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代信息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的背景下,舆情的产生和扩散不断加速,影响力与日俱增,网络舆情人才逐渐受到社会的青睐。而根据市场需求培养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重要任务。文章从培养网络舆情人才的迫切性入手,立足大数据时代舆情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素质,详细阐述网络舆情人才培养现状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的错位,就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及原因进行剖析,探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1-0043-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大数据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络舆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果,项目编号:FJJKCG19-124
一、网络舆情人才的社会需求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1]。互联网为社会协商、民众参与公共事务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也成了网民宣泄情感、表达态度、意见和思想碰撞的聚集地。然而转型期社会产生了各式各样的矛盾,突发热点事件舆情不断涌现,经由互联网传播进一步扩散、发酵,对我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既在提升信息透明度、加强社会监督、满足公众知情权、推进社会问题的解决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也因其间夹杂着的不实信息、负面情绪、极端言论而滋生出一些不利于稳定的因素。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高度重视互联网治理工作,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环境,大力推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2]。网络舆情的复杂性、多变性使新时代舆情管理面临更大的挑战,如何利用大数据对其进行有效监管,是当前摆在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面前不可回避的难题,考验着新时期新形势下党政、企事业单位的智慧和管理水平。
面对错综复杂的舆情,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散布于网络各处的舆情数据进行汇集、分析并及时作出预警和科学研判具有重要的价值,专业人才的重要性由此显现。社会各界对舆情信息服务的渴求催生了舆情行业的发展,刺激了市场对舆情人才的需求。
网络舆情人才指的是专门从事互联网舆情信息采集、监测、预警、分析、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大数据时代不可或缺的人才,网络舆情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备受关注。当前舆情行业的从业人员以本科生为主,而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重视理论基础强调实践能力,因而从知识体系的构建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来看,应用型本科院校正是培养这类社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的最主要场所。如何制定目标明确、切实可行的方案,如何系统规划并实施人才培养步骤,如何有效提升网络舆情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满足党政、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责任与使命。
二、网络舆情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
(一)人才培养定位模糊,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当前,舆情人才的培养主要依托新闻传播学、管理学等学科,高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主要有网络传播概论、舆论学、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网络舆情导论等,每门课多为32学时,其中不少高校仅将这类课程列为选修课。从课程设置来看,这些课程常常只面向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生,课时较少,大部分高校并未就相关课程建立完整体系,不利于学生系统学习;从教学情况来看,以理论教育为主,辅以简单的软件操作,缺乏与之配套的实践机会,学生实践能力薄弱。总的来说,大部分开课学校尚未制定出有地方特色、符合社会需求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普遍存在实验设备不足、实践基地缺乏、资源短缺的状况。显然,与传统的人才培养相比,新兴的网络舆情人才培养尚未获得足够的重视,与社会需求行业发展脱节,针对网络舆情人才的培养仍在探索、尝试当中,专业人才的储备、培养缺乏系统性,人才培养的质量还有待提升。
(二)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实验设备短缺
师资力量与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及行业发展前景紧密相关。网络舆情专业融合了传播学、新闻学、信息技术、管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背景,教授相关课程的教师不仅应具备较为扎实的多学科理论基础,还要有敏锐的判断力、深入的分析能力以及相关舆情监测、引导和危机处理等方面的经验。然而,当前大部分高校存在重科研轻实践、重学历轻行业經验的状况。从师资组成结构上看,各高校不乏擅长理论研究的教师,而能够负责实践类课程的教师较少,其中既能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又具备行业经验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经调查,具有舆情监管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主要分布在国内知名舆情信息研究所或重点高校,地方院校引进这些复合型人才的难度较大。
此外,网络舆情人才的培养对实验室建设的要求颇高,需要高校在搭建舆情监测平台、购买设备、软件使用、服务器等方面投入较多资金,许多院校并未建立舆情实验室。尤其是以理科为主的地方院校,对网络舆情人才培养所需投入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教学硬件和实验设备的缺乏,为教学、实践带来了重重困难,即便课程设置了实践环节也无法收到实效,严重制约了网络舆情人才的培养。
(三)人才培养未能解决业界痛点,针对性较弱
2013年9月,“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培训计划”启动,网络舆情分析师成为一项正式职业,成为网络舆情人才的主要就业目标,也为网络舆情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业内的网络舆情分析师主要的工作分为两大块:舆情监测和舆情分析。掌握舆情数据采集的技巧,使用舆情通、舆情秘书等业界常用的软件进行舆情监测是基础技能。这些监测软件虽然大幅提高了舆情工作效率,但从市场上看,各家舆情公司抓取数据的水平总体相当,真正能体现竞争力的则是利用专业知识进行人工分析的能力,以及对舆情进行研判和提出对策。然而,当前业界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多停留在数据采集上,利用专业知识进行舆情预警、舆情演变、舆情引导的能力较弱,如果服务对象出现舆情危机,无法采取快速有效的措施应对危机,呈现出重监测轻分析、重追踪轻预判等偏差。用人单位急盼高校为社会培养、输送一批具备懂理论懂实践的优质专业人才。
当前大部分高校对舆情人才的培养内容基本涵盖舆情监测和对常规舆情软件的介绍,但受限于实验设备和课时安排,学生的舆情信息数据抓取技巧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舆情分析方面,高校教师虽有较深厚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作支撑,但由始至终全程参与完整的舆情事件剖析、跟踪调查的机会较少,加之较少参与业界的交流、学习,实战经验难免不足,日常教学中难以将理论与实际案例巧妙结合,教学效果有限,学生不易吸收,更谈不上利用专业知识进行舆情预警和舆情研判。未能针对业界的痛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何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何谈提升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的满意率?
三、网络舆情人才培养的突破路径
(一)通识课与专业课并行,分层次培养人才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积极参与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在网络舆情的影响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校方可考虑将通识课与专业课并行,分层次培养人才。
首先,建议将部分基础舆情课程作为通识课面向全校开放。一方面,调查发现,虽然新闻学、传播学、网络与媒体等专业的学生是舆情公司主要的招聘对象,但不少舆情公司对其他专业的本科生也持开放、欢迎的态度,主要原因在于舆情公司的服务对象涉及各行各业,为了更有针对性地服务客户,舆情公司也需要不同学科背景的人才。高校若将部分基础舆情课程设置为全校各专业学生均可选修的通识类课程,打破专业边界,拓宽学生知识面,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网络舆情的认识,使其更加理性地看待网络舆情,还能为学生日后的就业提供更为丰富的选择,帮助那些有机会进入舆情行业的学生更快适应相关行业。另一方面,大学生是网民中的主力军,他们往往是网络传播的深度参与者,是网络舆情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而热情、冲动、阅历不足等特征也导致其容易产生非理性言论成为“键盘侠”,甚至发生极端行为。网络并非法外之地,因而校方也有必要对学生开展网络舆情教育,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为营造健康的网络传播环境尽一份力。
其次,网络舆情的专业课主要面向网络舆情专业和新闻学、网络新媒体专业的学生开设,课程设置方面应系统规划,需要加开社科类、新闻传播类、专业技术类、专业理论类、舆情分析类等课程,并注意理论和实践的比重,将实践教学贯穿网络舆情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促进各类课程相互配合,为学生扎实掌握基础职业技能助力,突出专业人才的专业性。同时高校的人才培养还应紧跟业内动态,致力于协助业界解决当前的盲点和痛点,实现舆情服务从静态观测到动态跟踪的延伸,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行“双导师”制度
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先决条件是学校拥有强大的师资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分两步走。第一步,在原有的教师中挑选出骨干教师参加专业培训。自网络舆情分析师正式成为一项职业后,国内出现了一批培训机构,但水平参差不齐。其中,作为国内最早从事网络舆情分析的人民网舆情监测室,长期从事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培训,为业界培养、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具有较大影响力,可成为高校选派教师参加专业培训的首选目标。接受过舆情分析师培训的骨干教师随后还可考虑到国内高水平舆情研究机构、舆情公司进修,及时了解舆情发展前沿动态,促进地方高校整体舆情师资水平的提高。
第二步,聘请资深从业人员作为校外导师,与校内老师组成团队,对人才培养采取“双导师”制度。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理论部分的教学和基础实务操练,校外导师则承担起实践指导、经验交流、开设讲座等任务,“双导师”确保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落到实处。此外,双导师制度还有助于校方更便利地获取行业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后期可能开展的双方深层次合作奠定了基础。
(三)多方合作,共建实践基地
大数据时代,数量庞大的网民无时无刻不在生产数据,舆情传播加速,影响力加大,因此社会对网络舆情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培养若想达到理想的目标,仅凭高校一己之力绝非易事,必须积极谋求对外合作,进而实现高校学术优势与业界实践经验的互补,走软实力与硬技术双赢的强强联合之路。
首先,校方应深化与本地网信办、舆情服务机构、舆情研究所之间的合作,建立协同人才培养机制,对照行业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合作的形式可分为引入合作项目和共建实践基地两大类。实训项目有利于迅速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学生可协助合作单位完成诸如企业形象、产品反馈、服务评价等与客户相关舆情的搜集、监测,进一步熟悉舆情工作的流程和监测软件的性能;而有行业背景的实践基地则具备课堂教学和学校实验室不可比拟的优势,能提升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进行舆情研判、应急处置的能力,学生可进一步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协助处理舆情事件,同时积累行业经验。这样的合作无论对高校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还是对舆情行业补充人手、发掘优秀人才作为储备力量都大有裨益。
其次,校方应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帮助学生以新闻传播的专业视角审视舆情事件。重视新闻实践能力有利于提升舆情工作质量,如培养新闻敏感、了解新闻传播规律有利于增强舆情预警能力;如掌握新闻采访技巧有利于改善舆情工作者的沟通能力和舆情信息的筛选能力;如熟悉新闻写作有利于提升舆情分析报告的严谨性和针对性;如研究媒体新闻舆论引导技巧,对制定更为有效的舆情应对策略和科学的危机处理方式有所启发。
(四)推动舆情教育常态化,鼓励學生参与舆情管理
将网络舆情人才培养与校园管理相结合,建立创新型实践平台。在舆情频发的背景下,高校同其他企事业单位一样需要舆情服务。高校可联合学生,让研修过网络舆情相关课程的学生自愿报名并经过考核筛选后组建成校园舆情监测小组,以团队协作的模式进行校园舆情监测、管理,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后对本校舆情进行常规监测,做好校园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整理并撰写信息简报,再由学生干部和指导老师进行审核、上报。当出现较重大舆情时,校园舆情检测小组成员还需就该舆情事件做出信息专报,第一时间联系、配合学校的宣传部、学生会、团委等部门,利用学校官网、校报、学校微信公众号等校媒适时进行舆论引导,及时做好相关舆情的疏导和应对。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主动参与校园管理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舆情,推动网络舆情教育常态化的创新举措,不仅能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快速提升日常舆情监测的技能和突发事件舆情的应对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参与校园事务管理,表达自身诉求,观察反馈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四、结语
越来越多的高校把网络舆情人才列入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增强学生竞争力的有益探索,也是高校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一种积极办学行为。提升网络舆情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学校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及时对人才培养思路进行调整,因地制宜制定出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突破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避免人才培养同质化和盲目性,力争源源不断地向业界输送优质的人才资源。
参考文献:
[1] 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1-08-27.
[2] 宋建武,陈璐颖.学习十九大报告:全面建设和运用互联网[EB/ OL].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7/1020/c14677-29599620.html,2017-10-20.
作者简介 陈思,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网络传播、新闻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