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润中,王玉侠
(1.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体育与健康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2.南昌航空大学 体育学院,南昌 330063)
乡村振兴战略是集人才集聚、文化复兴、经济提升和社会善治于一体的国家战略,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石和保障。农村体育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具有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均衡城乡资源配置、传承和弘扬农村传统体育文化、提升农民健康水平和精神文化素养、繁荣农村经济等重要的价值功能。然而,我国传统城乡发展的二元制度设计使得农村体育发展全面落后,相当程度上制约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和有效推进。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海南农村体育发展的时代机遇及其制约因素,提出其发展策略,旨在为我国农村体育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新时代,我国党和政府对于三农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脱贫攻坚、强农富民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工作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旨在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美丽乡村,其宏大愿景和务实践行必将为我国农村全面发展提供重要战略契机。
农村体育,既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基本内容,又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我国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并在法制、政策、制度及实践等多方面给予了充分保障。2017年,农业农村部、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体育事业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发展农民体育事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重大。农民体育事业与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任务紧密相连。”[1]海南省在实施推进“健康海南”“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战略目标进程中,高度重视乡村发展,积极推进实施城乡融合发展。2020年4月颁发的《海南省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发展规划(2020—2025)》[2]提出了要创建“海南省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的战略目标。2020年11月,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实施意见》指出:“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要求,……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到2035年,乡村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乡村社会治理有效、充满活力、和谐有序,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3]。这些法规政策的颁布及相关制度的制定、完善和落实必将为海南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重要战略机遇和有力保障。
海南农村具有丰富而独特的体育自然资源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海南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为海南农村发展体育旅游、开展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群众体育健身活动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海南黎族、苗族、回族等民族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其中被称为黎族文化“活化石”的黎族传统体育项目多达60多种[4]。它们从多角度、多层面反映了黎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祖先崇拜、宗教信仰、节庆礼俗、艺术旨趣、伦理道德等文化特质,是了解和研究黎族文化的重要载体[5]。然而,由于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城乡二元发展的制度设计阻碍了农村与城市的同步发展,改革开放之后城市强大的吸引力又造成了农村青壮年人力资源连同其力所能逮的财富资源向城市的单向流动,致使乡村生态场景日益荒凉凋敝,留守人群也以老弱妇孺等弱势群体为主。缺失了充满活力的人力资源支撑,农村体育犹如河湖失去活水之源,枯竭势必成为不可避免的结局。在农村体育日渐边缘化的大背景下,海南农村体育面临巨大挑战,发展任务艰巨。
自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城市体育发展迅速,而农村体育却日渐衰微,城乡体育差距越拉越大。当前我国农村问题突出表现为农村公共体育事业实践领域存在着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结构单一、供给效率不高、供给质量低端等诸多问题[6],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程度上迟滞着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城乡体育失衡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城乡体育公共服务配置失衡。目前,城市公园、广场、街道、小区等公共空间已基本配置体育公共设施,而农村体育设施则聊胜于无,只有少数村庄配置有简易器材、篮球场或排球场;至于体育公共服务,城市中活跃着数不胜数的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体育院校以及体育服务人员等体育组织和个人,为市民提供各种个性化、专业化、多元化的体育服务,而乡村则难觅其踪。
二是城乡体育供给失衡。城市已成为现代体育的竞技场和展演舞台,各级各类体育赛事、休闲健身运动、体育培训活动竞相展开。以马拉松为例,2019年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接近1 900场,平均每日超过5场,仅获得田协认证的马拉松及路跑类规模赛事就达到355场[7];而农村体育则几近于无,成了现代体育“被遗忘的角落”。
三是城乡体育空间建设失衡。受地域限制,城市体育空间发展日益受限,留给体育的运行空间越来越狭仄。大型体育赛事期间,赛场往往局限于方寸之地,城市交通、食宿、安全压力倍增,市民正常工作、生活不胜其扰。囿于广场、公园等健身场所的限制,群众健身大多争竞于门前空地,拥挤于街道两旁,以致造成邻里纠纷、人车争道,甚至引发人身伤害事故;城市体育的另一趋向是逐渐“室内化”,人们远离了明媚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乡村则与此形成鲜明对比,体育活动空间地域宽广,空气清新,但很少举行体育活动,到处可见缺失“人气”的“空心化”村庄、抛荒的土地和留守的老弱妇孺。
公共服务是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以政府为主导,通过提供各种不同性质的产品满足公民需要的服务。体育公共服务是通过提供各种体育产品满足公民需要的公共服务。它既包括有形的体育公共物品,也包括无形的精神产品[8]。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直接关系到体育活动的组织实施和服务质量。就农村体育公共物品来说,它是开展农村体育的物质基础,是包括山水田园的农村体育自然生态资源以及健康步道、场馆器材的体育空间和体育设施。海南农村自然条件优越,夏无酷热,冬无严寒,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2.5~25.6 ℃之间,农村山水林田湖海草沙适宜常年开展体育运动。但原生的自然状态需要加以适当的改造和建设才能成为适宜人们活动的空间,为此需要以政府为主体的大力支持和财政持续投入。但由于农村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长期处于制度外财政供给状态,缺乏稳定的财力保障,且供给效率低和供需脱节,导致农村公共服务资源短缺[9]。近年来,海南在建设国际旅游岛、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等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支持下,农村社会经济面貌得到较大改善,但农村体育可利用空间依然不足,农村公共体育设施依然短缺,一些村庄仅有的篮球场、排球场由于难以满足群众个性化、多元化的实际需求也大多空置。至于体育活动组织、体育康养健身、体育技能培训等公共服务也多在城市举行,鲜有惠及农村。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已成为阻滞海南农村体育发展的短板,必阻滞海南建设“健康海南”、打造“全球重要的康养旅游目的地”目标的实现。
尽管我国已经进行了40多年的改革开放,尽管农村是最早进行改革的区域,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10]。农村依然是我国最贫穷最落后的区域。就海南来说,从2013年至2019年,海南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居民相比,不是缩小而是逐年增加;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远高于城镇居民(表1)。这意味着海南城乡发展不平衡仍然较为突出,农民生活消费占比较大,文化娱乐消费远低于城市居民。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即便国家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但由于农业经济是一个呈分散状态且利润较薄、生产周期较长的经济领域,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的的一般的市场主体通常不愿意参与提供服务[11],使得农村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就体育而言,城市作为现代体育追逐的竞技场和舞台,各级各类体育赛事、休闲健身运动、体育培训活动竞相展开,对体育经济规模的贡献率较大;相比之下,农村体育则逐渐边缘化,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农村体育缺少财力支持,缺乏社会资金投入,体育公共场地设施及相关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所致。
表1 2013—2019年海南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恩格尔系数
城镇化和老龄化是造成农村人力资源衰微的重要因素[12]。海南农村体育人力资源衰微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海南农村体育人口数量大幅减少。2014年至2019年,海南城镇常住人口化率由53.76%上升至59.23%[13]。世界城市发展经验表明,城市化率在30%时,即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4]。快速城镇化对城乡体育发展有很大影响。对于城市来说,人们的体育需求与城市所能提供体育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对农村而言,快速城镇化造成农村人口的加速减少,尤其是青壮年人口及其占有资源的去农村化,使得农村体育支撑环境(如土地撂荒化、村庄空心化、庭院空置化等)日渐恶化。另一方面,海南农村体育参与主体结构发生改变。2005年至2019年,海南全省65岁以上老人占比由8.54%升至9.48%[13],依据联合国相关标准,当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的7%以上时,则可以认为该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15]。显然,海南早已于21世纪初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代。农村老龄化使得农村体育参与主体结构发生深刻改变,当农村人口结构以老弱妇孺为主时,缺失了以青壮年为参与主体的人力资源支撑的农村体育发展难以为继。
农村体育文化贫瘠突出表现在农民在体育健身观念、体育认知、体育技术技能以及参与农村体育文化活动等方面显著不足。城市居民大多比较重视体育,了解体育运动对于个体生理、心理及社会交往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对于体育的功能价值有着相当正面的态度和深层认知,能够自觉、积极地加入体育运动中去。众多的体育参与拉动了体育消费逐年提高,带动体育产业规模逐年扩大,人们的体育心理、体育行为及体育投入已然形成良性循环。而农民则大都认为体育可有可无,甚至认为劳动即可代替体育,长年累月不参与体育活动者大有人在。笔者曾于2020年7月在海南昌江、陵水、保亭和五指山农村进行调研,发现当地农民很少参与体育活动,即使是在有着丰富多彩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黎族地区,群众也极少参加体育文化活动。黎族农民甚至对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也知之甚少。调查数据显示,有高达80.1%的受访者表示近一年内未曾参与体育活动。在不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中,65%的被调查人员对体育不感兴趣,认为体力劳动可以代替体育锻炼。这是农民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限制因素。此外,21% 的被调查人员“不懂如何锻炼”。可见,改变农民体育健身观念和加强农民体育指导、培训服务是组织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农民身边体育活动少,体育宣传、体育技能指导与培训等服务不够,农民对体育健身的固有观念和消极态度鲜有所改观,农民也很难有体育学习的机会,体育技术技能因而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农村体育发展问题,正如“三农问题”一样,是我国整体宏观战略在实施推进过程中在农村的具体凝结和展现。农村体育问题的解决,必须跳出单纯的农村思维局限,放眼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以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以“人的幸福生活”为目标、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导向统筹谋划。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6]。《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人民群众的体育权益为着眼点,充分调动人民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7],树立以人为本的农村体育发展理念就是要“以农民的幸福生活为本”,充分发挥体育对于人的健体康养、愉悦身心、社会交际、文化传承、价值观形塑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立足农村现实图景,以农民体育实际需求为导向,综合推进农村体育资源配置、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及农村体育活动组织治理。任何脱离农村实际和农民需求的“顶层设计”及盲目施为都要尽力避免,否则就会给农村体育发展实践带来危害:一则会造成农村体育公共资源供给不足,阻滞农村体育发展;二则会出现供给无效,造成资源浪费,甚至于破坏农村自然生态,损害农民利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关键在于加大对农村的政策倾斜和资源配置,变传统的农村之于城市的人财物等资源的单向流动为城乡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为此,《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并特别强调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10]。实现城乡体育融合发展,首先要改变城乡体育分离的传统思维,把城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规划体育资源配置,推动城乡体育均衡发展。农村广阔的空间和自然生态可以弥补城市体育空间狭仄的短板,而城市多元的体育运动和优质的人力资源则可以满足乡村体育公共服务不足的需求。如把大型体育赛事如马拉松比赛、各级综合性体育赛事的若干项目放到农村举办,既可借此促进乡村交通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和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又可以发展乡村观光旅游,发展民居民宿,繁荣地方经济,提升群众体育意识和精神面貌;同时又可以大大缓解城市交通、食宿、环卫及安保压力,做到城乡体育资源优势互补、体育要素合理流动,城乡体育均衡发展。
近年来,海南省大力推进文明生态村和美丽乡村建设,为农村体育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019年,海南新建文明生态村共664个,累计已达19 268个[13],基本完成了农村全覆盖。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截至2020年11月,全省共建成816个[18]。生态文明村和美丽乡村建设对于改善海南农村生态环境、配置体育公共设施、发展乡村体育旅游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但距离“城乡居民体育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仍然相距较远。为此,应依据海南农村自然地理生态特点、距离市镇(城市、城镇等中心地域)远近、民族体育文化特色等乡村资源禀赋及差异化特色,发挥其优势,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平台,结合体育项目特点,按照“康养健体、户外休闲、民族体育、项目训练、健康步道”等进行分类分级,擘画体育与乡村有机融合的体育网点布局。结合乡村自然、人文资源特点开展特色体育活动,如在五指山、昌江霸王岭森林公园等山地区域组织开展定向越野、军事体育、登山攀越、户外探险等体育运动,平原地带可开展徒步郊游、马拉松系列赛、骑行等活动,河湖江海等水域可开展游泳、漂流、潜水、帆船等水上项目,水岸沙滩可开展冲浪、帆板、沙滩体育等运动;近郊乡村可配合城镇发展多功能体育服务项目,组织开展体育赛事、项目训练、技术技能培训等活动,偏远乡村可利用其自然和民族体育文化资源优势开展康养健体、养老服务、体育旅游、民族体育竞赛与体验等项目;在滨海水岸和山清水秀的区域建设康养中心,完善相关体育配套服务;统筹规划海南全域美丽乡村及健康步道路线设计,以美丽乡村和乡镇城区为“珠”,以健康步道为“线”,以城市县域为“璧”,在乡镇、行政村实现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全覆盖,从而打造“珠联璧合”式的海南省全域化体育公园。
社会组织又称非政府组织,是具有一定社会公共属性、承担一定社会公共职能、代表一定社会群体共同利益或公共利益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19]。它是介于政府与企业和社会基本单元(包括公民个体)之间的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依托,承载着政府转移职能、提供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的职能,也是满足社会公众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的关键行动者[20]。体育社会组织是人们为追求体育目的、实现体育公共利益而组成的社会组织。农村体育之所以衰微,很大程度上在于分散的群众缺乏活动组织,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之所以凋敝,重点在于日渐原子化的农民诉求缺少议价力量,而“只有组织起来的人,才有可能去成就一系列社会工程”[21]。农村体育社会组织活跃于农村区域,由当地农民自发、自愿组成,对于组织农民学习掌握体育技术技能、提升农民体育认知、表达农民体育诉求、参与各类体育活动、化解邻里社会矛盾、密切群众人际关系、提振农村体育经济、实施乡村社会治理、促进农民家国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整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教育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农村体育社会组织仍存在注册门槛高、生存难、数量少、管理差、影响小等诸多问题。大力发展农村体育社会组织,就要求政府组织转变传统观念,充分认识到农村体育社会组织的正向价值功能,变“限制”为“促进”,变“管理”为“治理”,降低农村社会体育组织注册门槛,成立农村体育社会组织孵化机构培育农村体育组织,合法化和规范化现存乡村体育社会组织,采用减税、免税、融资、政府购买等经济手段加大对农村体育社会组织的财政支持。同时,要重视对农村体育带头人的培养,通过对农村体育精英进行免费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认证、相应的物质和荣誉奖励等途径激励其参与引领农村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进而不断提升其组织管理水平。
动力机制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力量结构体系及其运行规则,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要素以及这些要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理[22]。构建和完善以健康为核心良性运行的农村体育发展动力机制事关农村体育的有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其根本要义在于聚焦体育促进人的身心康健、生活幸福,促进体育生态环境绿色美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此基础上,源于农村体育各相关主体的内生动力和源于各部门组织及相关要素的外部动力有机协调,以最优化资源和最大合力推动农村体育健康有序发展。
3.5.1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提升农民生活水平
体育需求是建立在较高生活水平之上的综合性需求,发展农村体育要建立在农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的基础之上。2020年,我国农村消除了绝对贫困,全面小康社会业已建成。在今后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要更加加大力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为农村体育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3.5.2培养农民体育态度和观念,激发农村体育内生动力
态度决定观念,观念引领行动。内力的引擎(动力源)在于农民对体育健身的深刻认知和对健康生活的积极追求。要多途径培养农民健康思想观念,提高农民参与体育运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进农村体育发展内生动力。为此,要大力推动以体育健身、运动健康为核心的农村体育精神文化建设,通过标语口号、网络媒体、组织体育文化活动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体育健身功效、知识,提高农民体育认知水平,激发农民体育参与的热情,变 “要我运动”为 “我要运动”,变“消极被动参与”为“积极主动参与”。
3.5.3优化农村体育发展动力机制环境,增强农村体育发展外部动力
农村体育相关利益主体(个人或组织)是推动或拉动农村体育发展的外部动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其引擎在于各相关主体的利益追求及其实现。这些相关利益主体主要是政府组织、社会组织和企业组织或个人。其中,政府组织更多追求的是政治利益,社会组织在于社会利益,企业组织的最大利益则在于利润。对于政府组织来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包含“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就是其最大的政治利益。由于政府组织居于社会资源的主导和优势地位,在提供乡村公共产品和服务、均衡城乡资源要素配置、组织引领乡村体育文化活动、协调各方积极投身乡村体育发展等方面应发挥重要的领导作用;体育社会组织(包括草根体育社会组织、体育社团、体育基金会、体育慈善组织等)作为源于农民、服务农村的非营利性群众志愿组织,其利益在于收获体育社会效益,实现途径在于积极投身于农村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技术技能培训指导、志愿服务等体育公共服务活动中,使体育活动真正走进农民日常生活,并成为农民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从而实现体育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对于体育企业组织而言,其根本利益在于实现资本利润的效益最大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为企业组织进入体育市场创造利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早在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就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积极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23]。体育企业应在市场化、法治化的政策背景下,通过政府购买、投融资等途径在场地设施建设、体育健身休闲、运动竞赛表演、场馆经营服务、中介培训咨询等多领域进入农村体育市场,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进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3.5.4积极探索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合力推进农村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新时代的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其治理主体是超越了以威权型管理为特征的单一型政府主体,是包括与政府组织协商共治的个体、社会组织、企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等在内的多元主体。在农村社会体育多元治理体系中,由于各利益主体诉求的不同而存在着多重矛盾,如在体育硬件设施建设中存在着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民利益维护之间的矛盾、体育社会组织的非营利性与经济利益保障之间的矛盾、体育营利组织追求利润与兼顾社会效益的矛盾等,这些矛盾的存在势必影响着各利益主体施力方向、用力力度的不同,如果不能协调一致,就会用力不均衡乃至互相掣肘,从而形成减弱、甚至阻滞农村体育发展的零合力或负合力。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24]为此指明了方向。要积极探索、构建有效的乡村多元治理机制,形成发展农村体育的最优效能和最大合力。各治理主体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统领之下,明晰其职能定位,以实现“人的幸福”为核心导向,以法治规范为行为准绳,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平台,形成各治理主体协作共赢的有机共同体,凝聚农村体育发展的最大合力,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农村体育社会治理格局,实现农村体育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发展海南农村体育需以统揽海南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思维,抓住海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时代机遇,立足海南农村自然环境、风俗人情、传统文化及农民实际需求,充分发挥政府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综合协同社会组织、企业组织及公民个体等多元利益主体广泛参与,聚力施治,合力而为,构建和完善以健康为核心、以群众幸福生活为目标的农村体育发展良性运行动力机制,进而打造城乡资源融合、全域要素自由流动的一体化体育发展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