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琼连
摘要: 目的:探究胃癌根治术围术期患者给予自体输血对机体免疫功能与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本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71例胃癌根治术围术期患者分组探究,对照组(异体输血方式)与观察组(自体输血方式)分别为36例、35例,对比两组免疫细胞水平、围手术期临床指标、预后情况。结果:术前,两组免疫细胞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免疫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等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术后,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时间多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本研究两种输血方式相比,自体输血可更好提高免疫功能,预后良好,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自体输血;胃癌根治术;围术期;免疫功能;临床指标;预后情况
【中图分类号】 R5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8--01
目前,胃癌多发于胃黏膜上皮细胞,发病率逐年升高,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初期患者无明显体征与临床症状,随着疾病不断进展,中晚期患者可出现肿块、腹痛等症状,严重患者可出现体质量减少、贫血、营养不良等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治療该疾病主要以手术为主,在围术期对患者输血至关重要,但输血的应用价值存在较大争议[2]。为此,本文对本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71例胃癌根治术围术期患者分组探究自体输血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本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71例胃癌根治术围术期患者分组探究,对照组(异体输血方式)与观察组(自体输血方式)分别为36例、35例。对照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40-80岁,平均(60.15±10.21)岁;输血量400-600 mL,平均(500.21±15.32)mL。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40-80岁,平均(60.20±10.13)岁;输血量400-600 mL,平均(500.83±15.44)mL。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均通过胃镜检查确诊;②自愿接受本研究手术治疗;③病历资料均完善;④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意识障碍;②研究前均未进行放化疗;③精神疾病;④干预期间退出患者。
1.2方法
对本研究所有患者行胃癌根治性手术,术前对肿瘤位置、大小详细确定,并对手术方式进行制定,切口部位在上腹正中处,切除病胃,建立消化道,术毕。两组患者麻醉方式相同。观察组给予自体输血方式,在术中输入适量自体全血。对照组给予异体输血方式,在术前经桡动脉输入适量血液,后静滴等量6%浓度羟乙基淀粉,术后输回自体血液。
1.3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免疫细胞(CD3+、CD4+、CD4+/CD8+)水平;②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③对比两组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计算,免疫细胞水平、围手术期临床指标、预后情况以(x±s)表示,若P<0.05,则两组数据有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免疫细胞水平
术前,两组免疫细胞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免疫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
术后,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等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见表2。
2.3 对比两组预后情况
术后,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时间多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见表3。
3 讨论
胃癌发病率及死亡率相对较高,可导致消化系统损伤,由于初期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出现漏诊、误诊情况的发生[3]。胃癌根治术是治疗早期胃癌疾病的首选术士,疗效显著,其中机体输血是围术期患者重要的治疗方法,可作为该疾病治疗的替代方案,有效补充机体血容量,避免机体血量不足,不仅能够改善机体循环,还可提高血液携氧能力,促进凝血功能提高,提升血浆蛋白浓度[4]。在对围术期患者进行输血期间,极易增加血源性疾病传播风险,导致机体出现溶血及输血反应,对预后产生影响。部分患者术后有微小病灶残留,随着时间推移可出现生长、恶化、转移等情况,增加术后复发率,同时输血会影响术后病灶残留的清除[6]。在对输血方式研究中发现,输血方式与患者生存率密切相关,且影响预后,为此,本文对不同输血方式深入研究,以此分析对机体免疫功能与预后的影响。
对于围术期胃癌患者而言,通过自体输血方式对机体凝血功能产生较好的影响,在提高凝血功能的同时减少凝血时间[6]。该输血方式还能够降低Hb水平,对原有Hb较高的血液给予保存,有效减少因手术流失的Hb[7]。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观察组免疫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可能是因T淋巴细胞可有效调节肿瘤免疫,CD3+是一种细胞亚群,是外周血中成熟T淋巴细胞总数,可真实反映细胞免疫总体水平;CD4+是一种T细胞亚群。为辅助一诱导性T细胞:CD4+/CD8+是一种免疫指标,若机体免疫功能处于紊乱状态,该指标会出现降低,若出现明显降低或倒置,表明本研究疾病程度较高,机体出现预后不良。自体输血能够正向调节细胞免疫功能,能够有效恢复术后细胞免疫功能。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术后,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等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时间多于对照组,主要是因异体输血是一种外来蛋白质抗原,对CD4+细胞功能产生抑制作用,若CD4+细胞降低,极易使淋巴因子与协助B细胞产生抗体,同时促使其他淋巴细胞功能的提高。异体输血方式可使癌细胞生长与转移,贮存前白细胞滤除能够使此种现象有效降低,提示同种异基因单核细胞与产物对输血相关免疫调节起到介导作用[8]。自体输血在对本研究疾病治疗期间,不会对机体凝血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产生较大影响,且机体各方面水平较为稳定,有利于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自体输血方式可显著提高免疫功能,改善预后,以此加快机体恢复,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杨讯,杨旭,许词,等.不同输血方式对胃癌根治术围术期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22,37(1):57-59.
[2]方伟坤,张伟斌.微创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影响[J].临床军医杂志,2019,47(8):865-866.
[3]孙伟.胃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血清炎症指标、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1,41(8):1748-1752.
[4]张林.围术期输血对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及免疫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8,31(1):94-95.
[5]张博宇.胃癌根治术后应用早期活动护理对患者胃肠功能指标及预后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15):117-118.
[6]陈玉娟,王娜.围术期异体输血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9,37(3):425-429.
[7]史纪元,王建华,夏跃胜.中药圣和散联合输血治疗癌症恶病质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20,35(23):3665-3667.
[8]龚由伟,薛颖泓,唐涌连,等.预存式自体输血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20,37(9):1648-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