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独一无二的时间制度

2022-05-09 22:44徐蓓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阴历阳历历法

徐蓓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刘魁立讲述了中国人独一无二的时间制度。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的阳历

我们经常有一种误解,觉得阳历是从外国引进的,实则不然。我们的二十四节气就是阳历,它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制定的,而且制定的时间很早。

之所以很多人认为中国历史上没有阳历,其根源还要追溯到民国时期的改历。1912年1月,孙中山先生签发临时大总统历书令,确定从当年的1月1日起改历。虽然我们过去常用的农历仍然有效,但整个国家的日历改为以西历(或称公历)为主,而且把这种西历称为“新历”。因为西历是纯粹的太阳历,所以把它叫作“阳历”,与之对应的,就把我们的阴阳合历叫作“阴历”。其实这传播了一种错误的观点,以为中国历史上没有阳历,这种误解一直影响到今天。

中国人是种地的。种庄稼,不靠月亮,靠太阳。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的运行规律来确定的。谷物成熟这个周期,经过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等于我们围着太阳转一圈,再回到原来的地方。把这个时间长度切成24个等分,就是24个节气。

一开始的时候,古人观察琢磨太阳的规律:什么时候白天最短、晚上最长?这一天是冬至。什么时候晚上最短、白天最长?这一天是夏至。什么时候白天、晚上时间一样长?就是秋分和春分。古人最先找到的,是这4个时间节点。通常认为,最迟在殷商时期,中国古人已经能够通过圭表测日的方法来确定夏至和冬至。

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成为中国古代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汉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太初历》颁行全国,二十四节气开始纳入国家历法,这对后世历法和天文历算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人是依照二十四节气来安排耕种活动的。比如,有句谚语说“过了芒种不能强种”,说是过了芒种节气,你再下种也没用了,因为庄稼不会成熟了。到什么节气,该干什么事,农谚都总结得清清楚楚。所以,二十四节气就是中国的阳历,是根据太阳和我们的关系来制定的。

传统节日大多与月亮有关

说到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它和太阳的关系并不大,而是和月亮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可以说,月亮的阴晴圆缺成为我们表达情感的主要时间节点。我们中国人对于月亮的情感非常深厚,我们制定节日体系的时候,重要的标准是看月亮的状态。

我们的许多传统节日,是古人长期观察月亮,并将它和自己的生活相互关联,从而制定出来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直到除夕,几乎所有的节日都是根据月亮的阴晴圆缺来安排的。“第一个月亮的诞生”,意味着前一年的结束和新一年的开始,这个月亮圆满的日子我们把它叫作元宵节。在古代,这个节日是要大庆特庆的。

还比如正月初七、腊八、腊月二十三,这些节日都是月半的时候。

可是,我们的劳动和生活是依靠太阳的运行规律来安排的。阳历和阴历两者怎么协调呢?中国人非常聪明,就在阴历中增置一个闰月。一年的长度根据太阳的运行来算大约是365天,可是如果按阴历来算,12个月约有354天,相差这些天数怎么办?古人为了把阳历和阴历合在一起,就在陰历每过两三年,多置一个闰月,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数与阳历全年的天数相接近。这个历法不叫阳历,也不叫阴历,叫阴阳合历,通过置闰来调整它们之间的关系,让它们能够保持大体一致。这是中国人独一无二的发明创造。

摘自《解放日报》

猜你喜欢
阴历阳历历法
发明新历法
2020年春节,为何来得“早”
闰月的由来
阴历与农历
浅谈师兑簋
历史上最长的一年
按阳历算的清明节
腊八节
一次苏州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