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朝
环卫工人正在冲洗“天屎之路”上的鸟粪(白周峰/ 摄)
在绿城郑州,有一条远近闻名的“天屎之路”,它位于郑州市纬一路。
每年春夏时节,这里的树上、地上和居民车顶上,都是白花花一片,宛如落雪。途经此处的路人,都会脚步匆匆,有人甚至撑着雨伞快速通过,唯恐自己被“落雪”击中。
这一片片的白色“落雪”,其实是鸟粪。这里聚集了一万多只夜鹭,白腹、绿背、尖嘴,略带沙哑咕呱声的夜鹭,每天都会随地大小便,令居民、路人和附近的环卫工人苦不堪言。
如何面对这条“天屎之路”,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环境卫生问题。
4月16日上午,郑州市民刘先生到金水路经五路附近办事。办完事后,正好看到纬一路上有两处核酸检测点位,就选择其中一个点位排队等待检测。
目前正值暮春時节,纬一路道路两侧高大挺拔的法桐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突然,一摊凉凉黏黏的东西落在了刘先生的脸上,等他用手去摸的时候,才发现是一摊鸟粪。他抬头去看,发现树枝上有几只大鸟,还有的在枝叶间飞来飞去。
用纸巾擦拭了脸上的鸟粪后,刘先生把这件事告诉了朋友老赵。老赵一听就问他是不是在纬一路,他说“是”,老赵笑了:这就对了,因为你所在的地方是郑州著名的“天屎之路”。
对于“天屎之路”带来的干扰,专家建议多一些理解和包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只是一句宣传口号,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刘先生这才注意到,旁边快车道、慢车道上,已经是一层白色的鸟粪。法桐树杈上、树干上,也淋漓着一片片鸟粪。而停放在道路两侧的汽车、共享单车,也都被击中,“面目全非”。甚至,空气中都弥漫着鸟粪的气味。
不远处,环卫工人正在用高压水枪冲洗着路面。提起地上的鸟粪,他们是一肚子苦水。“每天都要用水冲,但挡不住这些夜鹭每天都拉啊。”一位环卫工说,再过一段时间,法桐树上还会往下落小鱼小虾,到时候更难清洗。
在附近居住的市民则说,这么多年,他们已经习惯,多加小心就是了。不过,从此经过的路人,由于不太了解情况,还是会一边走一边抬头看树,生怕中招。
虽然法桐树叶挡住了大部分鸟巢,但此起彼伏的呱呱叫声,以及随处可见在树枝间飞动的夜鹭,都告诉人们:郑州的老朋友夜鹭,又回来了!
“夜鹭又回家生儿育女了。”听到刘先生的遭遇,郑州市林业局野生动物救护站站长董朝伟说,每年3月、4月,夜鹭就会飞回郑州市区,筑巢、交配,将孩子养大,等到9月、10月,又纷纷飞到南方越冬地去了。
据了解,近年在郑州出现的夜鹭,总数超过一万只,它们在郑州生活了超过30年。
郑州市区这么大,为什么夜鹭都选择在纬一路及周边的道路生活呢?
1996年到2005年,河南省鸟类专家、郑州师范学院生物学教授、郑州自然博物馆馆长李长看曾连续十年对郑州市区的鹭科鸟类进行研究。据他分析,这么多夜鹭选择栖息纬一路,“植被和环境,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而是因为这里曾经距离它们的食物来源地近。
原来,1989年,这批夜鹭就飞到郑州黄河南岸和黄河湿地繁殖生存。究其原因,是那里有大片鱼塘的存在,它们经常去捕捉鱼塘内的鱼苗。后来,渔民为了保护鱼塘,将它们赶走了。
到了1992年前后,这批夜鹭飞到了郑州城区。它们最终选择在金水区路以北、黄河路以南、花园路以西、文化路以东这片区域生存。
“那个时候,包括燕庄在内的周边区域,还都是农村,分布着大量稻田。”李长看说,稻田里有大量的小鱼小虾,为夜鹭生存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
后来,随着周边区域变成了城市建成区,稻田不见了,夜鹭为何没有挪窝,继续留在了纬一路?
对此,董朝伟和李长看都认为,夜鹭的恋巢性起了决定性作用。其已在一个地方生活习惯了,所以纬一路及附近的区域就成为了它们固定的繁殖场所。
虽然周边食物来源没了,但夜鹭有地方找食吃。
董朝伟说,夜鹭具有夜行性。白天在窝巢和附近活动,到了晚上,就会成群飞到黄河滩区及周边的河道,寻找小鱼小虾。
“再过一段时间,市民就会看到纬一路上开始出现鱼虾的尸体。”董朝伟说,它们都是成年夜鹭在喂食过程中不慎掉落的。
等到7月份,幼鸟能够飞翔了,成年夜鹭就会带着它们去黄河滩区练习捕鱼本领。
虽然就在纬一路附近住,郑州市民陈先生并不知道夜鹭有多少只,在他看来,至少有上千只。
“天屎之路”的始作俑者夜鹭(白周峰/ 摄)
而根据李长看连续十年的观察、统计,在这里生存的夜鹭数量,最多的时候达到了1.5万只。除了夜鹭外,还有2000只左右的池鹭,以及100只左右的白鹭。虽然最近几年没再继续观察,但估计整体数据变动不大。
“其实,夜鹭并不止在纬一路(经五路—经六路)这一段生活。”李长看说,根据调查,纬一路及附近的经五路、经六路等道路上,也有大量的夜鹭,只不过纬一路上方更集中一些。
实地走访发现,纬一路两侧的法桐树均比较高大,有别于市区其他道路的法桐树。在董朝伟看来,这也是夜鹭选择成群在纬一路生活的原因之一,窝巢距离地面的位置较高,相对来说比较安全。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附近的居民有很强的包容心,很好的护鸟意识,并没有因为夜鹭排泄给他们带来困扰,就将它们赶走。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绿水青山的增多,野生动物种群的生存环境大为改善,不仅数量开始增多,活动范围也开始扩大,与人类生存空间发生了更多交集甚至矛盾。
夜鹭的大量存在,给不少市民带来了困扰。特别是随机性很强的粪便,高峰时段会成片地落下,令人防不胜防。
长期居住在此的市民陈先生回忆,他小时候就在纬一路小学上学。有一次刚买了一个冰淇淋出来,突然一摊鸟粪落在上面,让整个冰淇淋都“报废”了。
李长看说,调查过程中他发现,在这里工作的环卫工对夜鹭意见很大,因为其关系到他们的工作考核。为此,他也建议环卫管理部门能够对在这个区域工作的环卫工多些理解,灵活考核。
董朝伟介绍,夜鹭以鱼虾为食,排泄的粪便含有尿酸盐,具有轻微的腐蚀性,虽然对人体无害,但如果掉到车上,时间一长就不易清理,还可能腐蚀车体。为此,他提醒市民,如果發现鸟粪落到车体上了,要尽快清理干净。
纬一路上落满鸟屎的汽车(白周峰/ 摄)
那么,这片区域的鸟粪问题,真的就无解了吗?
董朝伟说,夜鹭排泄粪便的随机性很大,目前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他建议路过这里和来此办事的市民,随身配备一把雨伞,以备不时之需。
业内专家认为,越来越多的鸟类选择在市区安家,说明了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改善。对于“天屎之路”带来的干扰,专家建议大家多一些理解和包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只是一句宣传口号,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绿水青山的增多,野生动物种群的生存环境大为改善,不仅数量开始增多,活动范围也开始扩大,与人类生存空间发生了更多交集甚至矛盾。
野生东北虎伤人、候鸟“打劫”鱼塘、麋鹿进入村庄、野猪损毁农田等现象,日渐增多。去年夏天的象群北上,更是引起了全国乃至世界的关注。
此前,野猪已成为国内致害范围最广、造成损失最严重的野生动物。由于野猪此前被划入“三有”保护动物之列,普通民众不能猎杀,否则就是触犯法律。
为了更好地平衡人与野猪的关系,解决人与野猪的冲突问题,去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文件,针对《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公开征求意见,属于偶蹄目猪科的野猪已不见踪影。
河南省林业局有关人士说,如果最终将野猪从“三有”名录中剔除,便能够大为缓解“人猪矛盾”,维护局部的生态平衡。
野猪与夜鹭的问题,有相似之点,也有不同之处。夜鹭只是扰民,野猪则是伤人。对此,专家建议国家对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完善更新,“既要保护野生动物,也要考虑人类的人身和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