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萍
摘要:输血是目前临床急危重症及大出血患者常见治疗措施,为了合理应用血液资源,满足患者对不同成分血的需求,临床多通过血液成分制备的方式制作成分血。血液成分制备的原理为血液经过抗凝处理后分为血浆层、白膜层及红细胞层,血液成分制备指的则是将全血各层后不同血液成分分离、制备成成分血,使临床治疗更加快速、有效。目前临床常见的血液来源为献血,因此采集的血液中可能存在潜在传染性的血液,导致血液成分制备工作中存在较多的职业性损伤,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可应缺乏防护意识、未采取标准的防护措施,对自身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为了提高血液成分制备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职业性损伤发生率,通过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防护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现针对血液成分制备工作人员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防护对策。
关键词:危险因素;防护对策;职业性损伤;血液成分制备
【中图分类号】 R44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8--01
血液成分制备的原理为血液经过抗凝处理后分为血浆层、白膜层及红细胞层,血液成分制备指的则是将全血各层后不同血液成分分离、制备成成分血,使临床治疗更加快速、有效。血液成分制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高危工作,工作人员长期于外界收集的血液直接接触,而血液是疾病传染较为常见的途径之一,虽然目前在开展无偿献血工作前先开启血液检测过程中,但仍存在具有潜在传染性的血液,受到相关危险因素影响,易导致血液成分制备人员出现职业性损伤,对自身健康及安全造成不良影响[1]。本文现针对血液成分制备人员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防护对策,叙述内容如下。
1.血液成分制备人员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
1.1 物理因素
血液成分制备人员由物理因素导致的职业性损伤以外伤、噪音较为多见,其次是长期接触湿冷的环境对人体关节造成的损害;在日常操作过程易因针头刺伤、连接分浆器与血袋时划伤、将血袋放入或取出离心杯时擦伤等导致;噪音多与环境有关,受到血液成分制备品种、制备方法多样性影响,临床工作过程中所应用的设备较多,当设备处于同一空间并同时运行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长期处于分贝高于90kB的环境中,可对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如精神紧张、注意力不集中及听力损伤等[2]。成分制备时的作业环境和制备产生的成品血液的保存都需要在特定冷链环境下,特别是血浆、冷沉淀、等需要保存在-18℃以下。工作人员不可避免的长期接触湿冷的环境及血液会对人体及关节造成伤害。
1.2 生物因素
临床常见的生物因素主要为感染,主要由血液感染引起,在血液成分制备工作中可由多种因素导致血液污染,如:①离心破损导致大量血液暴露于离心机内部;②热合失败导致热合处渗血或血液喷溅;③开放制备剪口处的血液外溢;④血浆病毒灭活时,血袋管路接驳失败或穿刺失误或针头脱出导致血浆外溢;⑤采血器材不合格或者接驳设备故障都会导致血液渗漏[3]。
1.3 化学因素
临床在开展血液成分制备工作时,为了避免造成血液污染,在工作过程中需做好严格的消毒、灭菌工作,因此工作人员需接触大量消毒剂,如消佳净或含氯泡腾消毒片、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等,当消毒剂与工作人员直接接触时,可对皮肤、呼吸道、黏膜及神经系统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长期吸入混有较高浓度戊二醛的空气或直接接触戊二醛可出现灼伤、头痛、皮肤过敏、胸闷气喘等症状,而部分滅菌剂高浓度可引起胸闷等症状[4]。
1.4 隐患因素
隐患因素主要与血液成分制备工作完成后产生的废弃医疗用物有关,如针头、一次性生理盐水、废弃的血袋及一次性手套等,这些废弃医疗用物通常具有传染性,若工作人员防护意识疏忽,直接接触废弃医疗用物后可造成疾病感染[5]。
2.血液成分制备人员预防职业性损伤的防护对策
2.1 加强工作人员防护意识
针对开展血液成分制备人员的工作人员,需通过定期开展知识讲座的方式,向工作人员灌输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告知防护意识对减少职业性损伤的重要性,使工作人员防护意识增强,从而减少和防止职业性损伤发生,促进工作人员身心健康。
2.2 改进医疗器具,完善防护设备
血站管理者需要意识到职业性损伤对工作人员机体健康的危害性,通过完善血液成分制备设备及防护设施来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增加在防护设备方面的资金投入,保证防护设备充足,可够工作人员使用。同时针对工作人员应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健康体检,密切监测工作人员机体健康,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健康问题,及时处理[6]。
2.3 制定合理的医疗废弃物处理规章制度
针对血液成分制备工作结束后医疗废弃物处理制定隔离、严格的规章制度,如采用锐器收集箱,使用过后的一次性血液过滤装置针头及其他利器必须毁形处理,避免工作人员在工作结束后处理医疗废弃物时被锐器误伤,增加职业性损伤发生几率。废弃针头需放置入防穿透的容器内保管,针对医疗性感染废弃物及非感染废弃物需由专人到科室收集,先进行高压灭菌,之后集中处理。同时针对发生职业性损伤后的处理方式制定详细措施,若意外发生外伤,工作人员需做到立即挤出伤口处血液,采用流动水冲洗并消毒包扎,按照流程完成上报工作及完善相关检查。
2.4 避免直接接触血液
工作人员在进入工作环境前,应按照无菌操作原则穿戴防护服、帽子、手套、口罩等,在工作过程中若出现防护服、手套破损现象需立即更换,若手部有明显的皮肤损伤需要带双层手套,工作结束脱下手套后需先用消毒液擦拭双手,再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洗手时采用七步洗手法,洗手时间不小于3min,受到血液污染的工作服需先浸泡消毒后在清洗,血液破袋后污染的离心仓、离心杯等,需先采用84消毒液按照1:30的比例浸泡30min,之后在进行清洁工作,并在每日工作完成后采用1:50的84消毒液进行环境消毒,擦拭桌面及地面[7]。
2.5 消毒剂防护
消毒剂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工作人员采用消毒剂开展消毒工作时需按照规定穿戴防护服、鞋套、口罩、手套及眼罩等防护设备,在消毒过程中避免消毒剂外溅触碰到皮肤造成职业性损伤。使用戊二醇时需将其存放在有盖的容器内,且存放于通风良好处;使用三氧消毒剂需在封闭空间、室内无人条件下进行,在消毒30min后工作人员才可进入消毒后环境;同时还需在相应地方安装空气净化器,定期检测消毒剂含量,若发生停电现象,需及时调整自控消毒时间[8]。
2.6 合理安置相关设备,减少工作环境噪音
将工作环境中的设备分开放置,合理配置声源,将噪声强度不同的机器分开放置,针对噪音较大的设备可单独放置于工作室内,工作室内做好隔音防护措施,若工艺过程允许远置,可将电机或压缩机移至室外或更远的地方,操作台及推车等活动部件需定期上润滑剂,减少推、拉次数。
3.小结
血液成分制备是医学工作中较为常见的高危工作之一,由于血液是引起疾病传染常见的因素,受到潜在传染性血液及工作环境的影响,血液成分制备工作中存在较多危险因素,如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化学因素、隐患因素等,可对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需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护对策。通过采取合理的防护对策可有效降低职业性损伤发生率,如加强工作人员防护意识、改进医疗器具及完善防护设备、制定合理的医疗废弃物处理规章制度、避免直接接触血液、消毒剂防护、合理安置相关设备、减少工作环境噪音等,可有效预防及减少职业性损伤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小春,王清,洪缨.四川省成分血制备现状[J].中国输血杂志,2019,32(11):1162-1165.
[2]周静.全血采集后即时制备与贮存过夜后制备的浓缩血小板质量比较[J].中国输血杂志,2020,33(5):526-528.
[3]晋峰,贺韦东,丛培芳,等.山东省成分血制备与报废统计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9,32(3):278-280.
[4]徐蓓,孙静华,杨剑豪,等.采供血机构血液成分制备质量监测指标的构建和初步评价[J].中国输血杂志,2020,33(9):986-989.
[5]丛培芳,单晓丽,任少敏.山东省采供血机构成分血制备过程现状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19,32(7):685-687.
[6]任海英.血站无偿采集血液及制备成分血成本核算[J].财务与会计,2021(1):71-72.
[7]吴南,张志安,尤榕,等.国内24家血液中心全血分离制备成分血的现状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20,33(11):1132-1136.
[8]陳显,姜健,丁文艺,等.江苏省采供血机构的成分血制备现状调查[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21,44(3):247-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