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存洪
由于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导致人口快速向城市(镇)集中,以及外出务工人员子女“随迁”等多种原因,乡村学校就读学生整体呈减少的趋势,有的学校学生已减至个位数。又因为学生少,缺乏浓厚的教育教学氛围,教师教得“没劲”;没有平行班,一门课仅一名教师,教研无同伴,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比较困难;家长看到学校没有人气,更加剧了离乡进城上学的决心,但凡有点儿“办法”的,都把孩子送到城里的学校,如此乡村学校便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其实,现在很多乡村学校硬件并不差,特别是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督导评估,很好地达到了“以评促建”的目的。而今,教学楼建得漂漂亮亮的,设施设备配备也比较齐全,教室有一体机而且联通网络,音乐、美术等功能教室一应俱全,教师也都是专科毕业、本科毕业,但就是缺学生。面对“人去楼空”的情况,校长急,教师愁,苦苦求解“乡村学校出路在哪”?
“出路在哪”?着实是一个大大的难题!但说到底,你办学得有质量,让家长看到希望,燃起信心,如此,还是有“回流”的可能。
那么,鄉村学校该有什么样的质量?如何抓质量?这是一个宏大的课题,我仅侧重从乡村学校发展方向的角度作些探讨。
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重温陶行知先生几十年前关于生活教育的理论:
“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远离生活的教育是伪教育,脱离实践经验的知识是伪知识。生活教育有“二亲原则”:一是“亲民”,与人民亲近,就是教育要坚持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他反对“有钱、有闲、有脸”才能得到知识、为少数人服务的“小众教育”;二是“亲物”,即教育要面向生产,和工农业生产实际结合。“教育没有农业,便成为空洞的教育”,“农业没有教育就失去了促进的媒介”。他反对旧的乡村教育“教人吃饭不种田,穿衣不种棉”,“分利不生利”,强调教育要教人“创造合理的工业文明”“工业化的农业”,进而创造“富的社会”。
接下来,再看看而今一些乡村学校鲜活的实践探索:
贵州遵义正安县兴隆村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的“打造者”是田字格公益发起人肖诗坚。学校在开好“基础课”(国家课程)的同时,打造“乡土人文特色课”,每学期孩子们会探究不同的乡土、人文、自然主题。比如,以“家乡万物”为主题,不仅学习家庭、人口、家族、家乡、家训、家园等概念,所跨科目涉及自然、美术、音乐、手工和语文等学科,教学形式上也是涵盖户外教学、小组学习、自然学习及体验学习等多种形式。肖诗坚和团队因地制宜设计了一套《乡土人本教材》,作为国家教材的补充,真实链接乡村孩子的生活与生命。孩子们以自然为师、以万物为师,稻田、大山都是他们的课堂。肖诗坚发现,因为学习内容更亲近生活与生命,孩子们眼中的求知欲也被点燃。从这里走出去的孩子,没有农村娃的自卑,和城里孩子谈起家乡的田园劳作、一草一木,充满自豪,眼里有光……“在孩子们参与学校建设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具有可以改变学校甚至改变家乡的力量。未来有一天他们能意识到:自己可以改变世界。”
北京怀柔区燕山南麓九渡河小学拥有大部分山村学校相同的困境:地理位置偏远、优质师资匮乏、生源来自周边村庄与镇福利院……就是这样一所乡村学校,在2019年与北京十一学校实施一体化办学后,峰回路转。学校招聘周边乡村的手艺人,建设工坊课程教室,包括木工坊、厨艺工坊、豆腐工坊、非遗工坊、创美工坊、种植养殖工坊……孩子们一下子多了20多门特色课程。其中,“豆腐课”涉及数学中的比例、百分数、单位换算等,涉及语文中的写广告词,涉及市场营销中的包装、成本、定价,涉及营养学知识等。木工课在教师指导下,孩子们自己设计研发尤克里里、滑板、手机支架、杯架等产品。体育课的滑板也由木工工坊负责制作,孩子们喜欢的滑板课也成为现实。学校后面的荒地,被改造成学生自己管理的养殖区和蔬菜种植区,除了常见的鸡鸭鹅,还有山鸡、羊驼、白兔,甚至还有龙猫和孔雀。乡村的孩子动作灵活,爬树尤为拿手,学校几棵合适的树被装上防护装置,便成了他们“爬树课程”的教具。教师还引导孩子主动了解家乡的历史和现状,为自己的家族和村庄编写“民族志”,经过报告和讨论,再合写成一部九渡河的地方志。
或许有人会质疑:当城里的孩子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习数理化,然后上大学,乡村的孩子就只能学这些玩泥巴、种菜、磨豆腐、爬树等“下里巴人”的东西,然而还留在乡村,跳不出农门,这不是“阶层固化”吗?
第一,教育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如果只有单调的几门课,校园生活枯燥乏味,学生视上学为畏途,每天上学的步伐都很沉重,他们是学不好文化知识的,最终大多会归到所谓“差生”的行列。教育要让学生从喜欢校园开始,当他们喜欢上学,喜欢老师,他们也会把这份喜欢迁移到课程的学习上。山东省郓城县侯咽集镇中心学校的实践探索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当一批批参与田园课程的孩子以优异成绩毕业后,以充满活力的精神面貌活跃在镇上的初中时,家长放心了,教师理解了。
第二,教育不能没有分数,但教育不能只有分数。北京九渡河小学的实践探索就证明了这一点,在学校各种特色课程中,学生不仅学习了跨学科的各类知识,还对现实世界的运转规律有了切身体会。他们掌握的知识、积累的经验能够在生活中真正派上用场。有位村民这样评价自己在该校就读的孩子:“我看我家这俩孩子,念完小学就不愁以后没有饭吃。”不管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教育就是教人生活的,而生活不就是“过日子”嘛!如果只会读书,外出春游时连茶叶蛋都不会剥,这样的高分有什么用?
第三,教育不只是培养接班人,还要培养建设者。一些农村地区初高中毕业生的50%以上要回农村,中西部地区这一比例更高,达到80%以上。如果农村教育与农业生产经营、地方经济发展实际需要脱节,学生毕业后不能尽快融入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这是严重的“教育浪费”。与其读了小学、中学、大学一共16年,“毕业就失业”,还真不如学得一技之长,摆脱“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所以,从中小学开始,培养他们的乡土情结,从自己所生活的土壤上生发“我是谁,要到哪里去”这个问题的答案,成为“脚下有根、胸中有志、眼里有光、人生有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者。