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联合雷火灸治疗支原体感染性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2022-05-10 13:09:03施晓莉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7期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抗生素

施晓莉

摘要:目的  观察雷火灸治疗慢性支原体感染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3例慢性支原体感染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口服美满霉素100mg,每日2次,10d为1疗程。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培养,未转阴者第2、3疗程加用罗红霉素。治疗组31例,在对照组相同的抗生素方案治疗基础上,加用雷火灸治疗。第3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48.4%和83.9%,对照组为37.5%和65.6%,两组比较,P<0.05。结论  雷火灸在皮肤周围形成高浓药区,随灸渗透到俞穴内,再通过经络传导作用于炎症部位,有利于盆腔脏器的血液循环,促进抗生素的作用,故治疗时加用雷火灸疗效更佳。

关键词:抗生素;雷火灸;支原体感染;慢性盆腔炎

【中图分类号】 R711.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7--01

盆腔炎是女性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其病程缠绵难愈且易复发[1],当前治疗效果不理想,尤其是慢性支原体感染性盆腔炎的治疗更缺乏较好方法。西医主要使用抗生素治疗,虽近期疗效比较明显,但易复发,致使病程迁延不愈。本人自2018年4月-2021年12月采用雷火灸配合抗生素治疗慢性支原体感染性盆腔炎取得了较好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慢性盆腔炎患者63例,均来自2018年4月-2021年12月门诊及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及对照组32例。治疗组年龄22-48岁,平均32.03岁,病程6个月-6年,平均3.1年。其中腹腔手术史11例,宫腔操作史19例(有流产史者9例,放置节育器者11例);对照组年龄23-46岁,平均33.5岁,病程5个月-5年,平均2.9年,其中腹腔手术史13例,宫腔操作史17例(有流产史者14例,放置节育器者6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病程、病情均经过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妇产科学》中有关盆腔炎的诊断标准,排除其他系统严重疾病的患者可纳入。症状:下腹坠胀疼痛,腰骶部酸痛,月经及白带增多可伴低热。妇科检查:子宫多后位活动受限;子宫颈抬举痛,附件压痛,增厚或增粗。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培养阳性。

1.3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根据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培养阳性加药敏试验,对美满霉素和罗红霉素均敏感。

1.3.1对照组

第一个疗程均首选口服美满霉素100mg,每日2次,10d为1个疗程。第一个療程: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培养,未转阴者,在第2、3疗程每次加用罗红霉素片150mg,每日2次,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

1.3.2治疗组

敏感抗生素的选用、用法、疗程及注意事项等同对照组。同时使用雷火灸疗法。

1.3.2.1雷火灸疗法

患者取仰卧位采用雷火灸条2支及双孔斗式灸具进行治疗,具体步骤如下:

(1)腹侧和背侧腰骶部

①点燃2段雷火灸条,放入两孔斗式灸具内,灸具摆放在小腹部,温灸20分钟;②骶髂关节处摆放灸具,温灸20分钟。

(2)腹侧

①两侧少腹部施灸,距离皮肤3cm,以能忍受的温度为距离,灸至皮肤发红,深部组织发热为度,计算10次,共10min用手按揉施灸部位1次。②任脉:神阙至曲骨止来回施灸。每10次同样用手按揉1次,共计5min。③配穴:关元、气海、曲骨、阿是穴,距离穴位2cm,用小螺旋法喙氏灸毎穴点灸28次,每7次用手按揉1次。

(3)背侧骨盆部

①腰5椎至尾骨1椎距离皮肤2cm上下来回施灸8min,每来回灸10次,用手按压1次;

双侧底骶关节距离皮肤2cm,各灸5min,每10次用手按揉一次。②配穴:八寥、足十指冲、三阴交,距离穴位1cm,喙氏灸28次,每7次用手按揉1次。

1.3.2.2疗程和注意事项及禁忌

疗程:雷火灸疗效每日1次,10d为一疗程,疗程中间休息2d,共治疗5疗程。雷火灸疗法:每次用两只灸药,先用灸具温灸20分钟再施灸至皮肤发红,以深部组织发热为度;因施灸日期过长,皮肤出现发黑现象,停灸后逐渐自然减退。禁忌:月经来潮,血崩期,高血压发作期,盆腔内外伤出血期禁灸,心衰慎用,如有灼伤按烫伤方法处理再次施灸时,应避开烫伤点施灸。

两组均治疗3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判断。

1.4疗效标准

痊愈:腹痛消失,妇科检查子宫及双附件无压痛,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培养连续3次阴性;显效:腹痛消失,妇科检查子宫及双附件压痛明显减轻,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培养阴性;有效:腹痛好转,妇科检查子宫及双附件压痛有所好转,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培养弱阳性(支原体<10000);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妇科检查都无改善;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培养阳性(支原体≥10000)。

2结果

治疗组31例,痊愈15例,显效11例,有效5例,痊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48.4%和83.9%;对照组32例,痊愈12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3例,痊愈率37.5%,愈显率65.6%,经x2检验,P<0.05,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2]。主要表现为低热、易疲乏、下腹坠胀、腰骶疼痛、白带增多、盆腔包块等。病程较长的部分患者可有神经衰弱,症状如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等。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湿热或者寒湿内蕴,气血阻滞导致的。气血运行不畅,以致气滞血瘀;湿热之邪日久未除,瘀结胞中,以致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受损,带脉失司,故本病现有湿热蕴结之势,又有气滞血瘀之象,因此以清热解毒利湿,理气活血化瘀为主的雷火灸切中病因,谨守病机,为治本之法。

雷火灸采用的是重庆赵氏雷火灸,以辨证施治为指导,采用补益肝肾,清热解毒,以及活血化瘀的多种药物和艾叶研制成雷火灸条以治疗疾病。由于慢性盆腔炎缠绵难愈,故以应用西药配合雷火灸疗法,以补益肝肾,活血化瘀散结,起到治疗的目的。雷火灸疗法具有物理性的热疗作用,有利于盆腔脏器的血液循环及炎症吸收,且无毒副作用,简便易行,易被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彭宝珍.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引例[J].河南中医,2006,26(4):48.

[2]田永范.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140-141.

猜你喜欢
慢性盆腔炎抗生素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08-24 02:35:28
抗生素的故事
学生天地(2020年14期)2020-08-25 09:20:56
病原体与抗生素的发现
护理干预在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4例临床分析
康妇炎胶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中外医疗(2016年29期)2016-11-30 06:16:2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62例的效果观察
中药桂苓慢盆汤加味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
补中益气丸联合自拟中药方灌肠治疗痰湿瘀阻型慢性盆腔炎临床应用研究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