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军能,蒋振华,秦年秀@,韦卉敏1,王 品
(南宁师范大学 a.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b.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 南宁 530001)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时期农村经济高水平发展的要求。201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着手,以塑造农产品品牌为抓手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尤其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后精准扶贫时代,乡村产业的壮大与优化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最核心环节。
地理标志农产品因其蕴藏的巨大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逐渐成为区域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的重要载体[1],提供质量安全的农产品以满足人们对品质日益增长需求的重要途径。如五常大米、阳澄湖大闸蟹等地理标志农产品,已发展成地方特色的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拳头产品,推动龙头企业的形成和相关产业聚集,突显出竞争提质、市场拓展、价值增值、收入结构优化等溢出效应[2,3]。
欧美对地理标志产品的研究较早,主要集中于地理标志产品的经济学意义与市场价值[4]、保护或促进农业与乡村地区发展等方面[5,6]。普遍认为地理标志产品对自然资源、文化遗产和社会经济溢出效应都产生了积极影响[7],地理标志产品为其所在地方创造了具有较高竞争力的高质量产品,通过公共产品价值内在化的价格溢价来提高生产者收入,并通过社会网络联系产业链和相关领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8,9]。国内对地理标志产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不同角度的经济效益分析与品牌建设等方面研究,空间分布和区划方面的研究多从全国、省域角度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地理标志产品,尤其是农产品,由于气候、地形、水文等地域因素差异,其成因与空间分布特征也有较大差异,同时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差异,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发展、保护,特别是产业链延伸、产业集聚、国际化等方面也存在较大不同,有必要对空间分布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10,11]。关于广西的地理标志农产品相关研究已有不少成果,主要关注地理标志产品对广西特色产业发展的作用,但从空间分布与经济效益之间进行系统性定量探讨较少[12-16]。因此,探讨广西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品牌溢出效应,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过程中如何发挥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资源价值,引导特色产品品牌化建设,以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乡村振兴提质升级,让农业有效益、农村有活力,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光热充足;境内岩溶地貌广布,山地多平地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动植物资源丰富,农业发展基础条件优势明显。全区下辖14个地级市,农业人口比重高,2019年末乡村人口在常住人口中占比为48.91%;2019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0%,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5.2%,农业生产逐渐呈现多样化纵深结构调整,农业大省的特征突出。同时,广西还是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区域与精准扶贫主战场之一,虽然已累计实现45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但2020年仍有贫困人口24万人,脱贫攻坚任重道远[17]。加快广西农业提质增效,推进农业现代化、特色化、品牌化,是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关键。
自2000年荔浦芋成为广西第一个地理标志产品以来,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发展逐渐得到各级政府、企业及农户的重视,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地理标志农产品,如百色芒果、梧州六堡茶、横县茉莉花等已成为广西乃至全国知名品牌,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促进了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县域经济的壮大,多层次带动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2010年来,广西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年申请数量明显增多,从2009年的44个到2018年底的190个,年均增加19个。品种涵盖广泛,已形成以蔬菜水果和畜禽蛋肉为主、多种类型共同发展的趋势(图1)。广西多地形成彰显地理标志农产品特色,积极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多业并举,壮大乡村经济的局面。
图1 2010—2018年广西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种比重变化
2.1.1 集中程度分析
地理集中指数可以衡量广西地理标志农产品空间分布的集中与均衡程度,其计算式为:
式中:C是指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地理集中指数;Xi是指第i个地级市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T是指广西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n为广西地级市数。C的取值范围为0~100,根据C值大小判断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分布情况,C值越大则分布越集中,C值越小则分布较为分散[18]。
2.1.2 品牌溢出效应分析
为了研究地理标志农产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品牌溢出效应,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测度。将地理标志农产品、农村人口、农林水事务支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等农村经济发展投入要素作为解释变量。用GOV代表农业生产总值、FPI代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分别衡量地理标志农产品对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溢出效应。借鉴赵金丽、刘华军等[19-21]使用的地理标志品牌溢出效应模型,利用Eviews10测度,计量模型为:
lnGOV=&+a1lnLabor+a2lnInvest+a3lnLand+a4lnPower+a5lnGIs+μ,
(1)
lnFPI=&+a1lnLabor+a2lnInvest+a3lnLand+a4lnPower+a5lnGIs+μ,
(2)
式中,ai为系数,ln为取对数,&为常数项,μ为干扰项。式中GIs、Labor、Invest、Land、Power分别为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数量、农村人口、农林水事务支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来建立实证模型。若模型中的拟合系数ai为正,则与被解释变量呈正相关;若ai为负,则呈负相关。
2010年之前,广西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变化较小,相关统计数据也有一定缺失和标准不统一。为了保证数据的统一性、完整性,通过《广西统计年鉴》(2011—2019年)整理得出社会经济面板数据。地理标志农产品数据以2018年为基础,分别对国家原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和农业农村部3个部门发布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往回推寻其对应申请年份,再进行逐年的数量统计,并将3个部门评选的地理标志名单进行重名筛选。地图则选用2015年广西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3.1.1 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空间分布特征
通过公式测度2010—2018年广西市域的地理集中指数,C值基本维持在32上下,说明地理标志农产品空间分布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其中,2018年广西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地理集中指数C值为32.78,而C平均为13.57,C>C平均,但离集中分布时的C值(100)很远,表明广西地理标志农产品空间分布明显不均匀。
从市域和县域两个层面看,广西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差异较明显、分布不平衡,桂西、桂北分布相对集中(图2)。从市域上看,河池市、桂林市及百色市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一直领先于其他城市,2018年分别拥有33、31、28个,占广西的48.4%,是广西地理标志农产品集中分布的地区;不仅是数量多,申请速度与力度也是最大的,属于快速发展型。
图2 2010—2018年广西各市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变化
钦州市、贺州市、南宁市、贵港市、玉林市及柳州市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居于全区中间位置,占广西地理标志产品总数的38.4%,属于分布均匀的地区,属于稳步发展型。崇左市、北海市、防城港市、梧州市、来宾市地理标志数量最少,仅占总数的13.2%,属于数量分布较少地区,属于缓慢发展型。2018年广西109个县域单元中,龙胜各族自治县最多,有10个地理标志农产品;23个县域拥有4个以上地理标志农产品,14个县域没有地理标志农产品。县域单元上呈现出桂东北多,桂西北次之,然后是桂东南,也呈局部集中、总体均匀分布(图3)。
图3 2018年广西县域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与品种分布
图3 (a)蔬菜类 (b)水果类 (c)粮食坚果类 (e)茶类(f)中草药类 (g)禽畜蛋肉类(h)水产品类2018年广西地理标志农产品各类型空间分布
3.1.2 不同类型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空间分布
根据广西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属性和多寡,分水果、蔬菜、畜禽蛋肉等8类来统计数量。2018年广西地理标志农产品中水果类最多,49个,占比24.87%;其次是畜禽蛋肉类和蔬菜类,分别是38个和26个,占比13.20%和11.68%;水产品类和药材类则较少,共占15.23%。不同类型农产品,数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
统计地理标志农产品各品种地理集中度指数,总体呈现出种类比较少的分布相对集中,品种数量多的分布相对均匀。粮食坚果类的地理集中指数最高,C值为51.84,呈较明显集中分布特征,主要分布于河池市;其次为水产类,C值为45.07,集中分在钦州、北海临海城市;中草药类C值为42.49,集中在玉林、百色和桂林三市;畜禽蛋肉类C值为42.48,百色、河池与桂林分布较多;水果类、蔬菜类、茶类C值均略大于35,分布相对均匀。
从市域角度看品种结构差异也较大。百色、河池、桂林三市的水果类、蔬菜类、畜禽蛋肉类品种分别占广西相应品种的42.3%、55.1%、67.6%,特色非常鲜明。东部、中部城市以水果类、蔬菜类、粮食类、茶类品种较多。临海的南部地区海产品较为丰富,水产品类较为集中。中草药类数量较少,分布也相对均衡。从品种结构上可以看出,广西大部分地理标志农产品都是初级产品,产品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
3.1.3 影响地理标志农产品空间分布的因素
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形成发展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非常明显,独特的自然条件组合孕育了独特的农产品。广西地形的高低起伏、纬度跨度较大使得水热组合变化丰富,农业发展条件多样性特点突出。尤其是高程较高、地域面积较大的百色、河池、桂林地理标志农产品不仅数量较多,类型也呈现多样化,水果类、蔬菜类、畜禽蛋肉类等特色品种较多。茶叶类大多也位于广西四周的山地丘陵区。东部、中部地形相对和缓,河流水系丰富,传统农业相对发达,蔬菜类、粮油类品种较多;水产品类也主要在这一区域,海产品集中北部湾临海地区。影响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发展因素除了地理位置、地形、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还有地区经济水平发展、文化习俗等人文因素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3.2.1 广西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溢出效应总体特征
通过GLS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两个模型中GIs系数都通过在1%显著性水平下正相关检验,表明地理标志农产品对地区农业生产总值与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有正向溢出效应,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作用比对农业总产值的作用略明显。这说明广西地理标志农产品对农业规模增长有一定促进作用,相关产业聚集与产业链的延伸开始有所显现,但品牌产业化路径还未形成,而对农户经济效益的溢出效应相对较大,总体上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正向作用,品牌价值还有待进一步提升。Invest、Power在模型Ⅰ和Ⅱ中均为正值,机械总动力投入对农业规模与农民收入的影响更为显著,同时Labor系数在两个模型中都负值,且都通过1%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农业增长与农民收入对劳动力投入的依赖性在弱化,农业机械化等现代农业投资对农村经济正向影响正在增强[22]。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的趋势,因而可以充分挖掘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潜在价值,促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区域整体发展的效果。
表1 广西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溢出效应的计量模型结果
3.2.2 品牌溢出效应空间差异
利用变系数模型,从广西各市地理标志农产品回归系数以分析品牌溢出效应的地区差异,计算结果见表2。以农业生产总值为被解释变量的模型Ⅲ中各市的回归系数有正有负,说明地理标志农产品对农业生产总值的品牌溢出效应地区差异较明显。其中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钦州、贵港、玉林八市的地理标志农产品系数均为正值,说明其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开发和利用较好,这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及利用程度紧密相关。防城港、百色、贺州、河池、来宾、崇左六市的系数均为负值,与预期不符。防城港市以第二产业为主、农业比重低,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和品种都较少;其余五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导致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牌溢出效应挖掘不够,尤其是百色、河池两市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较多,但还没有形成产业化发展,仅有少量农产品已有规模化、产业化雏形。从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解释变量的模型Ⅳ看,各市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拟合系数都是正值,且绝大多数通过1%显著性检验,表明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牌溢出效应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正向促进作用。梧州、玉林、贵港、钦州、北海、南宁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拟合系数较高;而河池、贺州、百色三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弱导致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影响到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潜力挖掘。总体来说广西各地区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溢出效应对地区的经济发展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表2 广西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溢出效应地区差异分析
综合分析广西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空间分布和品牌溢出效应,结果表明:
(1)数量上,广西地理标志农产品总体上呈均匀分布,但河池、百色、桂林等地区集中度较高,县域单元的集中程度差异更大。从品种的空间分布上,粮食坚果类、水产类、中草药类和畜禽蛋肉类集中度指数较高,水果类、蔬菜类等品种总数较多的农产品在全区分布相对均匀。广西地理标志农产品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同时受到地域文化、政府重视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影响。
(2)品牌溢出效应计量模型结果表明,地理标志农产品对广西农村经济发展有正向促进作用,激活了农村经济的动力。其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品牌溢出效应比农业生产总值更显著;但在空间上,地区差异较为明显,尤其是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上差异较大,部分地区并没有呈现出正向作用;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都是正向,但也出现了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较多、溢出效应低的现象。一些产业发展较成熟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溢出效应表现较强;大部分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规模尚未形成、品牌尚未建立起来,因各市重视程度与开发保护思路不同,导致广西各市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溢出效应区域差异较大。
目前广西部分地区已初步走出以地理标志农产品为核心产业集聚发展的路径,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带动作用不断显现,品牌溢出效应潜力很大。但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存在产业链较短、产业集聚能力弱等问题,迫切需要激活地理标志农产品潜在价值、不断提升品牌效益。
广西农村地区的经济实力偏弱,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溢出效应的体现要依靠综合性、多层次要素集合的协调运作和多重机制的耦合。(1)各级政府应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吸引、扶持龙头企业与农户,制定地理标志农产品商品标准,有机联结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促进产业融合和集聚。(2)注重科技带动产业融合与创新,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5G网络、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将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和销售与现代消费者建立新型服务关系。(3)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宣传,用现代传播技术和手段进行创新营销模式,建立健全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信誉机制,提高品牌影响力和经济价值。此外,还须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保护意识,优化整合优势资源,深度拓展农村地域功能,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产生更大的溢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