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俞灵琦
Omicron(奥密克戎),一时间,成为了人尽皆知的新名词。
奥密克戎是病毒进化的产物,该变异株与此前面对的Delta病毒株不同,传播力较强、突破性感染机会高、症状相较轻微。如今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体已席卷全球,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传播毒株。
今年3月,中国疫情也呈现多点散发、局部聚集态势,对我国的疫情防控形成了巨大的威胁。这是新一轮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也是新一轮的科研攻坚战。中国广大科研工作者夜以继日地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这其中既有挺身而出坚守一线的科技先锋,也有默默无闻不辞辛劳的科研工匠:
上海之江生物自主研发的高通量全自动核酸检测平台“青耕一号”获批上市,凭借全自动、高度集成核酸检测全流程等产品优势,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来助力抗击疫情;
上海石化招集5000余名员工在公司隔离,一边坚持新材料的研发工作,一边保障日常城市对石化炼油需求的供应;
苏州科技城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与中国医学科学院系统医学研究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协同攻关的两项研究成果发表,相关工作报道了包括Omicron在内的多个新冠病毒优势突变株的感染和免疫相关特征;
无锡市城运中心用科技力量筑起了智慧防线:不仅用大屏幕实时监测核酸检测现场,还通过云网保障小组为政务云系统保驾护航。
同时,各类政策也为科技抗疫保驾护航,如上海近期发布《上海市全力抗疫情助企业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里指出,综合实施退税减税、降费让利、房租减免、财政补贴、金融支持、援企稳岗等助企纾困政策,全力支持相关行业和企业克服困难、恢复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努力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爱因斯坦曾说:“科学的不朽荣誉,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在疫情防控应急处置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的力量更是给予我们强力的支撑。
本期封面故事将聚焦这段特殊时期中的科技坚守者、先驱者与科创服务人员,倾听他们科技抗疫的故事,并弘扬“科学防控”这条主线,让科学防治贯穿到疫情防控的全过程,让中国科技为战胜新冠肺炎疫情贡献更多“神助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