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敬文,刘冰妍,赵晓乐,裴涛,徐曙
“灾难化信念”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认知信念,是在涉及自我评价、他人评价、躯体安全和财务安全等情境时,个体所表现出夸大后果严重性和发生可能性的思维倾向,并导致适应性或非适应性的情绪和行为[1]。当个体在理性信念上束手无策时,往往会采取灾难化信念来应对高度厌恶的逆境,灾难化信念可能短期保护个体免受威胁,但却延长了个体察觉威胁可能性的期限[2],甚至会引发并维持多种精神障碍。因此,采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对一般群体的灾难化信念进行识别和量化评估尤为重要。
基于当前针对“灾难化信念”的评估工具存在适用群体单一[3]、情境局限[4]、条目过少[5]等问题,国内李纹仲等[1]编制了灾难化信念量表(Catastrophic Belief Scale,CBS),该量表能够体现个体在4种情境下灾难化信念的内容和程度,在强迫障碍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因为灾难化信念是一种个体普遍使用的防范风险和追求保障的认知策略,同时具有积极和消极意义,因此有必要扩大样本、针对不同人群进行CBS的信效度研究,并根据调查结果,探索灾难化信念适应性和非适应性的特征、划分其“合理”与“不合理”程度。
大学生正处于成年早期,系其人格和信念系统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发生率高于其他社会人群[6],是抑郁、焦虑、强迫等多种精神疾病的高危人群[7-8]。作为在人生实践经验基础上逐步形成稳定的认知信念结构,灾难化信念与抑郁、焦虑、强迫等精神疾病密切相关[9]。因此,有必要对该群体进行研究,并作针对性的临床干预。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本研究采用CBS对大学生群体进行评估及信效度检验。
1.1 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方法,选择南京地区5所高校,其中985高校1所,211高校2所,普通本科2所;于2020年7月至2021年4月发放问卷561份,筛选后收回有效问卷542份(96.61%);年级分布:大一100人(18.5%),大二152人(28.0%),大三104人(19.2%),大四和大五共186人(34.3%);专业分布:理工科101人(16.8%)、医科250人(46.1%)、文科191(35.2%);年龄分布:17~25岁,平均20岁;性别分布:男179人(33.0%),女363人(67%);其中独生子女314人(57.9%),非独生子女228人(42.1%);来自农村171人(31.5%),城镇158人(29.2%),城市213人(39.3%)。精神疾病史:有28人汇报曾患有精神疾病,经本课题组精神科医生回访确认:2人误填,26人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中相应疾病的诊断标准(4.8%),无精神疾病史516人(95.2%)。
1.2 方法
1.2.1 量表评估 ①CBS评估:用于个体灾难化信念的量化评估;共19个项目,包含自我评价、他人评价、躯体安全、财物安全4个因子,采用1~4级评分,总分在19~76之间,得分越高提示灾难化信念越强烈。该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98、重测信度为0.870。②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Y)[10]:由Spielberger等于1979年编制,含状态焦虑问卷(S-AI,评价目前的焦虑水平)和特质焦虑问卷(T-AI:评价人格特质性焦虑倾向)两个分量表;各有20个条目,共40项描述题组成。采用4级评分,得分越高,表明状态特质焦虑水平越高。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达到0.89;③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中文版:由朱熊兆等[5]于2008年翻译和修订,并对其信效度进行了检验。问卷包括责难自己、接受、反刍、积极重新关注、积极重新评价、重新关注计划、理性分析、灾难化、责难他人9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均由4个项目构成;采用5点计分法(1~5),分量表得分越高,被试越有可能在面临负性事件时使用该认知策略;其中灾难化指的是明确强调恐怖经验的思维。灾难化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2,条目间相关系数0.53,重测信度为0.65。④自编一般情况问卷,用于收集性别、年龄、学科、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焦虑、抑郁、强迫类精神疾病史的情况。
1.2.2 统计学方法 使用问卷星平台回收数据,运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用Mplus 8.0验证理论结构。
2.1 信度分析
CBS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9,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自我评价0.79,他人评价0.84,躯体安全0.70,财物安全0.80。将该量表采用奇偶分半法分成两部分,测得分半信度为0.92。从大学生被试中选取了123人作为重测信度的施测对象,初次施测后,相隔15周进行重测,得到重测信度r为0.71(P<0.01),重测差异分析t=4.26(P<0.01)。
表1 CBS的信度分析
2.2 效度分析
选用 STAI-Y和CERQ-灾难化分量表作为效标,对效标关联效度进行考察。CBS总分与CERQ-灾难化评分、STAI-Y总分、S-AI评分、T-AI评分的相关系数为0.30~0.42;CBS分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11~0.40,除状态焦虑与财物安全外,其他相关系数都有统计意义(P<0.01),效标关联效度良好。四因子模型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χ2/df=2.55,P<0.01,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7,比较拟合指数(CFI)=0.90,Tucker-Lewis指数(TLI)=0.89。与理论构想的四因子结构拟合较好。见表2。
表2 CBS与STAI-Y和CERQ相关性分析(r值)
2.3 CBS的应用
对CBS总分及4个因子得分,在性别、是否独生、年级、家庭所在地、学科等人口学变量的描述性分析和差异性检验结果显示:CBS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在是否独生、年级、家庭所在地、学科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生CBS总分以及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因子评分高于男生(P均<0.01)。见表3。
表3 南京地区大学生灾难化信念总分及4个因子评分比较
2.4 CBS特异度、灵敏度分析
542名被试中,剔除2名误填的被试,有26人确诊患有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精神疾病,使用SPSS 26.0对被试的灾难化信念总分做ROC曲线以分析其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显示CBS的ROC的AUC为0.66,P<0.01,95%CI:0.55~0.77。按约登指数(Youden's index)最大法计算得出CBS最佳临界值为58.5,由于量表得分为整数,因此本研究选择59分为划界分数,灵敏度为0.62,特异度为0.71,准确率为70.93%。见表4。
表4 CBS对精神疾病的判断结果
在大学生群体中对CBS进行信效度验证的结果显示,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良好;一方面说明本量表跨时间稳定性良好,另一方面也符合李纹仲等[1]对灾难化信念的研究发现,灾难化信念具备“认知的认知”的特征,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稳定性,受时间变化的影响较小。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结构效度,结果发现与之前理论构想的四因子结构拟合较好,说明此四因子结构是合适的,能够较好地体现出灾难化信念的理论构成,并且这个四因子结构不仅在精神障碍患者中适用,同时也适用于大学生群体。以STAI-Y和CERQ-灾难化分量作为效标,结果显示CBS与CERQ-灾难化分量表、S-AI、T-AI及STAI-Y总分相关系数为0.30~0.42,(P均<0.01),效标关联效度良好,但均是中低水平的相关。Walkup与Bailey等[11-12]指出灾难化反应会引发并维持焦虑情绪,STAI-Y的题项多涉及个体的内心冲突、自尊、自我评价等情境,而CBS与之相比所涉及的情境更为丰富。CERQ-灾难化分量表的题项也更偏向于个体对所遭遇的灾难化事件产生恐怖经验的严重程度,缺乏对不同情境中灾难化信念的测量,这些也可能是财物安全这一因子与状态特质焦虑量表相关程度低的原因,这提示可能需要寻找更全面更合适的效标来对灾难化信念量表进行验证。
在大学生群体中施测的结果发现,灾难化信念总分及其4个因子在年级、学科、是否独生、家庭所在地上的差异不显著,说明灾难化信念普遍存在于在各种类型的大学生群体中,也说明本量表在大学生群体的适用性。灾难化信念总分及自我评价、他人评价两个因子在性别上差异显著,女生比男生的灾难化信念得分会更高。这与Gibson和Rzeszutek等[13-14]研究发现相似,女性与男性相比更容易出现灾难化担忧。这种对未来后果严重性的歪曲、过高的评估和担忧正是灾难化信念的体现。Asher等[15]针对社交焦虑性别差异的研究表明,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出现社交焦虑,其临床表现更为严重,主观痛苦更大[16]。患有社交焦虑障碍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交场合的类型上存在差异,与男性相比,女性可能更害怕接受采访、与权威人士交谈以及在会议上发言等职业情境,也更害怕参加重要的考试和在别人面前吃喝。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项涉及的情境更多是以社会交往情境为主,比如“当我需要当众发言或表演时,我忍不住一直担心自己表现失误、出丑”、“我担心如果当众发言或表演时出现失误,别人会觉得我表现不好”,这些题项所呈现的情境与上述容易让女性产生社交焦虑的情境十分接近。由此可见,当暴露在引发焦虑的情况下时,女性可能更容易产生更广泛的恐惧,这正体现出女性的灾难化信念的水平。由此可见,对女大学生在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两个情境中容易产生的一些灾难化信念,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有助于维护其心理健康。
ROC曲线显示,59分为CBS用于检出精神疾病的最佳划界分数,此时对应的特异度、灵敏度属于中等水平。这正说明本量表并非是症状或诊断问卷,也不作为疾病筛查或诊断,而是针对思维倾向和认知风格对精神疾病的风险评估。Walkup等[11]认为,在人际关系的背景下,若个体自我调节能力差,在压力下无法进行有效的认知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最终将形成为不适应的行为模式。因此,本研究认为,CBS>59分个体的灾难化信念比较突出,具备抑郁、焦虑、强迫等精神疾病高风险,需要引起注意并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尽早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
本研究调查了南京地区部分大学生的灾难化信念现状,验证了CBS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并且划定了临界分数。该量表的心理测量学特性良好,可适用于大学生群体的灾难化信念测量。基于其良好的预测效应,能及早为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维护提供针对性的识别和干预依据。同时,李纹仲[17]的研究显示,大学生群体在灾难化信念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两个维度上的得分均分相对较高。这个结果提示,大学生群体在此类情境中的可能存在的一些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注意。本研究选取的大学生群体规模相对局限,后续研究可进一步扩大样本,建立常模,并为构建精神疾病的认知模型和针对灾难化信念制定结构化的认知干预策略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