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黑鳃病”特征及防控建议

2022-05-09 09:32赵彦华马行空葛家春
科学养鱼 2022年4期
关键词:溶氧蜕壳河蟹

赵彦华,马行空,田 间,葛家春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7)

2020 年和2021 年,江苏省河蟹养殖出现一种情况,即同一池塘、同批苗种,250 克/只以上雄蟹、200 克/只以上雌蟹在9 月和10 月发病、死亡较严重,而小规格河蟹发病死亡个体很少。90%发病河蟹鳃部出现病变,呈烂鳃、黑鳃症状,发病河蟹中20%个体存在肝胰腺病变。由于“黑鳃”是此病的重大特征,故本团队简称此病为河蟹“黑鳃病”。为查明发生此病的原因,笔者通过走访调研、发放问卷等形式,针对此情况开展了调查分析,希望能探寻致病原因,指导养殖者进行科学合理的防控,减少经济损失。

一、发病时间

此病发生的时间主要为每年的9-10月河蟹最后一次蜕壳后。

二、临床特征

病蟹临床表现为行动迟缓,大量趴于岸边或水草上,船只或人靠近不逃逸,采食量下降,翻身困难,离水不久后即死亡。解剖可见鳃部发黑,部分河蟹肝胰腺颜色变为土黄色。

三、发病区域及发病规格

江苏省兴化市,常州武进区、金坛区,镇江扬中市等河蟹主要养殖区均有发现。发病雌蟹规格一般为200 克/只以上、雄蟹规格一般为250 克/只以上,而150 克/只以下雌蟹及200 克/只以下雄蟹未见发病。

四、发病池塘水质状况

检测池塘底部的溶氧、pH、亚硝酸盐等水质指标,发现池塘水体溶氧3.0~4.0 毫克/升、pH 7.05~9.32、亚硝酸盐0.18~0.26毫克/升。结果表明,发病池塘pH 均在正常范围内,但是溶氧普遍偏低,亚硝酸盐存在超标情况。

五、发病原因分析

1.河蟹中毒养殖塘口选用敌百虫等高毒性菊酯类药物进行清塘,造成药物残留;水中溶解高毒性残留药物侵害河蟹机体,造成中毒,鳃部不能自主呼吸进而发黑。

2.养殖水质较差夏天高温季节,容易造成溶氧含量降低、亚硝酸盐及硫化氢含量超标,进而造成河蟹体质较弱;入秋后,随着温度下降,机体未完全修复,病原菌更易入侵。

3.矿物质积累不足河蟹蜕壳期前后钙、镁及磷的缺乏,造成矿物质积累不足,蜕壳后钙化不全造成软壳,更易发病及死亡。

4.河蟹蜕壳期新鳃功能不完善河蟹蜕壳时,鳃外表皮也会蜕去,大规格蟹新鳃的功能完善过程较缓慢,造成供氧不足,进而引发机体代谢障碍。

5.消毒不彻底,病原菌大量繁殖养殖塘口未定期消毒或者消毒不彻底,水体中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大量繁殖,造成河蟹机体感染。

六、防控建议

目前发生此病的病因尚未明确,有部分养殖户反映发现该病后,选用碘制剂消毒、氟苯尼考拌料,能够阻止河蟹发病范围扩大,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可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防控。

1.改善养殖环境选择石灰或者茶籽饼等低毒、无残留药物定期消毒,高温季节监测水质各项指标,防止亚硝酸盐过高。

2.增加营养河蟹蜕壳前后适当补充矿物质,包括钙、镁、磷等,防止矿物质积累不够、软壳蟹硬化延迟,否则病菌更易入侵。

3.选择优质苗种选择信誉好的苗场购买苗种,下塘前做好消毒工作。

4.做好消毒工作河蟹蜕壳前进行水体消毒,防止鳃部功能不完善,病菌大量入侵,造成鳃部机能下降,进而影响氧供应。

猜你喜欢
溶氧蜕壳河蟹
河蟹池塘高效混养新模式探析
北方地区湖泊河蟹养殖技术探讨
蜕壳的歌唱家
螃蟹
蜘蛛蟹:我的蜕壳“苦”旅
17次蜕壳
浅谈制药企业中的发酵工艺优化
溶氧对氨基酸发酵的影响分析
溶氧对氨基酸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吃掉它不如放它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