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宁宁 李静 古开心
(鹤壁市人民医院儿科,河南 鹤壁 458030)
疱疹性咽峡炎在婴幼儿中传染性较强,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粪口传播。病毒侵入人体后可在黏膜上皮细胞、周围淋巴组织、咽峡部淋巴组织大量繁殖,由淋巴结局部侵犯入血,引起病毒血症,若延误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脊髓炎等[1]。因此,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对促进患儿早日康复以及预防并发症意义重大。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对症治疗以及抗病毒治疗,对于抗病毒尚无特效药。利巴韦林喷雾剂和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是临床最常用的两种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是一种合成的单磷酸次黄嘌呤核苷(Inosine monphosphate,IMP)脱氢酶抑制剂,又名病毒唑,可对病毒合成酶起到抑制作用,进而减少病毒复制和传播[2]。
重组人干扰素α-2b 喷剂,其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病毒的作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 喷雾剂在人体内,可与细胞的特异性膜受体结合,通过产生抗体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对比观察两种药物在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中的治疗效果,及对患儿心肌保护与外周血T 细胞亚群表达情况的影响。
选取2019 年3 月至2021 年3 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05 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符合疱疹性咽峡炎诊断标[3];患儿年龄1~7 岁;依从性高。排除标准:利巴韦林或重组人干扰素α-2b 过敏者;心脏功能、肝肾功能或呼吸功能不全者;WBC 异常增高者。
所有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3)。其中对照组患儿男29例,女23 例;年龄1~6.2 岁,平均3.40±0.32 岁;体温38.0~40.0℃,平均38.98±0.87℃;病程1~3d,平均1.74±0.65d。观察组患儿男30 例,女23 例;年龄 1~6.5 岁,平均 3.50±0.35 岁;体温38.2~39.9℃,平均39.08±0.76℃;病程1~4 d,平均1.84±0.76d。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伦理批号:20190315),且所有患儿家属均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护理,包括合理饮食、加强口腔护理、多饮水。当患儿腋温超过 38.5℃时服用布洛芬及物理降温处理。
对照组喷涂利巴韦林喷雾剂(规格:0.4g:15mL,蓬莱诺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3189)1~2 喷•次-1,间隔4 h 喷涂1 次。
观察组喷涂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规格:10mL∶100 万IU,天津华立达生物,国字准字:S20030028)1~2 喷•次-1,Tid。
两组均治疗7 d。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1 d 和治疗7 d 的外周血T 细胞亚群和心肌酶指标。
1.3.1 症状消失时间
症状消失的时间包括退热时间、口腔及咽部疱疹消失时间、恢复进食时间。
1.3.2 外周血T 细胞亚群
分别于治疗前1 d 和治疗7 d 后采集患者外周血3 mL 置于肝素钠抗凝管内,使用美国公司所生产的BD FACSCanto 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细胞的水平,然后计算CD4+/CD8+比值。
1.3.3 心肌酶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1d 和治疗7 d 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3m L置于促凝管内,3500 rpm离心10 min,分离血清,采用德国罗氏公司提供的型号为MODULAR P-8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水平。
1.3.4 不良反应
观察并记录患儿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食欲减退、恶心。
采用SPSS 25.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临床症状改善所用时间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的比较()
表1 两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的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治疗前1 d,观察组CD4+、CD8+、CD4+/CD8+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7d 后,观察组与对照组CD4+与CD4+/CD8+均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进行组间对比,观察组CD4+与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外周血T 细胞亚群各指标表达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儿外周血T 细胞亚群各指标表达情况比较()
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治疗前1d,两组LDH、CK 和CK-MB 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7d 后,两组患儿的LDH、CK、CK-MB 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LDH、CK、CK-MB 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肌酶谱水平的比较()
表3 两组心肌酶谱水平的比较()
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对照组发生头痛0 例,食欲减退1 例,恶心1例;其总发生率为3.85%;观察组发生头痛0例,食欲减退2 例,恶心1 例;其总发生率为5.66%;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正常机体的免疫系统处于动态平衡,当疱疹性咽峡炎病毒侵袭机体免疫细胞时,会出现T 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异常(T 细胞介导细胞免疫),患儿机体内T 淋巴细胞亚群CD4+及CD4+/CD8+比值明显降低,CD8+明显增高[4]。疱疹性咽峡炎致病性极广,可侵犯心肌,引起病毒性心肌炎[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心肌酶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利巴韦林对许多DNA 病毒和RNA 病毒有抑制作用,进入疱疹性咽峡炎病毒感染的细胞后迅速磷酸化,抑制次黄嘌呤核苷脱氢酶活性、RNA 聚合酶,降低三磷酸鸟苷含量,阻止病毒合成、转录及传播[6]。进而起到抑制病毒、消灭病毒的作用。还可以调节免疫反应中的Th1 和Th2 的平衡,以增强机体免疫系统、消灭病毒进而保护患儿心肌,使心肌细胞免受病毒侵袭。重组人干扰素α-2b 一方面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抑制细胞复制;一方面作用于人体免疫系统:对人体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均有影响,可以增强IL1、IL6 的活性、增强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细胞毒性、增强NK 细胞的功能,还可以对神经细胞的功能起促进作用[7]。有研究显示:干扰素能够调节机体内抗原递呈细胞及细胞因子水平,发挥维持免疫平衡的功用,从而达到抗病毒效用,促使患儿免疫功能恢复正常,使心肌免受病毒侵袭[8]。重组人干扰素α-2b 优于利巴韦林的原因可能是患儿年龄比较小,自身免疫系统不够完善,自身干扰素的产生相对于成人来说较少。利巴韦林只是单纯地阻断病毒的复制,而干扰素既具有阻断病毒扩散的功能,又具有启动免疫反应,诱导体内产生内源性干扰素的功能,因此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治疗方面优于利巴韦林。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更优于对照组。说明重组人干扰素α-2b 喷雾剂在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方面优于利巴韦林。利巴韦林可以通过其抑制病毒的功能,使患儿退热、疱疹消失。干扰素通过其抗病毒与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的功能,使患儿免疫力增强,进而消灭病毒,使患儿退热,咽峡部疱疹消失,进而恢复正常饮食。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在治疗时患儿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比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时短,这至关重要,患儿退热,恢复正常饮食后,更利于病情的恢复[9,10]。治疗期间两组均未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综上所述,两组药物用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治疗期间都可以明显缩短病程,改善免疫功能及患儿心肌酶指标,但重组人干扰素α-2b 喷雾剂治疗效果更优于利巴韦林喷雾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