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背后的隐名者 《我在故宫修文物》

2022-05-09 01:32
中国银幕 2022年5期
关键词:故宫纪录片文物

宫墙外的世界头转星移,宫墙内的他们却要用几年的时间摩挲同一件文物。在中国,有一群存在了几百年的文物修复师们,他们用一辈子的时间医治历代大师们被岁月腐蚀的作品,最后将自己的痕迹抹去。他们让宫廷钟表上千个零件严丝合缝,将碎成一百多片的青铜器拼接完整,他们在故宫修文物,也修复了浮躁的人心。

职业人:文物修复师

“现代中国需要工匠精神。一辈子只干一件事儿,这太牛了,现在我们的年轻人可能做不到,三年跳两次槽,一年跳三次槽。这就是为什么年轻观众会一下被打中。那种耐下心来,不急不躁不赶地去做一件事,这样的气质现在太稀缺了。”——萧寒

寻访   一道宫门两重天

坐着地铁上下班,用着普通的手机,每天随着大把人流去往故宫的方向。在《我在故宫修文物》与观众见面之前,大家很难相信有这样一群人,在故宫的院落里几十年如一日,每天面对安静如斯的文物器具。《我在故宮修文物》最初脱胎于同名纪录片,制作团队是很年轻的80、90后,最初,团队将纪录片的主题定为物(物件)事(事件)人(人物)非(非物质文化遗产),聚焦于故宫的藏品、工艺、鲜活的人物和情感情怀。

将镜头对准文物修复工作者的想法,《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导演萧寒从2011年就有了。中国有严格的文物保护条件,由于拍摄对象太过特殊,萧寒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他并没有放弃这个想法,做了4年的调查准备工作,直到故宫博物院成立90周年大庆,需要有人拍摄一部故宫相关的纪录片。此时的萧寒,已经拍摄完两部同样聚焦个体的纪录片《丽江·拉夫斯基》和《喜马拉雅天梯》,拥有十足的纪录片执导经验。

《我在故宫修文物》最初于2016年1月以剧集的形式在央视首播,以真实记录珍贵文物修复过程和文物修复师们的日常工作、生活状态为内容。后来,纪录片上线年轻人聚集的B站,并在B站获得了极高的人气。随后,制作团队在原有电视纪录片的基础上,用了近七个月的时间,将100多小时的素材重新剪辑成89分钟的影片,同名影片于2016年年底登陆院线。

这是文物修复师们第一次出现在大银幕上。一道城墙之隔,宫门之外,人流熙攘步履匆匆,宫门之内,文物修复师们重新定义了时间,他们缓慢虔诚地对待手中的器物,耐心进行一道道工序,日复一日做着重复的工作,用朴素的日常践行着“择一事终一生”的修身哲学。

再现  穿越古今的对话

推开故宫的铜铃大门,一缕阳光穿过,万籁俱寂。故宫的文物修复师们,或骑着电动车或骑着自行车进入位于故宫博物院的工作房间。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用近乎清淡的镜头平实记录了文物修复师们的日常。不同于纪录片通过修复宝物的种类分集,电影版《我在故宫修文物》以时间为主轴,镜头在钟表组、青铜组、书画组和织绣组的不同师傅们中间切换。钟表组王津正在修复乾隆皇帝时期所收藏的铜镀乡村音乐水法钟,时隔100多年,图表零件早已消失不见,修复工作只能靠王津揣摩、把握和不断调试;唐代三彩马的修复工作为陶瓷修复组的王五胜师傅带来了不少的挑战,一点点修复,一点点上色,以求最大限度地保持器物风貌;漆器的修复有很多道工序,补灰胎、制漆、上漆、雕刻,为了挑选到好的漆,大家常常半夜上山割树胶取材,冒着危险在陡峭的山崖上奔波……认真、专注、平和,这些当下工作者稀缺的品质,在每位师傅身上都有淋漓尽致地展现。

对于文物修复师来说,修复文物的过程,也是和历史对话的过程。中国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身,这些器物在修复师的眼中,是鲜活灵动的,既有制物者的想法,也能“通过修复痕迹看出上一个修复这幅画的人有什么样的品性”。活的文化,静的文物,生生不息的传承与保护,修复师们不仅在电影中展现出对工作本身的体悟,也折射着每个人的价值观。

最有趣的是修复师们的闲暇时间。他们一改正襟危坐的专注模样,将工作的一方天地打造成极具生活气息的空间。给故宫的猫咪(据说是御猫的后代)投喂食物、用覆盖文物的纸接打下的杏子、将死掉的樱桃树归因于三只小鸟的“合谋”。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在故宫修文物》呈现的内容相当灵动且接地气。这些从事国宝修复工作的人们,和其他职业并无太多不同。

影片的结尾,故宫举办了一个文物修复展览,经由修复师之手的器物,被放置在展厅的玻璃柜子里熠熠生辉。王津背着手站在慕名而来的人群中,望着橱窗里自己刚刚修复了几个月的钟表,对着镜头说了句“有点心疼”。“人间巧艺夺天工”,而这些修复师们,是这些成果背后的隐名者。

致知  格物内省 工匠风范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和电影走红后,文物修复师这一行业也随之火爆。B站被“表白王津男神”“收下膝盖”“简直是故宫的招聘广告,我要投简历”等弹幕铺满,连电影中的猫咪都成了“明星”。许多有志青年开始关注这一行业的招募模式,开始系统学习相关知识,更多媒体开始关注这一行业,《北京日报》还成立了专门的人物采写组开始对全国各处文保单位的文物修复师进行系统访谈,并将口述集结成《国宝修复师》一书出版。

文物修复技艺的传承一直是师徒制,虽然现在有了正规高校毕业的年轻人进入这个行业,但他们在正式工作的时候还是要重复一遍他们的前辈所经过的所有程序与考验。匠人之所以称为“匠”,是因为他们拥有某种娴熟的技能,这个技能可以通过时间的累积熟能生巧,当然,蕴藏在技能背后的,是更为深层次的精神内涵。慢而缓,静而优,“工匠精神”是故宫精神的一部分,也是一代代故宫人传承下来的。人与物的牵系,暗合着最朴素的价值观。(文 斑马木笛)

影片评价:

央视网:“《我在故宫修文物》第一次近距离展现这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与传承人的日常工作和喜怒哀乐,通过对文物修复领域‘庙堂’与‘江湖’互动,完整呈现国宝文物的原始状态和收藏状态,充分展现出传统中国‘士农工商’四大阶层中唯一传承有序的阶层‘工’的信仰密码、技术沿袭与变革。”

猜你喜欢
故宫纪录片文物
我给文物当“医生”
文物的栖息之地
Rough Cut
雪中故宫
等待
超级蚁穴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故宫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