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光同 王芬 蒋业林 陈祝 李正荣 麻嘉浩 叶圣陶 王佳佳 徐彬 周翔
摘要:为探明较佳的克氏原螯虾养殖饲料种类及组合,开展5种饲料组合(A组:颗粒饲料,B组:大豆+玉米,C组:颗粒饲料+大豆+玉米,D组:颗粒饲料+鱼肉,E组:鱼肉)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及肌肉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组试验虾平均成活率最高,达82.5%,分别较B组、C组、D组、E组高25.4%、26.9%、57.1%、65.0%;5个喂养试验组试验虾每隔10 d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且各组前20 d试验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皆表现为明显高于后20 d;其中,B组试验虾总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分别达4.396、4.214%/d,皆显著高于A组和E组( P <0.05),也高于C组、D组,但差异不显著( P >0.05);A组试验虾肌肉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及呈味氨基酸含量皆最高,分别为16.245%、5.990%、7.265%,B组皆次之;A组克氏原螯虾肌肉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味道强度值(TAV)最大,分别达1.69、8.73,C组克氏原螯虾肌肉天冬氨酸TAV仅次于A组,B组克氏原螯虾肌肉谷氨酸TAV仅次于A组;B组试验虾肌肉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相对均衡,分别为39.38%、31.35%和31.39%,且PUFA含量最高,其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最为丰富,为1.51%。本研究认为,克氏原螯虾养殖过程中,饲料以选择颗粒饲料和大豆、玉米搭配投喂为宜,可有效兼顾克氏原螯虾生长速度、产量、营养、风味及养殖效益等。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生长;肌肉品质;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S968.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2)07-0172-06
收稿日期:2021-06-27
基金项目: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编号:201904a06020032);安徽省水产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编号:皖农科[2016]84号)。
作者简介:宋光同(1979—),男,安徽肥东人,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虾类健康养殖。E-mail:sgt7902@126.com。
通信作者:蒋业林,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特种水产养殖。E-mail:241468869@qq.com。
克氏原螯虾( Procambarus clarkii )俗称淡水小龙虾、小龙虾等,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爬行亚目、螯虾科、原螯虾属,为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虾类之一,2020年全国总产量达239.37万t。该虾属杂食性动物,可摄食谷物类、饼类、蔬菜、陸生牧草、水生植物、着生藻类、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小型底栖动物、动物尸体及人工配合饲料等[1-3]。目前,国内有关于不同饲料种类对小龙虾生长影响研究报道,如徐增洪等研究认为,投喂小杂鱼的小龙虾生长情况优于投喂颗粒饲料和颗粒饲料+水草[4];郑友等研究认为,随着玉米粒浸泡时间加长,小龙虾摄食率呈现下降趋势[5];黄春红等研究认为,大豆、马铃薯对小龙虾的养殖效果相对较好[6];刘永涛等认为,饲喂大豆的克氏原螯虾在口感方面更具优势,而不饲喂饲料、自由采食的克氏原螯虾在肌肉营养品质方面更具优势[7];徐晨等研究认为,分布于江苏省不同地区的小龙虾的营养价值与品质也存在一定差异[8]。目前,淡水小龙虾全价专用颗粒饲料、大豆、玉米、鱼肉为小龙虾养殖生产中常用饲料种类,但是至今未有以上常用于饲料种类单喂及组合喂对小龙虾生长及肌肉营养品质影响的研究报道。鉴于此,本研究基于常用饲料种类,拟开展5种饲料组合投喂下小龙虾生长及肌肉品质的比较试验,旨在为小龙虾养殖饲料选择及组合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设施
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试验基地,选择10个规格2 m2玻璃缸作为试验池,分别记作 k-1、k-2、HY-1、HY-2、KHY-1、KHY-2、KY-1、KY-2、Y-1、Y-2,配备功率为180 W旋涡式充气增氧机,每个试验池设置气头2个。
1.2 试验饲料
选择某饲料公司淡水小龙虾专用膨化颗粒饲料,粗蛋白含量≥30%,粗纤维含量≤8%,粗脂肪含量≥5.0%,水分≤12.0%,赖氨酸含量≥1.4%,粒径 2.0 mm;大豆和玉米从超市购买,鱼肉从菜市购买白鲢鱼储存于冰箱冷冻室中备用。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饲料设计
采用淡水小龙虾专用膨化颗粒饲料、大豆、玉米以及鱼肉4种常用饲料进行自由组合,设计成A、B、C、D、E 5组试验饲料。其中A组:淡水小龙虾专用膨化颗粒饲料,B组:大豆(50%)+玉米(50%),C组:淡水小龙虾专用膨化颗粒饲料(50%)+大豆(25%)+玉米(25%),D组:淡水小龙虾专用膨化颗粒饲料(50%)+鱼肉(50%),E组:鱼肉,每组饲料设置2个重复。
1.3.2 生长试验设计
2019年6月4日,每个试验玻璃缸放养虾苗60尾,10个试验缸总共放养虾苗600尾,按照试验饲料组合设计方法,试验池K-1、K-2投喂A饲料,试验池HY-1、HY-2投喂B饲料,试验池KHY-1、KHY-2投喂C饲料,试验池 KY-1、KY-2投喂D饲料,试验池Y-1、Y-2投喂E饲料。按照试验设计,每天17:30投喂1次,日投饲率2%,并根据残饵情况,酌情增减,每天19:00至翌日早晨07:00,开启增氧机,保持试验玻璃缸夜间溶解氧气在5 mg/L以上,分别于6月14日、6月24日、7月4日、7月14日从每个试验缸中随机抽样试验虾20尾,利用电子秤称量体质量,精确至0.001 g,每次称量后,立即放回原试验池继续养殖,于7月14日试验结束,称量试验虾终末体质量,并统计试验虾成活数量。
1.3.3 品质分析
2019年7月14日,在称量试验虾后,分别从10个试验池中采集小龙虾肌肉组织样100 g,送至谱尼测试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测定氨基酸、脂肪酸种类及含量。
小龙虾氨基酸含量及组成分析参照GB 5009.12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小龙虾脂肪酸含量和组成分析参照GB 5009.16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
1.3 数据整理与分析
试验虾生长参数按下式计算:
成活率=(终末尾数/初始尾数)×100%;
增重率(WGR)=(养殖天数内终末体质量-养殖天数内开始体质量)/养殖天数内开始体质量;
特定生长率SGR(%/d)=100×(ln养殖天数内终末体质量-ln养殖天数内开始体质量)/养殖天数;
味道强度值(TAV)=呈味物质浓度/滋味阈值。
采用SPSS 22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显著水平采用0.05,若 P <0.05,则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5种饲料组合对小龙虾生长的影响
经40 d精心饲养,各喂养试验组小龙虾平均成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A组>B组>C组>D组>E组,其中,仅5个喂养试验组小龙虾每隔10 d 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前20 d小龙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明显高于后 20 d。第1个10 d(6月4—14日)、第2个10 d(6月15—24日),投喂大豆+玉米的B组的增重率(WGR)分别达1.038、0.901,特定生长率(SGR)分别为7.120、6.423%/d,皆高于其他试验组,但差异不显著( P >0.05);第3个10 d(6月25日至7月4日),投喂颗粒饲料+大豆+玉米的C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分别达0.342、2.943%/d,皆高于其他试验组,但差异不显著( P >0.05)。第4个10 d(7月5—14日),投喂颗粒饲料+大豆+玉米的C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分别达0.202、1.838%/d,皆显著高于A组和E组( P <0.05);也高于B组、D组,但差异不显著( P >0.05)。试验40 d内(6月4日至7月14日),投喂大豆+玉米的B组小龙虾的总的增重率(WGR)和小龙虾特定生长率(SGR)皆显著高于A组和E组( P <0.05),也高于C组、D组,但差异不显著( P >0.05)。其中,投喂大豆+玉米的B组总的增重率达4.396,分别较D组、C组、A组、E组高44.7%、52.5%、83.9%、128.8%;投喂大豆+玉米的B组小龙虾总的特定生长率为4.214%/d,分别较D组、C组、A组、E组高20.7%、24.3%、38.1%、57.2%(表1)。
2.2 5种饲料组合喂养小龙虾肌肉氨基酸成分分析
由表2可知,各试验组小龙虾肌肉中均检测出18种氨基酸,包括必需氨基酸7种、非必需氨基酸
11个和呈味氨基酸6个。5种饲料组合中,仅喂养颗粒饲料的A组试验虾肌肉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及呈味氨基酸含量皆最高,分别为16.245%、5.990%、7.265%;喂养大豆+玉米的B组皆次之,分别为15.015%、5.600%、6.755%;喂养颗粒饲料+鱼肉的D组最低。仅喂养鱼肉的E组小龙虾肌肉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EAA/TAA)和呈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DAA/TAA)皆最高,分别达37.96%和46.78%。喂养大豆+玉米的B组EAA/TAA次之,喂养颗粒饲料+大豆+玉米的C组最低;C组DAA/TAA仅次于E组,A组最低。5组喂养处理的小龙虾肌肉EAA/TAA在36.59%~37.96%之间,皆基本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质量较佳蛋白质氨基酸组成评价标准(EAA/TAA在40%左右),5种饲料组合喂养的试验虾均属优质蛋白质资源。
天冬氨酸(Asp)和谷氨酸(Glu)為呈现鲜味的主要氨基酸。由表3可知,以喂养颗粒饲料的A组小龙虾肌肉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味道强度值(TAV)最大,分别达1.69、8.73,所呈现的鲜味较其他4个饲料组合的小龙虾浓郁,喂养颗粒饲料+大豆+玉米的C组小龙虾肌肉天冬氨酸味道强度值(TAV)仅次于A组,喂养大豆+玉米的B组小龙虾肌肉谷氨酸味道强度值(TAV)仅次于A组。丙氨酸(Ala)为主要呈现甜味的氨基酸,以喂养颗粒饲料+大豆+玉米的C组小龙虾肌肉丙氨酸味道强度值(TAV)最高,达1.62,喂养鱼肉的E组小龙虾肌肉丙氨酸味道强度值(TAV)次之,喂养颗粒饲料+鱼肉的D组甜味最弱。仅喂养颗粒饲料的A组小龙虾肌肉组氨酸(His)味道强度值(TAV)最大,达1.93,苦味最重,B组次之,D组苦味最轻。
2.3 5种饲料组合喂养小龙虾肌肉脂肪酸成分分析
由表4可知,本试验小龙虾肌肉中共检测出18种脂肪酸,包括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7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5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6种。研究表明,仅喂养鱼肉的E组小龙虾肌肉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达45.29%,喂养颗粒饲料+大豆+玉米的C组最低,仅为38.95%;仅喂养鱼肉的E组小龙虾肌肉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为40.03%,喂养大豆+玉米的B组最低,仅为31.35%;喂养大豆+玉米的B组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均衡,分别为39.38%、31.35%和31.39%,且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C组次之,E组最低。仅喂养鱼肉的E组小龙虾肌肉中硬脂酸(C18:0)含量最高, 为12.45%,C组次之,B组最低;喂养颗粒饲料+鱼肉的D组棕榈酸(C16:0)最高,为22.45%,E组次之,C组最低;仅喂养大豆+玉米的B组小龙虾肌肉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最为丰富,为1.51%,D组次之,E组未检出。
3 讨论与结论
3.1 5种饲料组合对小龙虾生长的影响
小龙虾养殖產量和效益主要取决于小龙虾存活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3项指标。本研究中,仅投喂颗粒饲料A组的小龙虾成活率最高,投喂大豆+玉米的B组次之,仅投喂鱼肉E组最低,主要由于颗粒饲料易于被小龙虾取食,不易败坏水质;虽然小龙虾更喜爱摄食鱼肉等动物性饲料,但是投喂的鱼肉容易腐败,虾摄食后,易发生肠炎等疾病,易败坏水质,滋生细菌,这可能是摄食鱼肉组试验虾成活最低的主要原因。黄春红等也认为,喂养猪肝组和草鱼肝动物性饲料试验虾成活率低[6]。研究表明,喂养大豆+玉米的B组小龙虾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分别达4.396、4.214%/d,而仅喂养鱼肉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皆最低,表明大豆和玉米对促进小龙虾生长具有重要作用。这与黄春红等认为,大豆、马铃薯对小龙虾的养殖效果相对较好的结论[6]基本相符。且姚俊鹏等也研究认为,添加适量的植物性蛋白(33.8%)能显著提高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性能[9]。
研究表明,随着小龙虾养殖时间的增加,其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在小龙虾养殖的前20 d,大豆+玉米对其生长起到积极作用,养殖后20 d,采取颗粒饲料+大豆+玉米组合投喂,小龙虾生长速度快于其他饲料组合,因此,在小龙虾养殖的前20 d,其生长速度快,对营养的需求量大,需要加强投喂以奠定小龙虾规格,尤其在养殖前期可通过增加大豆和玉米的投喂,促进小龙虾快速生长。
3.2 5种饲料组合对小龙虾肌肉氨基酸组成、含量的影响
氨基酸组成和含量是水产品的营养价值高低和水产品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表明,仅喂养颗粒饲料的A组试验虾肌肉中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及呈味氨基酸含量皆最高,说明颗粒饲料配方氨基酸组成相对比较均衡;而仅投喂鱼肉的E组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EAA/TAA)和呈味氨基酸和总氨基酸比例(DAA/TAA)皆最高,说明鱼肉为小龙虾提供的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的相对较为丰富;投喂大豆+玉米的B组试验虾在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及呈味氨基酸绝对含量方面仅次于颗粒饲料(A组);在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EAA/TAA)和呈味氨基酸和总氨基酸比例(DAA/TAA)方面仅次于鱼肉(E组),综合两方面因素,大豆和玉米在改善小龙虾营养品质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这与刘永涛等饲喂大豆的小龙虾在口感方面更具优势的研究结果[7]类似。
研究表明,仅喂养颗粒饲料A组小龙虾肌肉的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最高,肌肉鲜味最浓,但是在甜味方面,却低于颗粒饲料+大豆+玉米组合和鱼肉组,且仅喂养颗粒饲料的A组苦味表现最重。而仅喂养大豆+玉米组合或者颗粒饲料+大豆+玉米组合投喂的试验虾肌肉,甜味方面表现最好,鲜味方面仅次于仅喂养颗粒饲料的A组,苦味方面低于A组。因此,大豆+玉米在提高小龙虾肌肉鲜味、甜味以及降低苦味3项重要风味指标方面皆具有积极作用。这与谌芳等报道大豆蛋白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鱼类肌肉品质的结论[10]相符。
3.3 5种饲料组合对小龙虾肌肉脂肪酸组成、含量的影响
脂肪含量增加可增加肌肉的多汁性和滑腻性,而脂肪酸组成也是影响肌肉品质和风味的重要因素[11-12]。饱和脂肪酸(SFA)作为重要的能量来源,可为机体提供能量,而不饱和脂肪酸(UFA)具有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中的EPA和DHA对促进婴幼儿脑部发育、预防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更具明显的作用[13-15]。本研究表明,仅喂养大豆+玉米的B组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均衡,且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为31.39%;且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enoic acid,DHA)含量最为丰富,相对含量为1.51%,因此投喂大豆+玉米有利于提高小龙虾肌肉营养价值和风味。
3.4 结论
综上,仅投喂颗粒饲料,小龙虾在成活率和虾肉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和呈味氨基酸总量等方面优势明显。各饲料组合试验小龙虾在喂养的前20 d生长速度明显高于20 d后,其中,投喂大豆+玉米组合,小龙虾40 d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高于其他饲料组合,且小龙虾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比较均衡,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尤其DHA含量高于其他饲料组合;投喂大豆和玉米在提高小龙虾肌肉鲜味、甜味及降低苦味3个风味指标方面也皆具有优势。因此,本研究认为小龙虾养殖过程中,饲料以选择颗粒饲料和大豆、玉米搭配投喂为宜,可有效兼顾小龙虾生长速度、产量、营养、风味及养殖效益等,且与鱼肉相比,颗粒饲料、大豆、玉米具有来源方便和生态环保等优势,但是本试验未开展颗粒饲料与大豆、玉米不同搭配比例对小龙虾生长、品质和营养的影响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周 鑫,徐增洪,赵朝阳. 克氏原螯虾人工繁殖及无公害养殖技术(二)[J]. 科学养鱼,2009(2):12-14.
[2]方春林,邓勇辉,余智杰,等. 克氏原螯虾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江西水产科技,2010(3):18-20.
[3]史振鹏,王爱民,刘 波,等. 克氏原螯虾对6种蛋白饲料的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J].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7):189-193.
[4]徐增洪,周 鑫,水 燕. 克氏原螯虾的食物选择性及其摄食节律[J].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2,27(2):166-170.
[5]郑 友,刘国兴,蔡志文,等. 克氏原螯虾对不同浸泡时间玉米粒摄食情况分析[J]. 水产养殖,2015,36(7):20-24.
[6]黄春红,梁洲勇,陈 蕴,等. 不同饲料对小龙虾日摄食率、消化率、生长及肌肉品质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2020,32(5):2361-2368.
[7]刘永涛,董 靖,夏京津,等. 不同饲料对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肌肉质构特性和营养品质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2019,31(12):1996-2004.
[8]徐 晨,葛庆丰,诸永志,等. 不同地区小龙虾营养价值和品质的比较研究[J]. 肉类研究,2019,33(8):7-11.
[9]姚俊鹏,谭青松,朱艳红,等. 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和繁殖的影响[J]. 水生生物学报,2020,44(3):479-484.
[10]谌 芳,吉维舟,刘晓娜,等. 养殖模式与饲料原料对鱼类肉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 饲料研究,2016(21):38-42.
[11]原居林,刘 梅,倪 蒙,等. 不同养殖模式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形体指标和肌肉营养成分影响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8,40(6):1276-1285.
[12]薛 山. 动物源肌内磷脂及其脂肪酸含量、组成与生理功效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2016,30(9):40-44.
[13]吴 丹,江 敏,吴 昊,等. 大棚养殖和露天养殖模式下不同生长阶段凡纳滨对虾肌肉营养成分比较[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9,28(4):491-500.
[14]Ryckebosch E,Bruneel C,Termote-Verhalle R,et al. Nutritional evaluation of microalgae oils rich in omega-3 long 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s an alternative for fish oil[J]. Food Chemistry,2014,160:393-400.
[15]王文倩,王 琦,叶路漫,等. 小龙虾各部位磷脂分布、种类及其脂肪酸组成特性分析[J]. 食品科技,2018,43(5):14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