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幸生 曾影 刘岸隆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诊断肝脏疾病时对血清甘胆酸检测的价值。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我院接收的75例肝病病人当做研究组,其中肝癌病人有10例,肝硬化病人有12例,肝炎病人有30例,肝纤维病人有23例。另外将同一时间段在我院接受体检的80名健康人员作为参照组。所有人员均进行血清甘胆酸和其他肝功能指标检测,比较研究组和参照组人员的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所有病人的甘胆酸指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人员的甘胆酸指标(P<0.05);且肝癌组、肝硬化组、以及肝炎组病人的TBA、GGT、AST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人员的TBA、GGT、AST等指标(P<0.05),而肝纤维化组和参照组人员的TBA、GGT、AST等指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肝癌组以及肝硬化组病人的TBIL、ALP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人员(P<0.05),而肝纤维化组以及肝炎组病人和参照组人员的TBIL、ALP等指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肝炎组病人的ALT指标显著高于参照组人员(P<0.05),而肝癌組、肝硬化组、以及肝纤维组病人和参照组人员的ALT指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甘胆酸检测是临床诊断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指标,为临床鉴别和诊断肝脏疾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诊断;肝病;肝功能指标;血清甘胆酸检测
【中图分类号】 R5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7--02
肝脏一类的疾病会使病人的身体健康受到极大的威胁,而其中的肝癌、肝硬化、以及肝炎等疾病更是由于其有着较高的病死率、预后差、病程较长、以及广泛流行等特征而受到易学界的重点关注。现阶段,临床检测的GGT(γ-谷氨酰转肽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以及ALT(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肝功能指标虽然能对病人的肝细胞病理状态进行较好的反映,但却有着较差的特异性,因此,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1]。所以,对有着特异性且更为灵敏的新指标进行寻找,这对临床诊断肝脏疾病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甘胆酸是通过肝细胞产生而来的,当肝细胞被各种因素至坏死或者损伤时,就会有大量的甘胆酸融进外周血液,从而就会让病人的外周血清内出现甘胆酸浓度增加的现象[2]。为了分析临床诊断肝脏疾病时对血清甘胆酸检测的价值,本文对我院接收的75例肝病病人和健康体检人员的甘胆酸水平进行了检测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我院接收的75例肝病病人当做研究组,其中肝癌病人有10例,肝硬化病人有12例,肝炎病人有30例,肝纤维病人有23例。另外将同一时间段在我院接受体检的80名健康人员作为参照组。参照组中男性50例,女性30例;年龄22-53岁,平均年龄为(37.57±2.36)岁。研究组中男性50例,女性25例;年龄24-51岁,平均年龄为(40.34±3.14)岁。全部人员一般病例信息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纳入标准:所有人员均经详细了解后,自愿签署相关文件并参与研究,审批通过。
排除标准:重要器官受损严重者;精神意识障碍,交流不畅;哺乳或妊娠期妇女。
1.2方法
所有人员均进行血清甘胆酸和其他肝功能指标检测。检测方式:抽取受试人员3-5毫升空腹静脉血,3000r/min,离心10min。检测时均按照说明书进行标准检测。试剂和仪器:通过均相酶免疫法对受试人员实施甘胆酸检测,TBA(总胆汁酸)选择迈克生物的试剂进行检测,其他生化指标均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配套试剂进行检测。肝纤维化指标通过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和配套试剂进行检测。
1.3观察指标
(1)观察比较所有受试者的甘胆酸和其他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参考范围:TBA 0-10μmol/L、TBIL 5.1-22.2μmol/L、GGT 10-60 U/L、AST 15-40 U/L、ALT 9-50 U/L、ALP 45-125 U/L、甘胆酸<2.7μg/ml。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全部以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取t检验方式: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采用x2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所有受试者的甘胆酸和其他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
由表1数据可知,研究组所有病人的甘胆酸指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人员的甘胆酸指标(P<0.05);且肝癌组、肝硬化组、以及肝炎组病人的TBA、GGT、AST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人员的TBA、GGT、AST等指标(P<0.05),而肝纤维化组和参照组人员的TBA、GGT、AST等指标比较(P>0.05);同时,肝癌组以及肝硬化组病人的TBIL、ALP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人员(P<0.05),而肝纤维化组以及肝炎组病人和参照组人员的TBIL、ALP等指标比较(P>0.05);且肝炎组病人的ALT指标显著高于参照组人员(P<0.05),而肝癌组、肝硬化组、以及肝纤维组病人和参照组人员的ALT指标比较(P>0.05)。
3.讨论
肝脏疾病是出现在肝脏中的全部病症的总称,包括肝内胆管结石、遗传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毒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血管性疾病、肿瘤性疾病、以及感染性疾病等。其中的感染性疾病又分为寄生虫感染、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症状,例如肝包虫病、以及病毒性肝炎等;其中的肿瘤性疾病则包括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例如肝肉瘤、肝脂肪瘤、肝血管瘤、以及肝癌等[3]。而由于肝脏疾病的种类很多,病因各不相同,因此病人的临床表现症状也各不相同。患有肝癌的病人在早期没有明显的表现,但在病程进展至中晚期后,通常就会表现出腹水、黄疸、腹胀、食欲缺乏、恶心、发热、上腹部不适等症状;而患有肝损伤的病人则通常会表现出向右肩部放射性的腹痛,并会伴随呕吐、恶心等症状,发生大量出血时,就会使病人出现休克的现象,并且肝损伤的继发感染就会使病人出现肝脓肿等症状。所以,肝脏疾病会使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均受到极大的影响。而临床通过实验室检查就会发现此类病人的肝功能异常,同时经由磁共振成像检查、CT检查、超声检查均能对其肝脏的肝内结节性质、肝内囊肿性质、表面光滑度、边界、以及外形进行确切的了解。同时,会通过细胞病理学检查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对其腹水穿刺物以及肝穿刺的穿刺物进行定性诊断。实验室检测的常用项目就是实施肝脏生化检查,其主要包括球蛋白、白蛋白、总蛋白、AST、以及ALT等指标。可以分成肝纤维化相关血清指标、肝脏合成功能标志物、胆红素代谢标志物、以及肝细胞损伤标志物等四类,其中的肝细胞损伤标志物就包括GGT、ALP、氨基转移酶等[4]。
AST和ALT是临床有着广泛应用的一种能对肝细胞损伤进行反映的生化指标。AST主要会分布在肝细胞线粒体,有少数会分布在胞浆中,ALT则主要会分布在肝细胞胞浆中[5]。而因为肝脏有着较强的代偿功能,所以会使能对肝功能进行反映的AST、以及ALT等常规指标极易受人体其他脏器病症以及治疗药物的影响,对肝脏受损的反映有着较差的特异性。而据调查,甘胆酸是一种由甘氨酸和胆酸相结合而生成的结合胆酸,其作为一种人体胆汁酸的主要成分,会在肝脏中形成,其正常的代谢途径就是肠-肝循环,会经胆管、以及毛细血管进入胆囊,然后就会随着胆汁的流动而进入肠道,帮助人体对食物的消化。通常情况下,有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甘胆酸会重新进入胆汁中,因为胆酸会在回肠末端被重吸收,然后经过门静脉再次回到肝脏中,再由肝细胞进行摄取再利用。由于甘胆酸是通过蛋白结合的形式而存在的,因此,进入体循环的总量小于百分之一,也就使得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外周血液中的甘胆酸水平会偏低,身体健康的人員不管是餐后还是空腹,他们的血清甘胆酸水平均会保持在低水平范围内。而当胆汁淤积或者肝细胞受到损害时,就会使甘胆酸的循环以及代谢出现紊乱的情况,从而就会使病人外周血液中的甘胆酸浓度提升。同时,而为了分析临床诊断肝脏疾病时对血清甘胆酸检测的价值,本文研究结果数据可说明:血清甘胆酸检测能更加特异且稳定的对病人的肝脏病理损伤起到提示作用。因此,甘胆酸浓度提升能作为人体肝脏出现病理损伤的一种重要参考指标。同时,也能看出随着病人递增的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其甘胆酸水平也会随之提升,这也就表明甘胆酸能一定程度的对肝脏受损的严重程度进行反映。
综上所述,血清甘胆酸检测是临床诊断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指标,为临床鉴别和诊断肝脏疾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小梅,甘福生.血清甘胆酸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8):171-174.
[2]赵蓉,石亚玲,江笑文,等.血清甘胆酸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13):1823-1825,1828.
[3]李勍,王汉敏.血清甘胆酸检测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8,28(6):364-365.
[4]梁运来,谢旭林,任煜培,等.甘胆酸在常见肝脏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医师杂志,2019,21(3):387-391.
[5]封莉,宋华峰,杨玉婷,等.肝脏相关指标水平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检验杂志,2021,39(12):932-935.
作者简介:李幸生(1982,7)男,本科,广东人,汉族,研究方向:医学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