此地时,他们以为报复阳货的机会来了。
事情圆满解决后,颜回才气喘吁吁赶到。孔老师见了颜弟子,开玩笑说:我以为你遇害了呢。颜弟子则很机智地回答老师:老师还活着,弟子怎么敢死了?!
这样的场景,充满了喜剧色彩,围在身边保护孔老师的同学们笑了,将孔老师围着准备动手的匡地百姓也笑了。哈,多么有趣的师生啊,我们差点做了错事。领头的那位转过身去,大声吩咐:散了,散了,都围了五天了,大家去家中拿点吃的喝的,慰问一下孔老师他们吧!
不过,按司马迁的调查,孔老师被围事件没这么简单,他们在匡地被拘了五天,此间,孔老师及弟子们一定会查找原因,百般声明,但匡人就是不听。直到后来,孔老师派出随行弟子到宁武子那里称臣,才得以离开匡地。这五天内,已经开始进入老年状态的孔老师是怎么熬过来的?一定如丧家狗一样,十四年周游列国途中,孔老师经常如丧家狗,他自己这样打趣。如果不是执着的信念,老早就跑回孔门学堂安静教学去了。
按彼时孝道,父母健在,儿女不能冒险,更不能说先死,颜回事孔如父,一则忠挚,一则担忧,看起来像玩笑,实则饱含浓厚的师生情。
孔老师教礼,他自己生活中处处以礼示范。
穿着丧服的人走过来了,穿着官服的人走过来了,眼瞎的人走过来了,这些人都要与孔老师会面,这些人的年龄有大有小,孔老师一见他们,一定会从座位上站起来。假如从他们面前经过,也一定加快脚步走。
这些人其实是要经常见面的,有的平日里也熟悉,即便如此,孔老师也一定显示出关切的神态。那天,孔老师出门,坐在车上,正好碰见一贩夫穿着丧服过来,他立即手扶横木,向前倾身,以表示心意。
经典场景来了: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盲乐师冕来见孔老师,前面是台阶,孔老师提醒:有台阶。走到席位旁,孔老師提醒:这是坐席。大家都坐下后,孔老师告诉师冕:我坐在这一边啊,我坐在这一边!谈话结束,师冕告辞走了,子张问老师:老师,这就是我们帮助盲乐师的方式吗?孔老师答:对的,这确实是帮助盲人的方式啊!
某次,我在一所著名的中学讲座,就这个场景,我对学生们说:我建议你们的剧社,抽时间去排练一个情景小剧,学生们立刻交头接耳,有几个甚至有点欢呼雀跃地喊出“我来演乐师”。我再和他们说,《论语》课堂中,好多都具有极生动的场景性,你们读《论语》,可以玩着读。
经典场景,让人有点心潮澎湃起来,它跳动出两个关键。
关怀者的施与方式。孔老师引着师冕(有没有搀扶我不能妄测)走到谈话的地方,提醒的语言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自然流露,是那种柔柔的为对方考虑的贴近。师冕舒服,旁边跟着听的人也舒服。尤其是第三句的强调重复,意在告诉师冕,我们坐得很近,您讲话的声音如平常一样就可以了。
关怀者的情怀。就一场小小的接待,孔老师能做出后世学习的经典榜样,皆缘于他内心满满的情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设身处地替对方着想。如果换成子路,同样的场景,则有可能变成这样:小心台阶,踩空了可不是闹着玩的!小心席位,屁股坐歪倒地弄不好会骨折的!我就坐在你对面,你不用大声和我讲话。不懂讲话艺术是一方面,关键还在于,子路的提醒,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如果师冕也是个暴脾气,说不定就会和子路吵起来,个中道理与“嗟来之食”一样,侮辱性的帮助,没有多少人会接受。
人文关怀,是对大地众生的悲悯与怜爱,关怀者也只是其中一员而已。
人文关怀自然是表达的艺术,但这显然是表面,重要的依然是关怀者的内心,自己都缺少情怀,哪能大方施与他者?如果是一次仪式性的假关怀,则恶劣得很,也终究会被人识破。
由此及彼,良好的写作,亦是如此。好文字极重要,有情怀才能走得更远,情怀来自文章感人的细节,言外与意蕴的饱满与深广,更来自写作者内心深处的宽广与善良。小情怀容易,大情怀极难,它需要一辈子的涵养。
被孔老师感动,被生活感动,被大地上的一切感动,情怀即将从纸上跃出。
即便病重,要死了,也不能越礼。
孔老师病得很重,子路也没和别人商量,擅自组织了老师的治丧委员会。后来,老师的病情又缓和,孔老师就批评了子路:这次我病了好久呀,谢谢大家的照顾,但子路的做法不对,严重越礼了。不要说我没死,就是死了,专门的治丧委员会,也是诸侯以上才可以设置的。子路这样做,是让我欺瞒谁呢?难道是要我欺瞒上天吗?我与其死在治丧委员会的手里,还不如死在你们几个学生的手里。那种高规格的葬礼就算得到,我也不配,我难道会死在路上没人管吗?
子路是好心,但做事常常考虑不周,难怪孔老师一肚子的责怪。
设想孔老师死了,要做一个坟,种一些树。多大的坟?种多少树?种什么树?
坟上种什么树,是有规矩的。
《春秋纬含文嘉》说:天子坟高三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杨柳。
唐代规定:三品以上官员墓前可置石人、石羊、石虎各两件,成对排列;四五品官员只能置石人、石羊各两件,六品以下不得置。宋代三品以上可置石人、石羊、石虎、石望柱各两件,四五品可置石羊、石虎、石望柱各两件。
绍兴会稽山北麓,大禹陵。
迎面的大牌坊,两边大柱,柱端为鸠鸟,柱中是应龙,柱下是辟邪,枋是双凤朝阳,枋下是守门龙,直竖左右的大铜管叫拴马桩。文官在此下轿,武官在此下马,拴好马,步行进入祭拜程序。
在长长的陵道中,缓缓行进,先接受两旁的动物石雕迎检。
左辟邪,右辟邪。神兽,居于聚窟洲,谐音避邪,逢凶化吉。
左天鹿,右天鹿。神兽,也作天禄,居于聚窟洲,取拔除永绥之意。
左龙马,右龙马。神马,河水之精,据传,禹治水至黄河,工程遇阻,有龙马自水中出,背负河图,禹观而释之,所事乃成。
左巨象,右巨象。犁沟开山,伐木增石,禹治水之大臣。
左獬豸,右獬豸。呵呵,哪里都需要这种独角神羊,司法公正。
左神牛,右神牛。说,大禹治水到三峡,有巫山挡住,久凿不开,洪水不能泄,巫山神女派神牛相助。神牛以角抵石,撞开巫山。
左石虎,右石虎。卫士,保护大禹顺利治水。
左黄熊,右黄熊。这是大禹祖先的图腾。
左三足鳖,右三足鳖。说是禹父鲧,死后化为黄能,就是三足鳖。
左九尾狐,右九尾狐。禹三十未娶,治水至涂山,有九尾白狐造访大禹,禹说:白色即是我的衣色,九尾乃是王者之证,你嫁给我做老婆吧。于是给她取名女娇,女娇就成了禹的老婆。
左野猪,右野猪。禹治水开凿龙门,深数十里,黑灯瞎火的,有野猪嘴里含着颗夜明珠,在前面指引。
左应龙,右应龙。龙有翼,就叫应龙。大禹治水时,这应龙以尾画地,开沟导川,是功臣。
十二组动物,都是大禹的伙伴,左右对称,数十吨重的石雕,极其神似。
大禹陵这样的规格,不见得是记载,是后人根据大禹生平与功绩的神话想象出来的,我觉得,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孔老师学问广博,是学生眼中的圣人,他经常会收到各种各样的赞誉。
颜渊长叹一声:越仰望,越高大,越深学,越难学。看起来它在前面,它又忽然到了后面。他善于循序渐进地引导学习,以广博的知识丰富我,以严肃的礼制规范我,我欲罢不能。我用尽了全力,好像能够高高站立起来了,但一抬头,想要继续前进,又不知道路如何走了。
颜渊这是比方,孔老师,就如老师自己曾形容老子具有神一样的思想而捉摸不定一样,孔老师也是个神奇的人物,他教导有方,而自己的学问又是口无底且能一直冒清泉的深井,跟着这样的老师,脚步都停不下来,颜渊由衷感叹。
颜渊这一叹,王阳明几经研究分析,终于得出這样一个结论:全部领会圣人学说的只有颜渊一人。颜渊说的“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我想追求天理,却找不到路径),和周文王说的“望道未见”(对天理的渴求就像永远没有见到它一样)是一个意思。“望道未见”,乃是真见。颜渊死后,孔子学说的正宗就不能完全流传下来。
真是难得的人才。孔老师如何看待自己的才能?前面已经有叙述,他低调,他谦虚,但才不为所用,有时也干着急。
有相当商业头脑的子贡问老师:假如我这里有一块美玉,我是将它藏在柜子里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将它卖掉呢?
孔老师答:卖了吧,卖了吧,我就是在等好的商人呀!
孔老师一点也不否认自己的价值,他在等,卖个好价,以利天下百姓。
不少著名人才,都想将自己卖个好价钱,好价钱,就是理想的施才舞台。如果卖不出,不是人才的损失,是买方的损失,卖家遂将自己的宝贝藏起来,找一个能安放自己的好地方隐居。
刘秀一臉诚恳地对庄光(死后因避汉明帝刘庄讳被改为严光)说:兄弟,好同学,老哥哥,卖吗?庄光笑笑说:不卖。再高的价也不卖!然后一头扎进鄙乡富春江边的富春山脚隐居起来,彼处林青水碧天阔鸟多鱼多。否则,东汉光武朝只会多一个什么大夫,而不会有今天的高士严子陵。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老师站在什么河边?我推测是他家乡的泗河。
孔老师到过黄河边,经过不知名的渡口,在桥上看过飞溅的大瀑布,但家乡的泗水边,是他去得最多的地方。
明朝《孔子圣迹图》中,有一幅叫“步游洙泗”,其文说:鲁城东北有洙泗二水,夫子立教,与弟子游其上,步一步,颜子亦步一步,趋一趋,颜子亦趋一趋。
孔老师经常情景教学。春暖花开,春光无限,他带着学生,到泗水岸边,一边散步,一边讲课,他慢慢走,学生也慢慢走,他快步走,学生也跟着快步走,边走边说,就如朋友间的聊天,随意不拘束,氛围极好:时光过得真快呀,它就如眼前这水流,白天黑夜都不休息。
就水先说水。
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曰:“君子所见水必观焉,何也?”孔子对曰:“以其不息,且遍与诸生而不为也,夫水似乎德:其流也,则卑下,倨邑必修其理,此似义;浩浩乎无屈尽之期,此似道;流行赴百仞之溪而不惧,此似勇;至量必平之,此似法;盛而不求概,此似正;绰约微达,此似察;发源必东,此似志;以出以入,万物就以化洁,此似善化。水之德有若此,是故君子见必观焉。”(《孔子家语·三恕第九》)
孔老师,您为什么经常看东流之水呢?不,应该是每见水必看,子贡很好奇。孔老师给他讲了个中的道理:水养育万物而自己没有所求;水往低处流,曲曲弯弯,而且遵循一定的规律;它奔流不息,没有穷尽;它奔赴百丈深谷也不怕;它倒入量器、注满量器时都很平稳;它柔弱细小却无微不至;从东方发源一直向前流;各种东西进入水中都能净化。德、义、道、勇、法、正、察、志、善,水有这么多的德行,所以,君子看见大水就一定要观赏它们。
而且,老聃老师早就说过,上善若水嘛。人就应该像水一样,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
再说如流水一样逝去的时光。
李太白在金陵酒肆喝足了酒,和送行的朋友这样告别: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人不可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这个哲学命题的言外之意,就是告诉人们此时非彼时,河流没变,水却不是刚才的水。所以,君子要自强不息,时光不仅如流水,也在孔老师发出感叹的同时流逝了。
李太白有诗: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彼时的一百岁,应该是神仙级的久长了,即便活成那样,每个晚上也都要点灯读书才行。
王阳明的课堂上,学生问他:《论语》中的“逝者如斯”,这句话是说自己心性本体活泼泼的吗?
王阳明答:是这样的。我们必须时刻用致良知的功夫,才能活泼起来,方能像川流不息的江水一般。如果有片刻的间断,就和天地的生机活泼不相似了。这是做学问的关键。圣人也这样。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爱好美色是人的本能,而德是需要不断修炼的,两者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一类比,孔老师的感叹就千古了:我不曾见过像爱好美色一样爱好德行的人。
好德如此之难,孔老师觉得肩上的教育担子重如泰山。
苏武被匈奴流放十九年,宁死不屈,坚决不降,冰天雪地,饮雪吞毡,什么苦都抗得住,却抗不住身边陪伴的匈奴女子,汉书上说,苏武的儿子苏通国,就是苏武在牧羊期间与那女子生下的。
这个本能就如一只笼中猛兽,需要时时关着才会驯服,弄不好就会伤人,如果放纵,那更是后果不堪。
当今某某大小老虎被拘,一般的消息上都有“生活腐化”一条,这十有八九,都指向他们的情人,数十个,甚至上百个,百姓嗤之以鼻,说他们不是人,是公猪,是禽兽,很解气,很准确。
其实,这个“色”,还可以引申为一切外来的诱惑与物欲,不再展开。
孔老师是自强不息的典范。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堆山的时候,只要再加一筐土就成功了,可是停了下来,这是我自己停下来的;要填平一块地,虽才堆了一筐土,如果继续堆,不断堆,总会将它堆满的,这是我自己要堆的呀!
功亏一篑,前功尽弃,个中原因,是停止了堆土。或许,堆土者已经用尽了力气,他绝望,彻底的绝望,在别人看来,事后看来,只差了一筐土,但堆土者眼里不是,他必须停下来,他就要死了。往坑里堆土,可能简单一些,但道理一样,自强不息,主动权都掌握在你自己手里。
行百里者半九十,这最后的十,好难好难,常常憋死人。
阳光灿烂,泗水流长。行人熙熙攘攘,少年在奔跑,年长者踩着稳健的步伐,孔老师伫立街边,现场教学: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大多数学生表示赞同,因为他们自己也是后生,怎么知道他们将来会比不上现在的人呢?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孔老师回头又转折道:不过,如果他们到了四十岁或者五十岁还没有闻道的话,那也不值得怕了!
鄙乡有句土话:欺老不欺小。因为小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少年强则中国强,道理简单。而老呢,虽有师旷,虽有摩西奶奶,但不足以对别人构成威胁,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了。
鄙乡还有一句老话:姜还是老的辣。这至少是一种安慰,一种鼓励,一种鞭策,不过,老姜也不好做,而且仅指阅历与经验。说到底,姜子牙毕竟只有一个。
四五十岁的人千万不要灰心,孔老师不是指你们,或许,你此时刚刚跳槽呢,这个时代,不跳几回槽,怎知自己的能力?
《笑林广记》中有与此拈连的笑话一则,好玩得很。
某镇守太监到学校巡察,师生列队热烈欢迎。太监面对年轻而热情的脸,兴致颇高,当场出题考一下大家:请以“后生可畏焉”为题作文。众人皆掩口而笑,太监问为什么笑?教官报告:同学们都认为题目太难了,最好能减掉一个字。太监立即挥挥手:既然这样,那就减掉“后”字吧,只做“生可畏焉”罢。
太监也读《论语》,但不会断句,“焉”字是管后面那句的语气词,不应该与“后生可畏”为伍。如果去掉“焉”,就不是笑话了。后生也确实可畏,面对无知,他们敢如此大胆地嘲笑。
孔老师这样说志的坚硬: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朱熹注说,三军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如可夺,则亦不足谓之志矣。
被夺走的志,称不上好志,此观点今天看来也新鲜。
关羽连斩曹操六将,一路艰难回来找刘皇叔,那志,是他与刘备的义气锻造而成,曹操用多少诱惑都夺不走。
孟姜女哭长城,悲愤交加,哭天哭地,不饮不食,日以继夜,白云止步,百鸟止声,杜鹃啼血,八百里长城,突然间轰隆隆倒下,她以匹妇志撑着,一定要找到丈夫的尸骨!
志是自己的,别人夺不走,只要你矢志不改,至死不渝。
如何考验志呢?
孔老师又打了个比方: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寒冷的冬天,松樹与柏树最后凋零。
岁寒,现实对人的严酷考验,指的是坏时代。松柏就是具有高品格的君子。松柏为什么后凋?一定是君子坚守节操的结果。
除了松与柏,岁寒三友中的梅花与竹子也同样是极好的喻体。
一日,曾几老师问陆游:梅花与牡丹,你认为哪一种更好呢?当时,年轻的陆游答得王顾左右而言他:牡丹自古以来就是第一,而梅花却有不同的说法。后来,人生的经历终于让他领悟到了,梅花更高洁。虽然,陆游在蜀地专门写了彭州的牡丹,对其大赞,但看了建安的梅花,陆游觉得它更能和人联系,撩他这个冷官的心魄,梅花树下饮酒题诗,歪歪斜斜的字体,正是断肠人心声的倾泻。陆游眼里,这里一丘一壑的梅花,都要超过彭州百姓姚氏家的千叶黄花牡丹,即便那是最好的牡丹。陆游借建安梅花,赞他心中所有的梅花,蜀地梅花,临安梅花,山阴梅花,皆无意争春,任群芳嫉妒,尽管知道终要零落成泥成尘,依然香如故。那些苟且的主和派,你们这样做安心,就这样做吧,我不会和你们同流的!
做事说话皆有分寸,彬彬有礼,教育学生因材施教,尽心尽职,孔子已经活灵灵站在我们面前了。但在观察者眼里,生活工作中的孔子更是多棱立体,细节栩栩如生。
父兄乡族之乡里,孔子谦卑逊顺而温和,好像是一个不太会说话的人。他与乡里人一起聚会喝酒,酒喝完,要等年长的人都离席了,他才离开。宗庙祭祀及在朝堂上,他说话,字斟句酌,明白流畅,极有分寸。
上朝时,与下大夫说话,温和而快乐;与上大夫说话,正直而坦诚。国君上朝时,孔子态度恭敬,威仪适中。
他进入公门的时候,一定敛身恭敬,侧着身子,像是无处容身一样。他不站在大门中间,也不把脚踏在门槛上。经过国君跟前,哪怕国君没坐在那,他也矜持庄重,快速小步走过,讲话声音小到别人几乎听不见。提起衣摆向堂上走去,屏住气几乎不呼吸。从公堂出来,走下一级台阶,他就轻松愉快起来。下了台阶,则快速前行,飘起的衣带,好像一只鸟展开翅膀一样。等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时,他又显出很严肃的样子。
这天,国君命令孔子去接待外宾。这接待任务本来由卿负责,因为来宾特别重要,孔子懂礼,故有此任。穿戴整齐的孔子,一脸庄重,甚至可以说有点严肃,他深知接待的重要性,两国将要签署一个重要盟约,他们代表的是整个鲁国的形象,想到此,他向同时负责接待的同朝官员拱了拱手,向左边拱一拱手,再向右边拱一拱手,然后迈开脚步向前走,走得快的时候,他的衣角都飘了起来,远远看,如一只鸟一样舒展着翅膀。接待完毕,他一定会去向国君报告:任务完成,客人已经走远了,我们可以放松下来了。
又一天,国君命令孔子,要代表他出使别国。典礼举行,孔子敛着身子,捧着玉圭,像很沉重的样子。向上捧,好像在和人作揖;向下捧,好像给人拿东西。脸色凝神,战战兢兢,两脚似乎迈不开步子,举步如走格子般拘谨。等到献礼物环节,孔子又显得雍容大方。正礼结束,在尔后举行的私人宴会上,孔子与彼方国君私下会见时,则相当和悦自然了。
责任编辑:胡汀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